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训练营Day20| ● 654.最大二叉树 ● 617.合并二叉树 ● 700.二叉搜索树中的搜索 ● 98.验证二叉搜索树

简介: 算法训练营Day20| ● 654.最大二叉树 ● 617.合并二叉树 ● 700.二叉搜索树中的搜索 ● 98.验证二叉搜索树

LeetCode:654.最大二叉树

654. 最大二叉树 - 力扣(LeetCode)


1.思路

题目给出思路,递归法实现即可。

①确定递归函数function(){}的参数nums, leftIndex,rightIndex及返回值root(在单层递归里体现)

②确定单层递归的逻辑

确定终止条件(往往在第②步的内部实现):数量为空或者为1,直接输出.

求数组区间内最大值及对应索引.

创建根节点root,作为返回值

递归遍历构建左右子树root.left = function(){};root.right= function(){};

最后,返回root.


2.代码实现

 1class Solution {
 2    public TreeNode constructMaximumBinaryTree(int[] nums) {
 3        return function(nums, 0, nums.length); // 确定递归函数的参数及其返回值
 4    }
 5
 6    // 确定单层递归的逻辑
 7    public TreeNode function(int[] nums, int leftIndex, int rightIndex) {
 8        // 确定终止条件
 9        if (rightIndex - leftIndex < 1) return null;
10        if (rightIndex - leftIndex == 1) return new TreeNode(nums[leftIndex]);
11
12        // 遍历选出数组区间内最大值及其索引,作为根节点值
13        int maxIndex = leftIndex; // 最大值索引假设
14        int maxValue = nums[maxIndex]; // 索引最大值
15        for (int i = leftIndex + 1; i < rightIndex; i++) { // 区间处理很关键
16            if (nums[i] > maxValue) {
17                maxValue = nums[i];
18                maxIndex = i;
19            }
20        }
21        // 构建根节点
22        TreeNode root = new TreeNode(maxValue);
23        // 构建左右子树
24        root.left = function(nums, leftIndex, maxIndex);
25        root.right = function(nums, maxIndex + 1, rightIndex);
26        return root;
27    }
28}

3.复杂度分析

时间复杂度:数组for()循环遍历历时O(n),递归调用为O(n).两者嵌套为O(n²).

空间复杂度:递归函数调用n次,也即栈使用n次,则复杂度为O(n).


LeetCode:617.合并二叉树

617. 合并二叉树 - 力扣(LeetCode)


1.思路

递归法:

怎么实现同时遍历两个树?递归函数传入两个树的根节点;

什么时间终止呢?当两棵树的左右孩子均为null时;

(前序遍历)将两节点值赋给其中的一个树相应节点即可

怎么返回结果呢?内部没有构建新树,使用的对root1的赋值操作,此时返回root1即可.


2.代码实现

 1class Solution {
 2    public TreeNode mergeTrees(TreeNode root1, TreeNode root2) {
 3        if (root1 == null) return root2; // 如果root1为空,返回root2
 4        if (root2 == null) return root1; // 如果root2为空,返回root1
 5
 6        root1.val += root2.val; // 合并两个节点的值
 7        root1.left = mergeTrees(root1.left, root2.left); // 递归合并左子树
 8        root1.right = mergeTrees(root1.right, root2.right); // 递归合并右子树
 9        return root1; // 返回合并后的根节点
10    }
11}

3.复杂度分析

时间复杂度:同时遍历两棵树是否和遍历一棵树相同?递归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于递归函数调用次数,什么时间结束递归?当节点数较小的那颗树合并完递归调用结束。因此最大时间开销取决于两树中节点较小的一棵,O(min(m,n)).

空间复杂度:调用n次函数,则栈空间开销为O(min(m,n)).


LeetCode:700.二叉搜索树中的搜索

700. 二叉搜索树中的搜索 - 力扣(LeetCode)


1.思路

递归法

给定函数及参数即为递归函数及参数;

(前序遍历)定义指向null的新节点,存储root.val == val 的节点;


2.代码实现

 1class Solution {
 2    public TreeNode searchBST(TreeNode root, int val) {
 3        // 前序递归遍历二叉树
 4
 5        if (root.val == val || root == null) return root; // 如果根节点为空或者根节点的值等于目标值,直接返回根节点
 6        TreeNode res = null; // 初始化结果节点为null
 7        if (root.val > val) {
 8            res = searchBST(root.left, val); // 递归搜索左子树
 9        } else {
10            root.right = searchBST(root.right, val); // 递归搜索右子树
11        }
12        return res; // 返回结果节点
13    }
14}

迭代法:

 1class Solution {
 2    public TreeNode searchBST(TreeNode root, int val) {
 3        while (root != null) {
 4            if (root.val == val) return root;
 5            else if (root.val > val) root = root.left;
 6            else root = root.right;
 7        }
 8        return null;
 9    }
10}

3.复杂度分析

时间复杂度:二叉树遍历最坏情况是单链表的二叉树,此时递归函数调用了n次,则为O(n).均值的普通二叉树为O(log(n)).

空间复杂度:介于O(logn)与O(n)之间.


LeetCode:98.验证二叉搜索树

98. 验证二叉搜索树 - 力扣(LeetCode)


1.思路

二叉树搜索树的特性:中序遍历的树是有序的。

树值为null时,二叉搜索树、完全二叉树、满二叉树、平衡二叉树

(中序遍历)


2.代码实现

 1class Solution {
 2    TreeNode max; // 用于保存当前节点的最大值
 3    public boolean isValidBST(TreeNode root) {
 4        if (root == null) {
 5            return true; // 空树为有效的二叉搜索树
 6        }
 7        // 左
 8        boolean left = isValidBST(root.left); // 判断左子树是否为有效的二叉搜索树
 9        if (!left) {
10            return false; // 如果左子树不是有效的二叉搜索树,直接返回false
11        }
12        // 中
13        if (max != null && root.val <= max.val) {
14            return false; // 如果当前节点的值小于等于最大值,说明不满足二叉搜索树的定义,返回false
15        }
16        max = root; // 更新最大值为当前节点
17        // 右
18        boolean right = isValidBST(root.right); // 判断右子树是否为有效的二叉搜索树
19        return right; // 返回右子树的结果 等价于 if (!right) {
20            return false;
21        }
22        return true;
23    }
24}

3.复杂度分析

时间复杂度:递归调用n次,则为O(n).

空间复杂度:递归调用n次,而最坏情况二叉树为链表,则栈空间开销为O(n).正常为O(logn).


相关文章
|
11天前
|
算法
分享一些提高二叉树遍历算法效率的代码示例
这只是简单的示例代码,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更多的优化和处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代码进行修改和扩展。
|
14天前
|
存储 缓存 算法
如何提高二叉树遍历算法的效率?
选择合适的遍历算法,如按层次遍历树时使用广度优先搜索(BFS),中序遍历二叉搜索树以获得有序序列。优化数据结构,如使用线索二叉树减少空指针判断,自定义节点类增加辅助信息。利用递归与非递归的特点,避免栈溢出问题。多线程并行遍历提高速度,注意线程安全。缓存中间结果,避免重复计算。预先计算并存储信息,提高遍历效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提高二叉树遍历算法的效率。
36 5
|
1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JSON 算法
二叉树遍历算法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10月更文挑战第29天】二叉树遍历算法作为一种基础而重要的算法,在许多领域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应用,它为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思路。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二叉树遍历算法也在不断地被优化和扩展,以适应新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24 0
|
29天前
|
算法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基于game-based算法的动态频谱访问matlab仿真
本算法展示了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通过游戏理论优化动态频谱访问,提高频谱利用率和物理层安全性。程序运行效果包括负载因子、传输功率、信噪比对用户效用和保密率的影响分析。软件版本:Matlab 2022a。完整代码包含详细中文注释和操作视频。
|
6天前
|
算法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索引
OFDM系统PAPR算法的MATLAB仿真,对比SLM,PTS以及CAF,对比不同傅里叶变换长度
本项目展示了在MATLAB 2022a环境下,通过选择映射(SLM)与相位截断星座图(PTS)技术有效降低OFDM系统中PAPR的算法实现。包括无水印的算法运行效果预览、核心程序及详尽的中文注释,附带操作步骤视频,适合研究与教学使用。
|
14天前
|
算法 数据挖掘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基于FCM模糊聚类算法的图像分割matlab仿真
本项目展示了基于模糊C均值(FCM)算法的图像分割技术。算法运行效果良好,无水印。使用MATLAB 2022a开发,提供完整代码及中文注释,附带操作步骤视频。FCM算法通过隶属度矩阵和聚类中心矩阵实现图像分割,适用于灰度和彩色图像,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遥感图像等领域。
|
15天前
|
算法 调度
基于遗传模拟退火混合优化算法的车间作业最优调度matlab仿真,输出甘特图
车间作业调度问题(JSSP)通过遗传算法(GA)和模拟退火算法(SA)优化多个作业在并行工作中心上的加工顺序和时间,以最小化总完成时间和机器闲置时间。MATLAB2022a版本运行测试,展示了有效性和可行性。核心程序采用作业列表表示法,结合遗传操作和模拟退火过程,提高算法性能。
|
16天前
|
存储 算法 决策智能
基于免疫算法的TSP问题求解matlab仿真
旅行商问题(TSP)是一个经典的组合优化问题,目标是寻找经过每个城市恰好一次并返回起点的最短回路。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免疫算法(IA)的解决方案,该算法模拟生物免疫系统的运作机制,通过克隆选择、变异和免疫记忆等步骤,有效解决了TSP问题。程序使用MATLAB 2022a版本运行,展示了良好的优化效果。
|
1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芯片
基于GSP工具箱的NILM算法matlab仿真
基于GSP工具箱的NILM算法Matlab仿真,利用图信号处理技术解析家庭或建筑内各电器的独立功耗。GSPBox通过图的节点、边和权重矩阵表示电气系统,实现对未知数据的有效分类。系统使用MATLAB2022a版本,通过滤波或分解技术从全局能耗信号中提取子设备的功耗信息。
|
1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5G
基于MIMO系统的SDR-AltMin混合预编码算法matlab性能仿真
基于MIMO系统的SDR-AltMin混合预编码算法通过结合半定松弛和交替最小化技术,优化大规模MIMO系统的预编码矩阵,提高信号质量。Matlab 2022a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能有效提升系统性能并降低计算复杂度。核心程序包括预编码和接收矩阵的设计,以及不同信噪比下的性能评估。
3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