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路追踪体验—TraceId的生成
对于后端开发来说,排查问题是常有的事情。而排查问题时最常用的就是看日志,看一次调用中经过了哪些系统,是那个系统出问题了。这就需要业务日志中关联调用链的TraceId信息,从而在应用出现问题时,能够通过调用链的TraceId快速关联到业务日志,及时定位分析、解决问题。
链路追踪(Tracing)其实很简单——链路实时分析、监控与告警
统计分析是我们观察、应用分布式链路追踪技术的重要手段。我们既可以根据不同场景要求进行实时的后聚合分析,也可以将常用的分析语句固化成规则生成预聚合指标,实现常态化监控与告警。相对于链路多维筛选,统计分析需要明确分析对象与聚合维度。其中,分析对象决定了我们对哪些指标进行聚合操作,比如请求量、耗时或错误率。而聚合维度决定了我们对哪些特征进行统计对比,比如不同应用、接口、IP、用户类型的统计量对比。接下来,我们先了解下分析对象和聚合维度的具体概念,再介绍实时分析与监控告警的具体用法。
RMS 分布式链路追踪产品揭秘
背景为了快速适应业务变化,聚焦业务迭代,各大厂商都进行了分布式架构的升级改造。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微服务与云原生的流行,分布式系统的规模愈发庞大,内部服务之间的调用也越来越复杂。然而,引入分布式架构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稳定性问题。各项服务的开发人员、开发语言和部署节点等情况很可能各不相同,当分布式系统整体出现异常或者性能瓶颈的时候,依靠传统的指标监控和日志排查已经很难快速定位到出问题的地方。因此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