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网络IO之NIO/BIO

本文涉及的产品
Redis 开源版,标准版 2GB
推荐场景:
搭建游戏排行榜
RDS MySQL Serverless 基础系列,0.5-2RCU 50GB
云数据库 Tair(兼容Redis),内存型 2GB
简介: 本文介绍了Java网络编程的基础与历史演进,重点阐述了IO和Socket的概念。Java的IO分为设备和接口两部分,通过流、字节、字符等方式实现与外部的交互。

前言

  • Java的IO ,就是 输入/输出 (Input/Output),分为IO设备IO接口两个部分。
  • 常听输入输出流、输入输出字节、输入输出字符...Java与外部交互都可转化为流、字节字符进而封装为对象、进而方便程序员编程。
  • Java与网络交互就是网络IO、Java与磁盘交互就是磁盘IO。
  • Java网络IO是什么?用系统调用read从socket中读取数据。

一、Java网络编程基础

1、Socket

  • 网络上两个程序通过一个双向通讯连接实现数据的交换。
  • 这个双向通讯链路两端端点称为Socket,通常用来实现连接用。
  • 一个socket必须由IP+端口号port组成。
  • socket是个支持TCP/IP等协议的编程界面。

2、Java中的Socket

  • Java中socket主要是基于TCP/IP。
  • Java的java.net包中提供了socket(客户端)和serverSocket(服务端)。
  • Java中socket使用方法:
  1. 创建socket
  2. 打开连接到socket的输入/输出流
  3. 按照协议对socket的读取/写入
  4. 关闭socket  

3、Java中的IO  

Socket建设完毕,网络数据的传输通路没问题,那么数据,该怎么读取呢?

  • 关于读取JDK 1.0就有读取的包提供——java.io
  • Java 的 I/O输入输出系统解决的问题是:
  • 各种I/O源端和与之通信的接收端(文件/控制台/网络链接...)
  • 多种不同方式进行通信:顺序/随机/缓冲/二进制/按字符、按字、按行...
  • Java的“流”屏蔽了实现I/O设备中处理数据的细节

二、Java网络IO的历史演进

与其说是Java的IO历史,不如说是操作系统的网络IO历史

  • read是操作系统的方法,java只是调用这个接口。

以Linux为例:

第一阶段:调用read读取socket数据,有数据则读取,没数据则等待。

第二阶段:调用read读取socket数据,有数据则读取,没数据则返回-1,

                 errno设置为EAGAIN。

第三阶段:监听socket,有数据则通知。

第一阶段  Java网络编程情况

第一阶段:调用read读取socket数据,有数据则读取,没数据则等待。

在此前提下如何设计Java程序呢:

  • 线程若阻塞在read中,那么为了程序继续向下执行,就只能开启新的线程。

1、为代码编程示例

A) ServerSocket服务端通道建设伪代码示例

java

代码解读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ServerSocke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 创建一个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 threadPool =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
        // 创建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3000);
        // 死循环(监听serverSocket),等待客户端连接
        while (true) {
            Socket client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 创建一个线程用于处理通信数据
            threadPool.execute(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handler方法为处理数据的方法:见下文 B)IO处理数据为代码示例
                    handler(clientSocket); 
                }
            });
        }
    }
}

B) IO处理数据为代码示例

arduino

代码解读

复制代码

private static void handler(Socket clientSocket) throws IOException {
        //接收数据,没有数据可读时就阻塞
        int read = 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read(new byte[1024]);
        if (read != -1) {
            //处理数据的业务方法
        }
}

2、弊端

read() 操作卡住的(阻塞),如果单线程很可能卡死住,如果多线程呢(如上),可以解决卡住问题,但是带来哪些影响?

  • 每个线程处理一个网络请求,1000个并发请求就开1000个线程。
  • 每个线程占用一定内存做为线程栈,每个1M,1000个就是1G。
  • 都没数据时候,这1000个线程闲着。
  • 如果用线程池,就限制了并发的数量。

3、总结

这种调用read读取socket数据,有数据则读取,没数据则等待。称之为BIO,即阻塞IO。


第二阶段  Java网络编程情况

第二阶段:调用read读取socket数据,有数据则读取,没数据则返回-1,

errno设置为EAGAIN。


Java为此做了哪些改变呢?NIO模型登场!

  • NIO新增缓冲区(Buffer)。
  • 面向流意味着每次从流中读一个或多个字节,直至读取所有字节,它们没有被缓存在任何地方。
  • NIO数据读取到一个它稍后处理的缓冲区,需要时可在缓冲区中前后移动。增加了处理的灵活性。
  • buffer 底层就是个数组。
  • NIO新增双向通道(Channel)。
  • 一个单独的线程现在可以管理多个输入和输出通道(channel)。
  • NIO新增多路复用器(Selector)。
  • 将Channel注册在Selector上
  • Selector可以监听Channel的四种状态(Connect、Accept、Read、Write)
  • 监听到某一Channel的某个状态时,才对Channel进行相应的操作

对应的操作系统是什么呢?

  • NIO底层在JDK1.4版本是用linux的内核函数select()或poll()来实现。
  • NIO底层在JDK1.5版本是用linux的内核函数epoll()基于事件响应机制来优化NIO。

I/O多路复用底层主要用的Linux 内核·函数(select,poll,epoll)来实现

windows不支持epoll实现,windows底层是基于winsock2的select函数实现的(不开源)

1、NIO如何使用? 客户端代码示例

scss

代码解读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NioServ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 创建NIO 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Socket = ServerSocketChannel.open();
        serverSocket.socket().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9000));
        // 设置ServerSocketChannel为非阻塞
        serverSocket.configureBlocking(false);
        // 打开Selector处理Channel,即创建epoll
        Selector selector = Selector.open();
        // 把ServerSocketChannel注册到selector上,并且selector对客户端accept连接操作感兴趣
        serverSocket.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ACCEPT);

        while (true) {
            // 阻塞等待需要处理的事件发生
            selector.select();
            // 获取selector中注册的全部事件的 SelectionKey 实例
            Set<SelectionKey> selectionKeys = selector.selectedKeys();
            Iterator<SelectionKey> iterator = selectionKeys.iterator();
            // 遍历SelectionKey对事件进行处理
            while (iterator.hasNext()) {
                SelectionKey key = iterator.next();
                // 如果是OP_ACCEPT事件,则进行连接获取和事件注册
                if (key.isAcceptable()) {
                    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 = (ServerSocketChannel) key.channel();
                    SocketChannel socketChannel = server.accept();
                    socketChannel.configureBlocking(false);
                    // 这里只注册了读事件,如果需要给客户端发送数据可以注册写事件
                    socketChannel.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READ);
                    //客户端连接成功
                // 如果是OP_READ事件,则进行读取和打印
                } else if (key.isReadable()) {  
                    SocketChannel socketChannel = (SocketChannel) key.channel();
                    ByteBuffer byte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28);
                    int len = socketChannel.read(byteBuffer);
                    // 如果有数据
                    if (len > 0) {
                        //接收数据
                        String data = new String(byteBuffer.array());
                        //执行处理数据的业务逻辑
                    // 如果客户端断开连接,关闭Socket
                    } else if (len == -1) { 
                        //客户端断开连接,关闭socket
                        socketChannel.close();
                    }
                }
                //从事件集合里删除本次处理的key,防止下次select重复处理
                iterator.remove();
            }
        }
    }
}

2、总结

NIO整个调用流程就是

  • Java调用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函数来创建Socket,获取到Socket的文件描述符。
  • Java再创建一个Selector对象,对应操作系统的Epoll描述符,将获取到的Socket连接的文件描述符的事件绑定到Selector对应的Epoll文件描述符上。

事件的异步通知

  • 实现了使用一条线程
  • 不需要太多的无效的遍历
  • 将事件处理交给了操作系统内核(操作系统中断程序实现)
  • 大大提高了效率


转载来源:https://juejin.cn/post/7107260376181391390

相关文章
|
6月前
|
存储 网络协议 安全
Java网络编程,多线程,IO流综合小项目一一ChatBoxes
**项目介绍**:本项目实现了一个基于TCP协议的C/S架构控制台聊天室,支持局域网内多客户端同时聊天。用户需注册并登录,用户名唯一,密码格式为字母开头加纯数字。登录后可实时聊天,服务端负责验证用户信息并转发消息。 **项目亮点**: - **C/S架构**:客户端与服务端通过TCP连接通信。 - **多线程**:采用多线程处理多个客户端的并发请求,确保实时交互。 - **IO流**:使用BufferedReader和BufferedWriter进行数据传输,确保高效稳定的通信。 - **线程安全**:通过同步代码块和锁机制保证共享数据的安全性。
241 23
|
7月前
|
安全 网络协议 Java
Java网络编程封装
Java网络编程封装原理旨在隐藏底层通信细节,提供简洁、安全的高层接口。通过简化开发、提高安全性和增强可维护性,封装使开发者能更高效地进行网络应用开发。常见的封装层次包括套接字层(如Socket和ServerSocket类),以及更高层次的HTTP请求封装(如RestTemplate)。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RestTemplate简化HTTP请求的发送与处理,确保代码清晰易维护。
|
9月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单位网络监控软件:Java 技术驱动的高效网络监管体系构建
在数字化办公时代,构建基于Java技术的单位网络监控软件至关重要。该软件能精准监管单位网络活动,保障信息安全,提升工作效率。通过网络流量监测、访问控制及连接状态监控等模块,实现高效网络监管,确保网络稳定、安全、高效运行。
200 11
|
Java API
每天一个知识点(七)Java中BIO、NIO、AIO 有什么区别?
BIO即同步阻塞IO,实现模型为一个连接就需要一个线程去处理。这种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当有客户端来请求服务器时,服务器就会开启一个线程去处理这个请求,即使这个请求不干任何事情,这个线程都一直处于阻塞状态。
|
7天前
|
数据采集 存储 弹性计算
高并发Java爬虫的瓶颈分析与动态线程优化方案
高并发Java爬虫的瓶颈分析与动态线程优化方案
Java 数据库 Spring
42 0
|
20天前
|
算法 Java
Java多线程编程:实现线程间数据共享机制
以上就是Java中几种主要处理多线程序列化资源以及协调各自独立运行但需相互配合以完成任务threads 的技术手段与策略。正确应用上述技术将大大增强你程序稳定性与效率同时也降低bug出现率因此深刻理解每项技术背后理论至关重要.
51 16
|
28天前
|
缓存 并行计算 安全
关于Java多线程详解
本文深入讲解Java多线程编程,涵盖基础概念、线程创建与管理、同步机制、并发工具类、线程池、线程安全集合、实战案例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助你掌握高性能并发编程技巧,应对多线程开发中的挑战。
|
1月前
|
数据采集 存储 前端开发
Java爬虫性能优化:多线程抓取JSP动态数据实践
Java爬虫性能优化:多线程抓取JSP动态数据实践
|
2月前
|
Java API 调度
从阻塞到畅通:Java虚拟线程开启并发新纪元
从阻塞到畅通:Java虚拟线程开启并发新纪元
293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