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学完《三体 I》,拍张照就能让AI开发应用,这是钉钉「/」的首份开箱评测(2)

简介: 一口气学完《三体 I》,拍张照就能让AI开发应用,这是钉钉「/」的首份开箱评测

应用生成:连拖拉拽都不需要的无代码操作,AI 一键开发小程序


在之前介绍钉钉斜杠「/」的文章中我们提到过,OpenAI ChatGPT、微软 Copilot 掀起的这场生产力革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让原本只有少数人能掌握并自由运用的前沿技术走到了每个人身边,成为了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工具。这点在钉钉的「拍照识图搭建应用」功能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假设奶茶店想要创建一个群组成员都可以填的采购表单应用。我们先在纸上把这个表单画了下来,然后给表单拍照、上传,几秒钟后,钉钉「魔法棒」就生成了我们需要的应用。而且「采购时间」等特殊格式的字段会被自动识别出来,匹配方便的填写方式。



这个过程不需要写代码,甚至都不需要进行拖拉拽操作。我们只通过画图,用自然语言描述就生成了应用,整个体验非常丝滑。


此外,增、删、修改选项和字段也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来完成。



最后,我们把这个应用一键安装到了群里,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并填写。



不过,在填写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字段的填写方式可能并不合适,比如采购渠道默认几个特定选项。当我们想要修改时,这些字段改起来也没有那么容易,指令很难描述到位,需要一定的试错成本和学习成本。


当然,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测试例子。在实际生产场景中,如果加以改进,这项功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比如生成售后工单系统、制造业巡检系统、电商订单管理系统等复杂的行业化应用。这些应用收集到的信息可以通过宜搭接口同步到企业内部的 CRM 等系统中。


问答机器人:准确度高、喂养型 AI,且一口气学完《三体 I》不成问题


在生产场景中,几乎所有的工作都要求工作者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问答机器人的出现让这件事变得不再困难,这也是钉钉「魔法棒」demo 中令人眼前一亮的功能。


假设奶茶店想创建一个机器人问答系统,辅助店员学习各种奶茶的制作流程。


我们首先在聊天输入框中输入「/」,然后选择「问答机器人」指令,「魔法棒」就弹出了让我们上传文档的提示。


在测试中,我们上传了一份简单的「奶茶制作指南」,看看效果如何。



在机器人学习完毕后,我们在群里 @它进行互动问答。


基于学习文档的内容,我们问了一些关于某个口味的奶茶的制作问题,机器人几乎都能答对,有时候还会自我发挥,比如提醒我们糖不要放太多,这是学习文档中没有提及的内容。



此外,我们发现,这个已经训练过的机器人还可以吸收更多文档继续训练,以应对我们提出的更多问题。




不过,鉴于这个文档比较简单,可能挖掘不出「魔法棒」的真实潜力,我们换了一篇更加专业的文档,即机器之心之前发布的一篇万字长文,看看「魔法棒」能学到什么。


在文档学习完毕后,我们问了几个问题,比如「解释一下小样本学习」。可以看到,「魔法棒」精确地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所在。



为了测试钉钉「魔法棒」学习文档长度的上限,我们先后给它输入了《三体 I》(约 20 万字)和《三体全集》(约 90 万字),发现它可以顺利学习《三体 I》,但没办法把《三体》全集一次学习下来。几次测下来我们猜测,钉钉「魔法棒」现阶段可以学习的文档长度上限在二十到三十万字左右。


总结


从测评结果来看,钉钉「魔法棒」的使用体验基本符合 4 月份录屏 demo 和现场演示给人的预期,甚至问答机器人、摘要的效果要超出当时的演示。这超出我们的预料,毕竟原以为大家或多或少都会在宣传上夸大自己的能力。它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和智能生成技术,为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提供了强大的工作助手。无论是文档编辑、聊天摘要、应用生成还是问答机器人,「魔法棒」都展现出了出色的实用性和提升工作效率的潜力。


总的来讲,整体测评感受是钉钉斜杠已经差不多可上线对客。当然,由于目前仍处在开发阶段,钉钉「魔法棒」的部分功能我们现在还无法体验,比如群摘要自动生成待办。此外,部分已开放的功能在技术和算法上,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比如文生图的生成效果可能还不太稳定。


这里也要提一下,钉钉斜杠「/」底层是对接的阿里云通义千问等大模型,我们从魔法棒的测评中,也发现在过去一个月,通义大模型的能力和生成效果提升了不少。这说明大模型的学习速度挺快,允许它们成长一段时间。


另外,在咨询钉钉内部人士后我们了解到,他们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迭代钉钉「魔法棒」的更多功能和数据层的系统设计,未来将带给大家更多惊喜,让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用上这一高效的生产力工具。

相关文章
|
1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Kubernetes
Serverless 应用引擎 SAE:为传统应用托底,为 AI 创新加速
在容器技术持续演进与 AI 全面爆发的当下,企业既要稳健托管传统业务,又要高效落地 AI 创新,如何在复杂的基础设施与频繁的版本变化中保持敏捷、稳定与低成本,成了所有技术团队的共同挑战。阿里云 Serverless 应用引擎(SAE)正是为应对这一时代挑战而生的破局者,SAE 以“免运维、强稳定、极致降本”为核心,通过一站式的应用级托管能力,同时支撑传统应用与 AI 应用,让企业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业务创新。
402 29
|
1月前
|
设计模式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3个月圈粉百万,这个AI应用在海外火了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之前推荐过一个叫 Agnes 的 AI 应用,也是当时在 WAIC 了解到的。
311 1
|
1月前
|
消息中间件 人工智能 安全
构建企业级 AI 应用:为什么我们需要 AI 中间件?
阿里云发布AI中间件,涵盖AgentScope-Java、AI MQ、Higress、Nacos及可观测体系,全面开源核心技术,助力企业构建分布式多Agent架构,推动AI原生应用规模化落地。
230 0
构建企业级 AI 应用:为什么我们需要 AI 中间件?
|
1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Java
Java与AI驱动区块链:构建智能合约与去中心化AI应用
区块链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融合正在开创去中心化智能应用的新纪元。本文深入探讨如何使用Java构建AI驱动的区块链应用,涵盖智能合约开发、去中心化AI模型训练与推理、数据隐私保护以及通证经济激励等核心主题。我们将完整展示从区块链基础集成、智能合约编写、AI模型上链到去中心化应用(DApp)开发的全流程,为构建下一代可信、透明的智能去中心化系统提供完整技术方案。
234 3
|
1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NoSQL
AI大模型应用实践 八:如何通过RAG数据库实现大模型的私有化定制与优化
RAG技术通过融合外部知识库与大模型,实现知识动态更新与私有化定制,解决大模型知识固化、幻觉及数据安全难题。本文详解RAG原理、数据库选型(向量库、图库、知识图谱、混合架构)及应用场景,助力企业高效构建安全、可解释的智能系统。
|
1月前
|
人工智能 缓存 运维
【智造】AI应用实战:6个agent搞定复杂指令和工具膨胀
本文介绍联调造数场景下的AI应用演进:从单Agent模式到多Agent协同的架构升级。针对复杂指令执行不准、响应慢等问题,通过意图识别、工具引擎、推理执行等多Agent分工协作,结合工程化手段提升准确性与效率,并分享了关键设计思路与实践心得。
406 20
【智造】AI应用实战:6个agent搞定复杂指令和工具膨胀
|
1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Serverless
再看 AI 网关:助力 AI 应用创新的关键基础设施
AI 网关作为云产品推出已有半年的时间,这半年的时间里,AI 网关从内核到外在都进行了大量的进化,本文将从 AI 网关的诞生、AI 网关的产品能力、AI 网关的开放生态,以及新推出的 Serverless 版,对其进行一个全面的介绍,期望对正在进行 AI 应用落地的朋友,在 AI 基础设施选型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571 44
|
1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中间件
构建企业级 AI 应用:为什么我们需要 AI 中间件?
阿里云发布AI中间件,推出AgentScope-Java、AI MQ、Higress网关、Nacos注册中心及可观测体系,全面开源核心技术,构建分布式多Agent架构基座,助力企业级AI应用规模化落地,推动AI原生应用进入新范式。
439 26
|
1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数据可视化
Dify让你拖拽式搭建企业级AI应用
Dify是开源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融合BaaS与LLMOps理念,通过可视化工作流、低代码编排和企业级监控,支持多模型接入与RAG知识库,助力企业快速构建安全可控的AI应用,实现从原型到生产的高效落地。
Dify让你拖拽式搭建企业级AI应用
|
1月前
|
自然语言处理 数据挖掘 关系型数据库
ADB AI指标分析在广告营销场景的方案及应用
ADB Analytic Agent助力广告营销智能化,融合异动与归因分析,支持自然语言输入、多源数据对接及场景模板化,实现从数据获取到洞察报告的自动化生成,提升分析效率与精度,推动数据驱动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