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4.0+内核对硬件交换模块的支持(HW Switch Offload)

简介:

Linux内核最近跃进到了4.x时代,初看没啥大的动作,但是对于我而言,最令人兴奋的还是它对硬交换模块的支持。这也是为全面迎合SDN做好准备的第一步。

Linux上的路由与交换

Linux诞生于网络,天生对网络拥有全面且强大的支持,即便再复杂的协议,再封闭的技术,几乎都可以找到对应的Linux实现。然而这并不是说Linux网络就天下无敌了,它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Linux拥有对路由的强大支持,在数据平面,你可以很轻松地实现一种路由查找算法,在控制平面,你也可以在用户态实现任何已有的或者你自己设计的路由协议,然而,这一切都是软的,也就是说,都是CPU来完成的。
       当我们知道路由和交换的区别之后,就会发现,Linux一直以来都没有实现真正的交换,起码在通用接口层面上没有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Linux的bridge模块?算了吧,它只是实现了一个软网桥,和真正交换机不沾边的。

Linux对硬件交换的支持

记得去年的时候,我曾经拿到过一块交换板,可以直接插在主板的PCI-E上,当时必须使用厂商特定的驱动程序以及配合VLAN技术才能将其用起来。其实很多的交换机可能都采用了Linux作为管理平面和控制平面,然后配置自己的定制硬件和定制驱动来使用。
       我曾经想过一种办法用Netfilter技术实现对硬件交换模块的支持,但是,CPU还是要被中断的,整个流程是CPU将数据包拉到bridge或者IP 层,然后再交回硬件...正确的方式是根本不用中断CPU,完全通过硬件来转发数据包,只有数据和本地协议栈相关的时候,才中断CPU。而这个思路,意味 着你必须重写驱动。
       总之,没有一个统一的接口,这就意味着如果你自己想设计一块交换板,没有比较好的标准可循,即便有,可能你也要自己编写或者复制粘贴大量的驱动代码,这将严重影响研发效率。

Linux 4.0的switchdev

一切坏消息在Linux 4.0内核中终结。
       Linux 4.0引入了一个switchdev框架,它代表一类拥有“交换”能力芯片的多网口设备的抽象。其中每一个网口就是一个port,在switchdev框 架中被注册成一个net_device。除此之外,内核中自带了一个rocker driver,演示了一个实际的设备驱动的实现。整个switchdev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wKiom1VYMJCS7LVWAAJX8N0ThsQ134.jpg
注意,理想化的实现中,OpenFlow控制器可以直接将流表注入到设备中,从而指导设备直接进行数据包交换。流表的内容超级复杂,不是本文的目标,但是相信在后一个内核版本中会出现相关的Document。
       采用了硬件交换模块的Linux BOX和原来的截然不同了,它更像是一个高端的专业网络设备,类似Cisco那样的。它看起来就是下面的样子:

wKiom1VYMIHjLFdjAAJbQPZpvpo359.jpg




 本文转自 dog250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dog250/1652064

目录
打赏
0
0
0
0
344
分享
相关文章
Linux系统查看操作系统版本信息、CPU信息、模块信息
在Linux系统中,常用命令可帮助用户查看操作系统版本、CPU信息和模块信息
121 23
Intel Linux 内核测试套件-LKVS介绍 | 龙蜥大讲堂104期
《Intel Linux内核测试套件-LKVS介绍》(龙蜥大讲堂104期)主要介绍了LKVS的定义、使用方法、测试范围、典型案例及其优势。LKVS是轻量级、低耦合且高代码覆盖率的测试工具,涵盖20多个硬件和内核属性,已开源并集成到多个社区CICD系统中。课程详细讲解了如何使用LKVS进行CPU、电源管理和安全特性(如TDX、CET)的测试,并展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Ubuntu20.04搭建嵌入式linux网络加载内核、设备树和根文件系统
使用上述U-Boot命令配置并启动嵌入式设备。如果配置正确,设备将通过TFTP加载内核和设备树,并通过NFS挂载根文件系统。
106 15
深入探索Linux内核的内存管理机制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对Linux操作系统内核中内存管理机制的深入理解。通过探讨Linux内核如何高效地分配、回收和优化内存资源,我们揭示了这一复杂系统背后的原理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不同于常规的摘要,本文将直接进入主题,不包含背景信息或研究目的等标准部分,而是专注于技术细节和实际操作。
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优化与性能调优####
本文深入探讨了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优化策略与性能调优方法,旨在为系统管理员和高级用户提供一套实用的指南。通过分析内核参数调整、文件系统选择、内存管理及网络配置等关键方面,本文揭示了如何有效提升Linux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不同于常规摘要仅概述内容的做法,本摘要直接指出文章的核心价值——提供具体可行的优化措施,助力读者实现系统性能的飞跃。 ####
Linux内核锁机制深度剖析与实践优化####
本文作为一篇技术性文章,深入探讨了Linux操作系统内核中锁机制的工作原理、类型及其在并发控制中的应用,旨在为开发者提供关于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工具来提升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见解。不同于常规摘要的概述性质,本文将直接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在不同场景下选择合适的锁策略对于解决竞争条件、死锁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锁的粒度以达到最佳效果,为读者呈现一份实用性强的实践指南。 ####
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优化与实践####
本文旨在探讨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优化策略与实际应用案例,深入分析内核参数调优、编译选项配置及实时性能监控的方法。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如何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调整内核设置,以提升系统性能和稳定性,为系统管理员和技术爱好者提供实用的优化指南。 ####
深入探索Linux内核调度机制: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本文旨在剖析Linux操作系统内核中的进程调度机制,特别是其如何通过CFS(完全公平调度器)算法实现多任务环境下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与系统响应速度之间的微妙平衡。不同于传统摘要的概览性质,本文摘要将直接聚焦于CFS的核心原理、设计目标及面临的挑战,为读者揭开Linux高效调度的秘密。 ####
57 3
深入理解Linux内核调度器:从基础到优化####
本文旨在通过剖析Linux操作系统的心脏——内核调度器,为读者揭开其高效管理CPU资源的神秘面纱。不同于传统的摘要概述,本文将直接以一段精简代码片段作为引子,展示一个简化版的任务调度逻辑,随后逐步深入,详细探讨Linux内核调度器的工作原理、关键数据结构、调度算法演变以及性能调优策略,旨在为开发者与系统管理员提供一份实用的技术指南。 ####
121 4
深入解析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优化策略
本文旨在探讨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优化策略,包括内核参数调整、内存管理、CPU调度以及文件系统性能提升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关键领域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如何有效地提高Linux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流畅和高效的计算体验。
103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