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最短路径问题?
既然知道Dijkstra是用来解决最短路径问题,那我们肯定要先清楚是最短路径问题。最短路径通俗的来说,就是在一个图中,从一个起始源点,到另外一个点的最小代价。为什么是最小代码而不是最短路径?
因为可能题意说的并不是距离,也有可能是需要花费的金钱或者时间等,但其实都是最短路径问题的模型。
🍈2.什么是Dijkstra算法?
Dijkstra有两种,一种是朴素的Dijkstra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n^2),n是图中的点数。另外一种是堆优化版本的Dijkstra,时间复杂度是O(mlongn),n是图中的点数,而m是图中边的数量。对于为什么能优化,我们在后面会详细介绍,但其实两者的核心原理是一样的。
首先,Dijkstra是一种基于贪心思想的算法。用来解决带有非负权值的有向图或者无向图的单源最短路问题。一定要注意Dijkstra只适用于正权值的单源最短路问题,对于带有负权值的问题我们不可使用Dijkstra算法,需要使用其他算法。
算法思路:
Dijkstra首先会找到一个距离起点最近的点且该点并未确定好最短距离,然后再利用该点去更新其他点的最短距离。就比如有ABCDE五个地点,A为起点,首先找到了距离A点最近的点是B点,这时我们去判断一下从A点直接走到C、D、E点和先从A走到B再从B走到C、D、E点哪一种路劲更短,我们更新一个更小的值。
上面的思想大概就是Dijkstra的核心,但具体需要如何完成我们还是需要用例子来讲解
🍐3.Dijkstra算法的成员变量
为了方便后续大家更好的理解Dijkstra算法和不会对代码产生疑问,我们首先要来了解和学习一下Dijkstra算法需要哪些成员变量。
1.int类型的dist[]数组
//保存源点到各个顶点的最短距离 static int[] dist=new int[N];
dist的意思原为distance,翻译过来也就是距离的意思,因为是求最短路径,所以肯定需要有数组来记录记录。dist数组记录的是点到起点的最短距离,一般在初始化的时候,我们需要将整个数组初始化为无穷大,因为无穷大代表无法达到,每次更新时因为会取最小值,所以如果一个点起点无法到达它,那它最后的值肯定还是无穷大。
然后要将dist[start]赋值为0,start是我们的起点,具体是哪个点看题意而定,一般都是编号为1的点。为什么要赋值为0呢?起点到起点自己的距离当然为0啦。
2.boolean类型的st[]数组
//用于在更新最短距离时 判断当前的点的最短距离是否确定 是否需要更新 static boolean[] st=new boolean[N];
st数组的含义类似我们在BFS和DFS钟的作用,都是为了记录已经遍历过的点,我们每次找到距离起点最近的点时,这个点应该是我们之前没有选择过的。因为找到距离起点最近的点是为了用它去更新其他的点,如果此时它已经被使用过了那么再找他就毫无意义,所以每次使用完以后我们要将该点标记为true。
3.邻接矩阵g[][]
//g[i][j]表示i号点到达j号点的距离 static int[][] g=new int[N][N];
既然是图论题目肯定需要有东西来存储图,而我们常用的便是邻接矩阵(稠密图常用)和邻接表(稀疏图常用)。
这里我们为了方便理解使用的是邻接矩阵,g[i][j]表示的是从i点走到j点的距离
🍍4. Dijkstra的样例流程
首先我们有这样的一张有向图,其中点v1是起点。
刚刚说了我们的Dijkstra需要数组dist和st。于是我们初始化有了这样两个数组,st默认全为false。而dist根据刚才的含义,我们的两个数组初始值应该是
1.找到距离起点最近且未标记过的点
根据前面我们说的做法,我们首先要找到一个距离起点最近的点且未被标记过的点,根据上图我们可以知道。这个符合的点肯定首先会找到起点自己,因为dist[1]是0嘛,肯定是最小的,然后再去用它更新其他点的距离,经过更新以后dist和st数组的值就应该变成了
为什么有的点还是正无穷?
因为我们此时找到的是起点,所以我们只能从用从起点去更新其他点,而起点1号点相连的只有3,5,6号点,而我们dist数组的3,5,6下标的值都还是正无穷,所以我们取更小的值。当然完事以后别忘记把st[1]标记为true,表示已经搜索过这个点。
接下来我们继续重复的步骤。
仍然是找到距离起点最近且未标记过的点。这次我们找到的是3号点。还是应用相同相同的判断逻辑,首先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从3号点能直接到达的点只有4号点,这时候我们就要用贪心的思想去判断了——究竟是从1号点直接走到4号点近,还是从1号点走到3号点再走到4号点近?
我们直接比较dist的值即可。通过判断可知dist[4]>dist[3]+g[3][4](不知道g[3][4]什么含义上去看看成员变量的介绍)。所以我们要更新dist[4]的值为dist[3]+g[3][4]。然后再将st[3]变为true。数组的值会变成
接下来我们继续重复的步骤。
这次我们找到的点应该是5号点,因为st为false且dist最小的就是5号点了。
然后可知5号点能直达的点有4号点和6号点,然后我们开始判断:
dist[4]=60>dist[5]+g[5][4]=30+20=50,所以我们将dist[4]更新为50
dist[6]=100>dist[5]+g[5][6]=30+60=90,所以我们将dist[6]更新为90
所以两个数组的值将更新为:
看到这里我相信你应该能明白这个算法的核心思想了,我也就不过多往下找了,重要的是向大家完成代码的实现。
如果继续查找就会找到此时的点为4号点,而4号点能到达六号点,加以判断出:
dist[6]=90>dist[4]+g[4][6]=50+10=60,所以dist[6]会变为60。最终代码的结束也就是st全变为true。此时dist[j]也就表示起点到点j的最短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