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题目:
如果连续数字之间的差严格地在正数和负数之间交替,则数字序列称为 摆动序列 。第一个差(如果存在的话)可能是正数或负数。仅有一个元素或者含两个不等元素的序列也视作摆动序列。
例如, [1, 7, 4, 9, 2, 5] 是一个 摆动序列 ,因为差值 (6, -3, 5, -7, 3) 是正负交替出现的。
相反,[1, 4, 7, 2, 5] 和 [1, 7, 4, 5, 5] 不是摆动序列,第一个序列是因为它的前两个差值都是正数,第二个序列是因为它的最后一个差值为零。
子序列 可以通过从原始序列中删除一些(也可以不删除)元素来获得,剩下的元素保持其原始顺序。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返回 nums 中作为 摆动序列 的 最长子序列的长度 。
示例 1:
输入:nums = [1,7,4,9,2,5]
输出:6
解释:整个序列均为摆动序列,各元素之间的差值为 (6, -3, 5, -7, 3) 。
示例 2:
输入:nums = [1,17,5,10,13,15,10,5,16,8]
输出:7
解释:这个序列包含几个长度为 7 摆动序列。
其中一个是 [1, 17, 10, 13, 10, 16, 8] ,各元素之间的差值为 (16, -7, 3, -3, 6, -8) 。
示例 3:
输入:nums = [1,2,3,4,5,6,7,8,9]
输出:2
2. 我的代码:
class Solution: def wiggleMaxLength(self, nums: List[int]) -> int: # -- 贪心算法 -- # 双指针 p_fast = 1 p_slow = 0 # 快慢指针 result = 0 while p_fast < len(nums) - 1: p_fast += 1 if nums[p_fast - 1] > nums[p_fast] and nums[p_fast - 1] > nums[p_slow]: k = 1 result += 1 p_slow = p_fast - 1 elif nums[p_fast - 1] < nums[p_fast] and nums[p_fast - 1] < nums[p_slow]: k = -1 result += 1 p_slow = p_fast - 1 if len(nums) > 2: if nums[0] != nums[len(nums) - 1]: endPoint = 2 else: if result == 0: endPoint = 1 else: endPoint = 2 else: if nums[0] != nums[len(nums) - 1]: endPoint = 2 else: endPoint = 1 return result + endPoint
这里使用贪心算法,局部的极值就是要求得的摆动点。首先因为要返回一个值即可,所以不需要实际地去将列表做删减,只需要统计整个过程中的摆动点的个数即可,变为数学问题就是求极值点的个数。什么是极值点来着,用数学的定义就是在小区间内,这个点最大就是极大值,这个点最小就是极小值。
因此,我们设置快慢指针,分别表示要判断的点的右边的点和左边的点。那么中间要判断的点就是快指针的后一位,为什么呢。假设[1, 2, 3, 1]这样的序列。慢指针在[1],快指针在[3],这时要判断的点是[2],因为[2]并不比[1]和[3]都大,所以2不是极值点。因为后面要变大的点一定比[1]大,所以,可以保留慢指针在这个位置,要判断的值和快指针一起向前走即可。
再加上两个端点处的摆动点即可(如果整个序列只有一个元素,则是一个摆动点;如果序列元素是2个,但是两个值相同,则摆动点还是一个;如果两个值不相同,则摆动点是2个)…
端点判断代码如下(有点长,但是时间复杂度不高):
if len(nums) > 2: if nums[0] != nums[len(nums) - 1]: endPoint = 2 else: if result == 0: endPoint = 1 else: endPoint = 2 else: if nums[0] != nums[len(nums) - 1]: endPoint = 2 else: endPoint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