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渝强老师】MySQL InnoDB的段、区和页
MySQL的InnoDB存储引擎逻辑存储结构与Oracle相似,包括表空间、段、区和页。表空间由段和页组成,段包括数据段、索引段等。区是1MB的连续空间,页是16KB的最小物理存储单位。InnoDB是面向行的存储引擎,每个页最多可存放7992行记录。
【赵渝强老师】MySQL InnoDB的表空间
InnoDB是MySQL默认的存储引擎,主要由存储结构、内存结构和线程结构组成。其存储结构分为逻辑和物理两部分,逻辑存储结构包括表空间、段、区和页。表空间是InnoDB逻辑结构的最高层,所有数据都存放在其中。默认情况下,InnoDB有一个共享表空间ibdata1,用于存放撤销信息、系统事务信息等。启用参数`innodb_file_per_table`后,每张表的数据可以单独存放在一个表空间内,但撤销信息等仍存放在共享表空间中。
【赵渝强老师】Redis的RDB数据持久化
Redis 是内存数据库,提供数据持久化功能以防止服务器进程退出导致数据丢失。Redis 支持 RDB 和 AOF 两种持久化方式,其中 RDB 是默认的持久化方式。RDB 通过在指定时间间隔内将内存中的数据快照写入磁盘,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恢复能力。RDB 持久化机制包括创建子进程、将数据写入临时文件并替换旧文件等步骤。优点包括适合大规模数据恢复和低数据完整性要求的场景,但也有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较低及备份时占用内存的缺点。
【赵渝强老师】安装部署Memcached
Memcached 是一个高性能的分布式内存对象缓存系统,用于减轻数据库压力,支持高负载网站。本文介绍了 Memcached 的安装步骤,包括下载、解压、配置和启动服务,帮助用户快速上手。
【赵渝强老师】MySQL的基准测试与sysbench
本文介绍了MySQL数据库的基准测试及其重要性,并详细讲解了如何使用sysbench工具进行测试。内容涵盖sysbench的安装、基本使用方法,以及具体测试MySQL数据库的步骤,包括创建测试数据库、准备测试数据、执行测试和清理测试数据。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帮助读者掌握如何有效地评估MySQL数据库的性能。

【赵渝强老师】MySQL InnoDB的数据文件与重做日志文件
本文介绍了MySQL InnoDB存储引擎中的数据文件和重做日志文件。数据文件包括`.ibd`和`ibdata`文件,用于存放InnoDB数据和索引。重做日志文件(redo log)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事务的持久性,其大小和路径可由相关参数配置。文章还提供了视频讲解和示例代码。

【赵渝强老师】Memcached集群的架构
Memcached 是一个高性能的分布式内存对象缓存系统,通过在内存中维护一个巨大的 Hash 表来存储各种格式的数据,如图像、视频、文件及数据库检索结果等。它主要用于减轻数据库压力,提高网站系统的性能。Memcached 不支持数据持久化,因此仅作为缓存技术使用。其数据分布式存储由客户端应用程序实现,而非服务端。
【赵渝强老师】Memcached的数据存储方式
Memcached 是一个高性能的分布式内存对象缓存系统,用于减轻数据库压力,支持高负载网站。它通过内存中的巨大 Hash 表存储各种数据,但不支持数据持久化。视频讲解和数据存储方式图示详见内容。
【赵渝强老师】Oracle的参数文件与告警日志文件
本文介绍了Oracle数据库的参数文件和告警日志文件。参数文件分为初始化参数文件(PFile)和服务器端参数文件(SPFile),在数据库启动时读取并分配资源。告警日志文件记录了数据库的重要活动、错误和警告信息,帮助诊断问题。文中还提供了相关视频讲解和示例代码。
【赵渝强老师】Oracle的联机重做日志文件与数据写入过程
在Oracle数据库中,联机重做日志文件记录了数据库的变化,用于实例恢复。每个数据库有多组联机重做日志,每组建议至少有两个成员。通过SQL语句可查看日志文件信息。视频讲解和示意图进一步解释了这一过程。
【赵渝强老师】Oracle的数据文件
在Oracle数据库中,数据库由多个表空间组成,每个表空间包含多个数据文件。数据文件存储实际的数据库数据。查询时,如果内存中没有所需数据,Oracle会从数据文件中读取并加载到内存。可通过SQL语句查看和管理数据文件。附有视频讲解及示例。
【赵渝强老师】Oracle的物理存储结构
Oracle的物理存储结构包括数据文件、联机重做日志文件、控制文件、归档日志文件、参数文件、告警日志文件、跟踪文件和备份文件。这些文件在硬盘上存储数据库的各种数据和日志信息,确保数据库的正常运行和故障恢复。视频讲解和详细说明见原文。

【赵渝强老师】Oracle的控制文件与归档日志文件
本文介绍了Oracle数据库中的控制文件和归档日志文件。控制文件记录了数据库的物理结构信息,如数据库名、数据文件和联机日志文件的位置等。为了保护数据库,通常会进行控制文件的多路复用。归档日志文件是联机重做日志文件的副本,用于记录数据库的变更历史。文章还提供了相关SQL语句,帮助查看和设置数据库的日志模式。
【赵渝强老师】Hive的内部表与外部表
Hive是基于HDFS的数据仓库,支持SQL查询。其数据模型包括内部表、外部表、分区表、临时表和桶表。本文介绍了如何创建和使用内部表和外部表,提供了详细的步骤和示例代码,并附有视频讲解。

拥抱Data+AI|解码Data+AI助力游戏日志智能分析
「拥抱Data+AI」系列第2篇:阿里云DMS+AnalyticDB助力游戏日志数据分析与预测
【赵渝强老师】MongoDB的In-Memory存储引擎
MongoDB的In-Memory存储引擎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显著减少查询延迟,提高性能。该引擎不会将数据持久化到硬盘,仅在内存中存储,因此重启后数据会丢失。本文通过创建目录、配置文件、启动服务、插入数据和查询等步骤,详细演示了如何使用In-Memory存储引擎。
【赵渝强老师】MongoDB的WiredTiger存储引擎
MongoDB WiredTiger存储引擎自3.2版本起成为默认选择,提供文档级别的并发控制、检查点、数据压缩和本地加密等功能。本文详细介绍了WiredTiger的并发控制机制、预写日志与检查点、内存使用、数据压缩及磁盘空间回收等特性。
【赵渝强老师】MongoDB的MMAPv1存储引擎
在MongoDB 3.2版本之前,默认使用MMAPv1存储引擎。MMAPv1包括Database、Namespace、数据文件、Extent和Record等组件。每个Database由名称空间文件和数据文件组成,数据文件按编号递增,大小从64MB到2GB。每个数据文件被划分为多个Extent,每个Extent包含多个Record,对应MongoDB中的文档。通过一个示例展示了如何配置和使用MMAPv1存储引擎。
【赵渝强老师】MongoDB的存储引擎
存储引擎是MongoDB的核心组件,负责管理数据在硬盘和内存中的存储方式。从3.2版本起,MongoDB支持WiredTiger、MMAPv1和In-Memory三种存储引擎。WiredTiger为默认引擎,提供文档级并发控制和数据压缩;MMAPv1在3.2版本前为默认引擎,4.x版本后不再支持;In-Memory引擎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减少查询延迟。
【赵渝强老师】Redis的管道Pipeline
Redis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和请求/响应协议,通常一个请求包括客户端发送查询请求并等待服务端响应。为了提高性能,Redis引入了管道PipeLine技术,可以一次性发送多条命令并一次性返回结果,减少客户端与服务器间的通信次数,从而降低往返延迟。示例代码展示了普通命令和管道命令在插入1万条数据时的性能差异,后者执行时间显著缩短。视频讲解提供了更详细的解释。
【赵渝强老师】执行Oracle的冷备份与冷恢复
本文介绍了数据库的冷备份与冷恢复技术,包括其定义、优缺点及操作步骤。通过Oracle RMAN工具,详细演示了如何执行冷备份和冷恢复,确保数据库在关闭状态下完成备份,并能快速恢复到指定时间点。文中还提供了具体的操作示例和代码,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
【赵渝强老师】执行MySQL的冷备份与冷恢复
冷备份是在数据库关闭状态下进行的备份,速度快且恢复简单,但备份期间数据库不可用。本文通过一个MySQL数据库的示例,详细演示了冷备份和恢复的步骤,包括备份文件、模拟错误、恢复数据等过程。
【赵渝强老师】管理MySQL的用户
本文介绍了MySQL数据库中用户管理的相关操作,包括创建、重命名和删除用户。通过具体示例演示了如何使用SQL语句进行这些操作,并展示了相关表的字段信息和默认用户的作用。同时提供了视频讲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操作。
【赵渝强老师】数据库的备份方式
备份数据库是指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及相关信息保存起来,以便在系统故障时恢复。备份对象不仅限于数据本身,还包括数据库对象、用户权限等。根据备份策略、类型和模式的不同,可分为整体/部分备份、完全/增量备份、一致/非一致备份。文中还附有相关视频讲解。
Python中哪个框架最适合做API?
本文介绍了Python生态系统中几个流行的API框架,包括Flask、FastAPI、Django Rest Framework(DRF)、Falcon和Tornado。每个框架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Flask轻量灵活,适合小型项目;FastAPI高性能且自动生成文档,适合需要高吞吐量的API;DRF功能强大,适合复杂应用;Falcon高性能低延迟,适合快速API开发;Tornado异步非阻塞,适合高并发场景。文章通过示例代码和优缺点分析,帮助开发者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框架。
【赵渝强老师】部署MongoDB复制集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单个节点上搭建MongoDB复制集环境,通过监听不同端口实现多节点配置。详细步骤包括创建数据目录、编辑配置文件、启动节点、初始化复制集、查看状态以及测试主从库的读写操作。文中还提供了视频讲解和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操作。
【赵渝强老师】MongoDB复制集中的成员
MongoDB复制集通常由一个主库和两个从库组成,可选添加仲裁者。主库负责所有写操作并记录Oplog日志,从库异步同步主库的Oplog日志并应用操作。仲裁者不存储数据,主要用于保证复制集中成员数量为奇数,参与选举投票。视频讲解详见B站链接。
【赵渝强老师】MongoDB复制集的体系架构
MongoDB的复制集是一种集群技术,由一个Primary节点和多个Secondary节点组成,实现数据的高可用性。Primary节点处理写入请求,Secondary节点同步数据。当Primary节点故障时,Secondary节点可通过选举成为新的Primary节点。视频讲解和示意图详见正文。
【赵渝强老师】Redis的消息发布与订阅
本文介绍了Redis实现消息队列的两种场景:发布者订阅者模式和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其中,发布者订阅者模式通过channel频道进行解耦,订阅者监听特定channel的消息,当发布者向该channel发送消息时,所有订阅者都能接收到消息。文章还提供了相关操作命令及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Redis实现消息的发布与订阅。
【赵渝强老师】Redis消息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式
消息队列在Redis中可通过List数据结构实现,支持发布者订阅者和生产者消费者两种模式。生产者通过`lpush`向List添加消息,消费者通过`rpop`或`brpop`消费消息,后者支持阻塞等待。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Redis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式。
【赵渝强老师】MySQL访问控制的实现
MySQL访问控制由用户管理模块和访问控制模块共同完成。用户管理模块验证用户合法性,访问控制模块根据权限系统表决定用户权限。附有相关图片和视频讲解。
【赵渝强老师】解决MySQL丢失root用户密码
本文介绍了MySQL数据库中用户密码存储的变化,以及如何通过特殊方法重置root用户的密码。从MySQL 5.7版本开始,密码字段由“password”改为“authentication_string”。文章详细列出了重置密码的步骤,并提供了相关代码示例和视频教程。
【赵渝强老师】HBase的表结构
本文介绍了Google的BigTable思想及其对HBase的影响。BigTable将所有数据存入一张表中以提高查询性能,而HBase作为其具体实现,采用列式存储,适合数据分析和处理。文章通过示例说明了HBase的表结构和数据插入方法,并提供了相关代码和图示。
【赵渝强老师】Oracle的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Oracle数据库的核心组成部分,包含几乎所有数据库信息。它由一组表和视图组成,供只读访问。数据字典有四种命名前缀,分别代表不同类型的元数据。通过示例展示了如何查询用户表空间、角色、表空间信息及用户创建的表。视频讲解进一步帮助理解。
【赵渝强老师】HBase的体系架构
本文介绍了HBase的体系架构,包括HMaster、RegionServer和ZooKeeper的主要功能。HMaster负责Region的分配和管理,RegionServer处理数据的读写操作,ZooKeeper维护集群状态并协调分布式系统的运行。文章还详细解释了Region、WAL预写日志、Block Cache读缓存和MemStore写缓存的作用。
【赵渝强老师】MongoDB的客户端工具
MongoDB 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 NoSQL 数据库,提供了命令行客户端工具 mongoshell 和图形化工具 MongoDB Compass。mongoshell 可以进行数据查询和管理操作,而 MongoDB Compass 则支持可视化查询、聚合和数据分析。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 mongoshell 连接 MongoDB 服务器、创建数据库和集合、插入数据以及配置命令提示符。同时,还展示了 MongoDB Compass 的主界面及其功能。
【赵渝强老师】Redis的存储结构
Redis 默认配置包含 16 个数据库,通过 `databases` 参数设置。每个数据库编号从 0 开始,默认连接 0 号数据库,可通过 `SELECT <dbid>` 切换。Redis 的核心存储结构包括 `dict`、`expires` 等字段,用于处理键值和过期行为。添加键时需指定数据库信息。视频讲解和代码示例详见内容。
【赵渝强老师】Redis的安装与访问
本文基于Redis 6.2版本,详细介绍了在CentOS 7 64位虚拟机环境中部署Redis的步骤。内容包括安装GCC编译器、创建安装目录、解压安装包、编译安装、配置文件修改、启动服务及验证等操作。视频讲解和相关图片帮助理解每一步骤。
【赵渝强老师】MongoDB的安装与访问
本文介绍了在Linux系统上安装和部署MongoDB的详细步骤,包括安装依赖包、解压安装包、配置环境变量、创建数据目录及启动服务等。文中还提供了相关命令示例和注意事项,帮助用户顺利完成MongoDB的安装与配置。

01 入门PHP就来我这-安装phpstudy
路老师的PHP入门教程,带你从零开始学习PHP。首先下载并安装phpStudy,接着配置域名和端口,最后创建并运行第一个PHP文件。内容详实,适合初学者。
02 PHP数据类型基础
路老师的PHP教程,带你快速入门并深入了解PHP语言。内容涵盖PHP标记风格、注释、数据类型及转换等基础知识,结合实例操作,助你轻松掌握PHP编程技巧。适合初学者,尤其是已具备HTML和CSS基础的读者。
【赵渝强老师】MongoDB的存储结构
MongoDB 是一个可移植的 NoSQL 数据库,支持跨平台运行。其逻辑存储结构包括数据库、集合和文档,而物理存储结构则由命名空间文件、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组成。视频讲解和示意图进一步解释了这些概念。
PHP中哪个框架最适合做API?
在数字化时代,API作为软件应用间通信的桥梁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PHP中适合API开发的主流框架,包括Laravel、Symfony、Lumen、Slim、Yii和Phalcon,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和优势,帮助开发者选择合适的框架,提高开发效率、保证接口稳定性和安全性。

【赵渝强老师】基于Redis的旁路缓存架构
本文介绍了引入缓存后的系统架构,通过缓存可以提升访问性能、降低网络拥堵、减轻服务负载和增强可扩展性。文中提供了相关图片和视频讲解,并讨论了数据库读写分离、分库分表等方法来减轻数据库压力。同时,文章也指出了缓存可能带来的复杂度增加、成本提高和数据一致性问题。
【Clikhouse 探秘】ClickHouse 物化视图:加速大数据分析的新利器
ClickHouse 的物化视图是一种特殊表,通过预先计算并存储查询结果,显著提高查询性能,减少资源消耗,适用于实时报表、日志分析、用户行为分析、金融数据分析和物联网数据分析等场景。物化视图的创建、数据插入、更新和一致性保证通过事务机制实现。
Java并行流陷阱:为什么指定线程池可能是个坏主意
本文探讨了Java并行流的使用陷阱,尤其是指定线程池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并行流的设计思想,指出了指定线程池的弊端,并提供了使用CompletableFuture等替代方案。同时,介绍了Parallel Collector库在处理阻塞任务时的优势和特点。
Apache Doris 2.1.7 版本正式发布
亲爱的社区小伙伴们,**Apache Doris 2.1.7 版本已于 2024 年 11 月 10 日正式发布。**2.1.7 版本持续升级改进,同时在湖仓一体、异步物化视图、半结构化数据管理、查询优化器、执行引擎、存储管理、以及权限管理等方面完成了若干修复。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数据库
数据库领域前沿技术分享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