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招生值得去阿里淘系做技术吗?

简介: 校招生值得去阿里淘系做技术吗?

111.gif

在网上看到一个话题:去阿里淘系做技术怎么样?值得应届生毕业去吗?

我们邀请了两位通过校招进入淘系技术的同学来回答这一问题。

空骋:浙大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图形学算法方向,2018校招入职淘系技术,至今三年;

念澄:香港中文大学系统工程系硕士,2021校招入职淘系技术,至今三个月。



01

淘系技术部 空骋


空骋,浙大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图形学算法方向。2018校招入职淘系技术后端岗,入职的时候 Java 还不会写……
现在淘系工作已3年,第一年主要工作方向是维护一个成熟稳定系统,后两年方向为参与研发新的技术平台,算是集齐了两种体验。
  校招的时候,淘系不会因为你不是这个方向来限制你


那会儿毕业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图形学方向就业形势严峻。对口的公司不多,主要是用在VR和AR方面,于是我就拓宽了自己的求职范围。


面试淘系的时候,我是属于跨方向和跨语言的,之前的实习经验也只写过一些客户端上的脚本语言。我印象很深的是,当时面试官不会刻意刁难我不懂的领域,他主要根据我在学校做过的项目和发过的论文,询问我一些比较开放的问题,比如项目实践中自己的思路和想法等等。


语言技能本身并不重要,这些都是可迁移的,更重要的是未来的可塑性。我觉得一些思维想法和热情很关键。


当时也是BAT的 offer 都集齐了,最终选择了淘系后端开发。一方面是我在杭州念书,喜欢杭州想要留下;另一方面是我比较看重淘宝这个平台,毕竟是航母级别的APP,这个结构和系统,我想要深入地去学习和了解.


   第一年的时候,我再淘宝做“网关&技术支持”


刚入职的时候是很亢奋的,一个现成儿的、成熟的系统摆在了我眼前,千万级QPS,学校里面从未接触过这么庞大的系统。所有的淘宝业务请求都要经过这个网关,它的核心关键是稳定性保障。
初期我的大部分工作就是维护它,小心翼翼那种。接到需求的时候我都非常谨慎,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小改动就会影响很多东西,我经常要拖着我的师兄和同事们一起来看变更的影响面。对当时的萌新来说,冲击力很大,见识得也多。
另外,我也负责这个系统面向全集团的答疑。没想到的是,答疑这活儿,很快让我自己陷入了迷茫。
咨询量和问题量很大,我总是尽快尽好地回复大家的问题,结果我发现自己工作效率极为低下,忙里忙外毫无产出……
阿里对新入职的人都会配一个师兄,从工作到生活,帮助全方面的适应和学习。师兄很快就发现了我这个问题,他提醒我,要学会规划自己的时间,安排事情的优先顺序。在他的启发下,我做了这样4件事:

  1. 设置固定的答疑工作时间
  2. 仔细盘查所有咨询问题,对于重复度高的问题,配置自动回复机器人
  3. 整合和重构已有的用户帮助文档&答疑话术,沿用至今
  4. 思考咨询问题背后的通用需求是什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


这样,我既帮业务解决了问题,又解放了自己的劳动力。


还有很多这样的时候,比如当初刚来的时候师兄给我讲了团队结构的演进和每个人负责的模块,这种“人”的视角其实很有意思,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目前的产品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和我能够发挥的作用。


我非常感谢淘系的师兄给我的指导和帮助。


   第二年的时候,我开始做从0到1的事情


这个转身还是挺猛的。19年4月之后,我们新拉了一个团队出来,做一个全新的研发平台。


没有任何历史包袱,我们需要系统性地去思考和搭建一个新的东西,不止是技术开发式的自嗨。这个东西的场景、价值和意义,在构建的时候就需要去不断思考,甚至延展思考业务未来的衍变。


我们探寻过,很多复杂的问题业界都没有特别明确的或者成熟的解决方案,社区上一些开源的东西也没有实践验证。淘宝是一家商业公司,重视的是业务价值,我们看重的是这个东西是否真的可以用。


太多问题扑面而来,这些事情都是我在旧系统里做维护不会考虑的。


我之前一直烦恼,上班以后似乎没办法系统地学一块东西,都是零零碎碎 get 各种技能。主管和师兄告诉我,不用太纠结这个,现在的学习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是在不断的实战和锻炼中成长,学的东西可以立马得到实践和检验。而且从更高阶的学习层面来说,通过零零碎碎的学习,长成自己的一块知识系统,才是真正的消化吸收。


如果说在淘系的技术发展前景,对我来说,现在做新平台研发的经历,让我慢慢确立自己以后想要走架构师的方向。


从我最开始负责的模块开始,从我去划分我代码里的功能点和接口开始,我一点点学会拆解和抽象一个需求,将它延展成小块去解决。随着我能力的提升,我的视角和边界会不断拓宽,需要抽象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复杂。研发平台-需求-写代码-测试-底层的资源交付,全链路的问题和视角是非常繁琐的,这也是我想要不断去精进自己的方向。


在淘系,这样的机会是非常多的,能够去交流和讨论的前辈和同事也很多。我也会看集团内部的ATA技术社区,看阿里学习的网站,大家沉淀的专业经验和知识都非常宝贵。



  最后,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话


我来淘系3年了。总的来说,这3年的成长符合自己的预期,更高兴的是找到了自己喜欢和亢奋的方向。
如果回到我挑offer的那一年,就像是题主目前的选择境况之中,以我的过往经验,我觉得主要是取舍问题。
首先,是怎么获得这些机会?这些不用细说,提升自己的硬实力。
其次,是怎么取舍平衡这些机会?最重要的还是遵从自己的内心,每一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有的人最重视地点,有的人最重视薪资等等。你如果明确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就按这个去选,当然更好的情况是你有一个长远规划,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
另外从过来人的角度说,薪资这个事儿要稍微放长远看,格局大一点,校招的起薪差距远不如三五年后的差距大,多多和师兄前辈交流,有些东西是进来以后才能看到的。
最后,我所在团队是淘系技术部-淘系架构团队,负责一站式serverless研发平台研发建设,不断为业务提升研发效率和极致研发体验。平台已平稳支撑淘系互动、淘宝人生、金币庄园、闲鱼、特价版等多个业务的6.18、双11、双12、春晚等多个大促活动。如果你对云原生、Serverless/FaaS、K8S或基础架构感兴趣的话,欢迎加入我们!邮箱:zhiheng.gao@alibaba-inc.com
其他团队也很好,欢迎大家来淘系技术,共同交流进步~


02

淘系技术部 念澄



念澄,22届工科妹子一枚


  方向的抉择


一段产品、一段算法的实习经历,最后选择了后端研发。
从本科到硕士,我其实都是计算机方向。不过从本科阶段开始,无数人告诉我说,女孩子不适合做技术,认识的很多同专业女生同学也去做了与技术无关的工作。我曾以为我可能也适合产品类的工作,所以在一家小公司里实习了一段时间。虽然从产品设计到研发上线,会给当时做产品的我带来一些快感,但发现相比产品功能的一些设计,从0-1用开发出产品的感觉更让我有成就感。所以我还是想要专一踏实地做一个技术人——那才是我想要的。

毕业那会,自己之前的算法岗位就业比较严峻,大家其实也能在各种公众号上看到这两年算法岗的竞争比较激烈(如“一片红海","灰飞烟灭”),同实验室的同学也会想选择更多的方向作为就业的考虑,所以自己也扩大了求职范围。虽然我之前并没有研发的经验,不过在阿里的面试中,很明显地感觉到面试官更看中的是你的学习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你对技术的热情。而很多同学关注的语言技能也不是最重要的,都是后续可迁移可学习的。


   初入淘系


刚作为实习生入职阿里的时候,由于自己并没有过多的研发基础,内心比较忐忑和焦虑。然而到了之后,这种焦虑感逐渐消失了,反而更多的是在工作学习中的推动感和成就感。

在刚来的时候,我被分配到了一个超级nice的师兄。在别的公司实习的时候,其实也会有一个mentor来带你,但是在阿里,师兄的概念更亲,更感觉是一个学长,一个好友。师兄会在生活上和技术上给了我很多帮助,在来公司前会关心我的租房情况,会经常问我适不适应这边的环境等等;而在技术上,师兄一开始会带我熟悉部门的业务,也会逐步地分配给我一些小需求去完成。比如刚来那会儿师兄让我接触数据链路迁移的工作。尽管并不熟悉,但通过阅读技术文档、不断地和师兄进行沟通交流,逐渐地我也掌握了数据迁移的基本思路。
在团队内部,除了师兄,我们团队的其他同事也非常nice(大概这就是技术人吧~),我之前其实对于后端框架并不是很熟悉,而我的另一个学长,他会很耐心地告诉我,框架的哪些理论基础需要掌握、哪些点需要多实践等等,而这种持续地输入和输出让我也对后面的路更加有信心了。


   心态的转变


在团队内部,大家并不会因为我是一个小小的实习生就忽略我,而是会认真地听取每一个人的想法,也会给实习生更多锻炼的机会~ 也正是这种团队氛围,让我更多地参与到了项目当中。


在入职一个月左右,我参与了手淘内一个项目的开发,经历了项目的需求评审、设计评审到后续的开发、测试、上线等等。从开发到上线,每一次遇到的问题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收获。我希望自己码的代码能给业务带来价值,更希望自己的技术水平有所提升
在上线之后,我也会每天查看日志的情况,是否有异常和错误日志,异常和错误的原因是什么等等。同时,我也会和团队内部分享线上的数据情况,逐渐地对业务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转正答辩


在实习转正答辩前,我其实有个误区,以为内部可能更看重你的工作量,而后来和师兄、同事交流才发现,主管和面试官更看重的是你是怎么做的,在项目中有没有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学习。比如我在项目中用到公司中间件tair、tddl,那面试官会问到它们的具体原理,并非简单地会使用就够了,需要深入到原理、本质;此外,像技术基础也是面试官所看重的,像我在项目中用到了责任链设计模式,关于为什么使用、怎么使用的都需要了解的很清楚。

  转正答辩最后对学弟学妹的话


我知道有很多同学在工作之前 对于方向,对于就业会感到迷茫。不过,如果你对自己的方向十分热爱也十分确定这就是自己想选择的道路,那就坚定去走吧,无需跟随浪潮,是优秀的人儿总会发光~ 当然,也可以扩大自己的求职意愿,在一定的时候做出改变,也未尝不可。在今后的春招、秋招或是日常招聘中,尽早规划自己的方向,尽早实习,一定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加油~


在这三个月中,我收获了自己想要的,也确定是我继续努力的方向。

阿里淘系对于应届生来说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而淘系也更看重同学的潜力~

希望大家也能找到自己喜欢和亢奋的方向~  

愿你眼里有星辰大海、心中有勇敢和深情。

相关文章
2024届通义校园招聘正式启动
2024届通义校园招聘正式启动
1596 0
|
SQL 存储 分布式计算
MaxCompute元数据使用实践--项目信息统计
MaxCompute的租户级别Information Schema从租户角度提供项目元数据及使用历史数据等信息,您可以一次性拉取您同一个元数据中心下所有Project的某类元数据,从而进行各类元数据的统计分析。
1168 1
|
10月前
|
数据可视化 BI
CIO和CFO:数字化转型成功的阴与阳
CIO和CFO:数字化转型成功的阴与阳
|
存储 算法 NoSQL
百度面试:如何用Redis实现限流?
百度面试:如何用Redis实现限流?
239 2
|
12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前端开发 NoSQL
试用期被裁是有补偿的!一定要记得领取~
试用期被裁是有补偿的!一定要记得领取~
322 6
试用期被裁是有补偿的!一定要记得领取~
|
负载均衡 Java 测试技术
面试官:说说微服务灰度发布的底层实现?
面试官:说说微服务灰度发布的底层实现?
319 1
面试官:说说微服务灰度发布的底层实现?
|
存储 JSON Java
面试官:Session和JWT有什么区别?
JSON Web Token (JWT) 是一种开放标准,用于安全地在网络上传输信息。JWT 包含头部、载荷和签名三部分,常用于身份验证和授权。与Session相比,JWT有以下优势:无服务器存储状态,支持跨域,适应微服务架构,自包含且可扩展。在Java开发中,可以使用HuTool框架操作JWT,包括生成、验证和解析Token。JWT通过在客户端存储令牌实现无状态认证,与Session的主要区别在于工作原理、存储方式和有效期管理。
278 6
|
消息中间件 前端开发 Java
面试官:说说Spring中IoC实现原理?
IoC(控制反转)是种编程思想,旨在降低代码耦合,提高重用性、可测试性和灵活性。Spring通过工厂模式和反射实现IoC,其中依赖注入(DI)是常见实现方式。初始化IoC容器,读取配置文件创建Bean并利用反射加载对象。课后思考涉及工厂模式在Spring源码中的体现及反射核心实现。更多内容见[www.javacn.site](https://www.javacn.site)。
169 1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axios拦截器封装:await遇上reject时catch的优雅处理方式
前端项目中使用 axios 请求接口,基于 axios 二次封装了一些业务逻辑,一般我们会在请求和响应拦截器里添加自己项目相关的业务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