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闲谈】浅谈“AI+算力”

简介: 【周末闲谈】浅谈“AI+算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算力”的结合应用已成为科技行业的热点话题,甚至诞生出“AI+算力=最强龙头“的网络热门等式。该组合不仅可以提高计算效率,还可以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从而推动创新和增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oc]

算力?🤔

算力(Computing Power)是指计算机或其他计算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处理的数据量或完成的计算任务的数量。算力通常被用来描述计算机或其他计算设备的性能,它是衡量一台计算设备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算力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计算机发明之初,最初的计算机是由机械装置完成计算任务,而算力指的是机械装置的计算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算力的概念也随之演化,现在的算力通常指的是计算机硬件(CPU、GPU、FPGA等)和软件(操作系统、编译器、应用程序等)协同工作的能力。

AI?🤖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 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
人工智能是智能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AI与算力相碰撞💥

方向一:AI与算力相辅相成

算力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它们共同推动着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

  • 人工智能通常需要大量的计算能力来进行训练和推断。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涵盖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等,这些应用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和统计分析。因此,高效的计算能力是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
    • 对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应用算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训练过程中,计算机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集,并通过多次迭代来更新模型参数,以使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数据。这个过程通常需要运用到大量的矩阵运算和张量计算,需要高效的计算能力和大量的存储空间。因此,拥有高效的算力可以大大加快训练速度,提高训练效果,从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 人工智能技术也在不断地推动着算力的发展。为了满足越来越复杂的人工智能应用需求,计算机硬件厂商也在不断地推出新的GPU、TPU等专门用于人工智能计算的芯片,这些芯片通常具有更高的并行计算能力和更大的存储空间,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人工智能计算任务。
    算力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它们共同推动着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方向二:AI+算力产生的“催化剂”

大量AI出现对算力资源造成压力

随着各种人工智能应用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对计算资源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这会导致算力资源的消耗增加,特别是在需要大规模计算的任务中,比如模型训练、模型推断、自然语言处理等等。因此,未来可能会出现算力资源紧缺的情况,尤其是在一些特定领域的应用中,比如人工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等。

方向三:AI+算力组合带来的挑战

算力是数字经济的第一生产力。

作为AI技术三要素(数据、算力、算法)之一,中国算力产业依然面临需求碎片化、基础软件生态和配套芯片不强、传输能力不足、无效算力增多、人才紧缺、难互通协同等诸多挑战。

在杨松看来,目前 AI 算力基础设施面临两个挑战:一是 AI 技术在传统产业场景应用矛盾与人才培养机制不足,二是 AI 技术应用门槛太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目录
相关文章
|
17天前
|
人工智能 并行计算 调度
AI创业公司的算力困境,远比你想象的更复杂
当前AI创业公司面临严峻“算力困局”:不仅受制于高昂成本,更受限于技术封锁、生态绑定与资源低效。算力获取难、用不起、用不好,正成为制约创新的关键瓶颈。
|
2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科技云报到:算力即国力,智算基础设施成AI下一主战场
在数字化与AI浪潮推动下,算力已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指标。随着大模型和生成式AI迅猛发展,中国智能算力规模持续高速增长,2024年达725.3 EFLOPS,预计2026年将突破1460 EFLOPS。未来,算力将呈现多样化、泛在化与智能绿色三大趋势,推动AI基础设施升级。以联通云为代表,通过AI全栈焕新,构建覆盖“云-网-数-智-安”的全链条智算能力,助力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
240 5
|
1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安全
重塑 AI 算力底座!阿里云服务器操作系统 V4 正式发布
Alinux 4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产业变革的催化剂。
|
3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云计算
挑战杯专属支持资源|阿里云-AI大模型算力及实验资源丨云工开物
阿里云发起的“云工开物”高校支持计划,助力AI时代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为“挑战杯”参赛选手提供专属算力资源、AI模型平台及学习训练资源,包括300元免费算力券、百炼大模型服务、PAI-ArtLab设计平台等,帮助学生快速掌握AI技能并构建优秀作品,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访问链接领取资源:https://university.aliyun.com/action/tiaozhanbei。
|
4月前
|
人工智能 缓存 安全
算力引擎如何按下 AI 落地加速键?
本文探讨了AI时代企业对算力的新需求及应对策略,涵盖高吞吐与实时性、向量数据库挑战、隐私保护与成本控制等关键议题。文章还分析了垂直场景下的算力解决方案,如PolarDB的“Data+AI”理念和身份安全领域的多模态检测系统。同时介绍了英特尔至强六代处理器与阿里云G9i实例的创新实践,并展望了AI未来发展趋势,强调降低门槛、多元算力生态建设及端到端工程化思维的重要性。
|
4月前
|
人工智能 数据挖掘 大数据
“龟速”到“光速”?算力如何加速 AI 应用进入“快车道”
阿里云将联合英特尔、蚂蚁数字科技专家,带来“云端进化论”特别直播。
157 11
|
9天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数据可视化
如何破解AI推理延迟难题:构建敏捷多云算力网络
本文探讨了AI企业在突破算力瓶颈后,如何构建高效、稳定的网络架构以支撑AI产品化落地。文章分析了典型AI IT架构的四个层次——流量接入层、调度决策层、推理服务层和训练算力层,并深入解析了AI架构对网络提出的三大核心挑战:跨云互联、逻辑隔离与业务识别、网络可视化与QoS控制。最终提出了一站式网络解决方案,助力AI企业实现多云调度、业务融合承载与精细化流量管理,推动AI服务高效、稳定交付。
|
5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边缘计算
当 AI 进入「算力密集时代」:你的服务器能跑通大模型吗?
本文深入探讨AI服务器在技术落地中的核心瓶颈问题,结合实战经验解析从模型训练到端侧部署的算力优化策略。内容涵盖三大典型场景的算力需求差异、GPU服务器选型的五大反直觉真相、实战优化方法(如混合精度训练与硬件资源监控),以及边缘AI部署挑战和解决方案。同时提供算力弹性扩展策略、模型生命周期管理及合规性建议,帮助读者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算力体系。文末附有获取更多资源的指引。
338 17
|
16天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安全
AI创业公司如何突破算力瓶颈,实现高效发展?
AI创业公司如何在算力竞争中突围?本文揭示真正决定生死的关键在于“用好”算力,而非单纯依赖算力规模。通过混合云调度、GPU虚拟化、边缘推理、跨云高速通道等技术手段,提升算力利用率,降低成本,同时保障数据合规与高效传输。结合垂直场景的深刻理解与技术调度能力,创业公司也能构建坚实护城河,实现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