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眼中的大模型

本文涉及的产品
NLP自然语言处理_基础版,每接口每天50万次
NLP自然语言处理_高级版,每接口累计50万次
NLP 自学习平台,3个模型定制额度 1个月
简介: 纵观最近两年互联网科技圈,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工程领域的崛起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可能性和机遇。结合我最近阅读了阿里开发者写的《应用开发者的疑问:大模型是真正的银弹吗?》这篇文章,是否可以将大模型视为真正的银弹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些个人观点想要分享一下,分享一下个人是否觉得大模型就是真正的银弹。

前言

纵观最近两年互联网科技圈,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工程领域的崛起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可能性和机遇。结合我最近阅读了阿里开发者写的《应用开发者的疑问:大模型是真正的银弹吗?》这篇文章,是否可以将大模型视为真正的银弹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些个人观点想要分享一下,分享一下个人是否觉得大模型就是真正的银弹。

截图 (33).png

《应用开发者的疑问:大模型是真正的银弹吗?》读后感

《应用开发者的疑问:大模型是真正的银弹吗?》这本书引起了我对大模型的深思。在过去几年中,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大模型视为真正的银弹呢?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我觉得大模型确实具有很高的性能和表现力,由于大模型拥有更多的参数和更强的计算能力,它们能够捕捉到更多的数据特征,并且可以通过训练获得更好的泛化能力。因此在一些任务上,大模型可以取得非常出色的结果,甚至超过了传统方法和小模型,这使得开发者们对大模型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但是我觉得大模型并不是万能的解决方案,首先大模型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数据支持,训练一个大模型需要庞大的计算资源和时间,而且需要大规模的训练数据来保证模型的有效性,这对于一些资源有限的应用开发者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还有就是大模型在实际部署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内存占用过高、推理速度较慢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应用的用户体验和性能。还有就是大模型并不总是适合所有的任务和场景,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小模型或者传统方法可能更加适用和有效,比如在一些简单的文本分类任务中,大模型可能会显得过于复杂和冗余,而小模型或者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需求。所以在选择模型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任务和场景来权衡各种因素,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大模型。与此同时,大模型还存在一些伦理和安全问题,由于大模型具有强大的生成能力,它们可能被用于伪造信息、冒名顶替等恶意行为。这对社会造成了潜在的风险和挑战。所以在使用大模型时,我们需要关注其合规性和道德性,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潜在的风险。

大模型是真正的银弹吗?这是个问题!

纵观实际情况,我的观点是:大模型并不是真正的银弹。虽然说大模型在某些任务上表现出色,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虽然大模型具备更高的性能和表现力,但它们需要庞大的计算资源和数据支持,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内存占用、推理速度等问题。与此同时,大模型也存在一些伦理和安全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所以,我们不能过分依赖大模型,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工具和方法。

大模型的真正适用场景在哪里?
我个人觉得使用大模型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如有选择不当就会造成“杀鸡用牛刀”的效果,所以我认为大模型在下面几个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 复杂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大模型在处理复杂的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上表现出色。比如通过与大模型对话,我们可以更便捷地订机票、自动提取合同中的信息等。使用大模型能够捕捉到更多的语义和上下文信息,从而提供更准确、准确的结果。
  • 生成式任务,大模型在生成式任务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比如自然语言生成 SQL 可以简化报表分析工作,大模型可以根据给定的条件和要求,生成符合预期的 SQL 查询语句,从而实现更高效的报表分析过程。
  • 数据驱动决策,大模型可以通过学习大量的数据来进行决策和预测。比如在金融领域,大模型可以通过学习历史数据和市场趋势,为投资者提供科学的投资建议;以及在在医疗领域,大模型可以通过学习患者的病历和病情,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通过上面几个场景,大模型在复杂自然语言处理任务、生成式任务和数据驱动决策等方面具有潜在的适用场景。但是我们需要谨慎使用大模型,并结合具体的应用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尤其是在选择大模型时,我们还需要考虑计算资源消耗、数据隐私保护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潜在的问题和挑战。

截图 (34).png

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介绍,个人觉得大模型并不是真正的银弹,它虽然具有一定的适用场景和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在实践中,我们还是需要理性看待大模型的能力和局限性,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计算资源、数据支持、任务要求等,并结合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大模型带来的伦理和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只有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大模型的优势,为自然语言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为科技互联网领域创造更多的价值。

相关文章
|
1月前
|
人工智能 计算机视觉 网络架构
OpenAI攻克扩散模型短板,清华校友路橙、宋飏合作最新论文
扩散模型在生成AI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但其训练不稳定性和采样速度慢限制了发展。OpenAI与清华校友合作,提出连续时间一致性模型(CMs),通过TrigFlow等创新解决了这些问题,大幅提升了训练稳定性和计算效率,实现了与最优模型相当的样本质量,同时减少了计算资源消耗。
42 2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深藏功与名】揭秘大模型背后的真相:为何它们常让人欢喜让人忧,又该如何破局?
【10月更文挑战第5天】近年来,随着计算资源和算法的提升,大规模深度学习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引发了“大模型幻觉”的讨论。该现象指模型虽在特定任务上表现出色,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过度拟合和泛化能力差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大模型的底层逻辑,并通过PyTorch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L2正则化缓解过度拟合。此外,还介绍了通过数据增强提高模型泛化能力的方法。未来研究需进一步平衡模型复杂度与泛化能力,以实现更佳性能。
49 0
|
4月前
|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Science研究揭GenAI双刃剑:GenAI让个人创作出彩却令集体创意趋同
【8月更文挑战第19天】近期《Science》刊载的研究揭示了GenAI对个人创作与集体创意的双刃剑效应。GenAI能显著增强个人创作力,为艺术家提供新颖灵感,协助设计师优化作品,并通过个性化反馈帮助作家提升技能。然而,它也可能导致集体创意趋同,削弱多样性与创新。为平衡二者,研究建议鼓励创作者独立性、加强跨领域合作并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论文详情参见: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n5290。
55 1
|
6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测试技术
从高考到奥林匹克竞技场:大模型与人类智能的终极较量
【6月更文挑战第29天】上海交大等团队的OlympicArena测试评估了大模型在多学科认知推理任务上的能力,涵盖7个学科11,163个问题。最先进模型GPT-4的整体准确率为39.97%,数学和物理仅28.67%和29.71%,显示在复杂推理任务上的局限。尽管如此,模型在部分推理步骤中展现出潜力,但在空间推理和抽象符号理解上仍有挑战。[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pdf/2406.12753)
44 1
|
7月前
|
传感器 算法 机器人
斯坦福李飞飞团队祭出“灵巧手”,泡茶剪纸炫技
【2月更文挑战第26天】斯坦福李飞飞团队祭出“灵巧手”,泡茶剪纸炫技
82 5
斯坦福李飞飞团队祭出“灵巧手”,泡茶剪纸炫技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Web App开发 人工智能
Sora背后团队大揭秘!天才00后?
当 OpenAI 出手发布 Sora 之后,给人一种降维打击的感觉 —— 效果和之前的技术相比高出了几个档次。这就难免会让人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出这样炸裂的工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Sora背后的团队成员。
Sora背后团队大揭秘!天才00后?
|
7月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回望做大模型一年后的感悟
本文为转载,就不计入我的一月更文计划中了。本文作者:刘聪NLP , NLP算法工程师,专业炼丹师。原文链接见:https://mp.weixin.qq.com/s/CfAY8FCrQKKIrQx3U10EcQ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本科毕业加入谷歌,还写了「思维链」开山之作,这位OpenAI新秀正为本科生答疑解惑
本科毕业加入谷歌,还写了「思维链」开山之作,这位OpenAI新秀正为本科生答疑解惑
131 0
|
Web App开发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用魔法打败魔法!一个叫板顶级人类棋手的围棋AI输给了它的同类
用魔法打败魔法!一个叫板顶级人类棋手的围棋AI输给了它的同类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搜索推荐
鸡兔同笼都能算错的ChatGPT,陶哲轩发现了它的价值
鸡兔同笼都能算错的ChatGPT,陶哲轩发现了它的价值
12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