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2020年6月22日北京智源大会演讲分享之机器感知专题论坛—15:30-16:10孙富春教授《机器人视触觉传感器与主动感知》

简介: AI:2020年6月22日北京智源大会演讲分享之机器感知专题论坛—15:30-16:10孙富春教授《机器人视触觉传感器与主动感知》


导读:首先感谢北京智源大会进行主题演讲的各领域顶级教授,博主受益匪浅,此文章为博主在聆听各领域教授或专家演讲时,一张一张截图进行保存,希望与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一起见证或筑起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十年。非常欢迎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网友,前来留言探讨与分享,同时感谢点赞或评论!

 

 

目录

15:30-16:10 机器人视触觉传感器与主动感知


 

 

 

 

15:30-16:10 机器人视触觉传感器与主动感知

  • 孙富春  清华大学

 


目录
打赏
0
0
0
0
1042
分享
相关文章
北大计算机学院再登国际AI顶刊!张铭教授团队揭露医疗AI致命漏洞
【10月更文挑战第17天】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张铭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人工智能期刊上发表重要成果,揭示了医疗AI系统中的致命漏洞——“模型反演”。该漏洞可能导致误诊和医疗事故,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强调了医疗AI系统安全性评估的重要性。
67 1
AI与艺术创作:机器的艺术天赋
【10月更文挑战第31天】本文探讨了AI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及其独特“艺术天赋”。从绘画、音乐、文学到设计,AI通过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生成对抗网络等技术,逐渐展现出强大的创作能力。尽管面临原创性、审美标准和法律伦理等挑战,AI艺术创作仍为艺术界带来了新的视角和灵感,未来有望与人类艺术家共同推动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北大计算机学院再登国际AI顶刊!张铭教授团队揭露医疗AI致命漏洞
【10月更文挑战第16天】北京大学张铭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人工智能期刊上发表重要成果,揭示了医疗AI系统中的致命漏洞——“模型反演”。该漏洞可使攻击者通过特定数据样本误导AI诊断,引发误诊风险。此发现引起广泛关注,强调了医疗AI安全评估的重要性。
93 4
AI伦理边界:当机器决策超越人类认知
【9月更文挑战第5天】AI伦理边界的探索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一定能够找到一条既符合伦理道德又能够充分发挥AI技术潜力的道路。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迎接AI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AI与创意写作:机器如何学习讲故事
【7月更文挑战第8天】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人工智能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了文学创作的领域。本文将探讨AI在创意写作中的应用,揭示它如何通过算法模仿人类的思维模式,生成引人入胜的故事。我们将一同穿梭于代码与文字之间,见证一个由数据驱动的叙事新纪元的诞生。
东哥教你如何用Orange Ai pro为家里做一个垃圾分类检测机器
## 摘要 本文由东哥原创,介绍了使用Orange AI Pro开发板进行AI项目开发的体验。这款开发板主打强大的AI算力,搭载昇腾AI芯片,提供8-12TOPS的性能,媲美英伟达RTX3080显卡。它支持外接eMMC和4K显示器,适合实时视频流模型部署。作者详细阐述了从购买、烧录镜像到环境配置的过程,包括安装ACLLite库、模型转换工具ATC的使用,以及YOLOv5模型的转换和部署。文章还展示了如何建立一个垃圾检测项目,利用计算机视觉进行实时垃圾分类,并分享了性能体验,认为开发板在散热和噪音控制上表现良好,适合AI爱好者和开发者进行DIY项目。
|
7月前
|
Telegram统计机器人源码/TG记账群发机器源码人/TG自动记账全开源版本
Telegram统计机器人源码/TG记账群发机器源码人/TG自动记账全开源版本
348 0
|
9月前
|
AI信任危机之后,揭秘预训练如何塑造机器的可信灵魂
【5月更文挑战第10天】研究人员探讨了预训练如何影响大型语言模型的可信度,以解决AI信任危机。论文通过线性探测和相互信息估计分析预训练过程中的可信度变化,发现模型在预训练早期就能区分可信度概念。提出使用引导向量增强预训练阶段的可信度,但该方法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研究表明预训练有“拟合和压缩”两阶段,为理解模型可信度提供新视角。[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402.19465)
78 3
植保机器人环境感知地理定位与导航
植保机器人环境感知地理定位与导航
108 4
植保机器人环境感知
植保机器人环境感知
70 4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