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学学院计算机系教授汪军:决策大模型(2)

本文涉及的产品
模型训练 PAI-DLC,5000CU*H 3个月
交互式建模 PAI-DSW,每月250计算时 3个月
模型在线服务 PAI-EAS,A10/V100等 500元 1个月
简介: 伦敦大学学院计算机系教授汪军:决策大模型

小数据决策
然后我再讲一下贝叶斯优化。


我带领华为团队解决电子设计自动化 EDA 问题 时,我们用贝叶斯优化解决各种各样的 EDA 的问题。EDA 问题其实是一个离散优化 combination optimization 的问题,比如我们研究的一系列序列决策问题。我们在逻辑综合里面,想把整个的逻辑 数据转换成另一个 更实际的简化的逻辑实际,使它的逻辑功能完全不变,对于是否完全不变,我可以用 QoR 来横量它,QoR 值是多少,我是不知道的,我没有任何的数学表达,但是经过不断的试错,可以达到最优,但怎么提高试错效率?显然我就可以用刚才讲的贝叶斯黑盒优化,对 QoR 进行建模,然后去解决这个问题。


今年我们也发表了论文来阐述怎样用贝叶斯优化来做逻辑综合。顺便提一下,我们为华为团队做的研究达到 SOTA 水平,该研究在公开测试数据里名列前茅,所以贝叶斯优化为解决逻辑综合问题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思路。


我再举另外一个例子,我想设计一个抗体能够抗击抗原,这两种蛋白质会发生一些反应。这里我们就要找出氨基酸的排列次序及其形成的蛋白质,使得 Binding-Energy 结合能最小化。使用穷举的方法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可能性空间太大了。小数据决策就需要贝叶斯优化了。


另外,我们如何形成应用大模型和大数据的思路?我们组做了很多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方向的研究。那么,智能交互相关的研究只能用在游戏上吗,是不是可以用到其他应用上?回答是肯定的。我们最近做了一个游戏场景的「AI 奥林匹克」系列竞赛,因为游戏场景可以放大决策中的关键问题,使我们能够找到其中的规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弄清楚决策中的技术方法,以用到其他各种场景中。

这个「AI 奥林匹克」竞赛和其他仿真游戏的区别是什么呢?首先在目的上,我们做这个比赛是为了探究智能体泛化性,以用于实际场景。第二,在「AI 奥林匹克」竞赛中,智能体并不能获取全部信息,而是只提供部分信息,我们想知道系统如何解决问题。

我们只有把一个跨任务的,信息不完备的场景弄清楚,才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模型的泛化能力也就增强了。

我们在「AI 奥林匹克」系列竞赛中运用了多智能体人工智能的思路。关于「多智能体人工智能是不是只能用在游戏里,还是也能用于其他场景」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在多智能体场景下可以「重新制定(reformulate)」实际问题。比如在运筹优化里,包括经典的旅行推销员问题(TSP,travel salesman problem) 多智能体学习能发挥 跨任务的优势,也在 meta level 层面解决这个问题。

TSP 是一系列问题,这一系列问题是有共性的。我们要在 meta level 上找到这个共性,建模一个新的 TSP 问题,只需少量数据就能很快找到答案,进而对提出解决方案提供指导作用。


传统的优化算法只能解决一个 TSP 问题,对于第二个第三个等等 TSP 问题没有泛化性。第二,传统方法中能够提升模型能力的只有数据。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数据可以和之后新添加的数据结合起来,让模型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因此这种方法是数据驱动的(data driven)。

我们用多智能体的方式,把数据驱动和 meta level 结合到 TSP server 里。简单来说,我会做一个 meta level 的 求解方法,然后有一个 Oracle 评价系统与之对抗。我让 求解方法 和评价系统 Oracle 之间就产生一个对于 TSP 问题的竞赛。显然我们可以用互相竞争的多智能体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提供一个跨任务的求解方法。多智能体人工智能在 meta level 可以帮助解决一些运筹优化的重要问题。

我们发现这里存在一个趋势:从单一问题迁移到 多个任务(meta level) 后,我们可以很快地 pre-solve 预先解决新问题,这类似于 NLP 自然语言问题中预训练模型的概念。

去年,UC 伯克利考虑在决策智能中使用 transformer 大模型和一些称为离线学习「offline training」的方法,拉近了 NLP 自然语言和 CV 机器视觉的距离。offline 的意思是运用一些策略(policy)得到一些数据,然后完全抛开仿真器,直接拿数据进行有监督训练。

我们在此基础上又测试了多智能体。offline 训练能够达到的水平是有限的,因为数据有局限性。而 online 方法通过微调和添加数据能够不断改进训练效果。


使用 transformer 做决策的好处是什么?首先它的泛化性非常强,这一个模型几乎在所有任务上的效果都很好。以前每个任务都单独用一个模型,而现在一个模型就能解决所有任务。前段时间 DeepMind 发布了一个大模型,可以解决 CV、NLP 等任务。当然,DeepMind 的大模型不包括 Multi-Agent ,但这足以证明一个模型解决多个领域任务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创建一个在跨任务、联合 CV、NLP 的通用模型。


在预训练方面,我们认为多智能体训练可以用语言模型来做,把所有的智能体和决策都生成出来。因此,语言模型的方法可以直接迁移到多智能体上,以达到一个非常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
|
3月前
|
项目管理
【贝叶斯分析】计算机科学专业博士作业一
本文通过多个案例,详细解释了贝叶斯分析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包括跨种族夫妇的有罪概率、患X病的风险评估、犯罪现场的嫌疑人推断以及XOR运算的概率计算,展示了如何利用贝叶斯定理进行推理和决策。
36 3
|
3月前
【贝叶斯分析】计算机科学专业博士作业二
本文通过多个实例详细解释了如何使用贝叶斯定理和贝叶斯网络来求解条件概率和期望效用等问题。
31 2
|
3月前
|
人工智能 TensorFlow 算法框架/工具
【人工智能课程】计算机科学博士作业二
本文使用TensorFlow 1.x实现了一个手势识别任务,通过图像增强技术改进模型,将基准训练准确率从0.92提升到0.97,测试准确率从0.77提升到0.88,并提供了详细的代码实现过程。
28 3
【人工智能课程】计算机科学博士作业二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人工智能课程】计算机科学博士作业三
本文是关于计算机科学博士课程的第三次作业,主要介绍了图片攻击的概念、常见算法(如FGSM、IFGSM、MIFGSM等),并通过Python代码实现了对图像的攻击以及评估了这些攻击算法对模型性能的影响。
48 3
【人工智能课程】计算机科学博士作业三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课程】计算机科学博士作业一
本文是一份人工智能课程作业指南,详细描述了使用深度神经网络构建回归模型的任务,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选择、模型构建、训练、评估和优化的全过程,并提供了相应的PyTorch代码实现。
20 2
【人工智能课程】计算机科学博士作业一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传感器 人工智能
伦敦大学学院计算机系教授汪军:决策大模型(1)
伦敦大学学院计算机系教授汪军:决策大模型
125 0
|
云计算 Python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联合培养研究生
按照复旦大学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化培养的要求,近期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云)签订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化培养基地合作协议,同时阿里云推荐的一批行业导师也已通过学校审核被正式聘用。
1296 1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联合培养研究生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Web App开发 人工智能
邢波任校长的大学迎来机器学习鼻祖:Michael Jordan加盟MBZUAI任荣誉教授
邢波任校长的大学迎来机器学习鼻祖:Michael Jordan加盟MBZUAI任荣誉教授
227 0
邢波任校长的大学迎来机器学习鼻祖:Michael Jordan加盟MBZUAI任荣誉教授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第四范式首席科学家杨强教授:未来人工智能会让二流科学家失业
近日,机器之心对杨强教授进行了专访,他对迁移学习、人工智能行业与技术进行了深入讲解,并对人工智能从业者提供了众多有价值的建议。
526 0
第四范式首席科学家杨强教授:未来人工智能会让二流科学家失业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姚期智亲任主编,正规军的高中 AI 教材来了
姚期智亲任主编,正规军的高中 AI 教材来了
姚期智亲任主编,正规军的高中 AI 教材来了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