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洪小文发表“AI:让世界更智能”的主题演讲,并分享微软在AI领域的研究进展。洪小文表示,我们正在从事一项振奋人心的事业,即通过AI来延伸人类智慧,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微软在机器视觉、语言等许多方面取得进展,在努力确保通过人工智能为所有人赋能。
的确,机器人的发展与人工智能密不可分,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之一。人工智能正在改变和机器的交互方式,机器人可以在生活中更加精细的工作,包括语音互动、人脸识别、物体识别、智能拍照等等,可以说是具备极强的人机交互能力。
机器人变得更加智能
早期的机器人只会一味地遵循同一路径,后来的升级版机器人可以利用机器视觉系统来检测零件和材料的方向,应用在工业方向。而最新一代的服务型机器人则能够整合来自不同传感器的信息,实时调整它们的移动。例如,让它们利用力反馈来在研磨、修边或者抛光的应用中模拟技工来操作。此外,它们还能够利用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式分析。简单的来说就是它们可以借助光谱分析来一边焊机一边检查焊接的质量,进而大大减少制造后所需的检查工作。服务机器人行业也已进入了这些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关键时期。
机器人承担的新角色
随着机器人自动化任务的成本和复杂度的降低,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将更加普及,预计未来5到10年,机器人在技术和经济层面也会开始普及工作。
1.灵活的生产系统
自动化系统正在变得越来越灵活,越来越智能,可以自动调整得到最大化产能或者最小化每单位成本。在自动化生产中,专家系统能够自动对生产线速度做出调整,进而提升单独加工线的综合平衡,最大化整个制造系统的效率。这种灵活性带来了一系列的好处:缩短投产准备阶段,让供给和需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加速新产品的推出,简化高度定制化产品的制造。
2.高度可变的任务
人工智能和传感器技术的进展,将会让机器人能够应对任务间更大的多变性。这种因应所在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行动的能力,将会给一些领域带来自动化的机会,比如高可变性的农产品的处理。在日本,实验已经证明,借助立体影像系统来识别水果的位置和评估它的成熟度,机器人能够将采集草莓所需的时间最多削减40%。
这些能力也将会驱动各个行业领域的质量提升。机器人将能够在生产期间弥补潜在的质量问题。相关案例包括:根据两个部件之间的尺寸差异调整用于装配它们的力度,或者选择和结合尺寸不同的部件来实现合适的成品尺寸。
机器人生成的数据和更好地利用它们的先进分析技术,也将会有助于理解决定产品质量的根本因素。例如,如果装配期间高于正常水平的扭矩要求,被发现与未成熟产品故障有关,那在生产期间就能够调整制造程序来检测和修复这类问题。
- 与人类共事
企业还将拥有多得多的自由余地去决定用机器人自动化哪些任务,决定哪些任务人工手动进行。先进的安全系统意味着机器人能够在人类同事旁边承担起新的岗位。如果传感器显示存在与操作员发生碰撞的风险,机器人会自动减慢速度或者改变路径来避免碰撞。这种技术可让机器人用于原本手动的装配线上的个体任务。安全栏和联动装置的移除意味着运营成本会降低,对于小公司来说是一大利好。能够将机器人和人工共事,在二者之间重新分配任务,也有助于提升生产力,因为它可让企业因应需求的波动重新平衡生产线。
机器人能够在人类身边安全运作,也将为环境严格受控的工厂车间以外的应用打下基础。在线零售商和物流公司已经在它们的仓库里采用各种形式的机器人自动化技术。不过,试想一下,如果车载机器人能够在物流配送车辆中预先分类整理好包裹,那会给包裹配送员带来多大的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