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掌握组件启动之MongoDB(下):高可用复制集架构环境搭建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数据库 MongoDB,独享型 2核8GB
推荐场景:
构建全方位客户视图
简介: 本章介绍了MongoDB复制集的配置和使用方法,如何初始化和添加节点到复制集,验证主节点的写入和从节点的读取功能。了解如何查询复制集的状态,包括成员的健康状况、同步信息和角色等。最后,我们介绍了如何配置复制集的安全认证,包括创建用户和生成keyFile文件,并演示了使用认证信息连接复制集的方式。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掌握MongoDB复制集的基本使用和配置方法。

引言

上一章节中,我们详细介绍了在典型的三节点复制集环境中搭建MongoDB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从准备配置文件到启动MongoDB进程,我们一步步指导读者完成了环境的设置。在本章节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重点讲解如何进行复制集的配置和安全验证,以及连接方式的选择。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MongoDB的复制集功能,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配置复制集

在复制集中,可以通过使用replSetInitiate命令或mongo shell的rs.initiate()方法来进行初始化。一旦初始化完成,各个成员之间会开始发送心跳消息,并进行Primary选举操作。在此过程中,节点需要获得足够多成员的投票支持,才能成为Primary节点,而其他节点则会成为Secondary节点。

方法1:

 #mongo ‐‐port 28017
 # 初始化复制集
 > rs.initiate()
 # 将其余成员添加到复制集
 > rs.add("192.168.65.174:28018")
 > rs.add("192.168.65.174:28019")

方法2:

 # mongo ‐‐port 28017
 # 初始化复制集
 > rs.initiate({
 _id: "rs0",
 members: [{
 _id: 0,host: "192.168.65.174:28017"
 },{
 _id: 1,host: "192.168.65.174:28018"
 },{
 _id: 2,host: "192.168.65.174:28019"
 }]
 })

验证

MongoDB 主节点进行写入

 # mongo ‐‐port 28017
 rs0:PRIMARY> db.user.insert([{name:"xiaoyu"},{name:"monkey"}])

MongoDB 从节点进行读

 # mongo ‐‐port 28018
 # 指定从节点可读
 rs0:SECONDARY> rs.secondaryOk()
 rs0:SECONDARY> db.user.find()

复制集状态查询

查看最新复制集整体状态:

rs.status()

在复制集中,可以查看各成员的当前状态,以了解它们是否健康、是否在进行全量同步、心跳信息、增量同步信息、选举信息以及上一次的心跳时间等。通过这些信息,您可以监控和评估复制集的运行状况。

image

在复制集中,通过查看"members"字段,可以获得关于所有成员的状态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成员的健康状况,了解它们是否在进行全量同步,以及其他相关信息。下面是一些主要的状态字段的解释:

  • health:表示成员是否健康,这是通过心跳检测来确定的。
  • state/stateStr:表示成员的状态。如果成员是主节点,则状态为PRIMARY;如果成员是备用节点,则状态为SECONDARY。当节点发生故障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其他的状态,例如RECOVERY。
  • uptime:表示成员的启动时间,即成员运行的时间。
  • optime/optimeDate:表示成员最后一次同步oplog的时间。oplog是MongoDB中的操作日志,用于在复制集中同步数据变更。
  • optimeDurable/optimeDurableDate:表示成员最后一次同步oplog的时间,这个时间是持久的,即该时间点之前的所有数据变更已经被持久化到磁盘上。
  • pingMs:表示成员与当前节点之间的ping时延,即网络延迟。
  • syncingTo:表示成员正在从哪个节点进行同步操作,即同步来源。

查看当前节点角色:

db.isMaster()

除了当前节点的角色信息,你可以通过发送一个特定的命令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包括整个复制集的成员列表、真正的主节点(Primary)是谁以及与复制集相关的协议配置信息等。Driver 在首次连接复制集时会发送该命令。

Mongo Shell复制集命令

命令 描述
rs.add() 为复制集新增节点
rs.addArb() 为复制集新增一个 arbiter
rs.conf() 返回复制集配置信息
rs.freeze() 防止当前节点在一段时间内选举成为主节点
rs.help() 返回 replica set 的命令帮助
rs.initiate() 初始化一个新的复制集
rs.printReplicationInfo() 以主节点的视角返回复制的状态报告
rs.printSecondaryReplicationInfo() 以从节点的视角返回复制状态报告
rs.reconfig() 通过重新应用复制集配置来为复制集更新配置
rs.remove() 从复制集中移除一个节点
rs.secondaryOk() 为当前的连接设置 从节点可读
rs.status() 返回复制集状态信息。
rs.stepDown() 让当前的 primary 变为从节点并触发 election
rs.syncFrom() 设置复制集节点从哪个节点处同步数据,将会覆盖默认选取逻辑

安全认证

创建用户

在主节点服务器上,启动mongo

 use admin
 #创建用户
 db.createUser( {
 user: "xiaoyu",
 pwd: "xiaoyu",
 roles: [ { role: "clusterAdmin", db: "admin" } ,
 { role: "userAdminAnyDatabase", db: "admin"},
 { role: "userAdminAnyDatabase", db: "admin"},
 { role: "readWriteAnyDatabase", db: "admin"}]
 })

image

创建keyFile文件

KeyFile文件在MongoDB集群中的作用是提供安全认证机制。它用于在集群节点之间进行身份验证,以增加集群的安全性。(开启keyfile认证就默认开启了auth认证了)。

 #mongo.key采用随机算法生成,用作节点内部通信的密钥文件。
 openssl rand ‐base64 756 > /data/mongo.key
 #权限必须是600
 chmod 600 /data/mongo.key

在进行复制集的初始化之前,请确保先停止所有主从节点上的mongod服务。然后,创建一个名为keyFile的文件,并将其拷贝到复制集的其他从节点服务器上。在复制集的每个从节点上,将keyFile文件的路径地址配置到mongo.conf配置文件中的keyFile字段,并设置keyFile文件的权限为600。最后,启动mongod服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keyFile文件能够被所有节点正确访问,并提供必要的安全认证机制。

 # 启动mongod
 mongod ‐f /data/db1/mongod.conf ‐‐keyFile /data/mongo.key
 mongod ‐f /data/db2/mongod.conf ‐‐keyFile /data/mongo.key
 mongod ‐f /data/db3/mongod.conf ‐‐keyFile /data/mongo.key

测试

1 #进入主节点
2 mongo ‐‐port 28017

image

1 #进入主节点
2 mongo ‐‐port 28017 ‐uxiaoyu ‐pxiaoyu ‐‐authenticationDatabase=admin

复制集连接方式

方式一:在连接复制集时直接连接到主节点(Primary),并且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进行读写操作,但一旦主节点发生故障切换,你无法正常访问数据库,

image

方式二(强烈推荐):通过使用高可用URI连接到MongoDB,当主节点发生故障切换时,MongoDB驱动程序可以自动感知并将流量路由到新的主节点。这种方式可以提供更高的可用性和自动故障转移。

image

springboot操作复制集配置

 spring:
   data:
   mongodb:
   uri:
    mongodb://xiaoyu:xiaoyu@192.168.65.174:28017,192.168.65.174:28018,192.168.65.174:28019/test?authSource=admin&replicaSet=rs0

总结

本章介绍了MongoDB复制集的配置和使用方法。首先,我们学习了如何初始化和添加节点到复制集,并验证了主节点的写入和从节点的读取功能。然后,我们了解了如何查询复制集的状态,包括成员的健康状况、同步信息和角色等。最后,我们介绍了如何配置复制集的安全认证,包括创建用户和生成keyFile文件,并演示了使用认证信息连接复制集的方式。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掌握MongoDB复制集的基本使用和配置方法。

相关实践学习
MongoDB数据库入门
MongoDB数据库入门实验。
快速掌握 MongoDB 数据库
本课程主要讲解MongoDB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包括MongoDB数据库的安装、配置、服务的启动、数据的CRUD操作函数使用、MongoDB索引的使用(唯一索引、地理索引、过期索引、全文索引等)、MapReduce操作实现、用户管理、Java对MongoDB的操作支持(基于2.x驱动与3.x驱动的完全讲解)。 通过学习此课程,读者将具备MongoDB数据库的开发能力,并且能够使用MongoDB进行项目开发。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云数据库 MongoDB版 云数据库MongoDB版支持ReplicaSet和Sharding两种部署架构,具备安全审计,时间点备份等多项企业能力。在互联网、物联网、游戏、金融等领域被广泛采用。 云数据库MongoDB版(ApsaraDB for MongoDB)完全兼容MongoDB协议,基于飞天分布式系统和高可靠存储引擎,提供多节点高可用架构、弹性扩容、容灾、备份回滚、性能优化等解决方案。 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mongodb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存储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高可用架构方案
本文阐述了Mysql高可用架构方案,介绍了 主从模式,MHA模式,MMM模式,MGR模式 方案的实现方式,没有哪个方案是完美的,开发人员在选择何种方案应用到项目中也没有标准答案,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339 3
Mysql高可用架构方案
|
4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Java
RocketMQ(一):消息中间件缘起,一览整体架构及核心组件
【10月更文挑战第15天】本文介绍了消息中间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重点解析了RocketMQ的整体架构和核心组件。消息中间件如RocketMQ、RabbitMQ、Kafka等,具备异步通信、持久化、削峰填谷、系统解耦等特点,适用于分布式系统。RocketMQ的架构包括NameServer、Broker、Producer、Consumer等组件,通过这些组件实现消息的生产、存储和消费。文章还提供了Spring Boot快速上手RocketMQ的示例代码,帮助读者快速入门。
|
3月前
|
监控 前端开发 数据可视化
3D架构图软件 iCraft Editor 正式发布 @icraft/player-react 前端组件, 轻松嵌入3D架构图到您的项目,实现数字孪生
@icraft/player-react 是 iCraft Editor 推出的 React 组件库,旨在简化3D数字孪生场景的前端集成。它支持零配置快速接入、自定义插件、丰富的事件和方法、动画控制及实时数据接入,帮助开发者轻松实现3D场景与React项目的无缝融合。
270 8
3D架构图软件 iCraft Editor 正式发布 @icraft/player-react 前端组件, 轻松嵌入3D架构图到您的项目,实现数字孪生
|
3月前
|
SQL 数据采集 分布式计算
【赵渝强老师】基于大数据组件的平台架构
本文介绍了大数据平台的总体架构及各层的功能。大数据平台架构分为五层:数据源层、数据采集层、大数据平台层、数据仓库层和应用层。其中,大数据平台层为核心,负责数据的存储和计算,支持离线和实时数据处理。数据仓库层则基于大数据平台构建数据模型,应用层则利用这些模型实现具体的应用场景。文中还提供了Lambda和Kappa架构的视频讲解。
399 3
【赵渝强老师】基于大数据组件的平台架构
|
3月前
|
Kubernetes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Kubernetes入门:搭建高可用微服务架构
【10月更文挑战第25天】在快速发展的云计算时代,微服务架构因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备受青睐。本文通过一个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使用Kubernetes将传统Java Web应用迁移到Kubernetes平台并改造成微服务架构。通过定义Kubernetes服务、创建MySQL的Deployment/RC、改造Web应用以及部署Web应用,最终实现了高可用的微服务架构。Kubernetes不仅提供了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的能力,还通过各种资源管理工具,提升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
194 3
|
4月前
|
SQL 存储 分布式计算
大数据-157 Apache Kylin 背景 历程 特点 场景 架构 组件 详解
大数据-157 Apache Kylin 背景 历程 特点 场景 架构 组件 详解
67 9
|
3月前
|
存储 NoSQL MongoDB
【赵渝强老师】MongoDB复制集的体系架构
MongoDB的复制集是一种集群技术,由一个Primary节点和多个Secondary节点组成,实现数据的高可用性。Primary节点处理写入请求,Secondary节点同步数据。当Primary节点故障时,Secondary节点可通过选举成为新的Primary节点。视频讲解和示意图详见正文。
|
4月前
|
消息中间件 运维 NoSQL
基础架构组件选型及服务化
【10月更文挑战第15天】本文概述了分布式系统中常见的基础架构组件及其选型与服务化的重要性。
|
2月前
|
弹性计算 API 持续交付
后端服务架构的微服务化转型
本文旨在探讨后端服务从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型的过程,分析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文章首先介绍单体架构的局限性,然后详细阐述微服务架构的核心概念及其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两种架构,指出微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最后,讨论了微服务架构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3月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云计算
云计算的未来:云原生架构与微服务的革命####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原生技术正迅速成为IT行业的新宠。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架构的核心理念、关键技术如容器化和微服务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技术实现高效、灵活且可扩展的现代应用开发。我们将揭示云原生如何重塑软件开发流程,提升业务敏捷性,并探索其对企业IT架构的深远影响。 ####
8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