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 4.2 内核解析 - Change Stream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数据库 RDS MySQL,集群系列 2核4GB
推荐场景:
搭建个人博客
RDS MySQL Serverless 基础系列,0.5-2RCU 50GB
云数据库 Tair(兼容Redis),内存型 2GB
简介:

MongoDB 从3.6版本开始支持了 Change Stream 能力(4.0、4.2 版本在能力上做了很多增强),用于订阅 MongoDB 内部的修改操作,change stream 可用于 MongoDB 之间的增量数据迁移、同步,也可以将 MongoDB 的增量订阅应用到其他的关联系统;比如电商场景里,MongoDB 里存储新的订单信息,业务需要根据新增的订单信息去通知库存管理系统发货。

Change Stream 与 Tailing Oplog 对比

在 change stream 功能之前,如果要获取 MongoDB 增量的修改,可以通过不断 tailing oplog  的方式来 拉取增量的 oplog ,然后针对拉取到的 oplog 集合,来过滤满足条件的 oplog。这种方式也能满足绝大部分场景的需求,但存在如下的不足。

  1. 使用门槛较高,用户需要针对 oplog 集合,打开特殊选项的的 tailable cursor  ("tailable": true, "awaitData" : true)。
  2. 用户需要自己管理增量续传,当拉取应用 crash 时,用户需要记录上一条拉取oplog的 ts、h 等字段,在下一次先定位到指定 oplog 再继续拉取。
  3. 结果过滤必须在拉取侧完成,但只需要订阅部分 oplog 时,比如针对某个 DB、某个 Collection、或某种类型的操作,必须要把左右的 oplog 拉取到再进行过滤。
  4. 对于 update 操作,oplog 只包含操作的部分内容,比如 {$set: {x: 1}} ,而应用经常需要获取到完整的文档内容。
  5. 不支持 Sharded Cluster 的订阅,用户必须针对每个 shard 进行 tailing oplog,并且这个过程中不能有 moveChunk 操作,否则结果可能乱序。

MongoDB Change Stream 解决了 Tailing oplog 存在的不足

  1. 简单易用,提供统一的 Change Stream API,一次 API 调用,即可从 MongoDB Server 侧获取增量修改。
  2. 统一的进度管理,通过 resume token 来标识拉取位置,只需在 API 调用时,带上上次结果的 resume token,即可从上次的位置接着订阅。
  3. 支持对结果在 Server 端进行 pipeline 过滤,减少网络传输,支持针对 DB、Collection、OperationType 等维度进行结果过滤。
  4. 支持 fullDocument: "updateLookup" 选项,对于 update,返回当时对应文档的完整内容。
  5. 支持 Sharded Cluster 的修改订阅,相同的 API 请求发到 mongos ,即可获取集群维度全局有序的修改。

Change Stream 实战

以 Mongo shell 为例,使用 Change Stream 非常简单,mongo shell 封装了针对整个实例、DB、Collection 级别的订阅操作。

db.getMongo().watch()    订阅整个实例的修改
db.watch()               订阅指定DB的修改
db.collection.watch()    订阅指定Collection的修改
  1. 新建连接1发起订阅操作
mytest:PRIMARY>db.coll.watch([], {maxAwaitTimeMS: 60000})  最多阻塞等待 1分钟
  1. 新建连接2写入新数据

         

mytest:PRIMARY> db.coll.insert({x: 100})
WriteResult({ "nInserted" : 1 })
mytest:PRIMARY> db.coll.insert({x: 101})
WriteResult({ "nInserted" : 1 })
mytest:PRIMARY> db.coll.insert({x: 102})
WriteResult({ "nInserted" : 1 })
  1. 连接1上收到 Change Stream 更新
mytest:PRIMARY> db.watch([], {maxAwaitTimeMS: 60000})
{ "_id" : { "_data" : "825E0D5E35000000012B022C0100296E5A1004EA4E00977BCC482FB44DEED9A3C2999946645F696400645E0D5E353BE5C36D695042C90004" }, "operationType" : "insert", "clusterTime" : Timestamp(1577934389, 1), "fullDocument" : { "_id" : ObjectId("5e0d5e353be5c36d695042c9"), "x" : 100 }, "ns" : { "db" : "test", "coll" : "coll" }, "documentKey" : { "_id" : ObjectId("5e0d5e353be5c36d695042c9") } }
{ "_id" : { "_data" : "825E0D5E37000000012B022C0100296E5A1004EA4E00977BCC482FB44DEED9A3C2999946645F696400645E0D5E373BE5C36D695042CA0004" }, "operationType" : "insert", "clusterTime" : Timestamp(1577934391, 1), "fullDocument" : { "_id" : ObjectId("5e0d5e373be5c36d695042ca"), "x" : 101 }, "ns" : { "db" : "test", "coll" : "coll" }, "documentKey" : { "_id" : ObjectId("5e0d5e373be5c36d695042ca") } }
{ "_id" : { "_data" : "825E0D5E39000000012B022C0100296E5A1004EA4E00977BCC482FB44DEED9A3C2999946645F696400645E0D5E393BE5C36D695042CB0004" }, "operationType" : "insert", "clusterTime" : Timestamp(1577934393, 1), "fullDocument" : { "_id" : ObjectId("5e0d5e393be5c36d695042cb"), "x" : 102 }, "ns" : { "db" : "test", "coll" : "coll" }, "documentKey" : { "_id" : ObjectId("5e0d5e393be5c36d695042cb") } }

 

  1. 上述 ChangeStream 结果里,_id 字段的内容即为 resume token,标识着 oplog 的某个位置,如果想从某个位置继续订阅,在 watch 时,通过 resumeAfter 指定即可。比如每个应用订阅了上述3条修改,但只有第一条已经成功消费了,下次订阅时指定第一条的 resume token 即可再次订阅到接下来的2条。

    

mytest:PRIMARY> db.coll.watch([], {maxAwaitTimeMS: 60000, resumeAfter: { "_data" : "825E0D5E35000000012B022C0100296E5A1004EA4E00977BCC482FB44DEED9A3C2999946645F696400645E0D5E353BE5C36D695042C90004" }})
{ "_id" : { "_data" : "825E0D5E37000000012B022C0100296E5A1004EA4E00977BCC482FB44DEED9A3C2999946645F696400645E0D5E373BE5C36D695042CA0004" }, "operationType" : "insert", "clusterTime" : Timestamp(1577934391, 1), "fullDocument" : { "_id" : ObjectId("5e0d5e373be5c36d695042ca"), "x" : 101 }, "ns" : { "db" : "test", "coll" : "coll" }, "documentKey" : { "_id" : ObjectId("5e0d5e373be5c36d695042ca") } }
{ "_id" : { "_data" : "825E0D5E39000000012B022C0100296E5A1004EA4E00977BCC482FB44DEED9A3C2999946645F696400645E0D5E393BE5C36D695042CB0004" }, "operationType" : "insert", "clusterTime" : Timestamp(1577934393, 1), "fullDocument" : { "_id" : ObjectId("5e0d5e393be5c36d695042cb"), "x" : 102 }, "ns" : { "db" : "test", "coll" : "coll" }, "documentKey" : { "_id" : ObjectId("5e0d5e393be5c36d695042cb") } }

Change Stream 内部实现

watch() wrapper

db.watch() 实际上是一个 API wrapper,实际上 Change Stream 在 MongoDB 内部实际上是一个 aggregation 命令,只是加了一个特殊的 $changestream  阶段,在发起 change stream 订阅操作后,可通过 db.currentOp() 看到对应的 aggregation/getMore 操作的详细参数。

{
      "op" : "getmore",
      "ns" : "test.coll",
      "command" : {
        "getMore" : NumberLong("233479991942333714"),
        "collection" : "coll",
        "maxTimeMS" : 50000,
        "lsid" : {
          "id" : UUID("e4fffa71-e168-4527-be61-f0918849d107")
        },
      },
      "planSummary" : "COLLSCAN",
      "cursor" : {
        "cursorId" : NumberLong("233479991942333714"),
        "createdDate" : ISODate("2019-12-31T06:35:52.479Z"),
        "lastAccessDate" : ISODate("2019-12-31T06:36:09.988Z"),
        "nDocsReturned" : NumberLong(1),
        "nBatchesReturned" : NumberLong(1),
        "noCursorTimeout" : false,
        "tailable" : true,
        "awaitData" : true,
        "originatingCommand" : {
          "aggregate" : "coll",
          "pipeline" : [
            {
              "$changeStream" : {
                "fullDocument" : "default"
              }
            }
          ],
          "cursor" : {

          },
          "lsid" : {
            "id" : UUID("e4fffa71-e168-4527-be61-f0918849d107")
          },
          "$clusterTime" : {
            "clusterTime" : Timestamp(1577774144, 1),
            "signature" : {
              "hash" : BinData(0,"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keyId" : NumberLong(0)
            }
          },
          "$db" : "test"
        },
        "operationUsingCursorId" : NumberLong(7019500)
      },
      "numYields" : 2,
      "locks" : {

      }
    }

resume token

resume token 用来描述一个订阅点,本质上是 oplog 信息的一个封装,包含 clusterTime、uuid、documentKey等信息,当订阅 API 带上 resume token 时,MongoDB Server 会将 token 转换为对应的信息,并定位到 oplog 起点继续订阅操作。

struct ResumeTokenData {
    Timestamp clusterTime;
    int version = 0;
    size_t applyOpsIndex = 0;
    Value documentKey;
    boost::optional<UUID> uuid;
};

ResumeTokenData 结构里包含 version 信息,在 4.0.7 以前的版本,version 均为0; 4.0.7 引入了一种新的 resume token 格式,version 为 1; 另外在 3.6 版本里,Resume Token 的编码与 4.0 也有所不同;所以在版本升级后,有可能出现不同版本 token 无法识别的问题,所以尽量要让 MongoDB Server 所有组件(Replica Set 各个成员,ConfigServer、Mongos)都保持相同的内核版本。

更详细的信息,参考 https://docs.mongodb.com/manual/reference/method/Mongo.watch/#resumability

updateLookup

Change Stream 支持针对 update 操作,获取当前的文档完整内容,而不是仅更新操作本身,比如

mytest:PRIMARY> db.coll.find({_id: 101})
{ "_id" : 101, "name" : "jack", "age" : 18 }
mytest:PRIMARY> db.coll.update({_id: 101}, {$set: {age: 20}})
WriteResult({ "nMatched" : 1, "nUpserted" : 0, "nModified" : 1 })

上面的 update 操作,默认情况下,change stream 会收到 {_id: 101}, {$set: {age: 20}  的内容,而并不会包含这个文档其他未更新字段的信息;而加上 fullDocument: "updateLookup" 选项后,Change Stream 会根据文档 _id 去查找文档当前的内容并返回。

需要注意的是,updateLookup 选项只能保证最终一致性,比如针对上述文档,如果连续更新100次,update 的 change stream 并不会按顺序收到中间每一次的更新,因为每次都是去查找文档当前的内容,而当前的内容可能已经被后续的修改覆盖。

Sharded cluster

Change Stream 支持针对 sharded cluster 进行订阅,会保证全局有序的返回结果;为了达到全局有序这个目标,mongos 需要从每个 shard 都返回订阅结果按时间戳进行排序合并返回。

在极端情况下,如果某些 shard 写入量很少或者没有写入,change stream 的返回延时会受到影响,因为需要等到所有 shard 都返回订阅结果;默认情况下,mongod server 每10s会产生一条 Noop 的特殊oplog,这个机制会间接驱动 sharded cluster 在写入量不高的情况下也能持续运转下去。

由于需要全局排序,在 sharded cluster 写入量很高时,Change Stream 的性能很可能跟不上;如果对性能要求非常高,可以考虑关闭 Balancer,在每个 shard 上各自建立 Change Stream。

参考资料

相关实践学习
MongoDB数据库入门
MongoDB数据库入门实验。
快速掌握 MongoDB 数据库
本课程主要讲解MongoDB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包括MongoDB数据库的安装、配置、服务的启动、数据的CRUD操作函数使用、MongoDB索引的使用(唯一索引、地理索引、过期索引、全文索引等)、MapReduce操作实现、用户管理、Java对MongoDB的操作支持(基于2.x驱动与3.x驱动的完全讲解)。 通过学习此课程,读者将具备MongoDB数据库的开发能力,并且能够使用MongoDB进行项目开发。 &nbsp;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云数据库 MongoDB版 云数据库MongoDB版支持ReplicaSet和Sharding两种部署架构,具备安全审计,时间点备份等多项企业能力。在互联网、物联网、游戏、金融等领域被广泛采用。 云数据库MongoDB版(ApsaraDB for MongoDB)完全兼容MongoDB协议,基于飞天分布式系统和高可靠存储引擎,提供多节点高可用架构、弹性扩容、容灾、备份回滚、性能优化等解决方案。 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mongodb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存储 物联网 调度
操作系统的心脏:内核深度解析
在数字世界的构建中,操作系统扮演着基石的角色,而其核心—内核,则是这一复杂系统的灵魂。本文将深入探讨操作系统内核的工作原理,揭示它是如何管理硬件资源、运行程序以及提供系统服务的。通过理解内核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计算机系统的运作机制,进而优化和创新我们的技术实践。
|
20天前
|
存储 Linux API
深入探索Android系统架构:从内核到应用层的全面解析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详尽的Android系统架构分析,从底层的Linux内核到顶层的应用程序框架。我们将探讨Android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各层之间的交互机制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协作以支持丰富多样的应用生态。通过本篇文章,开发者和爱好者可以更深入理解Android平台的工作原理,从而优化开发流程和提升应用性能。
|
23天前
|
缓存 并行计算 Linux
深入解析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优化策略
本文旨在探讨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优化策略,包括内核参数调整、内存管理、CPU调度以及文件系统性能提升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关键领域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如何有效地提高Linux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流畅和高效的计算体验。
29 2
|
1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安全
操作系统的心脏——内核深度解析
【10月更文挑战第29天】 本文深入探讨了操作系统的核心组件——内核,包括其定义、功能、架构以及在现代计算中的重要性。通过对比不同操作系统内核的设计哲学和技术实现,揭示了内核如何影响系统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未来内核技术的潜在发展方向,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内核工作原理的平台。
|
1月前
|
存储 消息中间件 算法
深入探索操作系统的心脏——内核机制解析
本文旨在揭示操作系统核心——内核的工作原理,通过剖析其关键组件与机制,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内核结构图景。不同于常规摘要的概述性内容,本文摘要将直接聚焦于内核的核心概念、主要功能以及其在系统管理中扮演的角色,旨在激发读者对操作系统深层次运作原理的兴趣与理解。
|
1月前
|
存储 NoSQL MongoDB
MongoDB面试专题33道解析
大家好,我是 V 哥。今天为大家整理了 MongoDB 面试题,涵盖 NoSQL 数据库基础、MongoDB 的核心概念、集群与分片、备份恢复、性能优化等内容。这些题目和解答不仅适合面试准备,也是日常工作中深入理解 MongoDB 的宝贵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1月前
|
算法 Linux 定位技术
Linux内核中的进程调度算法解析####
【10月更文挑战第29天】 本文深入剖析了Linux操作系统的心脏——内核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即进程调度机制。不同于传统的摘要概述,我们将通过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线来揭开进程调度算法的神秘面纱,展现其背后的精妙设计与复杂逻辑,让读者仿佛跟随一位虚拟的“进程侦探”,一步步探索Linux如何高效、公平地管理众多进程,确保系统资源的最优分配与利用。 ####
70 4
|
1月前
|
缓存 负载均衡 算法
Linux内核中的进程调度算法解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Linux操作系统核心组件之一——进程调度器,着重分析了其采用的CFS(完全公平调度器)算法。不同于传统摘要对研究背景、方法、结果和结论的概述,本文摘要将直接揭示CFS算法的核心优势及其在现代多核处理器环境下如何实现高效、公平的资源分配,同时简要提及该算法如何优化系统响应时间和吞吐量,为读者快速构建对Linux进程调度机制的认知框架。 ####
|
2月前
|
存储 NoSQL MongoDB
MongoDB 概念解析
10月更文挑战第12天
35 0
MongoDB 概念解析
|
1天前
|
存储 JSON NoSQL
学习 MongoDB:打开强大的数据库技术大门
MongoDB 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文档数据库,由 C++ 编写,旨在为 Web 应用提供可扩展的高性能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它与 MySQL 类似,但使用文档结构而非表结构。核心概念包括:数据库(Database)、集合(Collection)、文档(Document)和字段(Field)。MongoDB 使用 BSON 格式存储数据,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如字符串、整数、数组等,并通过二进制编码实现高效存储和传输。BSON 文档结构类似 JSON,但更紧凑,适合网络传输。
26 15

推荐镜像

更多
下一篇
Data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