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对于系统的控制和材料的分析,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仿真工作。仿真用数学的关系描述物理世界中所见到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在无人驾驶领域覆盖面较广,例如汽车电子电控单元的测试和图片视频感知数据测试等。根据《中国自动驾驶仿真技术研究报告(2019)》的预测,未来5年仿真软件与测试的国际市场总规模可在百亿美元左右。
2017年,上海威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蓝科技”)由上汽集团创新基金孵化成立,专注于智能驾驶领域的仿真测试的软件与大数据产品与服务。
一、 突破无人驾驶量产瓶颈,仿真测试探寻算力边界
威蓝科技的初始团队来自上汽集团前瞻技术研究部,其中威蓝科技创始人黄永超拥有多年仿真领域经历。黄永超2003年赴德国就读自动化专业细分下的仿真领域,接着先后在德国自动化通信研究所和马克思普兰克研究所做数据分析和理论建模的工作。
“受德国工业立国的影响,回国后我看到中国的汽车市场尚未成熟,认为在未来20年30年汽车在整个民生中的作用将会愈发突出。同时工业软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赛道,充满了挑战和机遇。”黄永超表示创立企业的契机是看准了汽车行业的前景,在通过市场客户需求和自己的产业论证后,慢慢锁定了产品方向及公司整体发展战略。
对于自动驾驶算法开发,芯片的技术可谓是日新月异,但是如此惊人的算力依旧无法实现无人驾驶车辆的量产。其中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黄永超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寻找答案。黄永超说道:“芯片技术的突飞猛进让算力已经充分满足需求,所以当下无人驾驶的瓶颈并不是芯片,而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具体需要多少算力。这个产品功能的边界在哪里?这是我们需要去探寻的。”
那么,如何才能突破无人驾驶产业化实现量产的瓶颈?如何找寻产品所需具体算力的边界?黄永超表示就在于测试技术。因为具体功能的落地需要测试技术给出边界,就像市面上已经流通的产品,上面所有的参数也都是通过测试所得。
二、 覆盖L2-L5开发全县功能开发需求,打造智慧驾驶算法验证所需的完整数据闭环
“因为智能驾驶的仿真属于一个跨领域产品,意味着涉及许多软件功能的重新定义和整体架构的全新设计。所以在决定做某个产品之前,内部会花较长的时间进行沉淀。例如对产业链上的主流和关联的工具进行全面解析,找出可优化和缺失的部分,再通过威蓝科技的自研进行补足。”黄永超表示在研发时内部会耗费大量时间对市场进行深度分析,汲取各产品所长可以让其在不同场景下发挥最大价值。
由威蓝科技研发的WAY-一体化智驾开发服务平台覆盖了L2-L5开发过程,数据闭环所涉及众多核心功能模块。黄永超说道:“我们具备一套完整的基础技术完成闭环,其次可以优化组合产业链上的核心工具,使其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将功能更好的发挥出来。”
WAY-一体化智驾开发服务平台具备标准平台框架、评价分析优化、数字孪生模型、仿真计算求解四大模块。WAY-SIMU仿真门户平台支持线下与云集成、混合云部署、多云平台联动等集成方式,可适配于智能驾驶通用仿真软件如VTD、SANER、Prescan等。WAY-GENERATOR提供自然驾驶数据、高精地图数据到仿真场景的自动化重建、泛化、收敛分析、覆盖度评价等功能,提供多种泛化模型与分布模型,可集成AI模型训练。
WAY-MINING适配于多种数据格式文件,基于用户自定义要求实现自动化场景重构和复现,并提供传感器物理建模集成,拓展SOTIF场景库建设与验证。WAY-LOOP则提供场景软件、动力学模型、传感器模型、V2X模型的在环数据集成与分析模块,适配L2-L5不同等级的智能驾驶算法开发工具。
三、 应市场需求转向云端,借阿里云之力处理数据和部署增速
路径之争在无人驾驶领域经常出现,那么威蓝科技选择了哪条路径呢?黄永超说道:“我们会从商业层面来决定产品层短期和长期的规划,其中仿真测试给客户降本增效的核心是不变的。我们当下偏向于先做物理级的模型导入,通过一些物理模型来进行感知的测试。先解决感知能够被测试的问题,接下来一步才是大数据的导入,通过大量的测试数据完善感知测试平台的功能,从而验证精度情况。目前物理级模型的导入工作正跟很多客户进行尝试,例如跟阿里一起做交通流模型的导入。”
黄永超表示采用威蓝科技仿真测试平台后可有效降低测试成本和实现开发效率的快速提升。“在一定的测试目标和成本资源范畴内,确定一个置信度目标。若仿真测试置信度可达成80%,剩余的20%再去道路测试即可。再比如像一个单机台架,大概每天可以测试的里程大概是在3000到4000公里,但与威蓝科技平台对接后每天基础测试可达4万左右,高效情况下可接近10万。”
仿真测试包含交通、车辆、传感器、汽车电子、通讯等各个领域,覆盖面广且单点要求深,由此展现了门槛低上限高的特征。不论是精度还是广度的提升,都需要巨大资源投入,使得没有一家企业可以把所有技术都做的特别完善。以基于仿真软件做基础测试服务为起点,威蓝科技从在环测试到云端测试到数据建设不断发展。
由于之前威蓝科技可提供的数据有限和平台功能有限,目前加强上游的数据处理及下游的数据存储,快速迭代云端是威蓝科技的目标。黄永超说道:“在探索客户需求时,客户和我们会面临共同的困境。在环测试时售卖的场景库在设备不停机的情况下需要测试2年,一个单点算法功能需要2年,而整车开发的周期3年,在未来量产的流程中是不被允许的。应整车开发周期要求,单点算法必须缩短至2个月左右,通过与客户探讨规模化问题,共同推动了云端的并发测试,其中在云端领域正在进行跟阿里云的合作。
黄永超还提到整个大的仿真测试平台里,其实当中有很多工作威蓝科技并不参与其中。比如说像庞大的数据问题,就是借助了阿里云的数据平台进行存储、管理、分析。另外如果客户在私有云上的部署需要大量的中间件,也采用标准化程度高,产品技术成熟度高的阿里云中间件,省去许多集成调试的工作。
威蓝科技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各类关联知识产权20余项,于2021年开始为智己、奥迪、智加、华为等众多企业提供仿真与数据服务,未来也将在智能驾驶的仿真测试领域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