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6)

简介: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6)

前言:之前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总是把题目放在前面,但是很明显这样后面的知识点总结很难看到,所以这一篇做一个修改,把知识点总结先放前面消化理解,再欣赏后面的经典例题。

一.高速缓冲存储器

1.1 出现原因

  • 避免CPU的“空等”现象
  • 解决CPU与主存之间的速度差异

1.2 构成

- 由SRAM组成

1.3 程序的局部性原理

  • 空间局部性:现在使用的信息在最近的未来还会用到(循环)。
  • 时间局部性:最近的未来要使用的信息和现在使用的信息在空间上是临近的(顺序存放、顺序执行)。

1.4 基本工作原理

  • 主存和缓存按块存储,块的大小相同
  • 每块有若干字节组成,大小为块长
  • Cache中块数远少于主存块数
  • 按某种策略预测未来访存的数据,将其装入cache

1.5 工作过程

例如:CPU发起读请求,进行以下步骤:

  • 访存地址在Cache中命中,读Cache
  • 访存地址在Cache中未命中
  • ①读主存,并把此字所在的块调入Cache
  • ②若Cache已满, 则替换Cache某块信息

注意:某些计算机同时访问主存和Cache。

1.6 补充

CPU与Cache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字为单位,而Cache与主存之间的数据交换以Cache块为单位。

1.7 计算

20bbda1e7b6cee221610ec7f62891e0d.jpg

1.8 解决问题

根据Cache的读、写流程,实现Cache时需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1. 数据查找。如何快速判断数据是否在Cache中。
  2. 地址映射。主存块如何存放在Cache中,如何将主存地址转换为Cache地址。
  1. 替换策略。Cache满后,使用何种策略对Cache块进行替换或淘汰。
  2. 写入策略。如何既保证主存块和Cache块的数据一 致性,又尽量提升效率。

二.Cache与主存的映射方式

2.1 直接映射

2.1.1地址结构

标记 Cache行号 块内地址

2.1.2 优点

  • 实现简单

2.1.3 缺点

  • 不够灵活
  • 空间利用率低

2.1.4映射方式

每个缓存块i可以和若干个主存块对应,每个主存块j只能和一个缓存块对应。

2.2 全相联映射

2.2.1 地址结构

标记 块内地址

2.2.2 优点

  • 比较灵活
  • 冲突概率低
  • 空间利用率高,命中率高

2.2.3 缺点

  • 标记比较速度慢
  • 实现成本高
  • 电路复杂

2.2.4 映射方式

主存中的任一块可以映射到缓存的任一块。

2.3组相联映射

2.3.1 地址结构

标记 组号 块内地址

2.3.2 映射方式

  • 组间采用直接映射
  • 组内采用全相联映射

2.4三种映射方式比较

三种映射方式中,直接映射的每个主存块只能映射到Cache中的某固定行; 全相联映射可以映射到所有Cache行: N路组相联映射可以映射到N行。当Cache大小、主存块大小定时,

  • 直接映射的命中率最低,全相联映射的命中率最高。
  • 直接映射的判断开销最小所需时间最短, 全相联映射的判断开销最大、所需时间最长。
  • 直接映射标记所占的额外空间开销最少,全相联映射标记所占的额外空间开销最大。

三. Cache中主存块的替换算法

  • 随机算法(RAND)
  • 先进先出算法(FIFO)
  • 近期最少使用算法(LRU)
  • 最不经常使用算法(LFU)
    这里的算法比较复杂,我单独写了一篇博客,有助于大家理解:替换算法(详解)

四. Cache写策略

原因:Cache块是主存块副本,对Cache进行更新需保证Cache与主存数据一致。

4.1 Cache写命中时的写策略

①全写法(写直通法、write-through): 同时写Cache和主存,实现简单,访存次数增加效率低;写缓冲

(write- buffer)解决速度不匹配问题

②写回法(write- back) :只写Cache块,当块失效时写主存,需标志脏位,可能不一致

4.2 Cache写不命中的写策略

①写分配法(write- allocate):加载主存块到Cache,更新Cache块; 与写回法合用;

②非写分配法(non-write- allocate):只写入主存,不进行调块;与全写法合用;

4.3 分离的Cache结构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需要将指令Cache与数据Cache分开设计。统一的cache的优点是设计和实现相对简单,但由于执行部件存取数据时,指令预取部件要从同一cache读指令,会引发冲突。采用分离的cache结构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五.经典题目

  1. 在高速缓存系统中,主存容量为12MB,Cache 容量为400KB,则该存储系统的容量为( )
    A.12MB + 400KB
    B.12MB
    C.12MB - 12MB + 400KB

D.12MB - 400KR

解析:B。由于Cache中存放的是主存中某一部分信息的副本,所以不能认为总容量为两个层次容量的简单相加。

某32位计算机的Cache容量为16KB, Cache 行的大小为 16B,若主存与Cache地址映像采用直接映像方式,则主存地址为0x1234E8F8的单元装入Cache的地址是( )。

A.00010001001101

B.01000100011010

C.10100011111000

D.11010011101000

理解:分析直接映射地址结构。主存地址=Cache地址 + 主存标记项。

解析:C。因为Cache容量为16KB = 214B,所以Cache地址长14位(选项都为14位,即隐含了按字节编址)。主存与Cache地址映像采用直接映像方式,将32位的主存地址0x1234E8F8写成二进制,根据直接映射的地址结构可知,取低14位就是Cache地址。

某存储系统中,主存容量是Cache容量的4096倍,Cache被分为64个块, 当主存地址和Cache地址采用直接映像方式时,地址映射表的大小应为( )。(假设不考虑一致维护和替换算法位。)

A.64097bit
B.6412bit

C.64096bit
D.6413bit

解释:地址映射表:主存标记阵列。

解析:D。由于Cache被分为64个块,则Cache有64行,采用直接映射,一行相当于一组。因此标记阵列每行存储1个标记项,其中主存标记项为12位(212= 4096,是Cache容量的4096倍,即地址长度比Cache长12位),加上1位有效位,因此每行标记项为13位。该标记阵列有64行,所以总的大小有 64*13 位。

有效容量为128KB的Cache,每块16B,采用8路组相联。字节地址为1234567H的单元调入该Cache,则其Tag应为( )。

A.1234H

  1. B.2468H
    C.048DH
    D.12345H
  • 有效容量=存储容量。
  • 8路组相联:每一组有8个块。
  • Tag===主存标记。
  • 字节地址=主存地址。

解析:C。块大小为16B,所以块内地址字段为4位; Cache 容量为128KB,采用8路组相联,共有128KB/(16B*8)= 1024组,组号字段为10位;剩下的为标记字段1234567H转换为二进制数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标记字段对应高14位即048DH。

有一主存-Cache层次的存储器,其主存容量为1MB, Cache 容量为16KB,每块有8个字(每字32位),采用直接地址映像方式,Cache起始字块为第0块,若主存地址为35301H且CPU访问Cache命中,则在Cache的第( )( 十进制表示)字块中。

A.152

B.153

C.154

D.151

解析:A。先写出主存地址的二进制形式,然后分析Cache块内地址、Cache字块地址和主存字块标记主存地址的二进制数0011 0101 0011 0000 0001,根据直接映射的地址结构,

  1. 字块内地址为低5位(每字块含32B,25=32, 因此为5位),主存字块标记为高6位(IMB/16KB=64,26=64, 因此为6位),其余01 0011 00即为Cache字块地址,转换为十进制数152。

假设主存地址位数为32位,按字节编址,主存和Cache之间采用全相联映射方式,主存块大小为1个字,每字32位,采用回写(write back)方式和随机替换策略,则能存放32K字数据的Cache的总容量至少应有( ) 位。

A. 1536K

B. 1568K

C. 2016K

D. 2048K

理解:Cache行的总位数=数据位+标记位+修改位+有效位+替换控制位。 这里的位是空间大小的位,不是位数的位。

解析:D。主存块大小为1个字,即32位,按字节编址,故块内地址52位在全相联映射方式下,主存地址只有两个字段,故标志占32-2= 30位。因采用回写法,故需1位修改位:因为采用随机替换策略,故无须替换控制位。每个Cache行的总位数为32bit (数据位)+ 30bit (tag位)+ 1bit(修改位) + 1bit (有效位) = 64bit。综上,Cache总容量至少应有32Kx64bit 2048K bit。

假定采用多模块交叉存储器组织方式,存储器芯片和总线支持突发传送,CPU通过存储器总线读取数据的过程为:发送首地址和读命令需1个时钟周期,存储器准备第一个数据需8个时钟周期,随后每个时钟周期总线上传送1个数据,可连续传送8个数据(即突发长度为8)。若主存和Cache之间交换的主存块大小为64B,存取宽度和总线宽度都为8B,则Cache的一次缺失损失至少为( )个时钟周期。

A.17

B.20

C.33

D.80

突发传送:同一行相邻的存储单元连续进行数据传输。

总线宽度:总线在单位时间内可以传输的数据总数(平时常说的32位、64位)。

存取宽度:一次访存操作可存取的数据位数。

突发长度:在一次突发传输中进行的数据传输次数。

解析:A。一次缺失损失就需要从主存读出一个主存块(64B),每个突发传送总线事务可读取8B*8 = 64B,因此,只需要一个突发传送总线事务。每个突发传送总线事务所用的时间为1+8+8=17个时钟周期,因此共需要17个时钟周期。

某计算机的Cache共有16 块,采用二路组相联映射方式(即每组2块)。每个主存块大小为32B,按字节编址主存129号单元所在主存块应装入的Cache组号是( )

A.0

B.2

C.4

D.6

理解:主存块大小=Cache块大小

解析:C。由于Cache共有16块,采用二路组相联,共分为8组,组号为0,1,2……7组号占3位。主存块大小为32B,按字节编址,块内地址占5位。主存单元地址129 = 0……100 00001(十进制转二进制),后5位是块内地址,块内地址的前3位是组号,因此将映射到组号4的任意个 Cache 块中。

  1. 有如下C语言程序段:
for(k=0;k<1000;k++)
  a[k]=a[k]+32;

若数组a和变量k均为int型,int型数据占4B,数据Cache采用直接映射方式,数据区大小为1KB,块大小为16B,该程序段执行前Cache为空,则该程序段执行过程平访问数组a的Cache缺失率约为( )。

A.1.25%

B.2.5%

C.12.5%

D.25%

理解:一次访存读取一行,一行有4个int整型数据,每访问一个int型数据执行一次循环即两次访问。

解析:C。分析语句a[k)=a[k]+3:首先读取a[k]需要访问一次a[k],之后将结果赋值给a[k]需要访问一次,共访问两次。第一次访问a未命中,

并将该字所在的主存块调入Cache对应的块中,对该主存块中的4个整数的两次访问中,只在访问第一次的第一个元素时发生缺失,其他的7次访间中全部会中,因此该程序段执行过程中访问数组a的Cache缺失率的为1/8。

若计算机主存地址为32位关子节锅址,莱Cache的数据区容量为32KB,主存块大小为64B,采用8路组相联映射方式,该Cache中比较器的个数和位数分别为( ).

A.8.20

B.8,23

C.64,20

D.64,23

  1. 解释:比较器用于并行地比较分组中所有cache行的Tag标记位与欲访问物理地址的Tag标记位,因此比较器的个数就是分组中的cache的行数,比较器的位数就是Tag标记位数。
    解析:A。

六.常见问题与易混淆知识点

  1. Cache行的大小和命中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行的长度较大,可以充分利用程序访问的空间局部性,使一个较大的局部空间被起调到Cache中,因而可以增加命中机会。但是,行长也不能太大,主要原因有两个:
  • 1)行长大使失效损失变大。也就是说,若未命中,则需花更多时间从主存读块。
  • 2)行长太大,Cache项数变少,因而命中的可能性变小。
  1. 发生取指令Cache缺失的处理过程是什么?
  • 1)程序计数器恢复当前指令的值。
  • 2)对主存进行读的操作。
  • 3)将读入的指令写入Cache中,更改有效位和标记位。
  • 4)重新执行当前指令。


相关文章
|
6月前
|
存储 算法 调度
【考研必备】解开“黑匣子”的神秘面纱,透视数字世界底层实现过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下)
【考研必备】解开“黑匣子”的神秘面纱,透视数字世界底层实现过程(计算机组成原理)
|
6月前
|
存储 安全 网络安全
【考研必备二】解开“黑匣子”的神秘面纱,透视数字世界底层实现过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下)
【考研必备二】解开“黑匣子”的神秘面纱,透视数字世界底层实现过程(计算机组成原理)
|
6月前
|
存储 Unix Linux
【考研必备二】解开“黑匣子”的神秘面纱,透视数字世界底层实现过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上)
【考研必备二】解开“黑匣子”的神秘面纱,透视数字世界底层实现过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上)
【考研必备二】解开“黑匣子”的神秘面纱,透视数字世界底层实现过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上)
|
6月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Unix
【考研必备】解开“黑匣子”的神秘面纱,透视数字世界底层实现过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上)
【考研必备】解开“黑匣子”的神秘面纱,透视数字世界底层实现过程(计算机组成原理)
【考研必备】解开“黑匣子”的神秘面纱,透视数字世界底层实现过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上)
|
11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8)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8)
127 0
|
11月前
|
存储 缓存 算法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7)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7)
196 0
|
11月前
|
存储 固态存储 程序员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5)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5)
336 0
|
11月前
|
存储 芯片 内存技术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4)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4)
229 0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4)
|
11月前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3)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3)
204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