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在疫情中的五大应用

简介: 当前疫情防控压力持续增大,近期上海疫情的形势更是牵动人心,各行各业都在为抗疫拼尽全力,在防疫抗疫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也在发挥它的作用,那么人工智能技术在疫情中的应用都有哪些呢?

数字哨兵
现在上海很多场所都已经部署数字哨兵,进出人员仅需扫健康码或刷身份证,就能实时核验核酸检测结果、人员身份和体温等具体信息。

17fefd681fda2a30b7e256ddadb45555e3dbb7.jpg

比如,商汤科技推出的集“佩戴口罩识别+人体测温+验健康码+疫苗接种信息+核酸查询+电子证照”六种功能为一体的商汤数字哨兵便捷通行系统。该“六合一”数字哨兵可助力疫情防控信息的快速验证,省去上海市民查找检测报告的复杂操作。

目前该系统现已部署至上海长宁区多处市民访问量较大的公共活动场所出入口,如菜场、事务受理中心、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少年儿童图书馆等,以及各类社区活动中心、市民中心、养老院、街道综治中心、婚姻登记处等地。

智能消毒机器人
在医院、商场及一些科技园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智能消毒机器人的身影,尤其在医院,医院是许多抗议战场中的第一线,为保障更安全的就诊环境,当前上海多家医院都用到了智能消毒机器人。

比如来自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消毒机器人,据介绍,擎朗消毒机器人搭载短波UVC紫外线杀菌灯与雾化喷头,可喷出10μm以下超干雾颗粒,出雾细腻均匀可以进行无死角消毒,其集成的多种消毒模式,能够有效消除空气+物体表面的病毒和细菌。

重点是智能消毒机器人的效率远高于人工,采用机器人工作,就不需要工作人员穿上厚重的防护服,也不用担心成为病毒载体,而且只需要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1000㎡的消毒杀菌工作。并且,在消毒完成后,机器人还自动储存至云端平台,完整记录消毒程序。

智能语音机器人
目前上海部分地区正实施封闭式管理,如果仅靠社区工作人员人工排查,逐门逐户完成核酸检测、健康状态回访、外来人员行程流调等工作,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还可能交叉感染。

上海联通和科大讯飞成立了专项攻关团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智能语音机器人的话术设计,利用智医助理辅佐相关的防疫、战疫行动,仅仅48小时就完成“智能语音机器人”上线。在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里,“智能语音机器人”完成了对嘉定地区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排查。

据某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市民接到呼叫电话后,系统可根据每名市民的不同回答自动生成表格,随后工作人员可从系统自动统计反馈的情况,重点跟进核酸未做人员的信息并进行对应的反馈。与传统人工呼叫相比,‘智能语音外呼助手’呼叫提升效率,而且避免了人与人接触的疫情防控风险。”

AI 通过声音诊断新冠
近日有消息称,美国辉瑞公司(Pfizer)将收购ResApp,ResAPP目前开发了一款通过分析咳嗽声来诊断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应用程序。

有研究显示,受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患者,肺部会发生一些病变,其呼吸模式等参数会受到影响,导致发出的声音(呼吸间隔、咳嗽声等)出现一些异常特征,算法通过学习数据能够抓取识别出这些病症。

ResApp表示,在印度和美国对741名患者进行的临床试验中,该算法正确地检测出了92% 的新冠病毒感染者。ResAppDx目前在欧洲通过了CE市场认证,在澳大利亚获得了TGA许可批准。不过,应用程序筛查并不能完全代替临床医生的诊断,但可用作COVID-19的早期预警,或者说是筛查,而不是诊断。

ResAPP方面表示,其设计的流程是如果检测结果并没有感染,那么就无需做快速抗原测试或者PCR检测,但如果程序诊断感染了新冠病毒,那么人们就应该继续正常的检测。

AI加速疫苗和药物研发
新药研发过程复杂漫长,面对突然爆发的疫情,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变得非常重要。比如,此前百度研究院与斯微生物就新冠mRNA疫苗的开发展开了AI序列优化算法的合作,开发了专门用于设计优化 mRNA 序列的高效算法。

斯微生物完成了这种高效算法在新冠病毒 mRNA 疫苗分子设计上的生物学验证。结果显示,在稳定性、蛋白质表达水平以及免疫原性等多个衡量疫苗的指标上,通过这种算法设计的新冠疫苗序列优于传统方法设计的基准序列,疫苗序列中和抗体滴度是传统基准序列的20倍。

自疫情爆发以来,已公开了大量关于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发现有效药物的研究报道,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靶点发现、疾病网络构建和药物筛选。除此之外,也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新的小分子,AI新药研发公司Insilico Medicine此前在官网上公开了其AI算法设计的6种可以阻止病毒复制的新分子结构。


本文转载自51CTO,本文一切观点和机器智能技术圈子无关。原文链接
免费体验百种AI能力以及试用热门离线SDK:【点此跳转】

相关实践学习
阿里小蜜中的机器阅读技术
阿里云智能对话机器人(原云小蜜)依托阿里云AI技术,为企业提供一体化对话机器人服务,帮助企业构建新一代全时段智能交互系统,精准理解用户意图,支持界面化流程配置、自定义三方业务集成等功能,降本增效,广泛适用于智能客服问答、智能办公助理、售前业务咨询等场景。
相关文章
|
6天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中间件
阿里云 AI 中间件重磅发布,打通 AI 应用落地“最后一公里”
9 月 26 日,2025 云栖大会 AI 中间件:AI 时代的中间件技术演进与创新实践论坛上,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技术专家林清山发表主题演讲《未来已来:下一代 AI 中间件重磅发布,解锁 AI 应用架构新范式》,重磅发布阿里云 AI 中间件,提供面向分布式多 Agent 架构的基座,包括:AgentScope-Java(兼容 Spring AI Alibaba 生态),AI MQ(基于Apache RocketMQ 的 AI 能力升级),AI 网关 Higress,AI 注册与配置中心 Nacos,以及覆盖模型与算力的 AI 可观测体系。
|
7天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Playwright与AI智能体的网页爬虫创新应用
厌倦重复测试与低效爬虫?本课程带您掌握Playwright自动化工具,并融合AI大模型构建智能体,实现网页自主分析、决策与数据提取,完成从脚本执行到智能架构的能力跃升。
|
7天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安全
聚焦 AI 应用基础设施,云栖大会 Serverless AI 全回顾
2025 年 9 月 26 日,为期三天的云栖大会在杭州云栖小镇圆满闭幕。随着大模型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正从云原生时代迈向一个全新的 AI 原生应用时代。为了解决企业在 AI 应用落地中面临的高成本、高复杂度和高风险等核心挑战,阿里云基于函数计算 FC 发布一系列重磅服务。本文将对云栖大会期间 Serverless+AI 基础设施相关内容进行全面总结。
|
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阿里云 Qwen3 全栈 AI 模型:技术解析、开发者实操指南与 100 万企业落地案例
阿里云发布Qwen3全栈AI体系,推出Qwen3-Max、Qwen3-Next等七大模型,性能全球领先,开源生态超6亿次下载。支持百万级上下文、多模态理解,训练成本降90%,助力企业高效落地AI。覆盖制造、金融、创作等场景,提供无代码与代码级开发工具,共建超级AI云生态。
165 6
|
8天前
|
设计模式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AI-Native (AI原生)图解+秒懂: 什么是 AI-Native 应用(AI原生应用)?如何设计一个 AI原生应用?
AI-Native (AI原生)图解+秒懂: 什么是 AI-Native 应用(AI原生应用)?如何设计一个 AI原生应用?
|
9天前
|
人工智能 负载均衡 API
Vercel 发布 AI Gateway 神器!可一键访问数百个模型,助力零门槛开发 AI 应用
大家好,我是Immerse,独立开发者、AGI实践者。分享编程、AI干货、开源项目与个人思考。关注公众号“沉浸式趣谈”,获取独家内容。Vercel新推出的AI Gateway,统一多模型API,支持自动切换、负载均衡与零加价调用,让AI开发更高效稳定。一行代码切换模型,告别接口烦恼!
106 1
Vercel 发布 AI Gateway 神器!可一键访问数百个模型,助力零门槛开发 AI 应用
|
12天前
|
边缘计算 人工智能 算法
AI在智慧能源管理中的边缘计算应用
AI在智慧能源管理中的边缘计算应用
82 13
|
12天前
|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中间件
划重点|云栖大会「AI 原生应用架构论坛」看点梳理
本场论坛将系统性阐述 AI 原生应用架构的新范式、演进趋势与技术突破,并分享来自真实生产环境下的一线实践经验与思考。
|
12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Serverless
函数计算进化之路:AI 应用运行时的状态剖析
AI应用正从“请求-响应”迈向“对话式智能体”,推动Serverless架构向“会话原生”演进。阿里云函数计算引领云上 AI 应用 Serverless 运行时技术创新,实现性能、隔离与成本平衡,开启Serverless AI新范式。
204 12
|
13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GC技术深度解析:生成式AI的革命性突破与产业应用实战
蒋星熠Jaxonic,AI技术探索者,深耕生成式AI领域。本文系统解析AIGC核心技术,涵盖Transformer架构、主流模型对比与实战应用,分享文本生成、图像创作等场景的实践经验,展望技术趋势与产业前景,助力开发者构建完整认知体系,共赴AI原生时代。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