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倾斜校正算法的MATLAB实现:图像倾斜角检测及校正

简介: 图像倾斜校正算法的MATLAB实现:图像倾斜角检测及校正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数码相机,高清拍照手机等多媒体设备己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通过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将数码设备采 集到的文字、图片等信息转化成其他信息形势输出,例如转化成音频输出己解决视 障患者的视力需求。但是,由于输入设备或某些其他因素不可避免地使得采集到的 文本图像或多或少会出现某种程度的倾斜。因此,倾斜图像校正是当前文本图像研 宄领域中十分重要的课题,尤其在数字化、自动化领域。比如,提高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识别率从而提高文档自动化处理效率,车牌号码自动 识别与交通监视,手写体自动识别,名片自动归类等。

基于Hough变换的图像倾斜校正算法

利用Hough变换检测的边框,确定边框直线的倾斜角度,根据倾斜角度旋转,获得校正后的图像。具体步骤如下:

图像预处理。读取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去除离散噪声点。

利用边缘检测,对图像中的水平线进行强化处理。

基于Hough变换检测车牌图像的边框,获取倾斜角度。

根据倾斜角度,对车牌图像进行倾斜校正。

 

我们通过matlab解答以下问题:

 

当相机倾斜拍照时

建立数学模型,并将A校正。

首先我们读取图像数据,显示原始彩色图像




clc;    % 清除命令窗口。
clearvars;
close all;  % 关闭所有数字(不包括imtool的数字。)
imtool close all;  % Close all imtool figures.
workspace;  % 关闭所有固定工具的数字
fontSize = 20;
format compact;


baseFileName = '附件B.jpg';
% 获取完整的文件名,并添加路径
fullFileName = fullfile( baseFileName);


rgbImage = imread(fullFileName);
% 获取图像的尺寸。numberOfColorBands应该为3。
[rows columns numberOfColorBands] = size(rgbImage);
% 显示原始彩色图像
subplot(2, 2, 1);
imshow(rgbImage, []);
title('Original Color Image', 'FontSize', fontSize);

确保它是8位灰度,而不是24位真彩色。通过阈值二值化图像。



% 确保它是8位灰度,而不是24位真彩色。
grayImage = rgb2gray(rgbImage);
% 通过阈值二值化图像。
binaryImage = grayImage > 128;

用连接性标记每个点,因此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测量提取一个方向




% 用连接性标记每个斑点,因此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测量




%获取所有blob属性。




%仅提取一个方向


%旋转图像。




% 显示旋转的图像。
subplot(2, 2, 3);
imshow(rotatedImage, []);
title('Rotated Image', 'FontSize', fontSize);

同时我们可以得到倾斜校正的角度。

 

 

当相机垂直拍照时

根据B,建立数学模型,将B校正, 求出相机倾斜的角度。

同样的,我们可以对垂直拍照的图片进行矫正。

 

将C校正,并说明相机相对于物体的夹角。

 

 

相关文章
|
6天前
|
算法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基于Logistic-Map混沌序列的数字信息加解密算法matlab仿真,支持对文字,灰度图,彩色图,语音进行加解密
本项目实现了一种基于Logistic Map混沌序列的数字信息加解密算法,使用MATLAB2022A开发并包含GUI操作界面。支持对文字、灰度图像、彩色图像和语音信号进行加密与解密处理。核心程序通过调整Logistic Map的参数生成伪随机密钥序列,确保加密的安全性。混沌系统的不可预测性和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是该算法的核心优势。示例展示了彩色图像、灰度图像、语音信号及文字信息的加解密效果,运行结果清晰准确,且完整程序输出无水印。
基于Logistic-Map混沌序列的数字信息加解密算法matlab仿真,支持对文字,灰度图,彩色图,语音进行加解密
|
6天前
|
算法
基于PSO粒子群优化的多无人机路径规划matlab仿真,对比WOA优化算法
本程序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实现多无人机路径规划,并与鲸鱼优化算法(WOA)进行对比。使用MATLAB2022A运行,通过四个无人机的仿真,评估两种算法在能耗、复杂度、路径规划效果及收敛曲线等指标上的表现。算法原理源于1995年提出的群体智能优化,模拟鸟群觅食行为,在搜索空间中寻找最优解。环境建模采用栅格或几何法,考虑避障、速度限制等因素,将约束条件融入适应度函数。程序包含初始化粒子群、更新速度与位置、计算适应度值、迭代优化等步骤,最终输出最优路径。
|
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并行计算
基于WOA鲸鱼优化的TCN时间卷积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算法matlab仿真
本内容介绍了一种基于TCN(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与WOA(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的时间序列预测算法。TCN通过扩张卷积捕捉时间序列长距离依赖关系,结合批归一化和激活函数提取特征;WOA用于优化TCN网络参数,提高预测精度。算法流程包括数据归一化、种群初始化、适应度计算及参数更新等步骤。程序基于Matlab2022a/2024b开发,完整版含详细中文注释与操作视频,运行效果无水印展示。适用于函数优化、机器学习调参及工程设计等领域复杂任务。
|
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可视化
基于Qlearning强化学习的机器人迷宫路线搜索算法matlab仿真
本内容展示了基于Q-learning算法的机器人迷宫路径搜索仿真及其实现过程。通过Matlab2022a进行仿真,结果以图形形式呈现,无水印(附图1-4)。算法理论部分介绍了Q-learning的核心概念,包括智能体、环境、状态、动作和奖励,以及Q表的构建与更新方法。具体实现中,将迷宫抽象为二维网格世界,定义起点和终点,利用Q-learning训练机器人找到最优路径。核心程序代码实现了多轮训练、累计奖励值与Q值的可视化,并展示了机器人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规划过程。
30 0
|
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编解码 计算机视觉
MATLAB实现人脸识别检测与标出图片中人脸
MATLAB实现人脸识别检测与标出图片中人脸
55 0
|
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基于遗传优化GRNN和Hog特征提取的交通标志识别算法matlab仿真
本内容展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与HOG特征提取的交通标志识别算法。通过算法运行效果预览,对比了GRNN与GA-GRNN在不同测试中的表现,并提供无水印完整程序运行结果。开发环境为Matlab 2022a,核心代码附有详细中文注释及操作视频。 理论部分涵盖HOG特征提取、GRNN模型原理及遗传算法优化GRNN平滑因子的关键技术。HOG通过梯度方向直方图描述目标形状,具有旋转不变性和光照鲁棒性;GRNN实现非线性回归,结合遗传算法优化参数以提升性能。此方法在精度、效率和鲁棒性间取得良好平衡,适用于实时车载系统,未来可探索HOG与CNN特征融合以应对复杂场景。
|
6天前
|
算法 5G 定位技术
高低频混合组网系统中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信道测量算法matlab仿真
本内容展示了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信道测量算法,适用于现代蜂窝系统,尤其在毫米波通信中,波束对准成为关键步骤。算法通过信号传播模型和地理信息实现信道状态测量,并优化误差提升准确性。完整程序基于Matlab2022a运行,无水印效果,核心代码配有中文注释及操作视频,适合深入学习与应用开发。
|
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监控 算法
面向办公室屏幕监控系统的改进型四叉树屏幕变化检测算法研究
本文提出一种改进型四叉树数据结构模型,用于优化办公室屏幕监控系统。通过动态阈值调节、变化优先级索引及增量更新策略,显著降低计算复杂度并提升实时响应能力。实验表明,该算法在典型企业环境中将屏幕变化检测效率提升40%以上,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其应用场景涵盖安全审计、工作效能分析及远程协作优化等,未来可结合深度学习实现更智能化的功能。
17 0
|
1月前
|
算法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基于GA遗传算法的悬索桥静载试验车辆最优布载matlab仿真
本程序基于遗传算法(GA)实现悬索桥静载试验车辆最优布载的MATLAB仿真(2022A版)。目标是自动化确定车辆位置,使加载效率ηq满足0.95≤ηq≤1.05且尽量接近1,同时减少车辆数量与布载时间。核心原理通过优化模型平衡最小车辆使用与ηq接近1的目标,并考虑桥梁载荷、车辆间距等约束条件。测试结果展示布载方案的有效性,适用于悬索桥承载能力评估及性能检测场景。
|
1月前
|
算法 机器人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基于双向RRT算法的三维空间最优路线规划matlab仿真
本程序基于双向RRT算法实现三维空间最优路径规划,适用于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路径寻找问题。通过MATLAB 2022A测试运行,结果展示完整且无水印。算法从起点和终点同时构建两棵随机树,利用随机采样、最近节点查找、扩展等步骤,使两棵树相遇以形成路径,显著提高搜索效率。相比单向RRT,双向RRT在高维或障碍物密集场景中表现更优,为机器人技术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