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信息与信息化
在信息技术推动下,基于智能、网络和大数据的新经济业态正在形成,表现为信息技术和工业制造深度融合、人与机器融合、信息资源与材料资源融合,主要围绕智能制造、云计算、空间网络、移动互联、工业互联、大数据、信息安全等领域显现发展
1.1.1信息
1.信息基本概念
信息是客观事务状态和运动特征的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存在、生产、传递这些信息
信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概念主要有两个层次: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
2.本体论信息概念
事物的本体论信息就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简单来说哪里有事物和事物的运动,哪里就有本体论信息存在,本体论信息是信息源泉。
3.认识论信息概念
认识论信息和本体论信息是相通的,核心都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运动状态变化的方式,两者可以互相转化,引入主体因素,本体论信息就转化为认识论信息了
4.信息的定量描述
H(x)表示时间X的信息熵,pi是事件出现第i种状态概率,比如八种可能性,每种可能性占八分之一,用信息量计算就是3bit,即000,001,010,011,100,101,110,111
5.信息的传输模型
信息是有价值的一种客观存在,信息技术主要解决采集、加工、存储、传输、处理、计算、转换、表现等问题,流动起来才有价值,如下图信息传输模型
1)信源:产生信息的实体
2)信宿:信息的接收方
3)信道:传输信息的通道
4)编码器:所有变换信号的设备,实际是终端机的发送部分
5)译码器:编码器的逆变换设备,把信道传来的信号转换成信宿可接收的信号
6)噪声:干扰,并且可能一定程度导致传输失败
7)冗余编码:恰当的冗余编码,可以让信息在噪声侵扰中被恢复,但是过量的冗余编码会降低信道的有效性和信息传输速率
6.信息质量属性
信息反映的是事务或者事件确定的状态,信息具有价值,但是价值大小取决于信息的质量,质量属性包含:精确性、完整性、可靠性、及时性、经济性、可验证性、安全性
1.1.2信息系统
1.系统基本概念
系统是一系列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多个组成部分的结合,系统对外部输出的信息所表现出的效能或特征就是系统的功能
系统具有以下特点:目的性、可嵌套性、稳定性、开放性、脆弱性、健壮性(鲁棒性)
2.信息系统定义
以专门处理信息为目的的系统类型,信息系统组成包含硬件、软件、数据库、网络、存储设备、感知设备、外设、人员和数据处理成信息的规程等
1)硬件:输入、处理、输出行为的计算机设备
2)软件:管理计算机运行的程序
3)数据库:机构化、规范化组织后的事实和信息的合集,是信息系统最有价值最重要部分之一
4)网络:信息系统各个部件之间有序流动,系统内是内部网,各个系统之间是网间网,遵守一定的协议和规则(tcp/ip)互联网是最大的网间网
5)人:信息系统最重要的因素,包含管理运行编写维护系统的人
6)规程:包含战略、政策、方法、制度、使用信息系统的规则
采用现代管理理论做计划,将硬件、软件、数据库、网络等部件按照规划的结构和秩序,有机地整合为一个有清晰边界的信息系统,达到信息系统的目标,这个过程称为信息系统集成
3.信息系统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遵循相关规律让整系统的生产、建设、运行、完善构成一个循环的过程,将过程阶段化,每个阶段由不同类型的人员负责,这个过程称为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软件的生命周期: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
简化:立项、开发、运维、消亡
项目管理:启动、计划、执行、收尾
1.1.3信息化
信息化不光指信息技术应用,也是促成应用对象或领域发生转变的过程,也指一种状态,同时包含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后达成的新特征
信息化从小到大的五个层次
1)产品信息化:传统产品融入计算机化智能化,或者产品本身携带了更多的信息
2)企业信息化: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经营等多个环节广泛利用信息化技术
3)产业信息化:一整套行业多环节利用信息化技术
4)国民信息化:经济大系统实现泳衣的信息大流通,让各个行业组成信息大系统,通过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四个环节通过信息关联成整体
5)社会生活信息化:衣食住行整个社会体系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信息化核心: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生产工具,创建信息时代社会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使社会文明素质和人民生活质量全面 提升
1.1.4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
建立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工程为代表的的国家级信息系统
1)两网: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
2)一站:政府门户网站
3)四库: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四个基础数据库
4)十二金:12个重点业务系统分四类
第一类:加强监管提高效率推动公共服务核心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宏观经济管理系统建设(金宏)
第二类:增强政府收入能力包含金关、金税、金财、金卡(金融监管)、金审
第三类:保障社会秩序、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打基础包含金盾、金保、
第四类:国家民生金农、金水、金质
简称2523
国家信息化系统六个要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与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法规政策
1.信息技术应用
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也是六要素龙头,六要素关系图如下
传统信息技术包含计算工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据工程、信息安全等,新一代包含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为两化融合、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电子商务等领域有成熟和广泛应用
2.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也是信息系统中的核心
信息资源具有以下特点:重复利用、利用具有很强的目标导向、广泛性、是社会公共财富、具有流动性、多态性、融合性
3.信息网络
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是信息传输、交换和共享的必要手段,信息网络要满足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分布处理所需的传输和通信功能同时也对其他三要素提出需求
信息网络: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
三网融合
4.信息技术与产业
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信息化必须立足于自主发展,来满足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网络建设需求
5.信息化人才
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成功之本,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信息化人才队伍的总体思路是: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选拔、引进为重点,调整人才结构,全面提高人才综合素质
6.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
用于规范和协调信息化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持续,有序,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1.1.5信息技术发展和趋势
信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从电影的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应用驱动与技术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换,主要包含十个方面
1.高速度大容量
速度和容量紧密联系,处理高速、传输和存储要求大容量成为必然趋势,其空间分布表现为无处不在
2.集成化和平台化
以行业应用为基础,综合领域应用算法、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海量存储、信息安全、依托移动互联的集成化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是目前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和信息的普及促进信息系统平台化发展,使得信息消费更注重良好的用户体验,不必关心信息技术细节
3.智能化
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的智能化的本质是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向环境治理、交通管理、城市治理领域的有机渗透
4.虚拟计算
虚拟化是将计算机的各种尸体资源如服务器、网络、内存和存储等,抽象封装规范化呈现,让用户用更好的方式使用这些资源,一般都不会受到物理组态和部署方式的限制,虚拟化技术主要包括服务器虚拟化、内存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应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
5.通信技术
通信传输向高速、大容量、长距离发展,光通信、光孤子通信在多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成为经济活动最具发展创新活力的引擎
6.遥感和传感技术
传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称为信息技术三大支柱,传感技术的本质是进行能量或信号转换,随着传感器集成化、小型化、智能化、网络化融合,让人机交互控制实用应用,RFID技术作为构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标前传到读写器,射频标签是产品电子代码(epc)的物理载体,射频识别(RFID)是无线通信技术,把数据从物品的标签传送出去,磁场中获得能量,不需要电池,标签包含电子存储信息,数米内可识别
7.移动智能终端
手机
8.以人为本
信息技术是面向普通大众所用,通过人在使用各类信息系统可以完全模仿人与真实世界的交互方式,获得完美的用户体验
9.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关系到国家国防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是对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全过程实施符合安全等级责任要求的管理
10.两化融合
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各个环节,信息化成为工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常规手段,信息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相互交融
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含义:
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战略融合,信息化发展模式和工业化发展模式高度匹配,信息化规划和工业化发展规划、计划密切配合
信息资源与材料、能源与工业资源融合,节约不可再生资源
虚拟经济与工业实体经济融合,促进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IT设备与工业装备融合,产生新的科技成果和新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