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ango调用矩阵分解推荐算法模型做推荐系统

简介: django调用矩阵分解推荐算法模型做推荐系统


Django中调用推荐算法模型来构建推荐系统,通常需要几个步骤:训练模型、保存模型、在Django中加载模型以及使用模型进行推荐。以下是这个过程的一个简化示例:


步骤 1: 训练推荐算法模型


首先,你需要使用Python的机器学习库(例如scikit-learn、TensorFlow或PyTorch)来训练一个推荐算法模型。这里我们将使用scikit-learn的简单示例模型。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Classifier
import joblib
# 加载数据集
data = load_iris()
X, y = data.data, data.target
# 训练模型
model = RandomForestClassifier()
model.fit(X, y)
# 保存模型
joblib.dump(model, 'iris_rf_model.joblib')


步骤 2: 在Django项目中加载和使用模型


在你的Django项目中,你可以加载这个训练好的模型,并在视图中使用它来进行推荐。


首先,在你的Django项目中创建一个新的Python脚本或模块来加载模型。这样做的好处是,模型只需要在项目启动时加载一次,而不是每次请求时都加载。


# 在Django项目的某个模块中,例如recommendations.py
import joblib
# 假设你的模型文件存放在Django项目的根目录下
model_path = 'iris_rf_model.joblib'
model = joblib.load(model_path)
def make_recommendation(input_data):
    # 使用模型进行预测
    prediction = model.predict([input_data])
    return prediction


接下来,在你的Django视图中,使用这个模块来进行推荐。


# 在views.py中
from django.http import JsonResponse
from .recommendations import make_recommendation
def recommend(request):
    # 假设请求包含JSON数据,并且数据的格式是我们模型可以接受的
    input_data = request.GET.get('data')
    
    # 将字符串数据转换为Python列表,这里假设输入是逗号分隔的字符串
    input_data = [float(value) for value in input_data.split(',')]
    # 调用我们的推荐函数
    prediction = make_recommendation(input_data)
    
    # 将推荐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return JsonResponse({'recommendation': prediction.tolist()})
# 在urls.py中添加路由
from django.urls import path
from . import views
urlpatterns = [
    path('recommend/', views.recommend, name='recommend'),
]


步骤 3: 调用推荐接口


最后,用户可以通过发送HTTP请求到你的Django服务来获取推荐。请求的URL可能看起来像这样:


http://yourdomain.com/recommend/?data=5.1,3.5,1.4,0.2


用户发送请求后,Django视图将处理请求,使用加载的模型进行推荐,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换成SVD算法


在构建更复杂的推荐系统时,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协同过滤(Collaborative Filtering,CF),尤其是矩阵分解(Matrix Factorization)技术,比如使用Python中的surprise库来训练模型。以下是一个使用surprise库构建的电影推荐系统示例:

首先,你需要安装surprise库:


pip install scikit-surprise


步骤 1: 训练推荐算法模型


使用surprise库训练一个SVD(奇异值分解)模型。


from surprise import SVD
from surprise import Dataset
from surprise import Reader
from surprise.model_selection import cross_validate
import os
import joblib
# 加载数据
data = Dataset.load_builtin('ml-100k')
# 使用SVD算法
algo = SVD()
# 进行交叉验证(这里只是为了简化示例,实际上你应该使用一个独立的验证集)
cross_validate(algo, data, measures=['RMSE', 'MAE'], cv=5, verbose=True)
# 训练整个数据集
trainset = data.build_full_trainset()
algo.fit(trainset)
# 保存模型
joblib.dump(algo, 'movie_recommender.joblib')


步骤 2: 在Django项目中加载和使用模型


在Django项目中使用这个训练好的模型。


# 在recommendations.py中
import joblib
# 加载模型
model_path = 'movie_recommender.joblib'
model = joblib.load(model_path)
def make_recommendation(user_id, item_id):
    # 使用模型进行评分预测
    prediction = model.predict(str(user_id), str(item_id))
    return prediction.est


在你的Django视图中使用这个模块来进行推荐。


# 在views.py中
from django.http import JsonResponse
from .recommendations import make_recommendation
def recommend(request, user_id, item_id):
    # 调用推荐函数
    prediction = make_recommendation(user_id, item_id)
    
    # 将预测评分返回给客户端
    return JsonResponse({'estimated_rating': prediction})
# 在urls.py中添加路由
from django.urls import path
from . import views
urlpatterns = [
    path('recommend/<int:user_id>/<int:item_id>/', views.recommend, name='recommend'),
]


步骤 3: 调用推荐接口


用户可以通过发送HTTP请求到你的Django服务来获取推荐。例如,如果一个用户的ID为123,他们对电影ID为456的评分预测可以通过以下URL获得:


http://yourdomain.com/recommend/123/456/


该请求将被Django视图处理,并使用加载的模型来预测用户对电影的评分,然后返回结果。


展示了如何在Django中使用一个基于矩阵分解的推荐算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SQL 存储 数据库
Django模型查询与性能调优:告别N+1问题
本文详解Django数据库查询基础与优化技巧,涵盖QuerySet使用、关联查询(一对多/多对多)、N+1查询问题及解决方案(select_related、prefetch_related)、高级查询方法及项目实战中的数据权限控制实现。
108 0
|
2月前
|
存储 数据库 Python
Django模型关系:从一对多到多对多全解析
本文详解Django模型关系:一对多(ForeignKey)及多对多(ManyToManyField)关系的定义、操作与优化技巧。同时探讨外键约束的使用场景与权衡策略。
104 0
|
2月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Django模型开发:模型字段、元数据与继承全方位讲解
本文将全面介绍 Django 模型的关键知识点,包括模型字段类型、映射、常用配置选项以及模型继承等高级特性,帮助开发者快速掌握模型设计与使用技巧。
61 0
|
4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算法及模型合规:刻不容缓的企业行动指南
随着AI技术迅猛发展,算法与模型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然而,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法规,如《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等,并开展“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标志着AI监管进入严格阶段。算法备案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未合规可能面临罚款甚至刑事责任。同时,多地提供备案奖励政策,合规既是规避风险的需要,也是把握政策红利和市场信任的机遇。企业需系统规划合规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引领,以适应AI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
4月前
|
搜索推荐 测试技术 C语言
NPU适配推荐系统GR模型流程
本示例将开源Generative Recommendations模型迁移至NPU训练,并通过HSTU融合算子优化性能。基于Atlas 800T A2平台,使用PyTorch 2.1.0、Python 3.11.0等环境。文档涵盖容器启动、依赖安装、算子适配、源码修改、数据预处理及配置文件设置等内容。性能测试显示,使用HSTU融合算子可显著降低端到端耗时(如ml_1m数据集单step从346ms降至47.6ms)。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算法
18个常用的强化学习算法整理:从基础方法到高级模型的理论技术与代码实现
本文系统讲解从基本强化学习方法到高级技术(如PPO、A3C、PlaNet等)的实现原理与编码过程,旨在通过理论结合代码的方式,构建对强化学习算法的全面理解。
634 10
18个常用的强化学习算法整理:从基础方法到高级模型的理论技术与代码实现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训练师入行指南(三):机器学习算法和模型架构选择
从淘金到雕琢,将原始数据炼成智能珠宝!本文带您走进数字珠宝工坊,用算法工具打磨数据金砂。从基础的经典算法到精密的深度学习模型,结合电商、医疗、金融等场景实战,手把手教您选择合适工具,打造价值连城的智能应用。掌握AutoML改装套件与模型蒸馏术,让复杂问题迎刃而解。握紧算法刻刀,为数字世界雕刻文明!
206 6
|
6月前
|
算法 数据挖掘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基于CS模型和CV模型的多目标协同滤波跟踪算法matlab仿真
本项目基于CS模型和CV模型的多目标协同滤波跟踪算法,旨在提高复杂场景下多个移动目标的跟踪精度和鲁棒性。通过融合目标间的关系和数据关联性,优化跟踪结果。程序在MATLAB2022A上运行,展示了真实轨迹与滤波轨迹的对比、位置及速度误差均值和均方误差等关键指标。核心代码包括对目标轨迹、速度及误差的详细绘图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结合CS模型的初步聚类和CV模型的投票机制,增强了目标状态估计的准确性,尤其适用于遮挡、重叠和快速运动等复杂场景。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扩散模型=进化算法!生物学大佬用数学揭示本质
在机器学习与生物学交叉领域,Tufts和Harvard大学研究人员揭示了扩散模型与进化算法的深刻联系。研究表明,扩散模型本质上是一种进化算法,通过逐步去噪生成数据点,类似于进化中的变异和选择机制。这一发现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还提出了扩散进化方法,能够高效识别多解、处理高维复杂参数空间,并显著减少计算步骤,为图像生成、视频合成及神经网络优化等应用带来广泛潜力。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410.02543。
190 21
|
7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搜索推荐
单纯接入第三方模型就无需算法备案了么?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企业接入第三方模型提升业务能力的现象日益普遍,但算法备案问题引发诸多讨论。根据相关法规,无论使用自研或第三方模型,只要涉及向中国境内公众提供算法推荐服务,企业均需履行备案义务。这不仅因为服务性质未变,风险依然存在,也符合监管要求。备案内容涵盖模型基本信息、算法优化目标等,且需动态管理。未备案可能面临法律和运营风险。建议企业提前规划、合规管理和积极沟通,确保合法合规运营。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