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TM模型预测时间序列:根据历史销量数据预测商品未来销量

本文涉及的产品
服务治理 MSE Sentinel/OpenSergo,Agent数量 不受限
简介: LSTM模型预测时间序列:根据历史销量数据预测商品未来销量

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预测的场景,比如预测品牌销售额,预测产品销量。

时间序列

今天分享一波使用 LSTM 进行端到端时间序列预测的完整代码和详细解释。

我们先来了解两个主题:

  • 什么是时间序列分析?
  • 什么是 LSTM?

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表示基于时间顺序的一系列数据。它可以是秒、分钟、小时、天、周、月、年。未来的数据将取决于它以前的值。

在现实世界的案例中,我们主要有两种类型的时间序列分析:

  • 单变量时间序列(只有一列,因此即将到来的未来值将仅取决于它之前的值。如:仅依据历史销量数据预测未来数据)
  • 多元时间序列(不同类型的特征值并且目标数据将依赖于这些特征。如:除历史销量数据外,还有促销活动、节假日等特征)

对于单变量时间序列数据,我们将使用单列进行预测。

LSTM

其他前置:LSTM:LSTM基本上是一个循环神经网络,能够处理长期依赖关系。

假设你在看一部电影。所以当电影中发生任何情况时,你都已经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并且可以理解因为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才会有新的情况发生。RNN也是以同样的方式工作,它们记住过去的信息并使用它来处理当前的输入。RNN的问题是,由于渐变消失,它们不能记住长期依赖关系。因此为了避免长期依赖问题设计了lstm。

  • LSTM 是一个神经网络,更具体是RNN (Recurrent ),所以我们需要用keras 基于tensorflow库
  • LSTM 相比于一般的神经网络(NN),增加了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
    LSTM 相比于一般的RNN,有效解决了梯度消失的问题。梯度消失通俗的影响就是“长期记忆的丢失”。
  • LSTM 相比于一般的RNN,从设计的角度来看,核心是多了一个cell。次核心是因为多了一个cell,每一步的迭代中重新设计了遗忘门,输入门和输出门,以及cell状态的更新。

下面开始编码实现

代码实现

数据集格式调整

为了便于方便,取出所需要的列,格式如下图所示,Date表示日期列,Product表示产品列,nums表示销售数量列。下面开始训练模型进行预测。

  • 1、导入需要用到的库
    请确保你已经安装了所需的库,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进行安装:
pip install pandas numpy scikit-learn tensorflow

导入模型训练所需要的库: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MinMaxScaler
from tensorflow.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LSTM, Dense
  • 读取CSV文件
df = pd.read_csv('weekly_product.csv')
  • 将日期转换为Datetime对象
df['Date'] = pd.to_datetime(df['Date'], format='%Y/%m/%d')
  • 按照日期升序排序
df.sort_values(by='Date', inplace=True)
  • 确保数据按日期升序排列
df.reset_index(drop=True, inplace=True)
  • 提取唯一的商品名称
products = df['Product'].unique()
  • 创建一个空的DataFrame,用于存储预测结果
predicted_df = pd.DataFrame(columns=['Date', 'Product', 'nums'])

针对每种商品进行预测

for product in products:
  product_df = df[df['Product'] == product].copy()
    # 提取销售数量并进行归一化
    sales = product_df['nums'].values.reshape(-1, 1)
    scaler = MinMaxScaler(feature_range=(0, 1))
    sales_scaled = scaler.fit_transform(sales)
    # 将数据拆分为输入序列和目标值
    X, y = [], []
    for i in range(len(sales_scaled) - 10):
        X.append(sales_scaled[i:i+10, 0])
        y.append(sales_scaled[i+10, 0])
    X, y = np.array(X), np.array(y)
    # 将数据重塑为LSTM模型所需的形状 (samples, time steps, features)
    X = np.reshape(X, (X.shape[0], X.shape[1], 1))
    # 构建LSTM模型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LSTM(units=50, return_sequences=True, input_shape=(X.shape[1], 1)))
    model.add(LSTM(units=50))
    model.add(Dense(units=1))
    # 编译模型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mean_squared_error')
    # 训练模型
    model.fit(X, y, epochs=50, batch_size=32)
    # 预测未来10周的销售数据
    future_dates = pd.date_range(start='2023-10-02', periods=10, freq='W')
    future_sales = []
    for i in range(10):
        input_data = sales_scaled[-10:].reshape(1, 10, 1)
        predicted_sales = model.predict(input_data)
        future_sales.append(predicted_sales[0, 0])
        # 更新输入数据,加入新的预测值
        sales_scaled = np.concatenate([sales_scaled, predicted_sales], axis=0)
    # 反归一化
    future_sales = scaler.inverse_transform(np.array(future_sales).reshape(-1, 1))
    # 计算模型的性能指标
    true_sales = product_df['nums'].values[-10:]
    mse = mean_squared_error(true_sales, future_sales)
    mae = mean_absolute_error(true_sales, future_sales)
    print(f"Product: {product}")
    print(f"Mean Squared Error: {mse}")
    print(f"Mean Absolute Error: {mae}")
    # 创建预测数据的DataFrame
    future_df = pd.DataFrame({'Date': future_dates, 'Product': product, 'nums': future_sales.flatten()})
    # 将预测数据追加到原始数据框中
    predicted_df = pd.concat([predicted_df, future_df], ignore_index=True)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最后,保存最终的预测数据框到CSV文件

predicted_df.to_csv('predicted_sales_MAE.csv', index=False)

模型的性能指标

时间序列预测任务中,精确率(precision)和召回率(recall)等常用的分类模型评价指标通常不直接适用。取而代之的是,可以使用回归模型的评价指标,例如均方根误差(RMSE)或平均绝对误差(MAE)来评估模型的性能。

在回归任务中,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这些指标用于衡量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

这些指标的解释如下:

  • RMSE解释: 如果RMSE等于0,表示模型的预测完全准确,没有任何误差。RMSE的值越小越好,因为它表示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越小。
  • MAE解释: MAE的值越小越好,它表示模型的平均预测误差有多大。与RMSE不同,MAE不会受到异常值的影响,因为它使用的是绝对值。

在使用这些指标时,通常会选择适合问题特点的一个或多个指标进行评估。

完整代码

为了使模型更加复用性,将上面代码拆分成两个文件,一个用于模型的训练和保存,另一个用于加载模型并进行预测。请确保你有 pandas, numpy, scikit-learn, 和 tensorflow 安装在你的环境中。

File 1: train_and_save_model.py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MinMaxScaler
from tensorflow.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LSTM, Dense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 mean_absolute_error
# Read the CSV file
df = pd.read_csv('weekly_product.csv')
# Convert the 'Date' column to datetime
df['Date'] = pd.to_datetime(df['Date'], format='%Y/%m/%d')
# Sort the dataframe by date
df.sort_values(by='Date', inplace=True)
df.reset_index(drop=True, inplace=True)
# Extract unique product names
products = df['Product'].unique()
# Train and save a model for each product
for product in products:
    product_df = df[df['Product'] == product].copy()
    # Extract and normalize sales data
    sales = product_df['nums'].values.reshape(-1, 1)
    scaler = MinMaxScaler(feature_range=(0, 1))
    sales_scaled = scaler.fit_transform(sales)
    # Prepare the input sequences and target values
    X, y = [], []
    for i in range(len(sales_scaled) - 10):
        X.append(sales_scaled[i:i + 10, 0])
        y.append(sales_scaled[i + 10, 0])
    X, y = np.array(X), np.array(y)
    # Reshape the data for LSTM model
    X = np.reshape(X, (X.shape[0], X.shape[1], 1))
    # Build the LSTM model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LSTM(units=50, return_sequences=True, input_shape=(X.shape[1], 1)))
    model.add(LSTM(units=50))
    model.add(Dense(units=1))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mean_squared_error')
    model.fit(X, y, epochs=50, batch_size=32)
    # Save the model
    model.save(f'model_{product}.h5')
    # Evaluate the model on the training data
    train_predictions = model.predict(X)
    train_predictions = scaler.inverse_transform(train_predictions)
    true_sales = product_df['nums'].values[10:]
    mse = mean_squared_error(true_sales, train_predictions)
    mae = mean_absolute_error(true_sales, train_predictions)
    print(f"Product: {product}")
    print(f"Mean Squared Error on Training Data: {mse}")
    print(f"Mean Absolute Error on Training Data: {mae}")

File 2: load_and_predict_model.py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MinMaxScaler
from tensorflow.keras.models import load_model
import datetime
# Function to load the trained model and make predictions
def predict_sales(product, date_str):
    # Load the saved model
    model = load_model(f'model_{product}.h5')
    # Read the CSV file
    df = pd.read_csv('weekly_product.csv')
    # Convert the input date string to datetime
    input_date = datetime.datetime.strptime(date_str, '%Y/%m/%d')
    # Filter data for the given product and date
    product_df = df[(df['Product'] == product) & (df['Date'] <= input_date)].copy()
    # Extract and normalize sales data
    sales = product_df['nums'].values.reshape(-1, 1)
    scaler = MinMaxScaler(feature_range=(0, 1))
    sales_scaled = scaler.fit_transform(sales)
    # Prepare the input sequence for prediction
    input_sequence = sales_scaled[-10:].reshape(1, 10, 1)
    # Make predictions
    predicted_sales_scaled = model.predict(input_sequence)
    # Inverse transform to get the actual sales values
    predicted_sales = scaler.inverse_transform(predicted_sales_scaled)
    return predicted_sales[0, 0]
# Example usage
product_name = 'example_product'
prediction_date = '2023/11/20'
predicted_sales = predict_sales(product_name, prediction_date)
print(f"Predicted Sales for {product_name} on {prediction_date}: {predicted_sales}")

在上述代码中,train_and_save_model.py 文件用于训练模型并保存,而 load_and_predict_model.py 文件用于加载保存的模型并进行预测。在 load_and_predict_model.py 中,可以通过调用 predict_sales 函数来得到指定商品在指定日期的销售预测。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MSE实现微服务的全链路灰度
通过本场景的实验操作,您将了解并实现在线业务的微服务全链路灰度能力。
目录
相关文章
|
1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人工智能
算法金 | LSTM 原作者带队,一个强大的算法模型杀回来了
**摘要:** 本文介绍了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发展背景和重要性,以及其创始人Sepp Hochreiter新推出的xLSTM。LSTM是为解决传统RNN长期依赖问题而设计的,广泛应用于NLP和时间序列预测。文章详细阐述了LSTM的基本概念、核心原理、实现方法和实际应用案例,包括文本生成和时间序列预测。此外,还讨论了LSTM与Transformer的竞争格局。最后,鼓励读者深入学习和探索AI领域。
25 7
算法金 | LSTM 原作者带队,一个强大的算法模型杀回来了
|
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可视化
m基于PSO-LSTM粒子群优化长短记忆网络的电力负荷数据预测算法matlab仿真
在MATLAB 2022a中,应用PSO优化的LSTM模型提升了电力负荷预测效果。优化前预测波动大,优化后预测更稳定。PSO借鉴群体智能,寻找LSTM超参数(如学习率、隐藏层大小)的最优组合,以最小化误差。LSTM通过门控机制处理序列数据。代码显示了模型训练、预测及误差可视化过程。经过优化,模型性能得到改善。
19 6
|
1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计算机视觉
基于CNN卷积神经网络的金融数据预测matlab仿真,带GUI界面,对比BP,RBF,LSTM
这是一个基于MATLAB2022A的金融数据预测仿真项目,采用GUI界面,比较了CNN、BP、RBF和LSTM四种模型。CNN和LSTM作为深度学习技术,擅长序列数据预测,其中LSTM能有效处理长序列。BP网络通过多层非线性变换处理非线性关系,而RBF网络利用径向基函数进行函数拟合和分类。项目展示了不同模型在金融预测领域的应用和优势。
|
1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可视化
基于GA遗传优化的CNN-LSTM的时间序列回归预测matlab仿真
摘要:该内容展示了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CNN-LSTM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在matlab2022a中的应用。核心程序包括遗传算法优化过程、网络训练、误差分析及预测结果的可视化。模型通过GA调整CNN-LSTM的超参数,提升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算法流程涉及初始化、评估、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步骤,旨在找到最佳超参数以优化模型性能。
|
23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算法
基于CNN+LSTM深度学习网络的时间序列预测matlab仿真,并对比CNN+GRU网络
该文介绍了使用MATLAB2022A进行时间序列预测的算法,结合CNN和RNN(LSTM或GRU)处理数据。CNN提取局部特征,RNN处理序列依赖。LSTM通过门控机制擅长长序列,GRU则更为简洁、高效。程序展示了训练损失、精度随epoch变化的曲线,并对训练及测试数据进行预测,评估预测误差。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PyTorch
【自然语言处理NLP】Bert预训练模型、Bert上搭建CNN、LSTM模型的输入、输出详解
【自然语言处理NLP】Bert预训练模型、Bert上搭建CNN、LSTM模型的输入、输出详解
23 0
|
3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MATLAB】基于VMD-SSA-LSTM的回归预测模型
【MATLAB】基于VMD-SSA-LSTM的回归预测模型
41 4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MATLAB】基于EMD-PCA-LSTM的回归预测模型
【MATLAB】基于EMD-PCA-LSTM的回归预测模型
35 0
【MATLAB】基于EMD-PCA-LSTM的回归预测模型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数据可视化
数据代码分享|PYTHON用NLP自然语言处理LSTM神经网络TWITTER推特灾难文本数据、词云可视化
数据代码分享|PYTHON用NLP自然语言处理LSTM神经网络TWITTER推特灾难文本数据、词云可视化
|
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PyTorch 算法框架/工具
RNN、LSTM、GRU神经网络构建人名分类器(三)
这个文本描述了一个使用RNN(循环神经网络)、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和GRU(门控循环单元)构建的人名分类器的案例。案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输入一个人名来预测它最可能属于哪个国家。这个任务在国际化的公司中很重要,因为可以自动为用户注册时提供相应的国家或地区选项。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