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eanBase

首页 标签 OceanBase
# OceanBase #
关注
5477内容
支付宝OceanBase登顶TPC-C:无关比赛,只是在追求自我的极致
OceanBase用了九年将自己的产品打磨至此,但创造一个新纪录并不是它最终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它为中国自研的数据库铺平了一条道路。
十年磨一剑:从2009年启动“去IOE”工程到2019年OceanBase拿下TPC-C世界第一
十年前(2009年)的9月,我奉命组建当时的淘宝技术保障部;随即启动了2010年的技术预算工作,记得第一次给时任集团首席架构师的王坚博士汇报预算的时候,我得意地说到:“(淘宝)2010年不再购买小型机”,被王博士狠狠批评了一顿:“既然2010年可以不再购买小型机,为何还要给自己留下活口,2011年以后还可以买呢?加一个字:2010年起不再购买小型机!”
2.0 解析系列 | OceanBase负载均衡的魅力
随着互联网业务的普及,海量数据的存储和访问成了应用架构设计常见的问题。业务高峰期,应用几百万几千万的请求落在数据库上时,数据库如何保持稳定和扩展性?通过数据拆分,加上负载均衡设计是首选方法。本文总结了关系数据库在负载均衡方面的架构经验,进而介绍OceanBase分布式数据库的负载均衡的独特魅力。
2.0 解析系列 | OceanBase 2.0 的 Oracle 兼容模式
OB君:本文是 “OceanBase 2.0 技术解析系列” 的第九篇文章,今天我们来说说2.0版本最不得不提的——Oracle兼容模式。本文整理自10月27日OceanBase TechTalk北京站活动中酒满的演讲《OceanBase2.0的Oracle兼容模式》。
几个关于oceanbase因系统原因 sql执行失败的案例
最近总结了一下关于oceanbase因为系统原因导致sql失败的例子
蚂蚁金服OceanBase,让客户越过山丘,抵达云和山的彼端
本文作者介绍 冯柯:2014年加入蚂蚁金服,入职前在数据库厂商神舟通用任CTO,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十五年数据库研发和产业化经验。目前在基础数据部(OceanBase团队)任架构师,参与OB1.0的设计和研发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分布式关系数据库、数据存储、性能诊断优化。
OceanBase实践入门:高可用原理和容灾方案
OceanBase的多副本(奇数)设计,以及使用Paxos协议同步事务日志,是OceanBase高可用能做到自动切换(RTO约20s)和不丢数据(RPO=0)的关键。OceanBase在这个设计上还衍生出很多特性:如负载均衡和异地多活等。
蚂蚁金服自研分布式关系数据库OceanBase上线阿里云
OceanBase于2020年3月在阿里云上完成了商业化,在公有云上正式对外开放。同步上线的还有相关的生态产品,包括集群管控(OCP:OceanBase Cloud Platform),诊断(OTA:OceanBase Tunning Advisor),迁移服务(OMS:OceanBase Migration Service)及开发者中心(ODC:OceanBase Developer Center)。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