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说|PolarDB最佳实践:东南亚独角兽Akulaku云原生数据库架构演进之路

本文涉及的产品
RDS MySQL Serverless 基础系列,0.5-2RCU 50GB
云原生数据库 PolarDB 分布式版,标准版 2核8GB
RDS SQL Server Serverless,2-4RCU 50GB 3个月
推荐场景:
简介: 东南亚独角兽Akulaku云原生数据库架构演进之路

1.引言

云数据库实现了计算存储分离,支持计算与存储的独立扩展,高可用性和灵活性,同时提供按量计费,增强成本的可控性,因此应用已非常普遍。但各家云数据库也有会各自的特性与瓶颈,比如传统的类MySQL云数据库服务在面对几亿甚至几十亿数据量变更时,会显得十分吃力,影响业务迭代速度。我司在调研解决此问题时对阿里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有所研究与实践,通过本文做一分享,希望能够为行业提供一些参考。


2.背景

Akulaku是一家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为东南亚市场提供数字金融解决方案。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业务量的持续增加,部分采用传统的数据库服务已不能满足业务增长需求。这些业务拥有数百套的数据库,在日常工作中数据库的扩容,以及在高负载下频繁的数据变更 ,维护成本上升较快,因此我们决定投入资源调研方案以解决此问题。


针对目前传统云数据库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核心数据库负载普遍较高,对于高负载能力不足,同时节点扩容不便,而且读写常常都配置在主库。

2.日常变更,超过一亿行大表变更变得越来越多,对数据库性能和业务影响较大。

3.主从延时,因为延迟导致从库接口查不到数据而报错。

4.磁盘容量上限,不足以支持业务数据扩展。


经过收集业务痛点和数据库架构综合选型,我们最终决定把该部分业务迁移到PolarDB上,原因在于PolarDB的计算节点和共享存储分离,便于快速扩展,底层使用物理日志,主从同步在毫秒级,以及支持100T的超大磁盘容量,让业务不需要担心磁盘空间问题,同时在测试中PolarDB的性能和容灾方面也有很出色的表现。


架构改动,如图:

1.JPG

3.迁移

下面介绍从传统云数据库至PolarDB的迁移环节。整个迁移主要由4个阶段组成:


  • 原数据库信息收集,用于判断是否满足迁移需求
  • 针对不同业务编写迁移方案
  • 数据同步和迁移过程的保障
  • 迁移后的成果验收和性能表现

2.JPG


3.1 业务梳理

收集需要迁移的数据库实例,我们主要围绕日常变更频繁和性能优化较大的实例。对于迁移方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调研,比如不仅需考虑主业务本身,还需考虑上下游业务,例如数据分析平台,数仓报表,Canal同步等。


3.2 上下游异构数据

依赖业务需要在主业务迁移前先迁移到PolarDB,避免主业务迁移后,出现依赖业务数据缺失的情况。特别是异构数据源的场景,这里以Canal迁移为例:

3.JPG

Canal需要提前切换到PolarDB上,这里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1. 切换PolarDB时,因为binlog的位点信息变更,需要提前修改好Canal的配置文件。

2. 确认PolarDB上对应Canal的同步账号,权限和密码是否和原数据库上的一致。


3.3 自动化运维平台

由于业务日常变更量大,Akulaku自主研发数据库运维平台,集成实例迁移,SQL审核,系统巡检等功能。本次迁移主要依赖数据库自动化平台的实例迁移功能,同时能避免误操作造成的业务影响。切换完后,也可以根据平台的资源展示和监控功能,实时查看PolarDB的性能状态。

4.JPG

数据库自动化运维平台的数据同步功能,主要是调用了DTS接口来做数据的实时同步,只需要在平台上填好配置即可,后面的账号迁移和域名变更都是通过平台一键操作。


要注意几个事项:

1. 数据同步时需要确认源端是否有触发器,可能会导致源和目标数据不一致,需要删除被迁移到目标库中的触发器。2. 域名切换前确保依赖业务已经全部迁移到PolarDB,防止依赖业务数据丢失。

3. 域名切换前确保业务无写入,避免业务双写。


3.4 迁移结果验收

本章节对迁移后的情况做一介绍,同时探讨一下PolarDB相关的相关特性。


3.4.1 性能优势

随着业务量上涨,在电商大促的场景,能体验到迁移后带来的好处。比如我们有一个数据库的QPS有几十万,以前数据库做支撑明显感觉到吃力,而且有些业务读写都在主库,加大对主库的负载压力。


PolarDB 计算节点和存储分离,能快速扩充计算节点,能更好地应付突发情况。自带Proxy节点,可以支持读写分离和业务切割,负载均衡,能更好地应付高负载的环境。

5.PNG


在大促高负载的场景下,我们收集了一些QPS和往年的数据库做了对比,看到PolarDB性能有明显的提升。在相同配置下,数据库负载越高,PolarDB的优势越大,优势不仅仅是性能上的优化,同时也体现在数据库的稳定性上。


PolarDB的功能特点

1. 读写分离

因为业务没有做读写分离,常常把连接都打到主库。而PolarDB只需要提供集群地址, 在保证读写一致性的前提下,对一些读写的事务,自动分流到主从库上,而且基于负载的自动调度策略,按照活跃连接数自动调度,实现多个节点间的负载均衡。

2. 快速添加从节点

在一些大促期间,某些从库负载瞬时飙升,导致业务查询过慢。这时PolarDB可以快速添加从节点。因为PolarDB是共享的磁盘,添加节点不需要拷贝数据。另外计算节点和存储分离,单独添加从节点时,不影响整个集群的运行。

3. 高速链路互联

一般MySQL的服务针对单个服务器,数据从写入到落盘,都是要经过OS的缓存的,即OS内核和用户数据的交互。PolarDB采用远程直接数据存取(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以下简称RDMA)高速网络互连的众多区块服务器(Chunk Server)一起向上层计算节点提供块设备服务。摆脱传统的io模式,让数据读写更上一层楼,QPS可突破50w。


3.4.2 日常大表变更

对于大表加列,特别是涉及到数据分析平台的业务,表的基数都特别大,亿级别的表不在少数。以往在MySQL做变更时,为了把业务影响降低到最小,一般都是使用的PT或者Ghost工具进行大表的变更。但是耗时很长,而且常常会因为网络或者负载原因中断。迁移到PolarDB后,对于那些大表加列的DDL变更,现在可以直接通过自动化平台操作,利用PolarDB的新特性直接添加。


PolarDB 5.7入了MySQL 8.0的新特性—Instant Add Column ,快速加列采用的是 instant 算法,使得添加列时不再需要 rebuild 整个表,只需要短暂的获取MDL锁并在表的 metadata 中记录新增列的基本信息即可。而对于加索引, PolarDB支持并行DDL和DDL物理复制优化功能。


秒级加字段

6.PNG

如上图所示,一亿多的大表,加列变更时,耗时都是在1秒内完成, 只需变更表定义信息,无需修改已有数据。基于该特性,大大降低业务变更时间和风险,对于我们日常维护有巨大的帮助,提升数据库SLA。

7.PNG

由上图可知,在添加列时,PolarDB耗时一直稳定在1秒内,但是原MySQL数据库的耗时却随着数据量的增长而增长。特别是几亿行的表变更时,原数据库耗时需要十几个小时。PolarDB执行效率有明显的提升,对比起来有质的飞跃。


针对PolarDB MySQL引擎5.7版本的集群,需要开启以下参数来使用秒级加字段功能:

innodb_support_instant_add_column


并行创建索引

8.PNG

9.PNG

如上图所示,包含4.4亿行数据、接近3TB大小的表,使用并行创建索引,只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极大地缩短了大表创建索引的耗时。

10.PNG

由上图可见,与原MySQL对比,随着表的大小的提升,PolarDB创建索引的性能优势越来越明显。


3.4.3 主从延迟

对于Akulaku业务系统,有一些业务场景对于主从延时要求特别严格。在使用原MySQL数据库时,往往因为延迟而触发业务告警,也是我们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迁移到PolarDB后,主从同步的效率有明显的提升。


PolarDB采用物理日志进行同步,因为共享存储原因,主节点通过RDMA网络将数据实时更新到共享存储,其它计算节点通过高性能的RDMA网络实时读取redo日志去修改Buffer Pool中的Page,同步B+Tree及事务信息。不同于逻辑复制自上而下的复制方式,物理复制方式是自下而上的,能把主要延时控制在毫秒级别。


物理同步

11.PNG

如架构图所示,Primary和Replica节点共享同一个PFS(PolarStore File System),复用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RO节点直接读取PFS上的Redo Log进行解析,并将其修改应用到自己Buffer Pool中的Page上,当用户的请求到达Replica节点后,就可以访问到最新的数据了。同时Replica和Primary节点间也会保持RPC通信,用于同步Replica当前日志的Apply位点,以及ReadView等信息。


3.4.4 磁盘容量随着业务量增长,原MySQL数据库服务的磁盘需频繁进行扩容操作,对于一些区域磁盘剩余不足的情况,还会导致实例切换,严重影响业务。数据分析平台相关业务,存储的数据至少都是T级别,而PolarDB可以支持到100T的容量,较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由于其底层的架构的优化,在IO性能方面得到较大的提升。PolarDB的存储是怎么样做到高容错,容量大,而且加载速度快的?我们查询了相关资料,了解到这是PolarFS起了作用,如感兴趣可参阅以下文档:

https://www.vldb.org/pvldb/vol11/p1849-cao.pdf


4.结语

12.PNG

初步统计,本次迁移跨公司多个业务线,涉及系统有几十个,从开始调研到最后正式上线耗时数月。经过大半年的实践,稳定性、兼容性、性能等均符合预期,能够满足我们现阶段发展需求。期望阿里云以后可以推出更多好的产品,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


 / End /  

相关实践学习
使用PolarDB和ECS搭建门户网站
本场景主要介绍基于PolarDB和ECS实现搭建门户网站。
阿里云数据库产品家族及特性
阿里云智能数据库产品团队一直致力于不断健全产品体系,提升产品性能,打磨产品功能,从而帮助客户实现更加极致的弹性能力、具备更强的扩展能力、并利用云设施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以云原生+分布式为核心技术抓手,打造以自研的在线事务型(OLTP)数据库Polar DB和在线分析型(OLAP)数据库Analytic DB为代表的新一代企业级云原生数据库产品体系, 结合NoSQL数据库、数据库生态工具、云原生智能化数据库管控平台,为阿里巴巴经济体以及各个行业的企业客户和开发者提供从公共云到混合云再到私有云的完整解决方案,提供基于云基础设施进行数据从处理、到存储、再到计算与分析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本节课带你了解阿里云数据库产品家族及特性。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分布式数据库
零基础教你用云数据库PolarDB搭建企业网站,完成就送桌面收纳桶!
零基础教你用云数据库PolarDB搭建企业网站,完成就送桌面收纳桶,邀请好友完成更有机会获得​小米Watch S3、小米体重称​等诸多好礼!
零基础教你用云数据库PolarDB搭建企业网站,完成就送桌面收纳桶!
|
2月前
|
No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微服务架构下的数据库选择:MySQL、PostgreSQL 还是 NoSQL?
在微服务架构中,数据库的选择至关重要。不同类型的数据库适用于不同的需求和场景。在本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如 MySQL 和 PostgreSQL)与现代 NoSQL 数据库的优劣势,并分析在微服务架构下的最佳实践。
|
2月前
|
设计模式 缓存 关系型数据库
探索微服务架构中的数据库设计挑战
微服务架构因其模块化和高扩展性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软件开发。然而,这种架构模式也带来了数据库设计上的独特挑战。本文探讨了在微服务架构中实现数据库设计时面临的问题,如数据一致性、服务间的数据共享和分布式事务处理。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和提出解决方案,旨在为开发人员提供有效的数据库设计策略,以应对微服务架构下的复杂性。
|
2月前
|
消息中间件 缓存 监控
优化微服务架构中的数据库访问:策略与最佳实践
在微服务架构中,数据库访问的效率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本文探讨了优化微服务架构中数据库访问的策略与最佳实践,包括数据分片、缓存策略、异步处理和服务间通信优化。通过具体的技术方案和实例分析,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建议,以帮助开发团队提升微服务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
13天前
|
存储 SQL Apache
Apache Doris 开源最顶级基于MPP架构的高性能实时分析数据库
Apache Doris 是一个基于 MPP 架构的高性能实时分析数据库,以其极高的速度和易用性著称。它支持高并发点查询和复杂分析场景,适用于报表分析、即席查询、数据仓库和数据湖查询加速等。最新发布的 2.0.2 版本在性能、稳定性和多租户支持方面有显著提升。社区活跃,已广泛应用于电商、广告、用户行为分析等领域。
Apache Doris 开源最顶级基于MPP架构的高性能实时分析数据库
|
14天前
|
缓存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高并发架构系列:数据库主从同步的 3 种方案
本文详解高并发场景下数据库主从同步的三种解决方案:数据主从同步、数据库半同步复制、数据库中间件同步和缓存记录写key同步,旨在帮助解决数据一致性问题。关注【mikechen的互联网架构】,10年+BAT架构经验倾囊相授。
高并发架构系列:数据库主从同步的 3 种方案
|
6天前
|
存储 NoSQL 分布式数据库
微服务架构下的数据库设计与优化策略####
本文深入探讨了在微服务架构下,如何进行高效的数据库设计与优化,以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低延迟与高并发处理能力。不同于传统单一数据库模式,微服务架构要求更细粒度的服务划分,这对数据库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将从数据库分片、复制、事务管理及性能调优等方面阐述最佳实践,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框架。 ####
|
9天前
|
消息中间件 数据库 云计算
微服务架构下的数据库事务管理策略####
在微服务架构中,传统的单体应用被拆分为多个独立的服务单元,每个服务维护自己的数据库实例。这种设计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但同时也带来了分布式环境下事务管理的复杂性。本文探讨了微服务架构下数据库事务的挑战,并深入分析了几种主流的事务管理策略,包括Saga模式、两阶段提交(2PC)以及基于消息的最终一致性方案,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套适应不同业务场景的事务处理框架。 ####
|
9天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缓存
微服务架构下的数据库设计策略
本文探讨了在微服务架构中进行数据库设计时,如何平衡数据的一致性、独立性与系统整体性能之间的关系。文章首先介绍了微服务架构的基本概念及其对数据库设计的影响,随后深入分析了三种主流的数据库设计模式——集中式、去中心化和混合模式,并结合实际案例讨论了它们的适用场景与优缺点。此外,还提出了一系列最佳实践建议,旨在帮助开发者更好地应对微服务环境下的数据管理挑战。
|
13天前
|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数据库
锦鲤附体 | PolarDB数据库创新设计赛,好礼不停!
锦鲤附体 | PolarDB数据库创新设计赛,好礼不停!

相关产品

  • 云原生数据库 Polar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