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afka-connector同步kafka到ES
场景一:kafka实时数据流直接通过kafka-connector同步到ES。
场景二:kafka实时数据流需要中间数据处理后再同步到ES。
3、同步慢问题分析?
3.1 针对场景一:
可能的原因:kafka-connector写入ES速度慢?
可能的应对策略核心**:提升ES的写入速度**。
分解策略:
1)ES副本数设置为0
待写入完毕后再改成实际副本值。
2)调整 bulk 线程池和队列
结合物理机的线程大小配置与之匹配的线程池和队列大小。
3)增加refresh间隔
默认的refresh的间隔是1s,用index.refresh.interval可以设置。如果设置为默认值1s,则会强迫每秒将内存中的数据写入磁盘中,创建一个新的segment file。这个1s间隔是导致:写入数据后,需要1s才能看到的原因。
如果该值调大,比如60s,新写入的数据60s才能看到,这样就会获得了较大的写入吞吐量。
因为:60s的间隔都是写入内存的,每隔60s才会创建一个segment file。
调整translog flush 间隔
translog的写入可以设置,默认是request,每次请求都会写入磁盘(fsync),这样就保证所有数据不会丢,但写入性能会受影响。
如果改成async,则按照配置触发trangslog写入磁盘,注意这里说的只是trangslog本身的写盘。
translog什么时候清空?默认是512mb,或30分钟。这个动作就是flush,同时伴随着segment提交(写入磁盘)。flush之后,这段translog的使命就完成了,因为segment已经写入磁盘,就算故障,也可以从segment文件恢复。
index.translog.durability: async
index.translog.sync_interval: 120s
index.translog.flush_threshold_size: 1024mb
index.translog.flush_threshold_period: 120m
1
2
3
4
另外,有一个/_flush/sync命令,在做数据节点维护时很有用。其逻辑就是flush translog并且将sync_id同步到各个分片。可以实现快速恢复。
更多策略参考:
https://www.easyice.cn/archives/207
https://elasticsearch.cn/question/3847
3.2 针对场景二:
结合实际场景,从后往前分析?
思考问题:
(1)kafka-connector之前的实时速度怎么样?
可以在kafka-connector同步之前打印日志,看获取的实时数据实现和当前时刻进行比对。
如果二者差值较大, 则认为数据没有实时。
可能的原因需要进一步分析。
可能问题1:接入的时候中间可能有异常。
进一步排查kafka 接入的时候的问题。
可能问题2:中间处理慢了。
1)排查下,中间有没有调用第三方应用、服务。比如:读写数据库、调用第三方分词等服务。
2)考虑增大并行,提升调用速度。
(2)kafka-connector写入到ES的时刻是不是慢了?
如果是,需要统计一段时间,比如1小时、5小时,统计出每秒的写入速度?
这里的优化:
1)增大并行,kafka-connector写入ES考虑并行。
2)参考场景一中提及的ES方面的优化。
4、小结
问题排查的周期可能会很长,但是要有定力。
从后往前、找到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放得持久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