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

首页 标签 AI芯片
# AI芯片 #
关注
1313内容
|
3月前
|
昇腾NPU上基于MindIE服务的AIME和MATH500测评方案
本文介绍了基于MindIE服务和lighteval工具对DeepSeek-R1类模型进行能力测评的方法。针对AIME 2024、AIME 2025、MATH-500和GPQA等数据集,通过在Atlas 800I A2硬件上部署MindIE服务,结合开源项目Open R1的评测方法完成测评。主要内容包括模型权重下载、MindIE服务化部署、lighteval安装与配置,以及使用openai模式进行测评的具体步骤。最终展示了AIME 2024和MATH-500的测评结果,并对比了DeepSeek官方数据。该方案适合需要准确评估带推理思维链模型性能的场景。
|
3月前
|
《大模型背后的隐形战场:异构计算调度全解析》
在大模型训练中,CPU、GPU和AI芯片各司其职:CPU擅长逻辑控制,GPU专攻并行计算,AI芯片则针对特定AI任务优化。然而,实现三者的高效协同面临诸多挑战,如任务分配、通信延迟及资源管理等问题。通过动态任务分配、通信优化与资源调整等策略,可提升训练效率。未来,随着硬件进步和算法智能化,异构计算协同调度将更加高效,并结合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拓展应用范围,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
4月前
|
《揭秘Mojo:如何用Python语法外壳包裹C级速度内核》
Python虽是AI开发首选语言,但在大规模计算和AI芯片优化中存在效率短板。C语言虽高效但开发复杂度高。Mojo作为Python超集,兼容其语法并引入C级执行速度,通过编译优化、内存管理改进及硬件抽象层支持,大幅提升AI芯片性能。在神经网络训练与实时推理场景中,Mojo显著缩短时间、降低延迟,为AI开发者提供强大工具,展现广阔前景。
|
4月前
|
NPU适配推荐系统GR模型流程
本示例将开源Generative Recommendations模型迁移至NPU训练,并通过HSTU融合算子优化性能。基于Atlas 800T A2平台,使用PyTorch 2.1.0、Python 3.11.0等环境。文档涵盖容器启动、依赖安装、算子适配、源码修改、数据预处理及配置文件设置等内容。性能测试显示,使用HSTU融合算子可显著降低端到端耗时(如ml_1m数据集单step从346ms降至47.6ms)。
|
4月前
|
昇腾910-PyTorch 实现 Vggnet图像分类
本实验基于昇腾平台,使用PyTorch实现Vggnet模型对CIFAR10数据集进行图像分类。内容涵盖Vggnet模型创新点(小卷积核堆叠、深层网络结构)、网络架构剖析及代码实战分析。通过定义`blockVGG`函数构建卷积块,实现VGG11网络,并结合数据预处理、训练与测试模块完成分类任务。实验展示了深度学习中增加网络深度对性能提升的重要性。
|
4月前
|
基于Pytorch Gemotric在昇腾上实现GraphSage图神经网络
本实验基于PyTorch Geometric,在昇腾平台上实现GraphSAGE图神经网络,使用CiteSeer数据集进行分类训练。内容涵盖GraphSAGE的创新点、算法原理、网络架构及实战分析。GraphSAGE通过采样和聚合节点邻居特征,支持归纳式学习,适用于未见节点的表征生成。实验包括模型搭建、训练与验证,并在NPU上运行,最终测试准确率达0.665。
|
4月前
|
基于昇腾用PyTorch实现CTR模型DIN(Deep interest Netwok)网络
本文详细讲解了如何在昇腾平台上使用PyTorch训练推荐系统中的经典模型DIN(Deep Interest Network)。主要内容包括:DIN网络的创新点与架构剖析、Activation Unit和Attention模块的实现、Amazon-book数据集的介绍与预处理、模型训练过程定义及性能评估。通过实战演示,利用Amazon-book数据集训练DIN模型,最终评估其点击率预测性能。文中还提供了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每个步骤的实现细节。
|
4月前
|
基于Pytorch Gemotric在昇腾上实现GAT图神经网络
本实验基于昇腾平台,使用PyTorch实现图神经网络GAT(Graph Attention Networks)在Pubmed数据集上的分类任务。内容涵盖GAT网络的创新点分析、图注意力机制原理、多头注意力机制详解以及模型代码实战。实验通过两层GAT网络对Pubmed数据集进行训练,验证模型性能,并展示NPU上的内存使用情况。最终,模型在测试集上达到约36.60%的准确率。
|
4月前
|
基于Pytorch 在昇腾上实现GCN图神经网络
本文详细讲解了如何在昇腾平台上使用PyTorch实现图神经网络(GCN)对Cora数据集进行分类训练。内容涵盖GCN背景、模型特点、网络架构剖析及实战分析。GCN通过聚合邻居节点信息实现“卷积”操作,适用于非欧氏结构数据。文章以两层GCN模型为例,结合Cora数据集(2708篇科学出版物,1433个特征,7种类别),展示了从数据加载到模型训练的完整流程。实验在NPU上运行,设置200个epoch,最终测试准确率达0.8040,内存占用约167M。
智创 AI 新视界 -- 提升 AI 推理速度的高级方法(16 - 2)
本文深度聚焦提升 AI 推理速度,全面阐述模型压缩(低秩分解、参数量化)、硬件加速(GPU、TPU)及推理算法优化(剪枝感知推理、动态批处理)。结合图像识别等多领域案例与丰富代码示例,以生动形象且专业严谨的方式,为 AI 从业者提供极具价值的技术指南,助力突破 AI 推理速度瓶颈,实现系统性能跃升。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