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技术往事(中)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原生网关 MSE Higress,422元/月
注册配置 MSE Nacos/ZooKeeper,118元/月
性能测试 PTS,5000VUM额度
简介: 在上一篇文章《饿了么技术往事(上)》中,我介绍了饿了么最早期 All in One 阶段的架构,以及第二阶段业务系统拆分与团队运营的一些思考,以及我对于架构师职责的感受,接下来我会详细介绍饿了么全面服务化的架构演进历程。

image.png

在上一篇文章《饿了么技术往事(上)》中,我介绍了饿了么最早期 All in One 阶段的架构,以及第二阶段业务系统拆分与团队运营的一些思考,以及我对于架构师职责的感受,接下来我会详细介绍饿了么全面服务化的架构演进历程。

一、中间件

业务线的工程师深陷到快速的迭代和业务复杂性当中,业务的快速增长、外卖行业午晚高峰业务特点带来的并发挑战,领域拆分后所需的服务体系框架支撑,责任自然落到了中间件团队。

当时中间件团队主要负责的三件事就是发布系统、SOA框架、统一的数据访问层。

1. 发布系统

外卖业务周末的单量通常比工作日要高,但是工作日事故率要高于周末,为什么?变更是万恶之源,周末很少发布。所以,发布系统接手管控,取消手动发布的模式,解决发布回滚的问题,通过发布自动化提高效率的同时,回收服务器的权限,降低安全和稳定性的隐患。当然发布系统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后续这个体系及其团队充当起了基础架构演进的核心角色。这个是后话了。

2. SOA 框架

SOA框架是支撑业务服务的骨架。和多数类似框架一样,为应对复杂的服务体系,服务注册和发现,常见的基于Design for failure的设计,熔断、限流、舱壁、多集群隔离这些功能都一样。但是,较特殊的地方在于——我们有两套SOA框架,Java 版和 Python 版。前面提到,我们有两个主要的技术栈 —— Java 和 Python,使得我们凡是需要 SDK 的地方,都需要支持两种语言,毫无疑问会对增加中间件团队负担。在当时确实是个难题,这个现在当然也有解,后面会提到。

体会和教训——是否应该统一技术栈?

关于是否应该统一技术栈,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每个公司的技术栈和技术体系,有其形成的背景,如同架构一样,不放在上下文里面讨论合理性,往往没有结果,烟囱型也好、L型也好,只要是适合自己的技术和架构就好。

Python 技术栈当时已经支撑了很多核心系统,推翻现有系统,换技术栈的时间成本不可忽视。而当时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对于饿了么这样的创业公司,数据、时间和人是最宝贵的。而且,有一支能力非常强的 Python 技术团队,从里面抽调部分工程师,支撑 Python 技术栈的中间件建设,也不会带来额外的人力成本。维护两个技术栈,中间件团队的负担会增加,但是,换取的是时间和优秀的工程师,还是划算。这些 Python 工程师里面,负责业务系统的很多人后来也成长为独挡一面的角色,跟上了业务快速增长的步伐(后续会有相关的内容分享)。而负责中间件的 Python 工程师,他们的一些创造性实践,也为我们后续架构演进奠定了基础。

好的技术体系和架构,起决定性的不是技术栈,最终还是优秀的工程师。

3. 数据访问层

因为多技术栈的存在,DAL 层选择了中心化的方案,而没有采取 SDK 。统一的数据访问层为后续分库分表、限流保护、多数据中心上线后的数据纠偏打下了基础。为了保证系统有足够强的吞吐能力,DAL 层采取了异步 IO 的方案来处理出入流量,中间件的最高境界是大家会忘记它的存在,DAL 层涉及到底层和数据库的交互,尤为敏感,而这个中间件几乎做到了,没有出现过重大事故,也很少有开发吐槽这一层的问题。后来,这个一直稳健的团队在饿了么多数据中心建设当中,负责了核心的流量调度及容灾切换管控体系。大家都习惯了叫 DAL,很多人不知道这个系统叫 Athena。

基于 DAL 的上线,DBA 和 DA 这个时期就忙着给各个团队做分库分表的事情:

按业务功能领域切分——拆库
按照访问频率、动静态属性等等规则——垂直分表

基于Hash Partition(需要注意的是避免热点和Rebalance带来的成本)—— 水平Sharding

总之就是选择合适的 Partition 策略,降低数据库单个实例的负载。存储后来能支撑住千万级单量,除了上游队列的削峰、缓存的缓冲、数据库读写分离以外,也得益于适当的 Data Partition 策略。

二、大前端

其他团队还在拼命追赶业务、填坑补课的时候,大前端团队满足业务需求的同时,还为开源社区贡献出了非常优秀的产品 Element。就在大家认为这支团队会继续在前端领域上一骑绝尘下去的时候,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团队几年后会爆发出巨大的潜力,成为整个架构体系升级中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什么叫大前端,因为他们和传统的前端团队做的事情不太一样,后面会讲到。

体会和教训——找到优秀的工程师多么不容易

招聘优秀的工程师,持续招聘优秀的工程师,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但是有多难,带过团队的应该都深有体会,特别是你的公司还没有自带光环的情况下。优秀的工程师会吸引来更多更优秀的工程师,反之亦然,面试这个过程是双向的,尤其是优秀的工程师。有业务压力的时候,主管很容易扛不住,降低要求。当时大前端团队校招淘汰率还是挺惊人的,换来的是这个团队的工程师很高的技术素养和基本功,为后面成为一个真正的全栈团队打下了的基础。

Leader的个人能力,决定了他(她)是这个团队的地基还是天花板。

三、大数据

基于 Hadoop、Spark、HBase 的经典大数据架构这个时候也搭建起来了,因为是自建的数据中心,所以这些产品都需要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来运维,因此大数据也有了自己的运维和中间件团队。在这个阶段,在线和离线数据同步、数据治理上面还不完善,因为产品化还在路上,很多工具缺失,导致很多团队都要自己直接去从数仓取数,不得不维持运营团队支撑定制化的手工取数需求。各个团队喊得最多的就是大数据的人不够,想要自己做。核心还是业务发展太快。后面随着大数据团队逐渐壮大,更多强援加入,各个产品相继成熟才得以缓解。

四、风控安全

这是一个不得不说,但是也不能说太多的团队,所以这部分只能务虚一些,任何一个到了一定规模的企业,风控安全团队是“真”底线。其他技术团队在面对这个同样是负责技术的团队面前,有时候确实也挺一言难尽的,这个时候高层的支持至关重要。尤其是从 0 开始建设这个团队,对内的扫盲和对外风控,一样艰难。

如果说一个技术公司,系统毁了,有什么还能留下来,就还能重建,那肯定是数据(现在可能还要加一个算法模型)。有什么缺失了,随时都可能垮掉,那肯定是风控安全。

饿了么的这支风控安全团队,对内、对外、对线上、对线下、对其他……都面临很多挑战和冲突,堪称业务专家的羊毛党和无孔不入的黑客,确实令人叹为观止。而我们的风控也经历了从开始的粗粒度约束、到依赖业务规则针对各种补贴、账期等场景兜底、再到依赖算法模型实时风控主动拦截的阶段。

如果大家身边有做风控安全的同学,请珍惜,哪怕他们有时候看到系统到处是窟窿的时候,脾气暴躁。因为他们整天面对这么多黑暗面,还能对这个世界报以希望。开个玩笑,从人道的角度出发,这个团队需要定期的心理按摩。

这个阶段,我们初尝了算法的威力。一开始只有搜索,但是还没有推荐召回系统,当时给推荐系统的物理机是我们能拿得出手的最好的物理机,其他业务系统分配的大都是虚机。系统上线以后,效果、转化率都还不错。之后不久这一待遇被另一个团队承包——负责配送履约的智能调度团队,大数据、机器学习、算法模型需要充分发挥功效,需要长时间紧贴业务、深刻理解业务,在智能调度领域我们也做过不少艰难的尝试、吃过不小苦头,直到我们有了自己的算法专家团队。

这个阶段我们还经历了第一次外卖行业的大促——517大促,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同时系统的一系列短板也暴露无遗,除了积累了大促的经验以外,更大的收获是让我们看到架构还有很大的升级空间。还收获了一支全链路压测团队,他们在今后架构升级以及系统质量、容量等稳定性保障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在饿了么技术往事系列文章的开篇,我提到了饿了么的技术体系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核心系统 All in one 的早期架构;

以系统领域化拆分、业务系统和中间件等基础设施分离为基础的全面服务化的架构;
随着自动化平台、容器调度体系成熟,治理从传统运维向 DevOps 转变的基础设施体系;
多数据中心体系基础上的 Cloud Ready 架构成型。

现在我们前两个阶段基本完成了,开始了相对而言最艰难的阶段了……

第三阶段:脆弱的系统,苦逼的运维

这个阶段,我们的业务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系统的长时间抖动或者崩溃,很容易上热搜,尤其是饭点时段。发生事故时候,冲在第一线的除了各业务线的工程师,还有运维团队,他们往往是最先响应,排障冲在第一线的团队。这个阶段说是靠他们生扛顶住了稳定性的压力也不为过:日常基础设施部署、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的基础设施优化和改进措施落地,他们都承担了很多。

事故的教训,也让我们学会了遵循一系列业界积累下来的设计原则,为架构演进到下一阶段打下基础。

业务领域拆分、基础设施和业务系统分别建设后,给业务快速发展解绑了。但是包括稳定性在内的一系列挑战依然需要面对:

基础设施部署的标准化

系统的生命周期怎么管理?
每次故障都是昂贵的学费,故障可以避免吗?

复杂性带来的挑战:团队里面几乎没有人面临过这个体量的业务、这个复杂度的系统。快速交付的同时,如何保证系统的稳定和健壮?

我们的系统架构接下来如何演进?

1. DevOps

因为云上资源的灵活性,我们在云上搭建了两个测试环境:alpha作为开发环境,用于软件工程师日常开发调试;beta作为集成测试环境,用于测试工程师完成系统交付上线前的集成、回归测试。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达成所有团队的共识,推动beta环境的系统和数据的完整性建设。在这里面发挥重要作用的,除了各个业务的开发、测试、运维团队,还有一个就是之前提到的负责发布系统的团队,这个团队不仅仅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发布系统,基于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实现的开发、测试、生产环境相似化,是我们的系统架构继续演进的开端。

技术团队职责细分后,运维团队提供了保姆式的服务,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就是开发团队很容易形成惰性,对自己的系统管生不管养,对系统的容量、治理关心不够,因为有运维团队。这就带来很多问题,代码不是运维工程师写的,但是有些团队系统甚至是运维工程师部署的。因为开发团队最贴近业务需求,需求变更可能带来未来的潜在容量风险,他们比较有发言权;而容量水位的现状反过来是运维团队更了解。因为这个时候,很多基础设施运维还没完全自动化,所以难以统一化、标准化,每个运维工程师都有自己的运维风格,日常排障上,有时候需要开发和运维一起才能完成。

此外,只生不养的思维方式,客观上也容易造成算力成本变成糊涂账。这个时候,开发、部署、系统运营(治理)角色的不统一带来的问题就会凸显。

应用Owner要成为名副其实的Owner,需要有应用的全景视角,对应用生命周期的把控能力。这个阶段,开始推动从虚拟化到容器化的转型,发布系统从一个简单的CI、CD的体系,延伸到了算力和调度的领域。基于一系列运维自动化工具的建设和全面容器化调度的实施,从而带来标准化的运维,才能把开发工程师(应用的Owner)推到应用完整的生命周期运营的位置上,胜任DevOps的角色。这个时候,事实上底层的算力平台,已经具备云上PaaS的雏形了。

在这个过程中,也做了不少尝试,比如,为了提高 alpha/beta 这两个测试环境的基础设施交付效率,有过一段时间基于 slack 的 ChatOps 实践,工程师都比较欢迎;还有过 Infrastructure as Code 和 GitOps 的实践,很可惜当时各方面条件和时机都不够成熟,没有持续推广。

体会和教训——DevOps

alpha 和 beta 环境:

工程师在开发机上自测是不是就可以了,“在我机器上是好的”这句话估计开发工程师都说过或者听过,在开发阶段提供alpha环境,目的就是为了开发、测试、生产环境的尽量接近,避免由于开发、测试、生产三个阶段由于环境差异巨大带来的问题。解决不了“在我机器上是好的”这个问题,没有办法大规模顺利上云。工程师自己的电脑,某种程度上是一台“mommy server”,上面运行着需要的一切环境,而且每个工程师的祖传环境还不一样,这类环境在生产上是不可复制的。

Build & Release:

怎么做到高质量快速交付,保证系统的稳定?

在快速迭代的同时,做到快速试错、快速纠错、快速回退。需要发布系统做到每个编译的版本、每次发布的版本,像代码一样,可回溯可跟踪。关键在于build和release是immutable的

首先,build和release有唯一的ID,才可追溯,可回滚;

其次,是配置分离,把和环境(dev/test/product)相关的config从代码中剥离开来,否则系统很难迁移,更不用说大规模上云。第一反应可能是,把和环境相关的config写在xml或者yaml文件就可以了,但是,这些文件也是代码。

类似的,将这些随环境变化的config写在发布流水线的脚本里面,都不是彻底分离的方式。因为发布环境会发生变化,可能将来有更多的测试环境、更多的数据中心、每个数据中心里面可能还有多泳道。

因此,要做到“build once, deploy many times/every where”,config要存储在环境的上下文中,比如开发、测试、生产环境各自有一个配置中心,线上系统拉起的时候,先从配置中心拉取配置信息。要衡量环境相关的config和代码是否已经分离,看看能不能开源就知道了(抛开价值和代码质量不谈)。

OPS

接触过传统的运维工程师都知道,这是一群责任心极强的人(删库跑路,铲平数据中心的事情是不可能干出来的,虽然有能力……),他们维护着系统的底线,第一次517大促事故的时候,我们靠运维工程师救了大家一命。

但是,即使有操作的SOP,只要是人,执行重复任务的次数足够多,总会犯错。而每个资深的运维工程师,都有自己祖传的脚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是休假就麻烦了,特别是在高铁上信号不好的时候……最佳实践→ SOP → 脚本 → 自动化工具产品,沿着这个路径迭代似乎不可避免。

传统的运维工程师角色的演进方向,一个是为云上的IaaS/PaaS服务,对操作系统和底层硬件有着丰富经验的,还是运维工程师,他们当中开发能力强的,转型SRE,对运维产品理解深的,可以选择 Technical Product Manager 的角色,为云上运维相关平台产品提供解决方案,或者凭借丰富的云上系统落地实施经验,为各上云企业提供实施方案。

另一个方向,由于合规和其他原因,还有部分没有上云的企业,依然需要基础设施运维工程师。随着云逐渐变成和水电煤一样的社会基础设施,运维工程师只写操作系统脚本、实施部署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了。

架构的历次演进,和几次事故或者险些酿成事故的“冒烟”事件,有着很大的关系:

交易系统崩溃的“饿死了”事故,我们开始分离关键路径和非关键路径,建设了非关键路径的降级能力。故障应急响应常规三板斧:重启、回滚、降级,至此完备。

第一次 517 大促入口崩溃的事故,是我们核心系统上云的开端。

F5 的 CPU 被打满,让我们意识到网关作为入口难以扩展的巨大风险,从而基于重新构建的大网关体系,取代了 F5 这一层硬件负载均衡。大网关体系是我们多数据中心架构最核心的系统之一。

基于 VIP 的 keepalived+HaProxy 负载均衡体系下,各种 failover 和上下游频繁扩缩容过程中,相关的稳定性冒烟或者事故频发,促成了充当 data plane 的 sidecar  上线,这是我们构建类 Service Mesh 架构体系最重要的组件。

核心交换机 bug 引发的数据中心故障,对我们下决心建设多数据中心体系有着很大的影响

关于这些事故和架构的故事,随着架构的演进,后面会逐个展开。

那个时候,我们常常自嘲是“事故驱动”型开发(Disaster Driven Development)。很多工程师除了自己的工位,在公司里面最有“感情”的就是整面墙都是监控大屏的NOC作战室,大小事故、各种大促活动值守,熬夜全链路压测,里面常常挤满熟悉的面孔。

体会和教训——

(1)事故复盘

事故复盘和定期的故障验尸总结会是一个很好的机制。很容易被忽略的是,除了找到事故发生的 root cause,还需要从中发现存在的隐患,而不是 case by case 的解决问题,复盘的目的是阻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必要的时候,可以引入业务、产品、技术共同解决。

另一个陷阱是,故障复盘变成追责的过程,那么参与复盘的各方就很容易陷入互相指责、洗脱责任的怪圈,反而忘记了复盘的根本目的,也容易浪费大量时间,引起不必要的内耗。只要是参与复盘的人,都是有责任在身上的,为将来的故障负责,如果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或者没有在复盘中发现应该发现的隐患,参与的人都难辞其咎。

复盘结果要避免惩罚为目的 —— 除非违反了规章制度(底线,不排除有些是恶法,但不在讨论范围内)。否则甩锅、不作为的氛围会日渐滋生,自省有担当和有作为的个人或者团队,很容易成为吃亏的一方。事故复盘的过程,是了解各个团队甚至组织文化的一个视角。

(2)弹性设计

物流、交易经历事故后,各自采取的措施再次印证了,反脆弱的设计是我们的应用发展到今天的核心设计思路之一。

传统思路是基于一个上下文可控的理想系统环境下做出的设计,尽量避免一切意外的发生。而反脆弱的设计,恰恰假设黑天鹅事件一定发生,是墨菲定律的信徒,开句玩笑话,云厂商如果承诺你“我们一定会挂”,你一定要珍惜,你面对的是一个坦诚相待的乙方,值得托付。这不是推责给云厂商,这是由云上基础设施的特征决定的,大多数场景下,云上提供的服务是基于大规模标准化服务器(Off-the-shelf hardware)构建的虚拟化、容器化基础设施(Immutable Servers),而不是超高规格的个性化定制独占设备(Snowflake Servers)——无法规模化,成本也会大规模上升,因此,会更注重快速恢复能力,水平扩展能力,整体的健壮性,而不是具体某一个单机 SLA。

所以云上系统更强调算力的抽象,CPU核数、内存、网络带宽,把数据中心看作一个超级计算机,和 CPU 具备纠错机制一样,云上基础设施不是不会发生错误,只是结合它的“操作系统”(比如 Kubernetes),提供的是纠错能力(比如容器的故障转移 —— 故障容器销毁,新容器拉起,本质上也是冗余),而云上业务系统需要适配这类纠错机制实现自己的自愈 —— 面向云编程 —— 接受短时间的抖动(Transient Fault)会不时发生的这一个事实。

物流通过补偿机制增强自己的健壮性,交易引入 chaos engineering,都是基于这个上下文。要求应用是 stateless 或者 disposable 的,目的是为了 crash 后能够迅速拉起,快速自愈——所以,尽量分布式缓存,尽量少本地缓存,应用拉起时初始化的工作尽量少,交给独立的服务干这些事。业界的很多模式实践:bulkhead, circuit breaker, compensation transaction, retry都是指向提升系统的弹性(resilience),足够健壮的系统能够在经历系统抖动后,迅速自愈。

故障和意外一样,难以避免。我们能做的是减少人祸,敬畏生产环境,因为一次故障影响的可能是骑手一天的生计、商户一天的营收、用户的一日三餐。同时,提高系统的健壮性和自愈的能力,在故障发生的时候,尽可能的避免演变成更大的灾难,及时止损。

2. 黑天鹅

这个阶段,我们经历了一个大事故,起因就是核心交换机挂了,可能有人问,不都堆叠的吗,不都有主备吗,不都自动切换的吗,说得都对,但是都挂了。因为交换机的一个bug,主备切换后,备机也很快被网络风暴打挂,没经历过我们也不相信。这次又“饿死了”,我们只能坐等供应商的工程师抱着设备打车到机房更换,这个时候,一群人挤在应急响应指挥室(NOC作战室)里一点办法都没有。

在第一次517大促之后,我们就开始第一次容灾尝试了,当时采取的是最快最简单粗暴的方案,用最短的时间,在云上搭建一个了灾备环境并跑通了业务链路。但这是一个冷备的环境,冷备最大的风险,就是日常没有流量,真正 failover 切换的时候,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这次事故再加上另一个因素,我们下决心将技术体系推进到下一个阶段。

体会和教训——上云

2016年第一次517大促,10点开抢的瞬间,我们系统崩掉了,要不是当时一个很稳的运维工程师,淡定操作限流,可能不少人在饿了么的职业生涯当时就结束了。因为对当时的基于Nginx和部分自研插件的网关层比较自信,不相信网关层会顶不住,所以全链路压测的时候根本没有压这一层,事后复盘的时候发现是操作系统一个参数配置的问题,如果压测一定能重现。

因为业务的效果很好,大促就成为常态,事实上第一次大促,我们是在自己的IDC里面用常规业务系统来扛的,所以影响到了非大促的正常交易。后面专门针对大促高并发大流量的场景设计了一套系统,也是隔离、排队、CDN、限流这些常规的套路,没什么特别的。但是,对我们影响更深远的在于,这套体系完全是在云上搭建的,2016年之前虽然云上有系统,但是生产环境流量很少,顶多是短信触达这类系统在上面,更多是用于搭建测试环境。在当时看来,云上强大的流量清洗、资源 scale out 能力,很适合大促的场景,后面,这套体系经历了多次大促,没有波澜。

在云上搭建大促体系以及灾备节点的经历,让我们后续在云上搭建全站的网关,并进一步构建整个数据中心,有了非常大的信心。下一篇我将继续介绍饿了么架构演变到了Cloud-Ready的状态,技术体系演进为业务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作者介绍:黄晓路(脉坤),2015年10月加入饿了么,负责全局架构的工作。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MaxCompute的热门话题分析
本实验围绕社交用户发布的文章做了详尽的分析,通过分析能得到用户群体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地理位置分布,以及热门话题的热度。
SaaS 模式云数据仓库必修课
本课程由阿里云开发者社区和阿里云大数据团队共同出品,是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课程。本课程由阿里云资深产品和技术专家们从概念到方法,从场景到实践,体系化的将阿里巴巴飞天大数据平台10多年的经过验证的方法与实践深入浅出的讲给开发者们。帮助大数据开发者快速了解并掌握SaaS模式的云原生的数据仓库,助力开发者学习了解先进的技术栈,并能在实际业务中敏捷的进行大数据分析,赋能企业业务。 通过本课程可以了解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功能及典型适用场景,可应用MaxCompute实现数仓搭建,快速进行大数据分析。适合大数据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 大量数据需要处理、存储和管理,需要搭建数据仓库?学它! 没有足够人员和经验来运维大数据平台,不想自建IDC买机器,需要免运维的大数据平台?会SQL就等于会大数据?学它! 想知道大数据用得对不对,想用更少的钱得到持续演进的数仓能力?获得极致弹性的计算资源和更好的性能,以及持续保护数据安全的生产环境?学它! 想要获得灵活的分析能力,快速洞察数据规律特征?想要兼得数据湖的灵活性与数据仓库的成长性?学它! 出品人:阿里云大数据产品及研发团队专家 产品 MaxCompute 官网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odps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算法
听8位淘宝工程师聊聊他们眼中的元宇宙 | 1024特辑
我们是技术工作者,致力于思考和创新,用代码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消费者的快乐和幸福而努力。 今天是1024程序员节,我们邀请了8位不同岗位的淘宝工程师,聊了聊他们眼中的未来消费生活,他们眼中的元宇宙,听一听这群探路者在时代新科技与新文化氛围下,有哪些新的思考。
167 0
听8位淘宝工程师聊聊他们眼中的元宇宙 | 1024特辑
|
存储 消息中间件 Cloud Native
饿了么EMonitor演进史
可观测性作为技术体系的核心环节之一,跟随饿了么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自我革新。
7627 12
饿了么EMonitor演进史
|
运维 监控 架构师
饿了么技术往事(上)
作为一个互联网创业公司,饿了么从初创到壮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业务量和技术团队的体量经历了10倍增长,这其中的经历,是互联网领域许多创业公司技术团队的一个缩影。在这里把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体会和教训记录下来。——黄晓路
15209 6
饿了么技术往事(上)
|
缓存 监控 容灾
饿了么技术往事(下)
在商业竞争中,技术团队和其他团队一样,作为组织的一部分,应该是荣辱与共的。但是,就行业而言,饿了么创造的社会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而且,饿了么塑造了这个行业最初的模样,对社会创造的价值影响是长远的!
9063 10
饿了么技术往事(下)
|
5G 云计算 Android开发
腾讯与小米是否终将一战?
”配置过剩“是我几年前就听说过的一个词汇,而且深以为然。
腾讯与小米是否终将一战?
|
移动开发 监控 前端开发
耕耘大前端技术七年,我的九点思考总结
58 大前端技术服务体系开发七年有余,目前已成为 58 前端的顶梁柱,那么这一顶梁柱是如何是搭建起来的?又将朝向哪个方向发展呢? 本期,我们采访了 58 集团前端技术部负责人李祎,他分享了 58 集团大前端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经验,以及他对未来大前端趋势的思考。本文为采访整理文,期待你有所收获~
537 0
耕耘大前端技术七年,我的九点思考总结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安全 前端开发
饿了么4年 + 阿里2年:研发路上的一些总结与思考
基于我在饿了么 4 年和阿里巴巴 2 年研发经历,从技术、业务、管理和架构层面分享一些我的思考。
饿了么4年 + 阿里2年:研发路上的一些总结与思考
|
设计模式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校招面经| 蚂蚁TNT技术团队强势来袭,诚意满满,干货十足!
90后美少女如何过五关斩六将入职支付宝技术男团?
2262 0
校招面经| 蚂蚁TNT技术团队强势来袭,诚意满满,干货十足!
|
UED
设计新丁战阿里,一个挑剔的UED在阿里的100天
首先把话放在最前面——我是一个很挑剔的人。   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就是这样,比如因为受不了宿舍嘈杂混乱的环境要去外面租房子住、比如在每天穿梭在校区不同的食堂找食吃还经常去除解馋、比如学校健身房器材种类少又太旧更别提没有一系列健身课程、再比如学校后勤人员常常态度极差像欠她钱一样......所以说,读
6500 0
|
安全
淘宝造物节2017十大神店:一言不合自己造!
买不到心仪球鞋,一言不合自己造,上海男生罗汉干脆在淘宝上做起手绘球鞋; 做正经的书法家太枯燥,一言不合自己造,朱敬一用“段子书法”杀出一片天地; 如今木匠们重款式而轻工艺,一言不合自己造,62岁郑安全专攻榫卯,让“爸爸的木匠小屋”意外走红;中式童装“成人气”十足,一言不合自己造,两个法国人在北京胡同设计“法式唐装”——“tangroulou”,让刘烨家的诺一追爱不已。
245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