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as数据结构:Series与DataFrame

本文涉及的产品
应用实时监控服务-可观测链路OpenTelemetry版,每月50GB免费额度
MSE Nacos/ZooKeeper 企业版试用,1600元额度,限量50份
函数计算FC,每月15万CU 3个月
简介: 本文介绍了 Python 的 Pandas 库中两种主要数据结构 `Series` 和 ``DataFrame`,从基础概念入手,详细讲解了它们的创建、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包括数据缺失处理、数据类型转换、重复数据删除、数据筛选、排序、聚合和合并等操作。同时,还提供了常见报错及解决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 Pandas 进行数据分析。

引言

在数据分析领域,Python 的 Pandas 库因其强大的数据操作功能而广受欢迎。Pandas 提供了两种主要的数据结构:SeriesDataFrame。本文将从基础概念出发,逐步深入探讨这两种数据结构的使用方法、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image.png

1. 基础概念

1.1 Series

Series 是一维数组,可以存储任何数据类型(整数、字符串、浮点数、Python 对象等)。Series 的索引默认是从 0 开始的整数索引,也可以自定义索引。

import pandas as pd

# 创建一个简单的 Series
data = [10, 20, 30, 40]
s = pd.Series(data)
print(s)

输出:

0    10
1    20
2    30
3    40
dtype: int64

1.2 DataFrame

DataFrame 是二维表格型数据结构,可以看作是由多个 Series 组成的。每个列可以有不同的数据类型。DataFrame 的索引可以是自定义的,也可以是默认的整数索引。

# 创建一个简单的 DataFrame
data = {
   
    'Name': ['Alice', 'Bob', 'Charlie'],
    'Age': [25, 30, 35],
    'City': ['New York', 'Los Angeles', 'Chicago']
}
df = pd.DataFrame(data)
print(df)

输出:

      Name  Age         City
0    Alice   25     New York
1      Bob   30  Los Angeles
2  Charlie   35      Chicago

2.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2.1 数据缺失

问题描述

在实际数据中,经常会遇到缺失值(NaN)。处理缺失值是数据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解决方案

  • 删除缺失值:使用 dropna() 方法删除包含缺失值的行或列。
  • 填充缺失值:使用 fillna() 方法填充缺失值。
# 删除缺失值
df.dropna(inplace=True)

# 填充缺失值
df.fillna(value=0, inplace=True)

2.2 数据类型转换

问题描述

有时需要将某一列的数据类型从一种类型转换为另一种类型,例如从字符串转换为整数。

解决方案

使用 astype() 方法进行数据类型转换。

# 将 'Age' 列从字符串转换为整数
df['Age'] = df['Age'].astype(int)

2.3 重复数据

问题描述

数据集中可能存在重复的记录,这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解决方案

使用 drop_duplicates() 方法删除重复的行。

# 删除重复的行
df.drop_duplicates(inplace=True)

2.4 数据筛选

问题描述

在分析数据时,经常需要根据某些条件筛选数据。

解决方案

使用布尔索引进行数据筛选。

# 筛选出年龄大于 30 的记录
filtered_df = df[df['Age'] > 30]
print(filtered_df)

2.5 数据排序

问题描述

对数据进行排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解决方案

使用 sort_values() 方法对数据进行排序。

# 按 'Age' 列升序排序
sorted_df = df.sort_values(by='Age')
print(sorted_df)

2.6 数据聚合

问题描述

在数据分析中,经常需要对数据进行聚合操作,例如计算平均值、求和等。

解决方案

使用 groupby() 方法进行数据聚合。

# 按 'City' 列分组,并计算每组的平均年龄
grouped_df = df.groupby('City')['Age'].mean()
print(grouped_df)

2.7 数据合并

问题描述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往往来自不同的源,需要将这些数据合并在一起进行分析。

解决方案

使用 merge() 方法进行数据合并。

# 创建两个 DataFrame
df1 = pd.DataFrame({
   
    'Name': ['Alice', 'Bob'],
    'Age': [25, 30]
})

df2 = pd.DataFrame({
   
    'Name': ['Alice', 'Bob'],
    'City': ['New York', 'Los Angeles']
})

# 合并两个 DataFrame
merged_df = pd.merge(df1, df2, on='Name')
print(merged_df)

3. 常见报错及解决方法

3.1 KeyError

报错描述

当尝试访问不存在的列时,会引发 KeyError

解决方法

确保列名正确无误。

# 错误示例
df['NonExistentColumn']

# 正确示例
df['Age']

3.2 ValueError

报错描述

当数据类型不匹配时,会引发 ValueError

解决方法

检查数据类型是否一致,必要时进行数据类型转换。

# 错误示例
df['Age'] = df['Age'] + 'years'

# 正确示例
df['Age'] = df['Age'].astype(str) + ' years'

3.3 SettingWithCopyWarning

报错描述

当对一个切片进行赋值操作时,可能会引发 SettingWithCopyWarning

解决方法

使用 .loc.iloc 进行赋值操作。

# 错误示例
subset = df[df['Age'] > 30]
subset['City'] = 'Unknown'

# 正确示例
df.loc[df['Age'] > 30, 'City'] = 'Unknown'

4. 总结

本文介绍了 Pandas 中的两种主要数据结构 SeriesDataFrame,并通过具体代码案例详细讲解了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 Pandas 进行数据分析。

目录
相关文章
|
9月前
|
存储 数据挖掘 数据处理
掌握Pandas核心数据结构:Series与DataFrame的四种创建方式
本文介绍了 Pandas 库中核心数据结构 Series 和 DataFrame 的四种创建方法,包括从列表、字典、标量和 NumPy 数组创建 Series,以及从字典、列表的列表、NumPy 数组和 Series 字典创建 DataFrame,通过示例详细说明了每种创建方式的具体应用。
640 67
|
10月前
|
SQL 数据采集 数据可视化
Pandas 数据结构 - DataFrame
10月更文挑战第26天
486 2
Pandas 数据结构 - DataFrame
|
9月前
|
存储 数据挖掘 索引
Pandas Series 和 DataFrame 常用属性详解及实例
Pandas 是 Python 数据分析的重要工具,其核心数据结构 Series 和 DataFrame 广泛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两种结构的常用属性,如 `index`、`values`、`dtype` 等,并通过具体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属性,提升数据分析效率。
398 4
|
10月前
|
C语言
【数据结构】栈和队列(c语言实现)(附源码)
本文介绍了栈和队列两种数据结构。栈是一种只能在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遵循“先进后出”原则;队列则在一端插入、另一端删除,遵循“先进先出”原则。文章详细讲解了栈和队列的结构定义、方法声明及实现,并提供了完整的代码示例。栈和队列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广泛,如二叉树的层序遍历和快速排序的非递归实现等。
872 9
|
10月前
|
存储 算法
非递归实现后序遍历时,如何避免栈溢出?
后序遍历的递归实现和非递归实现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需求、二叉树的特点以及性能和空间的限制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实现方式。
221 59
|
3月前
|
编译器 C语言 C++
栈区的非法访问导致的死循环(x64)
这段内容主要分析了一段C语言代码在VS2022中形成死循环的原因,涉及栈区内存布局和数组越界问题。代码中`arr[15]`越界访问,修改了变量`i`的值,导致`for`循环条件始终为真,形成死循环。原因是VS2022栈区从低地址到高地址分配内存,`arr`数组与`i`相邻,`arr[15]`恰好覆盖`i`的地址。而在VS2019中,栈区先分配高地址再分配低地址,因此相同代码表现不同。这说明编译器对栈区内存分配顺序的实现差异会导致程序行为不一致,需避免数组越界以确保代码健壮性。
51 0
栈区的非法访问导致的死循环(x64)
232.用栈实现队列,225. 用队列实现栈
在232题中,通过两个栈(`stIn`和`stOut`)模拟队列的先入先出(FIFO)行为。`push`操作将元素压入`stIn`,`pop`和`peek`操作则通过将`stIn`的元素转移到`stOut`来实现队列的顺序访问。 225题则是利用单个队列(`que`)模拟栈的后入先出(LIFO)特性。通过多次调整队列头部元素的位置,确保弹出顺序符合栈的要求。`top`操作直接返回队列尾部元素,`empty`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两题均仅使用基础数据结构操作,展示了栈与队列之间的转换逻辑。
|
8月前
|
存储 C语言 C++
【C++数据结构——栈与队列】顺序栈的基本运算(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本关任务:编写一个程序实现顺序栈的基本运算。开始你的任务吧,祝你成功!​ 相关知识 初始化栈 销毁栈 判断栈是否为空 进栈 出栈 取栈顶元素 1.初始化栈 概念:初始化栈是为栈的使用做准备,包括分配内存空间(如果是动态分配)和设置栈的初始状态。栈有顺序栈和链式栈两种常见形式。对于顺序栈,通常需要定义一个数组来存储栈元素,并设置一个变量来记录栈顶位置;对于链式栈,需要定义节点结构,包含数据域和指针域,同时初始化栈顶指针。 示例(顺序栈):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顺序栈初始化示例,假设用C语言实现,栈中存储
333 77
|
7月前
|
算法 调度 C++
STL——栈和队列和优先队列
通过以上对栈、队列和优先队列的详细解释和示例,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重要的数据结构。
162 11
|
7月前
|
DataX
☀☀☀☀☀☀☀有关栈和队列应用的oj题讲解☼☼☼☼☼☼☼
### 简介 本文介绍了三种数据结构的实现方法:用两个队列实现栈、用两个栈实现队列以及设计循环队列。具体思路如下: 1. **用两个队列实现栈**: - 插入元素时,选择非空队列进行插入。 - 移除栈顶元素时,将非空队列中的元素依次转移到另一个队列,直到只剩下一个元素,然后弹出该元素。 - 判空条件为两个队列均为空。 2. **用两个栈实现队列**: - 插入元素时,选择非空栈进行插入。 - 移除队首元素时,将非空栈中的元素依次转移到另一个栈,再将这些元素重新放回原栈以保持顺序。 - 判空条件为两个栈均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