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星CEO伍勇——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 MaxCompute,5000CU*H 100GB 3个月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MaxCompute,500CU*H 100GB 3个月
简介: 说到做问卷,你首先会想到谁?杭州早高峰街头,我们随机拦下100名行人,向他们询问同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调研活动需要做问卷,你会选择什么工具?”得到的60多个回答中,都指向同一个答案——问卷星。对于很多人来说,“问卷星”可能就是做问卷的代名词了。那么,究竟谁是“问卷星”?这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上云,是问卷星从开始就在做,现在依然坚持的事情,“我们整个平台一天有上亿的数据量,以前要对这些数据去做一个归总,可能要跑几个小时或者一天时间。在云上,可能只要几秒钟就可以出来结果,其实是总体效率给我们提升了。因为像以前的话,我们每天晚上从凌晨开始就要跑数据,到早上七八点钟才会出结果。”


从自己建机房到在云上跑数据,从传统数据库到全面上云,安全合规、隐私保护、性能提升,问卷星已经成为一个富有经验的“云上舵手”。数字科技陪伴企业成长,“刚开始上云时,我们对云端这个东西不是特别了解。尤其是在数据库的优化上面,我们传统的数据跟阿里云这边数据库还是会有一些不同的,也遇到了一些性能瓶颈。阿里云的架构师和技术团队都很重视,及时的过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问卷星CEO伍勇这样说到。

O1CN013aOJ1j1qMnySOsuy9_!!6000000005482-0-tps-1212-802.jpg


创业,“堂吉诃德”的风车之战


时间回到2005年的夏天,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园里,几个要毕业的计算机系学生却不想找工作。“名校”、“计算机”、“研究生”,随便一个头衔,都能让他们找到一份体面轻松的工作,但是这几个年轻人却选择一条不那么平坦的路——创业。


这在当时的身边人看来,多多少少有点“傻气”。


胡啸,问卷星创始人,一个地地道道的湖南人,创业对于他来说是一件要长久地做下去的小事儿,对他来说,专注于产品本身,为正在做的事情全心全意付出,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伍勇,问卷星联合创始人,网络上至今还能找到对他的评价——“充满激情,富有理想,典型技术狂热分子,同时又具备极强的理性思考能力,善于将用户需求和团队创意融入到实际产品中。 ”


毕业前,他们一起开发了一个基于PDA的餐厅点菜系统,后面没有资金了,项目也就无果而终;毕业后两年,他们做了不下五六个项目,慢慢的开始有了一些经验。


转折点发生在2006年,在开发了几个定制的企业信息化软件项目后,他们想做一个自己的品牌,而不再是像以前那样,每次根据一个客户的特定需求开发软件。


“以前那几个项目之间没有连贯性,谈不上进入某一个行业,不能积累行业和客户资源。”


要做一家“自来水”公司,把管道深入千家万户。他们的想法也是具有一种堂吉诃德式的精彩——“只要研发出一个大家需要而且好用的产品,那千千万万的网民就能在自己的电脑前使用这个产品。”


从哪里入手呢?那就创建一个网站吧,让所有人只要登录这个网站就可以自行开展在线问卷调查、测评和投票。2006年11月,武汉的一间创业办公室里,问卷星诞生了。这也是国内最早提供自助式在线问卷调查、测评、投票服务的网站。16年过去了,这家企业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问卷品牌。


然而,有了自己的品牌,创业也没有变得简单。


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业务入不敷出、在最难的时候,胡啸甚至要抵押自己的房子去借款,伍勇在外面接活赚钱来贴补软件开发。


即便是这样,不断的病毒攻击、全国各地机器托管环境的艰难、不知道市场空间在哪里……


回忆起来那些日子,伍勇说:“当时我们开玩笑,每天要是能有1000个人来使用问卷,就可以出去大吃一顿了。”


2016年问卷星举公司搬到了长沙,原因很简单,“我们都是湖南人”,创业几年,这群人依然有着少年的简单而不复杂——一年营收一两百万,这是他们的目标。


2014年,问卷星平台累计回收答卷数突破1亿份,从0到1亿,他们花了足足八年时间。

2021年,问卷星平台上累计发布问卷1.45亿份,回收答卷115亿份——从1亿到100亿,他们只用了七年时间。


一份简单的问卷,背后能有什么技术含量呢?


在问卷星联合创始人、CEO伍勇看来,一个产品做出来,首先要考虑它的性能是不是可以支持足够多的用户的使用。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问卷可能要就是有几百万人或者上千万人来填写。而问卷全部内容都是用户自己定义的,技术要去实现用户图像的各个逻辑展现一些相互之间的关联。在这个用户量级上,要保证数据使用和分析的顺畅,背后是要做很多优化的。


即便是做市场调查,他们也是要对整个市场营销的背景有一定了解,然后面向市场人群,在有一个比较详细的探索和了解之后才会进一步做开发。同时,各种新的研究方法,都需要不断更新迭代,植入到文件信息的产品里面。


前进,数字科技陪伴企业成长


伍勇特别提到,“阿里云的平台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一个支撑。”


对于一份问卷来说,峰值可能会有几千万的用户流量,在以前,要扩容机器,或者在流量上面去做扩容,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因为跟运营商这边,他是不会跟按照平均值来收费,它可能就会按你的峰值来收费,就是对我们这种创业者来说是很不方便。因为它峰值可能说是平均流量的十倍或者100倍。那你如果按这个流量去付费的话,那公司很可能是没有办法去盈利的。”就算是要进行机器扩容,也就是因为高峰的时候,可能要买很多台机器,但是对于平均值来说可能只要5台机器,像阿里云这种平台就可以做到就很实时的去实现扩容,这样对用户体验来讲也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其次是数据存储问题,伍勇讲起来刚开始的创业时,因为数据增长,经常要去自己亲自去机房去换硬盘,从长沙跑到上海去换一块硬盘就要耽误两三天时间,在更换硬盘的时候还要把机器给停掉。但是现在,完全是对用户来说完全无感知的,后台自己就会把这个变化给完成。只要点一个键,空间就可以直接增长,确实是给企业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个无缝衔接的一个过渡阶段。


还有数据分析方面,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可能一个传统数据库做一些分析就够了。但是随着数据量越来越大,数据条数达到几十亿、上百亿甚至上千亿的规模,传统技术是没有办法去做这种分析的。“但是阿里云,他有这种认知分析产品,包括大数据、数据库这种产品是可以帮助我们去做这个事情的。我们现在是因为一开始可能只是用的传统的像ECS或者RDS这种产品就足够了。现在我们是用了阿里云的大数据计算服务MaxCompute或者其他的一些大数据方面的产品了。而且后面应该还会用更深入一点。”


再创业,不止问卷调查


1)成立16年,销售和市场从0起步

在问卷星,75%的员工是做技术出身的。成立第16个年头,虽然有了上亿的市场规模,但这家企业的销售和市场团队竟然刚刚从0到1开始起步,对外的广告也打得很少,整个市场以近乎自然增长的模式每年累积起来。产品驱动,是他们前16年一直在做的事情,也是他们走到今天的基础。问卷调查、在线考试、人才盘点、在线测评、报名表单……打开问卷星的官网,会发现“不止问卷调查/在线考试“几个大字。成立的第16个年头,仅仅用问卷来代表这家公司,可能已经不够了。


2)上架钉钉应用市场,企业用户开启更便利

调研发现,在问卷市场上,绝大部分的用户都是以个人身份在进行使用,而企业身份的用户则是一个蓝海市场。但是其实对于问卷星来说,企业功能版本已经相当完备了:对于HR团队来说,360度评估与人才盘点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全方位、多维度评估员工;对于市场团队来说,49种题型、新增热力图模式、实时数据分析,支撑大规模市场调研与数据分析,帮助产品开发与市场推广做出更好决策。

为方便企业用户更加便利的开启问卷调查、在线测评、报名等工作,问卷星日前已上架钉钉应用市场,企业用户无需在不同平台切换,在钉钉中即可完成沟通和处理业务全过程。问卷星与钉钉的深入融合,高效支持企业实现各项数据采集和整理,以数据驱动,为决策赋能,助力企业持续成长。


3)未来继续专注于产品本身向前走

16年前,创始人对问卷星的规划就是做好一款大家都会用的产品。16年了,我们发现,在可预见的未来,他们仍然专注于产品本身,提供专业的自助式在线问卷调查、考试、投票、表单和测评。向前走,不忘记为什么出发,他们终究走向了心中的自己。


想要了解更多阿里云客户故事、企业成长相关的数字技术产品解决方案,或是了解企业发展所需的融资服务品牌扶持、组织培训和行业活动等服务,可以进入官网主页进行查看~

阿里云企业成长服务中心https://enterprise.aliyun.com/

开发者社区1.jpg

扫码加入钉钉群可享有以下权益↓

开发者社区2.jpg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MaxCompute的热门话题分析
本实验围绕社交用户发布的文章做了详尽的分析,通过分析能得到用户群体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地理位置分布,以及热门话题的热度。
SaaS 模式云数据仓库必修课
本课程由阿里云开发者社区和阿里云大数据团队共同出品,是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课程。本课程由阿里云资深产品和技术专家们从概念到方法,从场景到实践,体系化的将阿里巴巴飞天大数据平台10多年的经过验证的方法与实践深入浅出的讲给开发者们。帮助大数据开发者快速了解并掌握SaaS模式的云原生的数据仓库,助力开发者学习了解先进的技术栈,并能在实际业务中敏捷的进行大数据分析,赋能企业业务。 通过本课程可以了解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功能及典型适用场景,可应用MaxCompute实现数仓搭建,快速进行大数据分析。适合大数据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 大量数据需要处理、存储和管理,需要搭建数据仓库?学它! 没有足够人员和经验来运维大数据平台,不想自建IDC买机器,需要免运维的大数据平台?会SQL就等于会大数据?学它! 想知道大数据用得对不对,想用更少的钱得到持续演进的数仓能力?获得极致弹性的计算资源和更好的性能,以及持续保护数据安全的生产环境?学它! 想要获得灵活的分析能力,快速洞察数据规律特征?想要兼得数据湖的灵活性与数据仓库的成长性?学它! 出品人:阿里云大数据产品及研发团队专家 产品 MaxCompute 官网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odps 
目录
相关文章
|
芯片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纪念我逝去的大学生活
前几天在B站发了一个视频,没想到火了。截止目前播放量达到了10.6万,点赞量4700+,评论700+。正如我标题所起的那样,我是一个普通人,而这也仅仅是是一个普通人的大学四年生活罢了。大家的每条评论和私信我都认真看了,今天就以小伙伴的评论和后台私信统一给大家回复一下!希望能对还未毕业的小伙伴有所帮助,如果有不正确或者不同看法请在下方留言区评论留言!
152 0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纪念我逝去的大学生活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安全
我离开谷歌,决定创业后的几点感悟
直到现在,我做每一份工作的时候一开始都会定下两个目标:让自己毕业,然后在我被开掉之前就走人。自然,当我到了“已经毕业”和“是时候走人”的状态的时候,一段旅程就该结束了。3 月 2 日,在我收到“欢迎来到谷歌!”邮件的那天后已经过了 11 年零 2 周,我交出自己的徽章,告别了一个当初没想到会待这么长时间,对它如此了解的组织。
136 0
我离开谷歌,决定创业后的几点感悟
|
人工智能 运维 小程序
为何小程序上线了,他们的内心却留下遗憾? | 11月1号栖夜读
今天首篇文章,讲述了:出于多端投放和开放生态的考虑,闲鱼开始接入整个阿里小程序体系。闲鱼在9月份迅速上线了第一个小程序鱼塘小程序,由于刚接触不熟悉小程序体系,整体性能上有比较大的优化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问题。
273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