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页招股书解码“硬科技”依图:转型算力厂商,抢占“AI第一股”

简介: 500页招股书解码“硬科技”依图:转型算力厂商,抢占“AI第一股”

去年以来,“AI四小龙”的IPO步伐纷纷加速。

2019年年末,旷视科技在港交所递表申请上市,今年8月,云从科技启动A股上市辅导,商汤科技在港上市的传闻也不曾间断。

最新消息是,依图科技有望率先上市,冲击“AI科创板第一股”。

11月4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依图科技有限公司 (下称“依图科技”) 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已获受理,并正式递交了招股书。

虽然出身“AI四小龙”,但近年来依图靠着芯片+算法的双轮驱动,已然趟出了一条独一无二的道路。本次披露的招股书披露了依图近年来的主营业务及营收结构,也揭开了这家人工智能算力公司的面纱:

重度投入研发:研发投入近四年每年都有提升,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接近4亿人民币,报告期内累计投入超14亿;募资75亿主要用于芯片相关产品研发,明确研发投入超七成
营收数据表现亮眼:收入高速增长,实现高速复合增长达223%
毛利率居于行业高位:芯片相关业务带来的毛利率也在持续提升,今年上半年毛利率高达71%

点击查看依图500页完整招股书文件:
http://static.sse.com.cn/stock/information/c/202011/d27fb2b9cf4c4fc48571ca985394e812.pdf

从“CV四小龙“到人工智能算力公司

2012年9月,朱珑、林晨曦共同在上海创建了依图科技。两人是高中同学,均来自福建福州,于1997年毕业于福建师大附中。

高中毕业后,朱珑留学美国,后获得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统计学博士,从事计算机视觉的统计建模和人工智能的研究。2008年至2011年,先后于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任博士后研究员,于纽约大学数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

林晨曦则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后获得计算机科学工学硕士。2005年至2008年,任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从事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信息检索以及分布式系统方向的研究工作;2008年至2012年,任阿里云计算资深专家(技术总监)。

2012年,朱珑回国后,两位“发小”一拍即合,共同创立依图科技,也造就了这家AI独角兽。

依图科技最早进入公众视野,是从人工智能最早被大规模应用的领域——计算机视觉。从最初的“CV四小龙”之一,八年来,依图从算法立身成长到芯片+算法双轮驱动,也在持续探索更多应用场景。

招股书显示,也重新对公司定位进行了阐述:
依图科技是一家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以人工智能芯片技术和算法技术为核心,研发及销售包含人工智能算力硬件和软件在内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同时,我们在招股书中可以明确看到依图科技的主营业务:目前依图主营业务为针对各类行业和场景提供不同形式的人工智能算力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在智能公共服务和智能商业领域落地应用。

2019年5月,依图发布求索芯片,后续发布基于求索芯片的原石系列服务器、前沿系列边缘计算设备。目前,人工智能芯片配套的开发套件已经成为了依图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依图从客户需求出发,提供人工智能行业解决方案,解决方案的形态主要包括软件、硬件、软硬件组合以及 SaaS 服务等。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已有多家算法公司将自有的人脸识别模型、车辆识别模型迁移到基于求索芯片的智能服务器上,且运行良好。

募资75亿押注芯片,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据招股书,依图科技本次拟发行股份不超过36,407,136万股,计划募集约75.05亿元。

75亿元的募资将主要用于芯片研发,包括新一代人工智能IP及高性能SoC芯片项目、基于视觉推理的边缘计算系统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系统项目、高阶视觉智能计算平台项目、新一代语音语义能力平台项目等。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家AI创业公司,科研经费占据了依图财务开支的最大组成部分,并且投入逐年攀升。

据招股书显示,2017-2020年上半年,依图研发费用逐年提升,分别为10,097.62 万元、29,143.02 万元、65,724.09 万元和38,100.38 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 146.94%、95.77%、91.69%和100.10%。依图也表示,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未来一定期间公司还将持续进行较大规模的研发投入。

依图强大的研发实力也体现在始终立足于领域内的最前沿,建立和长期保持了行业内最前沿的技术能力:

计算机视觉技术方面,公司曾连续三年在代表工业界最高水平的美国国家标准技术 局组织的人脸识别测试中获得冠军。2020 年,在由全球多媒体领域顶级学会 ACM 国际 多媒体会议(ACM MM)主办的 “大规模复杂场景人体视频解析”挑战赛中,公司获得了“行为识别”的单项第一名,其算法指标将以往学术界中的基准算法提升了近 3 倍;

语音识别技术方面,2018 年底,公司在全球最大开源中文数据库的词错率测试上刷新纪录;2019 年,声纹识别技术也在全球说话人识别挑战赛(VoxSRC)中刷新纪录;

自然语言理解技术方面,2019 年 2 月,依图科技以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世界顶级医 学期刊 Nature Medicine 发表基于中文文本病历做临床智能诊断的研究成果(影响因子 32.621),这是目前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分析中文文本病历发表的最高分文章。

招股书中称,研发技术人员是保证公司不断增强创新力的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始终重视研发工作,研发技术人员数量不断增长,人工智能高端人才队伍不断扩大,保证公司的研发水平处于行业前列。

芯片业务带来毛利率持续提升,70%亏损主要系由优先股引发

根据招股书,在业绩期内,依图的营业收入表现比较强劲。

分析招股书可以看出,依图利润表中营业收入表现优异,报告期内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6,871.89 万元、 30,430.64 万元、71,678.62 万元及 38,063.49 万元。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芯片相关的业务已经给依图带来了报告期内营业毛利率的持续提升。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及2020年1-6月,依图分别实现毛利率57.39%、54.55%、63.89%及70.99%。

👆毛利率水平与可比上市公司对比情况:与3家(当虹,虹软,寒武纪)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且尚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可比上市公司进行比较分析,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1-6月公司毛利率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与2家(海康威视、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且处于成熟阶段的上市公司进行比较分析,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均显著高于海康威视、科大讯飞。

不过从招股书看,依图2017 年度、2018 年度、2019 年度及 2020 年 1-6 月,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16,567.90 万元、-116,081.75 万元、-364,196.46 万元及-129,927.86 万元,尚未实现盈利。

在不断上涨的营业收入下,营业利润依然保持亏损状态的原因主要在于:

1、优先股公允价值不断上升导致的投资亏损逐年增加。依图自成立以来开展了多轮次的优先股融资,鉴于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收入持续增长,人工智能芯片及算法技术保持行业领先水平,整体估值不断上升,优先股公允价值也随之上升,使得各期分别形成公允价值变动损失98,273.57 万元、54,523.00 万元、261,896.99 万元及 93,614.55 万元。如本次发行上市后,已发行优先股将全部转换为普通股,未来期间公司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对损益的影响可能消除。

需要强调的是,优先股引发的账面亏损较为常见,只是一种财务处理方式,由财务准则带来的报表损益,对公司净利润产生的影响是一项非现金项目,本质上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的业务经营情况,在技术公司中也比较常见。

同样的情况在去年旷视披露的招股书中也可以看到,从2016年到2018年,旷视一直都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度到去年上半年达到52亿元,也主要由于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导致。此外,之前小米在上市时也出现过这种由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报表损益。小米上市的首季度财报曾经出现两个百亿级异常数据,分析当时财报可以看到,当时虽然行政开支猛增104.57亿元,但并没有影响净利润,也是靠着225.33亿元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抵消,期内净利润巧妙实现扭亏为盈。

2、研发费用投入逐年增多,营收占比高,这也是科技类创业公司的普遍特点。上文也提到了依图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0,097.62万元、29,143.02万元、65,724.09万元和38,100.38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46.94%、95.77%、91.69%和100.10%。之后,依图以“芯片+算法“驱动,解锁更多智能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产品阵列,逐年扩大营业收入规模,预期公司未来业绩亏损的局面有望扭转。

最后,依图科技在招股书中还谈及了未来的发展战略,表示将重点发力四个方向:

一、保持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投入,在计算机视觉技术、语音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及规划控制技术等领域不断提升算法精度和泛化性;
二、坚持自主技术创新,基于人工智能芯片及算法技术,开发云端、边缘端、终端的产品;
三、依托更高性能、高计算密度的人工智能算力产品,不断扩大面向城市管理、医疗健康、园区管理、网点服务、安全生产、交通出行和互联网服务等场景的智能化规模和细分场景覆盖;
四、基于人工智能芯片及算法技术的长期积累,不断优化公司求索芯片系列的算法开发和运行环境,打造人工智能算力生态,赋能更多的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者和使用者,促进人工智能应用的普及。

从视觉算法巨头到人工智能算力公司,八年蜕变重塑,没有哪家公司比依图更能代表第三波人工智能浪潮下中国AI初创企业的成长。作为“科创板AI第一股”的最有潜力冲击者,如果一切顺利,将会有75亿资金注入这家公司和整个人工智能行业,这也会给更多AI创业者们续上一记强心针。

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
|
3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探索AI在软件测试中的转型力量###
本文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AI)技术在软件测试领域的应用现状与未来趋势,通过分析AI如何优化测试流程、提高测试效率与质量,揭示了AI赋能下软件测试行业的转型路径。传统测试方法面临效率低、成本高、覆盖率有限等挑战,而AI技术的引入正逐步改变这一格局,为软件测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未来的守护神:AI驱动的网络安全之盾,如何用智慧的光芒驱散网络黑暗势力?揭秘高科技防御系统背后的惊天秘密!
【10月更文挑战第3天】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传统防御手段已显不足。本文探讨了构建AI驱动的自适应网络安全防御系统的必要性及其关键环节:数据采集、行为分析、威胁识别、响应决策和执行。通过Python库(如scapy、scikit-learn和TensorFlow)的应用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AI技术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这种系统能够实时监控、智能分析并自动化响应,显著提高防护效率与准确性,为数字世界提供更强大的安全保障。
61 2
|
11天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新制造
走进北京科技大学,通义灵码与企业高校共筑 AI 创意课堂
近日,通义灵码有幸参与到一场由伊利集团主办的 AIGC 生态创新大赛路演舞台,与高校专家、企业代表、青年学子共同探讨 AIGC 创意应用,交流企业在数智领域转型、青年开发者科技创新的思路和落地实践。
|
19天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大咖说|Data+AI: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形成了强大的Data+AI力量,尤其在近期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一力量正在加速重塑企业的运营模式、竞争策略和市场前景,成为适应变化、提升竞争力、推动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本文将讨论企业采用Data+AI平台的必要性及其在企业智能化转型中的作用。
101 0
大咖说|Data+AI: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
1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AI 系统的出现与算力发展
AI系统的崛起得益于大数据积累、强大算力与先进算法的共同驱动。大数据为AI提供了丰富学习材料,促进算法优化与应用创新;算法进步则提升了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性能,扩展了AI的应用范围。此外,GPU、TPU等专用芯片大幅加快了模型训练速度,通过硬件创新进一步增强了AI系统的效能。未来,算法与硬件的协同优化将推动AI技术迈向更高智能水平。
64 1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监控
AI与未来医疗:重塑健康产业的双刃剑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各行各业,其中医疗领域作为关系到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行业,自然也成为AI应用的焦点之一。本文将探讨AI在未来医疗中的潜力与挑战,分析其对健康产业可能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种技术革新,更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革命。从诊断到治疗,从后台数据分析到前端临床应用,AI正在全方位地改变传统医疗模式。然而,任何技术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AI也不例外。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揭示AI在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及其潜在风险,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前沿技术对未来健康产业的影响。
|
2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算法
阿里云AI基础设施升级亮相,模型算力利用率提升超20%
阿里云AI基础设施升级亮相,模型算力利用率提升超20%
222 18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快速消费品数字化和AI转型的真正价值
快速消费品数字化和AI转型的真正价值
|
1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JavaScript
无界SaaS与AI算力算法,链接裂变万企万商万物互联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界SaaS与AI算力算法的商业模式的技术实现方案,涵盖前端、后端、数据库及AI算法等关键部分。通过React.js构建用户界面,Node.js与Express搭建后端服务,MongoDB存储数据,TensorFlow实现AI功能。提供了项目结构、代码示例及部署建议,强调了安全性、可扩展性和性能优化的重要性。
|
2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数据中心
从“纸面算力”到“好用算力”,超聚变打通AI+“最后一公里”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AI+”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成为新质生产力引擎。市场层面,AI+正深刻变革金融、医疗、制造等行业,但AI算力瓶颈依然存在。在2024年中国算力大会上,超聚变等企业探讨了算力的绿色化和效能提升。超聚变推出的FusionPoD for AI全液冷服务器,显著降低能耗并提升算力效能,其FusionOne AI解决方案也加速了AI在各行业的落地。这些创新将重塑算力格局,推动智能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