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的深度学习小秘籍:从零开始搭建神经网络

简介: 6月更文挑战第8天

如何在Python中使用Keras和PyTorch这两个流行的深度学习库来创建基础的神经网络。我们将通过一个简单的图像分类任务,一步步地搭建和训练一个神经网络模型。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分支,它通过构建多层的神经网络来学习数据的复杂模式。Python有许多库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深度学习模型,其中最流行的是Keras和PyTorch。本文将带你从零开始,使用这两个库来搭建一个基础的神经网络,并用于简单的图像分类任务。

Keras
Keras是一个高层神经网络API,它能够以TensorFlow、CNTK或Theano作为后端运行。Keras的目的是让深度学习模型的开发变得简单快速。

首先,我们需要安装TensorFlow,然后安装Keras。安装完成后,我们来创建一个简单的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

from tensorflow.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Dense, Flatten

# 定义模型
model = Sequential()

# 添加输入层和隐藏层
model.add(Flatten(input_shape=(28, 28)))  # 假设我们处理28x28的图像
model.add(Dense(128, activation='relu'))   # 添加一个有128个神经元的隐藏层,使用ReLU激活函数

# 添加输出层
model.add(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 假设我们进行10分类,输出10个概率值

# 编译模型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sparse_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 打印模型结构
model.summary()
AI 代码解读

我们需要准备数据并训练模型:

# 假设我们已经有了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
# x_train和y_train是训练数据和标签,x_test和y_test是测试数据和标签

# 训练模型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epochs=5)

# 评估模型
test_loss, test_acc = model.evaluate(x_test, y_test)
print('Test accuracy:', test_acc)
AI 代码解读

PyTorch
PyTorch是一个开源的机器学习库,它由Facebook的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开发。PyTorch提供了灵活的动态计算图,使得模型的构建和调试更加直观。

首先,我们需要安装PyTorch。安装完成后,我们来创建一个简单的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 定义模型
class SimpleNN(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SimpleNN, self).__init__()
        self.fc1 = nn.Linear(28*28, 128)
        self.fc2 = nn.Linear(128, 10)

    def forward(self, x):
        x = x.view(-1, 28*28)
        x = torch.relu(self.fc1(x))
        x = self.fc2(x)
        return x

# 实例化模型
model = SimpleNN()

# 定义损失函数和优化器
criterion = nn.CrossEntropyLoss()
optimizer = optim.Adam(model.parameters(), lr=0.001)

# 打印模型结构
print(model)

# 训练模型
for epoch in range(5):
    for i, (inputs, targets) in enumerate(train_loader):
        # 前向传播
        outputs = model(inputs)
        loss = criterion(outputs, targets)

        # 反向传播和优化
        optimizer.zero_grad()
        loss.backward()
        optimizer.step()

        if (i+1) % 100 == 0:
            print(f'Epoch [{epoch+1}/5], Step [{i+1}/{len(train_loader)}], Loss: {loss.item():.4f}')

# 评估模型
with torch.no_grad
AI 代码解读
相关文章
AI“捕风捉影”:深度学习如何让网络事件检测更智能?
AI“捕风捉影”:深度学习如何让网络事件检测更智能?
41 8
|
17天前
|
基于 Python 哈希表算法的局域网网络监控工具:实现高效数据管理的核心技术
在当下数字化办公的环境中,局域网网络监控工具已成为保障企业网络安全、确保其高效运行的核心手段。此类工具通过对网络数据的收集、分析与管理,赋予企业实时洞察网络活动的能力。而在其运行机制背后,数据结构与算法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聚焦于 PHP 语言中的哈希表算法,深入探究其在局域网网络监控工具中的应用方式及所具备的优势。
50 7
利用Python获取网络数据的技巧
抓起你的Python魔杖,我们一起进入了网络之海,捕捉那些悠游在网络中的数据鱼,想一想不同的网络资源,是不是都像数不尽的海洋生物,我们要做的,就是像一个优秀的渔民一样,找到他们,把它们捕获,然后用他们制作出种种美味。 **1. 打开魔法之门:请求包** 要抓鱼,首先需要一个鱼网。在Python的世界里,我们就是通过所谓的“请求包”来发送“抓鱼”的请求。requests是Python中常用的发送HTTP请求的库,用它可以方便地与网络上的资源进行交互。所谓的GET,POST,DELETE,还有PUT,这些听起来像偶像歌曲一样的单词,其实就是我们鱼网的不同方式。 简单用法如下: ``` im
55 14
基于MobileNet深度学习网络的MQAM调制类型识别matlab仿真
本项目基于Matlab2022a实现MQAM调制类型识别,使用MobileNet深度学习网络。完整程序运行效果无水印,核心代码含详细中文注释和操作视频。MQAM调制在无线通信中至关重要,MobileNet以其轻量化、高效性适合资源受限环境。通过数据预处理、网络训练与优化,确保高识别准确率并降低计算复杂度,为频谱监测、信号解调等提供支持。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害虫识别】系统~卷积神经网络+TensorFlow+图像识别+人工智能
害虫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基于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并收集了12种常见的害虫种类数据集【"蚂蚁(ants)", "蜜蜂(bees)", "甲虫(beetle)", "毛虫(catterpillar)", "蚯蚓(earthworms)", "蜚蠊(earwig)", "蚱蜢(grasshopper)", "飞蛾(moth)", "鼻涕虫(slug)", "蜗牛(snail)", "黄蜂(wasp)", "象鼻虫(weevil)"】 再使用通过搭建的算法模型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然后保存为为本地h5格式文件。最后使用Djan
145 1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害虫识别】系统~卷积神经网络+TensorFlow+图像识别+人工智能
基于MobileNet深度学习网络的活体人脸识别检测算法matlab仿真
本内容主要介绍一种基于MobileNet深度学习网络的活体人脸识别检测技术及MQAM调制类型识别方法。完整程序运行效果无水印,需使用Matlab2022a版本。核心代码包含详细中文注释与操作视频。理论概述中提到,传统人脸识别易受非活体攻击影响,而MobileNet通过轻量化的深度可分离卷积结构,在保证准确性的同时提升检测效率。活体人脸与非活体在纹理和光照上存在显著差异,MobileNet可有效提取人脸高级特征,为无线通信领域提供先进的调制类型识别方案。
Python 原生爬虫教程:网络爬虫的基本概念和认知
网络爬虫是一种自动抓取互联网信息的程序,广泛应用于搜索引擎、数据采集、新闻聚合和价格监控等领域。其工作流程包括 URL 调度、HTTP 请求、页面下载、解析、数据存储及新 URL 发现。Python 因其丰富的库(如 requests、BeautifulSoup、Scrapy)和简洁语法成为爬虫开发的首选语言。然而,在使用爬虫时需注意法律与道德问题,例如遵守 robots.txt 规则、控制请求频率以及合法使用数据,以确保爬虫技术健康有序发展。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蘑菇识别】系统~卷积神经网络+TensorFlow+图像识别+人工智能
蘑菇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基于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并收集了9种常见的蘑菇种类数据集【"香菇(Agaricus)", "毒鹅膏菌(Amanita)", "牛肝菌(Boletus)", "网状菌(Cortinarius)", "毒镰孢(Entoloma)", "湿孢菌(Hygrocybe)", "乳菇(Lactarius)", "红菇(Russula)", "松茸(Suillus)"】 再使用通过搭建的算法模型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然后保存为为本地h5格式文件。最后使用Django框架搭建了一个Web网页平台可视化操作界面,
176 11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蘑菇识别】系统~卷积神经网络+TensorFlow+图像识别+人工智能
Python 高级编程与实战:深入理解网络编程与异步IO
在前几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 Python 的基础语法、面向对象编程、函数式编程、元编程、性能优化、调试技巧、数据科学、机器学习、Web 开发和 API 设计。本文将深入探讨 Python 在网络编程和异步IO中的应用,并通过实战项目帮助你掌握这些技术。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