异构计算

首页 标签 异构计算
# 异构计算 #
关注
19352内容
78_资源监控:NVIDIA-SMI进阶
在大语言模型(LLM)训练和推理过程中,GPU资源的高效监控和管理至关重要。随着模型规模的不断增长和计算需求的提升,如何精确监控GPU利用率、及时发现性能瓶颈并进行优化,成为AI研究人员和工程师面临的重要挑战。NVIDIA-SMI作为NVIDIA官方提供的GPU监控工具,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来监控和管理GPU资源。本文将深入探讨NVIDIA-SMI的进阶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其与其他工具结合构建高效的GPU利用率可视化监控系统。
74_调试技巧:OOM与性能瓶颈
在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开发与部署过程中,内存溢出(Out of Memory,简称OOM)错误和性能瓶颈问题是开发者经常面临的两大挑战。随着模型规模的不断扩大(从最初的BERT、GPT-2到现在的GPT-4、Claude 3等千亿甚至万亿参数的模型),这些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据2025年最新的开发者调查报告显示,超过78%的LLM开发者在模型训练或推理过程中遇到过OOM错误,而性能瓶颈则影响了约65%的生产环境部署。
67_Transformers库进阶:模型加载与配置优化
随着大型语言模型(LLM)技术的迅速发展,Hugging Face的Transformers库已经成为LLM开发和应用的标准工具包。作为一个开源的深度学习库,Transformers提供了丰富的预训练模型、统一的接口设计以及强大的生态系统,使得研究人员和开发者能够便捷地构建、训练和部署各类语言模型。2025年,Transformers库已经发展到5.x系列,不仅支持最新的GPU架构和量化技术,还提供了更完善的分布式训练能力和内存优化方案。
68_分布式训练技术:DDP与Horovod
随着大型语言模型(LLM)规模的不断扩大,从早期的BERT(数亿参数)到如今的GPT-4(万亿级参数),单卡训练已经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分布式训练技术应运而生,成为大模型开发的核心基础设施。2025年,分布式训练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各种优化策略和框架不断涌现,为大模型训练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69_云端开发:SageMaker与Colab
在2025年的大模型开发环境中,云端开发平台已经成为开发者的首选。随着大模型规模的不断扩大,本地开发环境往往难以满足训练和推理的需求,而云端平台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资源、灵活的扩展能力和便捷的协作功能。在众多云端开发平台中,Amazon SageMaker和Google Colab凭借各自的优势,成为了大模型开发者最常用的两个选择。
72_监控仪表盘:构建LLM开发环境的实时观测系统
在2025年的大模型(LLM)开发实践中,实时监控已成为确保模型训练效率和生产部署稳定性的关键环节。与传统软件开发不同,LLM项目面临着独特的监控挑战
66_框架选择:PyTorch vs TensorFlow
在2025年的大语言模型(LLM)开发领域,框架选择已成为项目成功的关键决定因素。随着模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应用场景的日益复杂,选择一个既适合研究探索又能支持高效部署的框架变得尤为重要。PyTorch和TensorFlow作为目前市场上最主流的两大深度学习框架,各自拥有独特的优势和生态系统,也因此成为开发者面临的经典选择难题。
70_大模型服务部署技术对比:从框架到推理引擎
在2025年的大模型生态中,高效的服务部署技术已成为连接模型能力与实际应用的关键桥梁。随着大模型参数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应用场景的日益复杂,如何在有限的硬件资源下实现高性能、低延迟的推理服务,成为了所有大模型应用开发者面临的核心挑战。
97_微调基础:全参数 vs LoRA
在2025年的大模型时代,微调技术已经成为将通用大语言模型(LLM)适配到特定领域和任务的核心技术手段。随着模型规模的不断膨胀——从早期的数十亿参数到如今的数千亿甚至万亿参数,如何在有限的计算资源下高效地微调大模型,成为AI工程师面临的关键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两种主流的微调方法:全参数微调和LoRA(Low-Rank Adaptation)低秩适应微调,从原理、技术实现、资源需求、性能表现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对比分析,帮助读者在实际项目中做出最优的技术选择。
35_BERT与RoBERTa:优化编码器模型
2018年,Google发布的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模型彻底改变了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格局。作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双向预训练语言模型,BERT通过创新的掩码语言模型(Masked Language Model, MLM)预训练策略,使模型能够同时从左右两侧的上下文信息中学习语言表示,从而在多项NLP任务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