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凯:不做AI芯片,如何改变世界? | 变局者

简介:
本文来自AI新媒体量子位(QbitAI)

余凯的身上有很多个“第一名”标签,他是深度学习最资深的华人从业者,是中国首个深度学习实验室的创办人,也是AI浪潮中第一个离职创业的百度技术高管……

如今他最看重的,是创办了第一家中国AI芯片公司:地平线机器人。

余凯创业后发布的第一款产品,用时2年。

这个速度和产品价值,现在还难以评价。可能与地平线的创立一样,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云开见日——比如AI芯片大热,又如技术应用能够“看得见摸得着”。

但影响和意义则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AI处理器”的潮流,还是“中国芯”的趋势,地平线的“旭日”和“征程”站立其间,在发布开始就成为了行业新变量。

我们想知道,余凯和他创办的地平线会在2018搅动怎么样的风云变幻?而答案就在量子位对余凯的这次专访中。

在与量子位对话时,余凯毫不掩饰他的雄心壮志,甚至是他的“狂傲”;当然余凯也坦率了表露了内心“柔软”的一面。

这是最真实的余凯和他的地平线。

这也是系列报道“变局者”专访的开篇。

2年造芯路

talk is cheap

量子位:创业2年推出芯片,怎么评价这个过程?

余凯:我们很幸运。2015年决定做AI芯片,是中国第一家,那时候很多算法还不成型,做了很多风险不小的决定。

量子位:哪方面的风险?

余凯:打个比方,这辆车的轮子都没有完全装好,我们就上路了。最后芯片一次流片成功,非常难得。我们有很多芯片老兵,一次性芯片成功,直接拿产品出来展示,并不多见。

量子位:跟预计时间比呢?

余凯:时间上差不多。但一开始做确实有点迷茫,因为我一直都是深度学习出身,硬件方面请教了不少人,说法都不一样,有人说3年,有人说更长,起初确实吓到我了。

我们正式流片成功是2017年9月。后来直到12月才召开发布会,在地平线的认知里,芯片流片成功还不算完,一定要把系统做出来,把应用放到场景中做出来,这才是最强大的power展示,而不光是概念。


 地平线发布会现场

量子位:所以在发布会现场就展示应用?

余凯:硅谷有句话:“Talk is cheap,show me the code.

今天可能有很多发布会,但全世界真正拿出AI处理器的公司恐怕没几家。我们经过2年潜心研发,拿出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处理器。

所以虽然是处理发布会,我们现场也已经实时展现了芯片运转处理的实际应用过程。我们是第一家(这样做的公司)。

show me the chip(芯片)

量子位:造芯最大挑战是什么?

余凯:时间。进入研发周期,从芯片架构、设计、定型、验证,流片,再验证,整个周期很固定,不可能压缩或加快整个流程。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最核心的是要耐得住寂寞。

量子位:跟你以前工作状态是完全不同的。

余凯:硬件不像软件,你无法通过多花时间多写几行代码解决问题。从一个软件背景的人去理解、适应这种常态,是需要转折期的,这是最大的挑战,这也是我的新常态。

量子位:如果没一次性成功会怎么样?

余凯:如果流片失败了,那几百万美金就打水漂,整个过程还得重来一遍,即便不是完全从头再来,但整个项目一定会延期6-12个月。

量子位: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余凯:(长舒一口气……)我们芯片团队的人还去烧过香,真的,去雍和宫。


show me the product

量子位:芯片发布后的挑战是?

余凯:推向应用的速度,你不能只是一个芯片。2017年完成了show me the chip,2018的核心就是show me the product.我觉得吹牛都是容易的,但talk is cheap.

量子位:有目标吗?

余凯:我们有一个非常aggressive的目标,但还没想好是不是要对外说。核心会在智能驾驶、泛安防(安防、新零售)等领域去打造应用。

量子位:为什么是这两个?

余凯:在我们看来,第一波AI,肯定是用智能化去重新定义智能终端,最核心的是摄像头。另一个是重新定义汽车。我们认为手机之后最能核心影响人类智能生活的,就是摄像头和汽车。

AI冷热变局

量子位:我们刚谈论了很多AI芯片的过程,但你2015年创立地平线宣布要造芯时,理解的人并不多。这个认知过程你怎么看?

余凯:我们是第一家做AI芯片的公司,这是我们独立思考的结果。

全球范围内,你很难找到第二个比我做深度学习(时间)更长的华人。我从2006年开始做深度学习,并且信仰它,这都是一个很不为人理解、很孤独的过程。

当时全世界没有几个实验室围绕深度学习进行研发,我所在的NEC是为数不多以卷积神经网络为核心的实验室。

所以一定要保持独立思考,而不是随大流,随大流的思考,往往是错误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大家不理解的,一旦每个人都看得懂了,机会已经晚了。

量子位:之前也有过不理解?

余凯:2012年我在百度启动深度学习实验室(IDL),大家也不理解。当时国内学术会议上,还有教授跟我争辩为何去搞深度学习。但到2015年左右,已经没有人再争论这个事情了。

量子位:2015年你出来创建了地平线。

余凯:对,到大家都理解深度学习的时候,我的想法又不一样了。当大家还在试图搞清楚深度学习、软件、算法和GPU的时候,我已经在思考(其实2014年就开始了):可能GPU不是最适合做深度学习的计算平台,我们需要继续去推进人工智能的革命——关键节点不再是软件算法了。

量子位:这影响了你创业?

余凯:2015年,地平线可以出来做一家人脸识别的公司,那个时候中国可能已经有50家了,我觉得不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任何本质的不同。

但真正人脸识别、自动驾驶的应用,不会停留在小项目里,而是被大规模应用,应用到任何场景中,是低功耗的芯片中。

我们这个观点是很有远见,你看今年特斯拉也这么做了。

量子位:AI处理器在2017是热门话题。

余凯:是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涌进来,但我很怀疑他们是否真正思考过AI处理器相关的东西。

在中国,一个人做了加油站赚钱,1万家公司都跑过来做加油站。我觉得应该鼓励独立思考,敢于预设未来,而不是人云亦云,这一点硅谷做得更好些。


量子位:你对AI处理器的思考是什么?

余凯:我的关于AI处理器的思考,可以等到2018年年底再跟你聊一聊。

量子位:为什么?

余凯:一方面是现在说了大家听不懂,另一方面是出于保密。最关键的,还是超前思维。我试图一直保持5年左右的超前思维,跟业界比。无论是深度学习算法,还是ImageNet这样的比赛,我都是最早夺冠的中国团队。

所以回过头来看,地平线所做的事情大家不是非常理解也不奇怪,像大疆DJI,一开始并不被理解,但它反倒有了很长期的时间去准备,积累势能,当展现成动能的时候,别人再copy已经晚了。

我们会享受这一段独特、不被人理解的过程。利用这段时间去打磨好我们的技术和产品。

量子位:你觉得地平线最不被理解的是什么?

余凯:可能外界没有真正理解软硬结合这件事,软硬结合的本质,以及对整个效率的提升。

为什么基于地平线处理器的产品,相似公司去做,可能要晚1.5-2年的时间?因为软硬件的结合非常难,从一开始去思考软硬件结合,而不是硬件出来再去思考,这是本质上的不同。

量子位:例如?

余凯:特斯拉一开始用英伟达的处理器、自己做软件,现在就明确了:硬件自己做,才能更快。但自动驾驶处理器,研发周期肯定不会短。

量子位:什么时候能看到软硬结合的价值?

余凯:我们的目标是2025年(AI处理器)进入3000万辆汽车。如果达到这个目标,地平线的价值就会超过百度。

量子位:超过百度是一个小目标?

余凯:不,这只是一个比方。


2017&2018

计算>算法、数据

量子位:2017还有什么行业事件让你印象深刻?

余凯:AlphaGo Zero,但不在意料之外。2015年我就预见到未来会是这样的,我记得在团队内部也有分享:未来,计算会比数据更重要。

这也是驱动我去做处理器的原因。我认为未来在芯片上做仿真、左右互搏,无需真实数据,就能不断提升决策的能力。

量子位:计算会比数据和算法更关键?

余凯:我认为未来计算会更重要。即便直到今天,大家还都在“大数据”、“大数据”……然而通过演算也能解决很多根本问题。

爱因斯坦从来不做实验,他所有的理论,都是思想实验得到的结论。又开始讲得越来越抽象,可能又要让大部分人听不懂了。

总而言之,我的观点是:持续去投资AI计算,而不是算法本身,这很重要。

量子位:也是地平线的发展路径?

余凯:我们沿着这个路径去实现。当初成立地平线,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于未来的预判,其中算法的优先性可能没有计算来得重要。我们提三个支点:处理器、算法和数据。

特别是处理器的重要性上,没有处理器,算法就是无根之木。

“战争已结束”

量子位:2017年AI创投也很热,感到竞争在加剧吗?

余凯:我不觉得竞争加剧。看到热才涌进来,这个事情你不一定能很好做下去。

引用之前流传的一句话:当你意识到这是一个战争的时候,战争已经结束了。

对于机会主义者来说,满世界都是机会,而带着使命感的人,会直面冷热、挑战,困难,无论这个世界如何变化,我们肯定会带着自己的使命往前跑。


量子位:冷与热不会影响到你们?

余凯:冷与热与我们没有太大关系。我本人在深度学习、AI领域干了20多年时间,行业起起落落、冷冷热热,其间很多人改行了,但我从来不会思考这些冷与热。

量子位:也没有影响你对商业的理解?

余凯:商业的本质一直没有改变,虽然AI越来越high。我觉得太在意眼前的事情,反而会迷失。

我们如今有这么多AI公司,但还没有一家真正找到创新的商业模式。光靠卖算法、卖SDK,很难成为伟大的公司,所以目前为止,商业本质没有变化。

我的投资人张磊常引用巴菲特的理念:投资要投资长时间里的不变量,做时间的朋友。所以我们一定要思考,什么才是不变的东西?

对于地平线来说,我们希望成为第一家大规模商业化的AI公司。

百度&英特尔

量子位:你也是第一个出走百度的AI创业者?

余凯:对,我是第一个,又是“第一个”(笑)。

量子位:会不会觉得吃亏?如果你再晚一点创业,可能受到的资本追捧会更多。

余凯:不会,地平线现在处于最好的节奏里。我们不会太care估值,虽然我们估值并不低,只不过我们一直不愿意参与这种融资里的喧嚣。很多人吹嘘自己是AI独角兽,但可能并不是。

至于我创业的前同事们,他们目前都做得很不错,我都愿意为他们鼓掌喝彩,我觉得未来他们都用上我们的处理器就会更完美。(笑)

所以我的心愿很直接:景驰、Pony.ai等做得越好,我们的机会越大。地平线做的是底层平台,会是一个AI底层平台公司。


量子位:芯片发布前地平线拿了英特尔的投资,当时有过“中国芯”的顾虑吗?可能有些公司为了展现“中国自主研发”,甚至不愿意接触国外资本。

余凯:我觉得一个超牛逼的技术公司,一定是参与全球竞争的。

量子位:英特尔的投资意味着什么?

余凯:我们一方面说我们要成为AI时代的英特尔,有竞争的成分;另一方面我们又收获了来自行业巨头的尊敬。

量子位:英特尔的投资是出于尊敬?

余凯:行业老大把真金白银放在你这里,是干什么的?难道没有出于尊重的意思吗?(笑)

我们拿了英特尔的投资,但也不避讳我们的野心:就是要做AI时代的英特尔。竞争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得到最强大的竞争对手的敬畏之心。

2017&2018

量子位:如何总结2017?

余凯:Show me the chip.

量子位:对2018有什么展望?

余凯:Show me the product.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废话少说。Talk is cheap,show me the product.

互动一则:

谁是你心中AI领域在2017的变局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打call。

还可以留下你最想提问的AI大咖和问题,量子位就是你的提问AI,笔芯。

本文作者:李根
原文发布时间: 2018-01-10
相关文章
|
8月前
|
传感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无人机视角yolo多模态、模型剪枝、国产AI芯片部署
无人机视角yolo多模态、模型剪枝、国产AI芯片部署
无人机视角yolo多模态、模型剪枝、国产AI芯片部署
|
8月前
|
人工智能 芯片 异构计算
英伟达要小心了!爆火的Groq芯片能翻盘吗?AI推理速度「吊打」英伟达?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公司Groq挑战了英伟达的王者地位,其AI芯片不仅展现出卓越的实力,还拥有巨大的潜力。Groq设计了一种独特的推理代币经济学模式,该模式背后牵动着众多因素,却也引发了深度思考:新的技术突破来自何处?中国该如何应对并抓住变革中的机遇?Groq成本如何评估?这些都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
1月前
|
人工智能 并行计算 程序员
【AI系统】SIMD & SIMT 与芯片架构
本文深入解析了SIMD(单指令多数据)与SIMT(单指令多线程)的计算本质及其在AI芯片中的应用,特别是NVIDIA CUDA如何实现这两种计算模式。SIMD通过单指令对多个数据进行操作,提高数据并行处理能力;而SIMT则在GPU上实现了多线程并行,每个线程独立执行相同指令,增强了灵活性和性能。文章详细探讨了两者的硬件结构、编程模型及硬件执行模型的区别与联系,为理解现代AI计算架构提供了理论基础。
80 12
|
1月前
|
人工智能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数据中心
“芯片围城”下国产AI要放缓?答案或截然相反
12月2日,美国对华实施新一轮出口限制,将140余家中国企业列入贸易限制清单。对此,中国多个行业协会呼吁国内企业谨慎选择美国芯片。尽管受限企业表示影响有限,但此事件引发了关于AI领域芯片供应的担忧。华为云推出的昇腾AI云服务,提供全栈自主的算力解决方案,包括大规模算力集群、AI框架等,旨在应对AI算力需求,确保算力供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助力中国AI产业持续发展。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并行计算
【AI系统】芯片的编程体系
本文探讨了SIMD与SIMT的区别及联系,分析了SIMT与CUDA编程的关系,深入讨论了GPU在SIMT编程的本质及其与DSA架构的关系。文章还概述了AI芯片的并行分类与并行处理硬件架构,强调了理解AI芯片编程体系的重要性,旨在帮助开发者更高效地利用AI芯片算力,促进生态繁荣。
50 0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人工智能
【AI系统】谷歌 TPU v2 训练芯片
2017年,谷歌推出TPU v2,专为神经网络训练设计,标志着从推理转向训练的重大转变。TPU v2引入多项创新,包括Vector Memory、Vector Unit、MXU及HBM内存,以应对训练中数据并行、计算复杂度高等挑战。其高效互联技术构建了TPU v2超级计算机,显著提升大规模模型训练的效率和性能。
51 0
|
3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芯片
【通义】AI视界|谷歌 Tensor G5 芯片揭秘:1+5+2 八核 CPU,支持光线追踪
本文由【通义】自动生成,涵盖黄仁勋宣布台积电协助修复Blackwell AI芯片设计缺陷、苹果分阶段推出Apple Intelligence、OpenAI保守派老将辞职、英伟达深化与印度合作推出印地语AI模型,以及谷歌Tensor G5芯片支持光线追踪等最新科技资讯。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
3月前
|
人工智能 机器人 云计算
【通义】AI视界|OpenAI据称已计划联手博通和台积电共同打造自研芯片
本文由【通义】自动生成,涵盖苹果iOS 18.2将集成ChatGPT、OpenAI联手博通和台积电自研芯片、微软指责谷歌发起影子运动、英伟达高管预测AI将呈现人类形态、OpenAI董事会主席的初创公司估值达45亿美元等热点资讯。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通通知道。
|
3月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通义】AI视界|迎接Apple Intelligence,Mac家族进入M4芯片时代
本文概览了近期科技领域的五大热点:苹果宣布Apple Intelligence将于2025年4月支持中文;新款Mac将搭载M4芯片;ChatGPT周活跃用户达2.5亿,主要收入来自订阅;Meta开发AI搜索引擎减少对外部依赖;周鸿祎支持AI发展但反对构建超级智能。更多详情,访问通义平台。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通义】AI视界|马斯克:特斯拉计划2025年末批量装备AI训练芯片Dojo2
本文精选了24小时内的重要AI新闻,包括特斯拉计划2025年批量装备Dojo 2芯片、英伟达股价大涨、谷歌联合创始人积极参与AI项目、中科院女工程师开源AI模型保护女性,以及快手旗下可灵AI与蓝色光标达成战略合作。更多内容敬请访问通义官网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