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7日,阿里云发布2020混合云年度回顾,在技术创新、战略投入与生态战略三大优势加持下,服务了18家省级和100多家市级政务云及数百家银行。 早在2014年,阿里云就推出了与公共云采用同一架构、同宗同源,也是国内首个大规模商用的全自研原生混合云。基于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阿里云为政企提供了“建管用”一体化的混合云平台,覆盖金融机构、政府机关、大型企业等企业级用户上云的数据合规与业务创新的综合需要,提供全栈建云、智能管云、极致用云等数字化转型全流程服务。 除了政务和银行外、8大保险集团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大型政企都在通过阿里云实现数字化转型。 例如,南方电网就借助阿里云研发了秒级扩展计算资源、即插即用云化的SCADA系统,每秒处理消息超过6万,全系统70秒“一键式”部署,10秒快速扩容。融合云计算、数据中台、机器学习技术,研制电力调度AI平台,为业务人员实现自助式的机器学习体验,可快速生成数据样本、快速实现算法迭代,AI算法对电网负荷预测准确率高达97%。 在海南,阿里云混合云助力海口“城市大脑”高效运转,为海口市构架电子政务云平台、数据中台、政务中台,打通超过200个系统,实现全市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支付、统一物流、统一短信网关,为“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等提供底层互联与技术支撑。180万海口市民和游客通过一个入口登录,即可获取62个省市部门的472项公共服务。 作为技术型选手,阿里云深入各行各业,根据客户需要不断完善自身产品体系,在政企用户尤为关注的管理、安全、迭代、运营等问题狠下功夫,推出了包括企业版、敏捷版、一体机系列及云效等产品,提供了完整的边缘和中心云协同的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企业版最大单点规模超过10000台。去年6月,阿里云还推出了企业级混合云管理平台,大大简化了混合云的管理模式,提供精准、高效和智能的运维和管理能力。 此外,阿里云混合云还获得了2020年The Forrrester Wave评选,北美区和中国区双料满分,首次进入2020年IDC中国政务云基础架构市场领导者象限,并通过了欧洲GDPR合规认证。 Gartner曾预测,2020年以后,90%的组织将利用混合云构建基础设施。阿里云在政企市场的快速落地开了个好头,随着各大巨头的发力,2021年的混合云市场将愈加精彩。
2020年10月,阿里云助力苏州银行成功完成“同城三机房”容灾演练。这场云平台容灾切换演练日前在苏州银行总部顺利开展,整个演练过程自动化、数据零丢失、业务连续稳定运营,证明了苏州银行携手阿里云设计的“同城三机房”容灾解决方案的安全可靠。 苏州银行是全国第33家上市银行,现已拥有163个服务网点,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总资产达3866.42亿元。苏州银行专注 “服务中小、服务市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定位,坚持“以小为美、以民唯美”的发展理念,立足苏州,面向江苏,辐射长三角。 近年来,苏州银行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与阿里云展开深度技术合作,搭建“小苏云”专有云平台,通过引入移动开发平台、分布式数据库等前沿云计算技术与服务。所谓“同城三机房”容灾解决方案,核心是指三个机房两两相连形成“三角网络”,数据库采用分布式架构在三机房部署。当真正发生数据中心级故障时,能够自动化、快速的执行机房切换动作,达到RPO(复原点目标)为0,RTO(复原时间目标)小于30分钟的目标。 2020年10月,双方在苏州银行总部,成功完成“同城三机房”容灾演练。苏州银行技术团队负责人张振兴表示,希望借助容灾演练梳理切换流程以及切换演练动作,沉淀容灾切换的方式方法,最终做到运维人员在面对数据中心级别的故障时能够敢于下决策进行切换、自动化切换。即使发生不可抗灾难时,也能有效保障数据不丢失、业务不中断。 阿里云混合云为政企提供量身打造的混合云解决方案 从建好云、管好云、用好云三大维度提供客户视角的一体化云平台服务 更多行业实践,前往【混合云体验营】 更多混合云资讯,前往【混合云官网】 全栈建云 | 智能管云 | 极致用云
自201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减少拥堵,便利群众”政策以来,全国高速公路取消省界收费站的工作快速推进。在撤站实现开放式的收费模式后,一些深层次的挑战也随之而来。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高速公路的路网服务从省域路网扩大到全国一张网,收费稽查和追缴难度变大。收费的准确性依赖于路侧的收费设施设备,对车辆识别要求更高,单纯依赖于仅识别车牌已不满足新场景下的稽核要求。 最典型的例子是经过高速公路收费站时,一旦司机对收费金额有所疑问,收费员需花费大量时间来调取路网数据并进行现场沟通处理,尤其当跨省车辆路径复杂的情况,会更加耗时。同时,调取路网数据中精准车辆识别所生产的图片、视频等数据迅猛增加,对存储、算力、计算延迟也产生了数十倍压力。 针对高速自由流收费稽核当前遇到的种种现实问题,阿里云混合云AI一体机在交通大数据应用场景下采用“云边一体”的部署新模式,通过“边缘计算+AI”能力和地雀轻量级云平台,为客户提供高速公路稽核系统解决方案。 自由流收费稽核系统通过对通行车辆进行档案化管理,实现车辆整体态势分析;并利用大数据和AI算法提供标签与嫌疑车辆圈选,从海量数据中精准快速地找到待稽核的车辆名单;将嫌疑车辆列表推送给人工稽核,利用图像特征实现车辆真实通行路径还原,提供完整的证据链,加速取证过程。 基于阿里云混合云AI一体机的自由流收费稽核系统三大功能1、稽核数据监测通过AI算法和大数据技术,提供标签与嫌疑车辆圈选,在海量的数据中自动识别通行异常的车辆并推送给稽核人员,当日稽核数据的基础情况在关键指标区域可见(通行量、平均扣费成功率、实收金额、应收金额及稽核标签)。 2、一键稽核识别出来的通行车辆异常包含通行扣费异常和通行行为异常,稽核人员可以根据标签和金额,或稽核置信度来筛选优先需要稽核的车辆,比如选取最高嫌疑选项,查询车辆异常通行对应的路径、流水以及车辆档案,这是利用图像特征实现的真实车辆路径还原,可提供完整的证据链,加速了取证的过程。 3、远程查看巡检&监控告警平台通过云边部署的新模式,能够支持本地业务的实时智能化处理与执行,在边缘节点处,实现了数据的过滤和分析,极大的缩短了设备响应时间,减少了从设备到云端的数据流量,同时也能做到对边缘节点的远程运维,去提高服务效率和节省人力成本。如下图是阿里云混合云AI一体机的远程运维的服务中心,可在监控中心中查看刚建立的一体机项目信息,其中巡检报告和告警详情还暂时没有上传的数据,会定期把本地数据同步到远程运维服务中心里。 如下图是本地对云平台的应用和硬件进行的监控,保证问题和异常的有效和及时发现,并且将告警数据上传到远程运维服务中心进行展示;通过定期巡检功能对云平台进行基础的环境和服务巡检,云产品的巡检、资源的容量以及性能的巡检,对于其业务正常与否与健康程度进行了数据化评价和判定,并将生成报告上传到远程运维中心进行展示。 如何观看场景演示&预约POC体验? 登录【混合云体验营】->【混合云平台-全栈建云-申请体验】->【混合云平台云端体验馆-一体机-AI一体机高速自由流收费稽核】 混合云一体机(Apsara Stack Appliance) 面向AI 边缘计算场景,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预安装、预集成、深度调优,同时支持远程交付和中心统一运维,有效提升系统可用性和运维效率, 使企业轻松实现云边联动, 助力企业在5G时代实现快速创新。 阿里云混合云为政企提供量身打造的混合云解决方案 从建好云、管好云、用好云三大维度提供客户视角的一体化云平台服务 更多行业实践,前往【混合云体验营】 更多混合云资讯,前往【混合云官网】 全栈建云 | 智能管云 | 极致用云
“喂,您好” “您好先生,这里是XX保险,今天打电话通知您是因为……” “嘟……嘟……嘟……” 日常,我们每个人都会接到各种骚扰电话,这其中以保险销售和相关服务为名义的陌生电话占很高的比例。在许多人心目中,保险市场“鱼龙混杂”,大家对于身边的保险销售也都是敬而远之。但其实,在如今的商业化社会,我们许多行为都与保险产生联系,包括重疾险、意外险等许多寿险的普及率也是越来越高。而在财险方面,与普通人关系最大的要数汽车保险。 可能你会说:“我还没有车,车险跟我没关系”。的确,车险是车主投保的,但是作为交通保险,车险其实与每个人都有莫大的关系,无论你是开车、骑车甚至走路都可能发生交通意外,这时候车险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来自公安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6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达2.7亿辆,占机动车总量的75%。另一份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计发生交通事故244937件,死亡63194人,造成直接财产损失为138455.9万元。相比伤亡等严重事故,日常小剐蹭之类的交通意外更是不计其数,因为案件量巨大,公安部也鼓励轻微事故和意外由车主自行协商、保险理赔。由此也能看出了车险的巨大价值。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交通事故和保险理赔会产生海量数据。这些数据一方面涉及到核损核赔、经营风险控制,另一方面也是产品定价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尤其是最近车险综合改革的实行让保险公司更要重新评估原有的价格体系和车主承载力,对数据支持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对保险数据的安全有效管理就成为摆在保险公司面前的突出问题。此外。与大众印象中保险公司就是“打电话卖产品”不同,事实上包括保险业在内的整个金融业都受到“一行三会”的严格监管,对经营的合规、稳健、应急处置有很高要求,因此,保险行业对保险灾备有明确要求,每家保险公司都会搭建自己的数据灾备系统。 但是对于大部分中小型保险公司来说,自建灾备系统面临人员、技术、成本、建设周期、日常运维等众多突出问题。更何况即便在硬件层面实现了灾备数据中心的IT基础建设,但如果没有科学适用的灾难恢复方案和成熟的技术力量支撑,灾备系统也很难发挥真正效用。 保险灾备建设看似道阻且长,却是必然之举。正如中保车服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童清谈到的:“保险灾备系统建设是行业监管要求,也是保险公司持续稳健经营的必要举措。同时,开展上云探索,还是保险公司积极拥抱数字化新时代、顺应行业线上化要求、进行科技应用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 提起“中保车服”这个名字许多人可能觉得陌生——这是一家于2018年12月,由三十多家保险公司、蚂蚁滴滴等互联网领先企业、地方政府投资平台及知名投资机构等共同发起设立的互联网保险服务平台,致力于应用现代科技,借助共享经济的成功模式,提升保险服务能力,实现保险行业、保险公司、保险消费者、资源提供者和服务供应商等方面的“互联互助,共享共赢”。 正是看到了中小保险公司面临的灾备系统建设难题,中保车服创新提出了以“阿里云专有云+金融行业云”的混合云解决方案,推动保险灾备云共建。 中保车服认为,作为云行业巨头,阿里云的技术能力有目共睹,无论是每年双11购物节的系统支持,还是为万千企业提供的云服务,都证明了阿里云在技术、服务、稳定性与安全性上的能力。而采用混合云的方案一方面可以实现数据的有效备份与安全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接入各家保险公司原有的IDC平台实现利旧,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大家一致认为,该方案解决了行业迫切需求,从多个角度为保险公司建设灾备系统提供了最佳选择。得益于阿里云的紧密合作还有众多保险公司的参与、支持,2020年5月底,灾备云已完成整体建设并投入使用。”中保车服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陈勇介绍说。 既然是“阿里云专有云+金融行业云”的融合,那么在整体架构的设计上也就与传统方案有所区别。从垂直的行业层面来说,灾备云方案主要聚焦在以保险为代表的金融领域,适用于金融行业云的特性;但是从横向来说,又需要通过专有云的方式实现与各家保险公司原有IDC系统的互联互通,因此架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灾备建设的行业属性和定制化需求,阿里云的专家们将灾备云架构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管辖单位和车辆渠道,下层则是灾备云本身。而就灾备云来说,又分为前端、灾备云和后端三个模块,其中前端连接了呼叫中心、个人用户等等,后端则对接到了各家保险公司的IDC数据中心。 在最核心的“阿里云专有云”部分,出于安全性的考虑首先采用的是物理围笼进行隔离,在保留对外通道的同时其内部通过局域网管线进行不同IDC的连接,这样就实现了物理上的双重隔离,充分保障了灾备系统的安全性。 这个方案最大的特色是强调和突显了服务能力和实用性,这也是灾备云与传统自建系统的最大差异——除了拥有对云端数据做实时查询、调用的“热备”能力之外,通过灾备云共建,中保车服还向保险公司输出灾备服务、演练服务、安全服务、大数据服务,帮助平台用户实现互联互通、网络通信、设备托管、运维管理、实施规划等需求。 其实在最初提出“灾备云”计划的时候,许多企业的负责人还有顾虑,最终的成功,很大因素就在于中保车服与阿里云混合云本着“知行合一”的原则——这其中的“知”,就在于从保险行业客户的需求出发,了解他们在技术、资金、运维等方面的痛点,同时也了解传统“共建灾备”的技术难题,最终采取了多层方式进行实施,避免了技术能力差异引起的一致性问题;另一方面在“行”上也兼顾了不同公司的特性,通过云管平台的方式保证了各家的独立性与整体的连通性,不仅节约成本,提升了运营能力,还为后续的多场景化应用进行了铺垫,达到了“求同存异”的效果。 新系统带来新变化。从今年5月投入使用到现在,灾备云被验证可将保险公司的灾备建设成本平均节约50%以上,实施周期也从以前的6至10个月缩短到3至6个月。不仅如此,在最关键的安全性方面,保险灾备云已达到灾备5级、等保3级的安全标准,达到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恢复时间目标)小于一小时,RPO(Recovery Point Object,恢复点目标)小于30分钟的响应能力。 应该说,此次中保车服灾备云共建,不仅帮助提升保险行业的数据灾备能力,更能够帮助保险公司以灾备云为基础,通过平台扩展,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融合IaaS平台、PaaS平台、业务及数据中台、实现一体化的综合解决方案。 灾备一直被认为是数据中心的最后一道保险,而此次中保车服与阿里云混合云联手为保险公司提供的灾备云就是“保险中的保险”。对于云服务商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服务能力得到客户的认可,很显然在与中保车服的合作中,阿里云混合云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这一单“保险”非常成功。 更多混合云内容 前往【混合云官网】更多行业实践 前往【混合云体验营】
阳光、沙滩、海浪、老船长……这构成了许多人对“海南”的第一印象。 没错,作为中国最南端的省份,海南一直都是全国人民的“后花园”,也是度假的最佳选择,住海景房远海潜水、直升机观光、乘帆船出海、吃海鲜大餐等花样繁多的旅游项目成就了海南的旅游TOP1地位,海南也被游客誉为“东方夏威夷”。 不过在数字化转型的今天,仅满足于旅游定位显然不是海南人民所需要的。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也标志着海南这个全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中迈出关键一步。而为了这一天的早日到来,海南省早在多年前就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尤其是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近日 ,IDC公布了2020年度亚太区智慧城市大奖,身为海南省省会的海口市从215家城市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击败了包括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众多发达国家的一线城市,获得了“行政管理”类“最佳智慧城市项目”大奖。在IDC看来,海口“城市大脑”能够实时处理城市情况并为城市的公共安全、交通、医疗等领域提供服务,获得这个奖项当之无愧。 通过市民游客中心大屏幕,可直观地感受智慧海口建设 这也标志着海口市的数字建设进入了全新的时代。自1978年改革开放起始,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作为城市的管理者,也在不断调整自身的服务策略。进入互联网时代时候,蓬勃增长的数据让管理者们一时间无所适从,特别是进入云时代后,以往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很显然已经不适合自身的需求。 伴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普及,国内许多城市都在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但受限于传统架构和组织的印象,真正能够建成“城市大脑”进而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城市还屈指可数。海口市之所以能够率先构建自己的“城市大脑”,就是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准了方向和出路。 海口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军这样概括之前的海口信息化建设——传统信息化建设面临“三散两慢”的挑战,即“业务散、数据散、应用散、决策慢、发展慢”。基于自身明确的认知,海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适合自身的解决方案,而恰恰在这个时候阿里巴巴的“城市大脑”凭借其稳定安全智能的平台优势获得了海口市的关注。 2018年海口市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落地了海口城市大脑项目,重点解决从原有传统式、烟囱化的信息化模式向分布式、开放架构与智能决策的过度问题。为此,阿里巴巴也针对“三散两慢”的实际提出了“汇融创智”四字方针,帮助海口市尽快实现数字化转型。 “汇”主要针对数据层面,将原有各个部门和组织的数据实现打通,摒弃原有集中式的数据孤岛,将交通、民生、财政等所有数据迁移到统一的阿里云平台上来; “融”则侧重于业务层面,通过与各个部门和委办的对接,实现业务的数字化管理,创造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提升政务决策效率,开展便民改革; “创”则是针对应用而言的。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原本许多民生服务都可以借助于网络完成,包括办理各种证件、缴费、意见反馈等等都基于网络实现,这也就要求全新的阿里云平台能够提供差异化的应用; “智”代表的是“智能”和“智慧”,可以看做是以上三者的结合与创新。正是因为实现了数据的打通、政府办公的协同和创新型的应用,使得智能分析有的放矢,也让管理者能够未雨绸缪,借助数据分析早做准备和判断。 海口市政务网个人服务项目内容一览 在充分了解海口市政府的应用诉求,达到烂熟于胸的“知”之后,阿里云团队也开始了自己的“行”——搭建了“1+2+2+N”的业务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中,“1”是指的1朵云,即基于阿里云专有云平台建设的海口市电子政务云。这朵云对整个海口市的政府信息化能力提供算力支持,是整个海口市信息化的核心基础设施;第一个“2”指的是两个中台,即数据中台和政务中台;第二个“2”指的是两个入口,即公众服务移动端和政府办公移动端。而“N”指的是“N个智慧应用服务”,海口市民和旅客可以通过这些智慧应用服务感受数智椰城的魅力。 海口城市大脑项目正是阿里云混合云对“知行合一”理念的践行。他们对城市的数字化转型有着清晰的认知,这个“知”就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好的基础;在明确了海口市信息化的现状和需求之后所提出的“1+2+2+N”架构兼顾了多个方面,从数据到应用、从底层云到双中台设计,在“行”的层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 海口市在线服务项目统计 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就是中台,这既是阿里云最早提出的概念,也是阿里云在服务能力上的集中体现。在实际应用中,数据中台突破性地打通了国家、省、市和区四级数据共享通道,目前已接入6个国家部委的16个共享数据接口、29个省级单位、40个市级单位的政务数据全部上云。 基于数据中台的调度,如今海口市“城市大脑”项目新建的交通、医疗、旅游等业务应用对数据资源平台的日均调用次数达16万次以上,近一个月累计超过500万次数据接口调用和320万条数据的交换量。对比其他城市仅接入单个行业领域内数据,海口城市大脑数据接入范围和数据融合后的效果在全国保持领先水平。 如此也成就了海口市“城市大脑”项目上200多个应用系统。如今,每一位海口市的居民和游客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与旅行中感受到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比如针对众多城市管理者“头疼”的早晚高峰问题,海口市并没有笼统的采用限号、限行等措施,而是借助于“城市大脑”的AI信号配时方案自动下发红绿灯信号机,从根本性上保证了人民出行、提升城市交通效率,缓解城市拥堵。 在海口交警支队监控中心,交警通过海口“城市大脑”智慧监控大屏监测市内交通情况 同样的AI智能化也覆盖到了医疗领域。一直以来,“挂号难”、“看病难”是困扰医疗改革的老大难问题,而如今通过“城市大脑”支持,海口整合了省市两级共12家医院的诊疗、号源、床位等信息,实现医院间数据互联互通。市民通过手机就可以享受到预约挂号、在线缴费等服务;患者诊后可以自动生成诊疗记录(病历、处方、住院等),12家医院可以共享诊疗结果,实现数据互通。 借助于“城市大脑”,如今的海口市不仅仅是旅游热门城市,更成为了引领中国数字城市建设的标杆。基于阿里云混云的“城市大脑”已累计为海口市提供472项公共服务,服务180万市民与游客,让更多居住在海口、消费在海口的人民感受到生活的便捷与舒适,打造了良好的民生与营商环境。 “这里海水湛蓝,椰汁甘甜;这里碧空如洗,阳光灿烂。欢迎大家来海口,感受数智椰城”,朱军兴奋的说。. 更多行业实践 前往【混合云体验营】
2021年02月
2021年01月
2020年12月
2020年11月
2020年09月
2020年07月
获奖名单
恭喜以下小伙伴成为金牌体验官(第一期)刘甲佳 九旬 yvonne6688 小霉子 黑马张帅
(请联系云效交流群群主领取奖品)
以下开启第二期(6/1~6/30)金牌体验官活动!
打卡示例如下:为云研发而生,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Week1(6/1~6/7) 6/3日打卡,新建项目并创建需求+【截图】
Week2(6/8~6/14)X/XX日打卡,XXXXXX+【截图】
Week3(6/15~6/21)X/XX日打卡,XXXXXX+【截图】
Week4(6/22~6/30)X/XX日打卡,XXXXXX+【截图】
请获奖小伙伴通过以下渠道填写联系方式领取奖品。(请备注活动名称:#科技复工#进行时 | 程序员必备神器有哪些?) ->https://survey.aliyun.com/apps/zhiliao/oGa-oKjBV
获奖小伙伴 huc_逆天 游客p5xirsfnnvb46 游客lq72dbhgq2tz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