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之通信中的网络架构及网路切片应用 | 学习笔记

简介: 快速学习 5G 之通信中的网络架构及网路切片应用

开发者学堂课程【嵌入式之RFID开发与应用2020版:5G 之通信中的网络架构及网路切片应用】学习笔记,与课程紧密联系,让用户快速学习知识。

课程地址:https://developer.aliyun.com/learning/course/665/detail/11220


5G 之通信中的网络架构及网路切片应用

5G 除了编码技术、无线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提升,较为重要的是网络架构和网络切片技术,在 5G 当中,对应用的服务管理变得更加智能化,不像过去传统低效,以上是 5G 较为重要的改变。

网络架构主要分为 3 部分,第一部分是接入平面,第二部分是控制平面,第三部分是转发平面:

接入平面,包含各种类型的基站和无线接入设备,必须考虑各种接入设备的交互性能力

控制平面,集中网络控制,简化资源调度、控制流程,并提供友好的开放平台

转发平面,为众多边缘分布式网关和数据业务提供灵活高效的数据流通平台接口

对于接入平面就是各式各样的终端设备的接入,包括基站、无线设备,需要考虑的就是各种终端设备的交互能力,是否包括不同的协议,不同的无性通信标准,是否能够互通,所以物联网最大部分是在于接入技术。

由于终端和云端的交互协议,包括无线技术都不统一,所以需要做网关。对于控制平面主要是实现网络管理,实现网络的集中管理,集中控制、资源调度,包括流程控制。

能够给第三方或者运营商等合作企业提供更好的平台,服务于网络的管理。转发平面就是纯业务,建立在网络通讯技术上所繁衍出来的业务,包括边沿分布式网关、边沿计算,包括各种灵活的业务需求,例如需要更高的带宽,但稳定性可以较差;有些地方需要稳定性更好,但接入量较大。

在不同的业务层面:

image.png

首先是接入,有许多接入设备,有集中接入,也有分散接入,还有中心化接入设备和分散的移动终端和自己组建的网络,最终接到基站,以上都是接入层面。

控制层面讲述的是网络能力开发,为用户提供的网络基础设施。例如基础设施、管道能力、增值服务、数据信息,包括网络资源管理、资源调度等。接下来是转发平面,转发平面讲述的是业务层面的信息,也就是数据的用处。例如,看电影,听歌,偏向于数据业务的部分。

下图反映的问题相同:

image.png

例如介入方式,RAN 表示的是无线接入, D-RAN 表示分布式无线接入,也就是过去较为传统的接入方式。

C-ran 就是集中式无线接入,就是将所有事物集中在一起,通过一个网关接入。 MTC 是指通过蓝牙、WiFi 自己组建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去中心化的网络,最后就是设备与设备之间的通信,都需要统一通过运营商进行管理。

控制平面包括控制逻辑、按需编排、能力开放。最后是具体的行业应用。以上内容假设学者有较好的技术,但不能落地于各个行业,为各个行业提供管理平台,那么使用起来也较为困难。例如在物联网当中使用的NBLT的数据业务。

不能按照其他的数据业务去收费,其他数据业务收费标准也不能应用在物联网当中。例如物联网,不需要语音服务,但可以使用其他业务能力赋予物联网专门管理的平台。

网络切片,就是从比如时延、带宽、安全性和可靠性等不同业务需求来划分不同的网络应用场景

1. 根据不同业务,不同需求进行网络优化

2. 结合数据规律实现自动化运维管理

3. 根据不同业务模型对网络资源的分配进行动态调整

4. 监控不同网络业务的生命周期隔离不同业务场景所需资源,增强

网络健壮性和可靠性

5. 实现了按需组网,改变了传统网络从规划、部署到运营维护的低

效模式

所以网络切片本质上是从业务需求出发,对业务有要求,还是对带宽有要求,对安全性有要求,还是对可靠性有要求,对于以上不同场景来划,划分出不同的业务场景,根据不同的业务不同划分出不同的业务场景,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进行网络优化,结合数据规律,实现自动化运维管理,根据不同的业务模型对网络资源进行分配,甚至是动态调整,监控不同网络业务的生命周期,隔离不同业务场景所需的资源,增强网络的健壮性、可靠性,从而实现按需组网,改变传统的网络规划以及网络部署,运维效率上得到了提升,以上就是网络切片的意义。

如图所示:

image.png

网络切片可以从各个角度切。例如商务设计、实例编排、运行管理,可以选择共享功能或专用功能,分成不同模块,从而实现虚拟化管理。以上都是网络层面对数据进行切片管理。

最后是对于 5G 牌照的发放:

中国在 2019 年 6 月 6 号就发放了 5G 的牌照。

英国存在以拍卖的形式去开放5G牌照,但由于本国是自己拍给自己,没有意义,所以就会直接发放,中国牌照的发放比其他国家较晚,例如英国在 5 月份已经开始拍卖,所拍卖的内容,就是频段。通讯当中最重要的资源就是频率资源。例如在制作网络终端时,有些频率不能随意使用,功率达到了一定影响力,通信部门就会制裁。同时也影响了民航卫星或其他电视业务。

以下是三大运营商 5G 当中频段资源的划分情况:

中国电信:获得 3400MHz- 3500MHz, 共 100MHz 带宽

中国移动:获得 2515MHz-2675MHz、 4800MHz-4900MHz 频段, 其中 2575-2635MHz 频段为重耕,2515MHz-2675MHz与4800MHz-4900MHz 没有区别,中国移动现有的 TD-LTE (4G) 频段

中国联通:获得 3500MHz-3600MHz, 共 100MHz 带宽

G 的资源正在慢慢发展,之后的频率资源还会继续往后延伸到 6G 甚至更高,频率短,此时的频率达到了毫米波,也就是频段,无论是厘米波还是毫米波,铺设起来都没有特别困难,美国的毫米波已经被军方所占用,被军方所占用之后导致毫米波的程度增加,铺设的基站更多,毫米波的基站比厘米波更多。

中国的毫米波和厘米波都使用在通信,没有使用在军事当中。以上就是 5G 的基本介绍。

之后的课程会对 5G 的终端进行调试方法的讲解。 5G 终端的设备开发与 3G 4G 没有太大区别,是以手册加指令的方式。

相关实践学习
钉钉群中如何接收IoT温控器数据告警通知
本实验主要介绍如何将温控器设备以MQTT协议接入IoT物联网平台,通过云产品流转到函数计算FC,调用钉钉群机器人API,实时推送温湿度消息到钉钉群。
阿里云AIoT物联网开发实战
本课程将由物联网专家带你熟悉阿里云AIoT物联网领域全套云产品,7天轻松搭建基于Arduino的端到端物联网场景应用。 开始学习前,请先开通下方两个云产品,让学习更流畅: IoT物联网平台:https://iot.console.aliyun.com/ LinkWAN物联网络管理平台:https://linkwan.console.aliyun.com/service-open
目录
打赏
0
0
0
0
115
分享
相关文章
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架构与应用解析
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集成了行为识别、视频监控、人脸识别、危险区域检测、异常事件检测、日志追溯及消息推送等功能,并可选配OCR识别模块。基于深度学习与开源技术栈(如TensorFlow、OpenCV),系统具备高精度、低延迟特点,支持实时分析儿童行为、监测危险区域、识别异常事件,并将结果推送给教师或家长。同时兼容主流硬件,支持本地化推理与分布式处理,确保可靠性与扩展性,为幼儿园安全管理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MCP详解:背景、架构与应用
模型上下文协议(MCP)是由Anthropic提出的开源标准,旨在解决大语言模型与外部数据源和工具集成的难题。作为AI领域的“USB-C接口”,MCP通过标准化、双向通信通道连接模型与外部服务,支持资源访问、工具调用及提示模板交互。其架构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提供Python、TypeScript等多语言SDK,方便开发者快速构建服务。MCP已广泛应用于文件系统、数据库、网页浏览等领域,并被阿里云百炼平台引入,助力快速搭建智能助手。未来,MCP有望成为连接大模型与现实世界的通用标准,推动AI生态繁荣发展。
119 8
DDD四层架构和MVC三层架构的个人理解和学习笔记
领域驱动设计(DDD)是一种以业务为核心的设计方法,与传统MVC架构不同,DDD将业务逻辑拆分为应用层和领域层,更关注业务领域而非数据库设计。其四层架构包括:Interface(接口层)、Application(应用层)、Domain(领域层)和Infrastructure(基础层)。各层职责分明,避免跨层调用,确保业务逻辑清晰。代码实现中,通过DTO、Entity、DO等对象的转换,结合ProtoBuf协议,完成请求与响应的处理流程。为提高复用性,实际项目中可增加Common层存放公共依赖。DDD强调从业务出发设计软件,适应复杂业务场景,是微服务架构的重要设计思想。
飞天洛神云网络再度入选通信顶会 SIGCOMM'24
飞天洛神云网络再度入选通信顶会 SIGCOMM'24
56 12
智能体竟能自行组建通信网络,还能自创协议提升通信效率
《一种适用于大型语言模型网络的可扩展通信协议》提出创新协议Agora,解决多智能体系统中的“通信三难困境”,即异构性、通用性和成本问题。Agora通过标准协议、结构化数据和自然语言三种通信格式,实现高效协作,支持复杂任务自动化。演示场景显示其在预订服务和天气预报等应用中的优越性能。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410.11905。
52 6
|
1月前
|
类似ComfyUI和Midjourney这样的文生图图生图应用的API与服务架构该怎么设计
文生图图生图应用的API与服务架构分析。或和微服务类似,但是不同。ComfyUI其 API 架构设计为我们理解此类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模型。但距离生产级别的应用差距还有很远。
112 0
即时通讯初学者必知必会的20个网络编程和通信安全知识点
即时通讯IM应用开发的初学者很容易迷失在网络编程的复杂性以及通信安全的各种概念里,本文不涉及深度理论知识,尽量通过一句话或几句话让你快速了解20个相关的网络编程和通信安全知识点,希望能助你愉快地开始即时通讯应用开发。
46 0
云卓越架构:云上网络稳定性建设和应用稳定性治理最佳实践
本文介绍了云上网络稳定性体系建设的关键内容,包括面向失败的架构设计、可观测性与应急恢复、客户案例及阿里巴巴的核心电商架构演进。首先强调了网络稳定性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如责任共担模型和冗余设计。接着详细探讨了多可用区部署、弹性架构规划及跨地域容灾设计的最佳实践,特别是阿里云的产品和技术如何助力实现高可用性和快速故障恢复。最后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秒级故障转移的效果,以及同城多活架构下的实际应用。这些措施共同确保了业务在面对网络故障时的持续稳定运行。
云原生时代的应用架构演进:从微服务到 Serverless 的阿里云实践
云原生技术正重塑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阿里云作为亚太领先云服务商,提供完整云原生产品矩阵:容器服务ACK优化启动速度与镜像分发效率;MSE微服务引擎保障高可用性;ASM服务网格降低资源消耗;函数计算FC突破冷启动瓶颈;SAE重新定义PaaS边界;PolarDB数据库实现存储计算分离;DataWorks简化数据湖构建;Flink实时计算助力风控系统。这些技术已在多行业落地,推动效率提升与商业模式创新,助力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占据先机。
74 12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