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传统BI(1996~)由Gartner提出概念,第一代BI主要是以IT为中心的预定义报表平台,不过当时技术空心化,响应周期漫长,价值难以浮现。
2011年开始了二代敏捷BI的热潮,敏捷BI是以有一定IT能力的业务人员为中心的自助式数据分析平台,BI的厂商也如雨后春笋,2013年开始大力发展自助式分析的BI。不过敏捷BI对于长尾数据,难以有效处理,同时分析经验和知识体系难以进行沉淀。
在2019年前后,三代智能BI兴起,即AI+BI,以纯业务人员为中心的自然语言处理搜索驱动的数据分析平台,实现0门槛,完美支持长尾数据,并能完成知识沉淀和经验共享。
那么,拥有自助式BI就意味着要摒弃传统BI吗?自助式BI与传统BI从使用角度由于定位的直接使用人群不一样,因此一般是互补的关系,而不是竞争的关系。就如有手机拍照的功能,同样也需要有专业的单反相机功能。
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的本质就是在前三次工业革命打下的坚实基础上,积累了大量有关产品研制的设计知识、工艺知识、生产知识、设备维修知识、管理和决策知识等,而且这些知识经过反复验证被证明是成熟的,人们通过高水平数字化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把这些知识转变成工业软件和数字化的产品模型,这些软件和模型在计算机上的执行,实现了对数字产品和物理产品更好的控制,对制造资源更优化的配置,逐步实现产品本身的智能化、产品系统结构定义的数字化、产品研制生产过程的数字化,以及庞大的零部件供应链的网络化,形成了全新的产业形态。
黑灯工厂-设备运行监控(防呆防错-自动化预警判异处理)
远程协管,车间生产实时监控,根据实时数据,遥控指挥(生产进度、不良品统计、物料监控)
云原生时代的玩法
三种经典玩法的对比
1、全部采用AWS的组件
优点:集成度高、可共用元数据、组件之间集成快、使用流畅性好、开发效率高。
缺点:需要部署到AWS的云平台,不能部署到其他国内的商业云,如阿里云、腾讯云等。
2、AWS组件+EMR(深度分析)
优点:支持复杂分析场景+可兼容开源。
缺点:暂未发现其缺点,兼容了第一种玩法AWS的优势又支持复杂的应用场景,也兼容了开源的语法,目前认为最佳的组合拳。
3、全部采用开源EMR+AWS环境托管
优点:AWS托管不需要考虑太多底层的东西,自主研发,灵活度高,支持目前的各大厂商。
缺点:集成度不高,需要强大懂开源的开发团队,研发周期长。
4、总结
具体采用哪种玩法,需结合公司具体的业务场景来选择,如果公司有一定的研发力量又想自定义部署,建议采用第二种玩法。
增效
1、当下,IT 界的最佳技术组合可能就是“云计算 + 人工智能”。云计算解决了扩展性、数据存储、性能等问题,而人工智能技术则大大提高了数据分析和处理效率。
2、无需购买硬件,也无需维护和扩展基础架构,因此可以将您的资源集中用于发掘新的洞察。
3、云计算可以为现代化应用的峰值需求“无限续杯”与平稳运行时的“最佳能耗”。作为云计算模型之一的 Serverless,在理论上可以自动适配应用从零到无穷大的需求峰值,更加擅长解决扩展性的问题。
4、统一分析数据。统一分析数据则是通过云上专门工具实现数据有机整合与统一,将所有数据连接到一个安全且管理良好的连贯系统中,使企业拥有灵活扩展与极致性能。企业在获得实时反馈和数据后,可以很快地扩大服务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