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ext上手——Intent-Slot 模型实战

简介: 对话系统里,首先要对用户的输入进行领域、意图识别和槽抽取。深度学习发展以后,意图识别的方法多使用深度学习的算法,使用CNN对意图进行多分类,领域分类和意图分类较为类似。而槽的预测可以看成是标签序列预测问题。例如句子“我想听周杰伦的菊花台”,标签可以定义为“O O O B-singer M-singer E-singer O B-song M-song E-song”。标签序列预测多使用CRF,RNN,LSTM,LSTM+crf的模型。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512613/answer/535420523

1 意图分类任务简介


对话系统里,首先要对用户的输入进行领域、意图识别和槽抽取。深度学习发展以后,意图识别的方法多使用深度学习的算法,使用CNN对意图进行多分类,领域分类和意图分类较为类似。而槽的预测可以看成是标签序列预测问题。例如句子“我想听周杰伦的菊花台”,标签可以定义为“O O O B-singer M-singer E-singer O B-song M-song E-song”。标签序列预测多使用CRF,RNN,LSTM,LSTM+crf的模型。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512613/answer/535420523


2 槽位填充



槽位填充可以理解为一个序列标注的问题,我们训练范例{(x((n)),y((n)) ):n=1,……,N},然后我们想要识别学到一个函数f∶x→y,这个函数能够匹配输入序列x和相应的标签序列y。在槽位填充中,输入序列和标签序列长度相同,因此排列是准确的。

11.png

表1:ATIS语料样本及其意图和槽位注释


3 数据集ATIS



ATIS数据集包含4978训练数据和893个测试数据,文本内容为客服对话,意图一共有26类。查询话语中的每个标记与填充IOB标签的插槽对齐,也就是上面图片中Sentence和Slots都是一一对齐的。


4 Pytext实战



本部分内容主要参考官方的文档Train Intent-Slot model on ATIS Dataset,有些地方稍微出入。


4.1 安装


目前Pytext只支持Linux和Mac系统,在命令行输入下面语句安装:


pip install pytext-nlp


4.2 文件准备



13.png
image.png


14.png

Glove 100维词向量


4.3 数据预处理


python3 demo/atis_joint_model/data_processor.py --download-folder atis/ --output-directory demo/atis_joint_model/


15.png

数据预处理


4.4 模型训练


pytext train < demo/atis_joint_model/atis_joint_config.json


在没有使用GPU的情况下,训练需要30分钟左右


16.png

模型训练


模型训练完毕时,我们通过atis_joint_config.json看到,结果文件和模型保存到tmp目录下


17.png


4.6 模型导出


保存PyTorch模型时,简单的使用pickle进行序列化。这意味着简单的代码更改(例如,单词嵌入更新)可能导致与已部署模型的向后不兼容。为了解决此问题,可以使用内置的ONNX集成将模型导出为Caffe2格式。无论PyText或开发代码中的更改如何,导出的Caffe2模型都具有相同的行为。

在命令行中分别输入下面两行语句


CONFIG=demo/atis_joint_model/atis_joint_config.json


pytext export --output-path exported_model.c2 < "$CONFIG"


4.5 模型评估


我们可以使用pytext test来测试模型在测试集上的表现


pytext test < "$CONFIG"


18.png

评估结果


4.6 模型应用


我们可以将训练的模型部署成一个web应用,新建文件flask_app.py


import sys
import flask
import pytext
config_file = sys.argv[1]
model_file = sys.argv[2]
config = pytext.load_config(config_file)
predictor = pytext.create_predictor(config, model_file)
app = flask.Flask(__name__)
@app.route('/get_flight_info', methods=['GET', 'POST'])
def get_flight_info():
    text = flask.request.data.decode()
    # Pass the inputs to PyText's prediction API
    result = predictor({"raw_text": text})
    # Results is a list of output blob names and their scores.
    # The blob names are different for joint models vs doc models
    # Since this tutorial is for both, let's check which one we should look at.
    doc_label_scores_prefix = (
        'scores:' if any(r.startswith('scores:') for r in result)
        else 'doc_scores:'
    )
    # For now let's just output the top document label!
    best_doc_label = max(
        (label for label in result if label.startswith(doc_label_scores_prefix)),
        key=lambda label: result[label][0],
    # Strip the doc label prefix here
    )[len(doc_label_scores_prefix):]
    return flask.jsonify({"question": f"Are you asking about {best_doc_label}?"})
app.run(host='0.0.0.0', port='8080', debug=True)


执行


python flask_app.py "$CONFIG" exported_model.c2


然后打开另一个Terminal,我们测试下服务:

测试1


curl http://localhost:8080/get_flight_info -H "Content-Type: text/plain" -d  "I am looking for flights from San Francisco to Minneapolis"
{
  "question": "Are you asking about flight?"
}


测试2


curl http://localhost:8080/get_flight_info -H "Content-Type: text/plain" -d  "How much does a trip to NY cost?"
{
  "question": "Are you asking about airfare?"
}


测试3


curl http://localhost:8080/get_flight_info -H "Content-Type: text/plain" -d  "Which airport should I go to?"
{
  "question": "Are you asking about airport?"
}


我们可以看到,模型将3次的意图都识别到了。


19.png


5 总结


其实,pytext核心部分是针对不同任务的config.json文件,里面定义了模型的结构,输入、输出等等,另外也有网友反映,现在文档对这一部分解释少,对怎么添加模型的介绍也很少,所以只能先摸索下。本篇文章,只是安装官方文档将训练一个模型的流程打通,但是自己希望接下来研究下怎么添加自定义模型和训练中文语料。

相关文章
|
Android开发
Android开发教程 - 使用Data Binding(七)使用BindingAdapter简化图片加载
本系列目录 使用Data Binding(一)介绍 使用Data Binding(二)集成与配置 使用Data Binding(三)在Activity中的使用 使用Data Binding(四)在Fragment中的使用 ...
1150 0
|
4月前
|
监控 Android开发 开发者
Android经典面试题之实战经验分享:如何简单实现App的前后台监听判断
本文介绍在Android中判断应用前后台状态的两种方法:`ActivityLifecycleCallbacks`和`ProcessLifecycleOwner`。前者提供精细控制,适用于需针对每个Activity处理的场景;后者简化前后台检测,适用于多数应用。两者各有优劣:`ActivityLifecycleCallbacks`更精确但复杂度高;`ProcessLifecycleOwner`更简便但可能在极端场景下略有差异。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方法。
39 2
|
前端开发
前端学习案例2-fragment之2
前端学习案例2-fragment之2
56 0
前端学习案例2-fragment之2
|
前端开发
前端学习案例3-fragment之3
前端学习案例3-fragment之3
52 0
前端学习案例3-fragment之3
|
前端开发
前端学习案例3-_fragment
前端学习案例3-_fragment
62 0
前端学习案例3-_fragment
|
前端开发
前端学习案例2-_fragment
前端学习案例2-_fragment
46 0
前端学习案例2-_fragment
|
前端开发
前端学习案例1-_fragment
前端学习案例1-_fragment
55 0
前端学习案例1-_fragment
|
前端开发
前端学习案例1-fragment之1
前端学习案例1-fragment之1
61 0
前端学习案例1-fragment之1
|
传感器 设计模式 缓存
【Medium 万赞好文】ViewModel 和 LiveData:模式 + 反模式
【Medium 万赞好文】ViewModel 和 LiveData:模式 + 反模式
【Medium 万赞好文】ViewModel 和 LiveData:模式 + 反模式
|
Android开发 容器 数据格式
Android开发教程 - 使用Data Binding(四)在Fragment中的使用
本系列目录 使用Data Binding(一)介绍 使用Data Binding(二)集成与配置 使用Data Binding(三)在Activity中的使用 使用Data Binding(四)在Fragment中的使用 ...
117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