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局时代:RISC-V处理器架构的技术演变及商业想象(下)

简介: 技术解码栏目:是面向开发者详细解读芯片开放社区(OCC)上关于处理器、芯片、基础软件平台、集成开发环境及应用开发平台的相关技术,方便开发者学习及快速上手,提升开发效率。

编辑语:

技术解码栏目:是面向开发者详细解读芯片开放社区(OCC)上关于处理器、芯片、基础软件平台、集成开发环境及应用开发平台的相关技术,方便开发者学习及快速上手,提升开发效率。


上期【技术解码】,我们带大家了解了RISC-V的起源,以及RISC-V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本文是上期的姊妹篇,将基于前文,详尽阐述RISC-V的“开源”,并剖析RISC-V架构的发展现状,预测其未来发展方向。


01开源”的RISC-V架构

在上篇中,我们介绍了X86架构是一种完全封闭的指令架构,相比之下ARM架构是一种“开放”的指令架构,只要获得了ARM的IP授权就可以使用ARM架构并享受之上沉淀的软件生态。但是ARM也只是“开放”,在ARM之后,RISC-V出现了。


RISC-V不是一种技术的创新(因为在此之前已经有非常多的成熟优秀的RISC架构了),而是商业模式的重大变革,RISC-V直接将指令架构给“开源了”(注意此处是开源),这是之前完全没有的一种新的指令架构运营模式(虽然Open RISC等也是开源,但是后文会分析为什么RISC-V会做得比OpenRISC成功)。RISC-V通过“指令架构开源”“架构标准全球开放讨论”两大杀手锏吸引全球的处理器架构大拿、软件开发者与开源爱好者围绕着他做全球生态建设”。


image.png


读者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感觉,这也是RISC-V架构的高明之处,说白了,RISC-V是一种与X86和ARM完全不一样的运作方式,他将指令集架构推进到了一种最极致的方式:就是指令架构开源,全球无论是企业、研究所、个人都可以完全免费的使用。


所以说,RISC-V和X86、ARM的竞争完全是不同维度的竞争,他们三个分别是全球处理器技术演进在不同阶段的产物,而基本可以确定的是未来三种架构会长期共存,只是应用的侧重领域有所不同罢了。


看到这里,读者可能有一些疑问,那在RISC-V之前,已经有OpenRISC等开源指令架构了,那为什么OpenRISC没起来,而是RISC-V起来了。


笔者认为这主要还是得益于伯克利团队的根正苗红以及恰到好处的运营方式,伯克利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精简指令集架构的处理器并完善了其基础理论,对处理器架构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当伯克利大学提出了RISC-V指令集并开源的时候迅速获得了工业界和开发者的高度关注,这之后Krest教授团队又采用第三方独立的基金会的方式进行运营,其“中立”和“开放”的属性吸引了大批的企业和开发者投身其中。


02 RISC-V架构的现状

现在,虽然RISC-V架构还不完善,在诸如安全、虚拟化架构、IOMMU/SMMU、中断控制架构、RAS(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and Serviceability)等方面还刚起步,在代码密度(code size)、虚拟内存管理、原子操作效率等方面也还存在一些缺陷,但这不会妨碍RISC-V架构的长远向好发展,因为其开源的本质不曾改变。


回顾Linux内核的发展历史,在Linux内核之前,IBM的Unix收费操作系统无论在稳定性和用户体验上都是非常成功的,而相比之下刚出道的Linux内核无论在稳定性以及用户体验上都比较糟糕,但是由于Linux内核的开源属性迅速在5年时间内(1991年到1996年)吸引了超过350万开发者的使用。


经过30年的发展,Linux操作系统(基于Linux内核开发的各种操作系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流的操作系统之一(Windows主要在桌面机,IOS/安卓主要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无论在服务器、云计算以及嵌入式领域基本已是Linux内核的天下。


微软公司也在2016年加入了Linux基金会并成为Linux社区的主要贡献企业之一。同样的,RISC-V虽然现在有不足和缺陷,但是基本可以确定的是,会有大量的企业、高校与个人爱好者会持续的围绕RISC-V开发并不停的推动RISC-V架构的成熟完善。


开源的运行方式很像自然界的进化方式,是一种杂乱无章的生机勃勃,表现为企业与个人都可以在上面做贡献,但是开源社区内部会形成一套自然的进化法则,那些好的架构与贡献经过“优胜劣汰”被社区与开发者接受并沉淀下来,所以某种意义上他比企业维护的商业版本更有生命力。


这里需要稍微引伸一下的是,虽然RISC-V架构本身是开源的,但是基于RISC-V架构开发的CPU IP核可以是收费的,这个道理很像开源的Linux与收费的Redhat Linux一样,Redhat可以提供相较开源Ubuntu/Debian更好的稳定性及对上层软件的兼容性,同理的,商业的RISC-V IP核可以提供比开源核更好的稳定性、发展连续性、售后服务等。


image.gifimage.png


03 RISC-V架构的未来

最后,笔者大胆的预测,RISC-V的发展也会与Linux内核的发展路径类似,先从各种嵌入式与端侧系统开始应用,在积累一定的架构成熟度与软件生态后,逐步的进入服务器和数据中心领域。


相较之下,在移动智能终端与PC机市场的发展会相对缓慢,这还要看一些操作系统对RISC-V的支持程度。另外,受NVIDIA收购ARM消息的影响,全球开发使用RISC-V的速度会进一步加快,无论最后收购案是否成功,这都将成为助推RISC-V发展的一个重要事件。


相关文章
|
1月前
|
传感器 存储 数据采集
04 深度解析物联网架构与技术应用于农业大棚系统
本文将深入探讨物联网架构在农业大棚系统中的应用,从设备接入、边缘网关、数据传输到云平台和应用平台,逐层解析其技术应用与通信协议,为读者全面呈现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实际运用场景。
|
1月前
|
监控 负载均衡 安全
构建高效微服务架构的五大核心技术实践
【4月更文挑战第2天】 在当今软件开发领域,微服务架构已成为构建复杂系统的首选模式。它通过将大型单体应用拆分成一系列小型、自治的服务来提高可维护性和扩展性。本文深入探讨了构建高效微服务架构的五大核心技术实践,包括服务拆分策略、API网关设计、服务发现与注册、熔断机制以及分布式追踪与监控。文章不仅分享了实践中的经验教训,还提供了实施这些技术时的具体建议和最佳实践。
|
1天前
|
存储 设计模式 架构师
编码之道:从技术细节到系统架构的升华
【5月更文挑战第9天】 在编程的世界里,每一行代码都承载着功能与美学的双重使命。本文将探讨如何从关注技术细节出发,逐步深化对系统架构的理解,并在实践中实现从代码编写者到系统设计师的转变。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我们将揭示那些看似平凡的技术感悟如何在复杂系统的构建中发挥关键作用,以及这一过程中对软件开发者的启示。
11 3
|
7天前
|
负载均衡 API 数据库
构建高效微服务架构的五大关键技术
【5月更文挑战第4天】 随着云计算和容器化技术的成熟,微服务架构已成为软件开发的主流模式。本文将详细探讨实现高效微服务架构的五个关键技术点:服务拆分策略、API网关设计、服务发现与注册、熔断机制以及分布式事务管理。这些技术点是确保微服务系统可扩展性、灵活性及稳定性的基石,对于后端开发者而言,掌握它们至关重要。文章将提供具体的实施建议和最佳实践,帮助读者构建和维护高性能的微服务系统。
|
10天前
|
设计模式 Cloud Native 算法
拥抱变化:我的技术适应之旅构建未来:云原生架构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角色
【4月更文挑战第30天】 在技术的浪潮中,我学会了不仅仅是编码,还有如何与时俱进。本文记录了我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开发者成长为一个能够适应不断变化技术环境的工程师的心路历程。从最初的困惑与挑战到后来的接纳与创新,我意识到,技术能力的提升和心态的转变同样重要。
|
10天前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安全
【TypeScript技术专栏】TypeScript在微前端架构中的应用
【4月更文挑战第30天】微前端架构通过拆分应用提升开发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TypeScript作为静态类型语言,以其类型安全、代码智能提示和重构支持强化这一架构。在实践中,TypeScript定义公共接口确保跨微前端通信一致性,用于编写微前端以保证代码质量,且能无缝集成到构建流程中。在微前端架构中,TypeScript是保障正确性和可维护性的有力工具。
|
12天前
|
设计模式 供应链 安全
如何在短频快的节奏中做好技术?业务开发必会的架构思维
本文提供一种业务架构设计模式:从业务&技术两个角度提炼出一个基础思维框架,供业务线开发同学参考。
如何在短频快的节奏中做好技术?业务开发必会的架构思维
|
17天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持续交付
构建未来:云原生技术在现代IT架构中的演进与实践
【4月更文挑战第24天】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云原生技术正成为推动创新和敏捷性的关键技术。本文聚焦于云原生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IT架构中的应用,探讨了如何利用容器化、微服务、DevOps和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等核心概念来优化资源利用率,提高系统弹性,并加速产品上市时间。通过分析多个行业案例,文章揭示了云原生实践对企业竞争力的显著影响,并提出了面向未来的IT架构战略建议。
|
27天前
|
供应链 安全 大数据
基于B/S架构的云计算技术区域健康云HIS系统源码 SaaS多医院模式
该系统通过区域云HIS的方式,按照信息系统三级等保相关要求统一部署在总院信息中心,通过政务外网和各基层卫生院互通。基层医生打开浏览器即可访问系统。整套系统统一管理统一维护,加强系统安全防护能力,全力保障医疗卫生大数据安全。
2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