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核心团队震撼力作!MIT华人用AI首次发现物理学全新方程

简介: 【5月更文挑战第21天】MIT华人科研团队运用AI开发OptPDE工具,首次找到3个新可积PDE家族,增强人类在物理学方程发现中的能力。OptPDE通过优化PDE系数最大化守恒量,CQFinder自动识别守恒量,二者协同工作,重新发现KdV方程并揭示新方程的特殊性质。该研究展示AI与人类科学家合作的潜力,为复杂问题解决开辟新路径。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405.04484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可积偏微分方程(PDE)系统因其可解性、可预测性和可控性而备受关注。然而,这些系统的发现极为罕见且困难重重。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麻省理工学院的Subhash Kantamneni、Ziming Liu和Max Tegmark等人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机器学习方法——OptPDE,这是一种优化PDE系数以最大化守恒量数量的方法,用以发现新的可积系统。他们的研究不仅发现了四个可积PDE家族,其中三个在文献中是首次出现,而且还展示了人工智能与人类科学家协作发现可积系统的潜力。

OptPDE的核心在于其优化策略,它通过调整PDE的系数来最大化守恒量的数量,从而寻找新的可积系统。研究团队还开发了CQFinder,这是一个能够自动识别给定PDE守恒量的程序,它为OptPDE提供了关键的输入。通过这种方法,研究人员不仅重新发现了已知的Korteweg–De Vries (KdV) 方程,还发现了三个新的PDE家族。

这项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AI与人类科学家之间的协作。机器学习提供了可能的可积系统假设,而人类科学家则负责验证和分析这些假设。这种合作模式为解决复杂的物理和工程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在新发现的PDE家族中,研究团队特别关注了形式为ut = (ux + a2uxxx)^3的方程。他们深入研究了当a = 0时的情况,即ut = u3x,这个特殊情况展示了多种有趣的现象,包括波动解、破裂存在(类似于Burgers方程)、破裂前无穷多的守恒量、破裂后幅度的幂律衰减,以及最终趋向于三角波的收敛。

研究团队构建了CQFinder来精确计算任何PDE的守恒量。他们考虑了具有一维空间变量x的一阶时间PDE,并定义了守恒量的形式。通过参数化设置,他们将问题转化为有限维线性系统,并通过奇异值分解来获得守恒量。此外,他们还设计了OptPDE来使用CQFinder输出的守恒量数量来发现可积PDE系统。

为了验证CQFinder的有效性,研究团队在Burgers方程、KdV方程和Schrödinger方程上进行了测试。CQFinder不仅正确计算了守恒量的数量,还获得了它们的符号公式。此外,他们还使用主成分分析(PCA)来分析OptPDE的结果,并发现了具有至少一个守恒量的四个PDE家族。

尽管OptPDE在发现新的可积PDE系统方面取得了成功,但研究团队指出,高质量的Jacobi轨迹数据集对于训练CLLM至关重要,因此数据清洗和预处理变得尤为关键。此外,数据集的大小也会影响CLLM的性能。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这种方法在其他物理现象建模中的应用,并利用OptPDE发现更多的可积PDE系统。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405.04484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人工智能 文字识别 监控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测试技术
让大模型“言简意赅”:马里兰大学团队破解AI推理冗长之谜
说到底,这项研究解决的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如何让强大的AI推理模型变得更加"经济实用"。通过巧妙的训练策略,研究团队成功地让模型学会了"话不多说,直击要点"的能力。这不仅提高了计算效率,也为AI技术的普及应用扫除了一个重要障碍。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这意味着未来我们能够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更高质量的AI推理服务。对于研究者和开发者来说,这项工作为优化AI模型性能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归根结底,这是一项让AI变得更聪明、更高效的研究,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其后续发展。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Cosmos-Reason1:物理常识觉醒!NVIDIA 56B模型让AI懂重力+时空法则
Cosmos-Reason1是NVIDIA推出的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系列,具备物理常识理解和具身推理能力,支持视频输入和长链思考,可应用于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场景。
342 8
Cosmos-Reason1:物理常识觉醒!NVIDIA 56B模型让AI懂重力+时空法则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DeepMesh:3D建模革命!清华团队让AI自动优化拓扑,1秒生成工业级网格
DeepMesh 是由清华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开发的 3D 网格生成框架,基于强化学习和自回归变换器,能够生成高质量的 3D 网格,适用于虚拟环境构建、动态内容生成、角色动画等多种场景。
646 4
DeepMesh:3D建模革命!清华团队让AI自动优化拓扑,1秒生成工业级网格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ProtGPS:MIT再造生命科学新基建!蛋白质AI一键预测定位+设计新序列,登Nature子刊
ProtGPS 是麻省理工学院和怀特黑德研究所联合开发的蛋白质语言模型,能够预测蛋白质在细胞内的亚细胞定位,并设计具有特定亚细胞定位的新型蛋白质。
801 17
ProtGPS:MIT再造生命科学新基建!蛋白质AI一键预测定位+设计新序列,登Nature子刊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PRefLexOR:MIT自进化AI框架上线!动态知识图谱+跨域推理,重塑自主思考
PRefLexOR 是 MIT 团队推出的新型自学习 AI 框架,结合偏好优化和强化学习,通过递归推理和多步反思,动态生成知识图谱,支持跨领域推理和自主学习。
413 3
PRefLexOR:MIT自进化AI框架上线!动态知识图谱+跨域推理,重塑自主思考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算法
AI战略丨AI 改变物理世界,绘制智实融合产业发展图谱
通过打破传统界限,实现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无缝对接,我们正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智能新时代。
|
8月前
|
人工智能
MIT 76页深度报告:AI加速创新马太效应,科学家产出分化加剧!缺乏判断力将被淘汰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MIT)发布了一份76页的深度研究报告,探讨AI对科学发现和创新的影响。研究对象为1018名美国科学家,结果显示AI使新材料发现增加44%,专利申请增长39%,产品创新提升17%。然而,AI对高能力科学家的产出提升更显著,加剧了科学家间的分化。AI还改变了科学家的工作内容,减少了创意构思时间,增加了评估任务,导致工作满意度下降,但科学家对AI的信心增强。报告全面分析了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论文地址:https://conference.nber.org/conf_papers/f210475.pdf
341 14
|
7月前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跨越机器物理世界和AI虚拟世界之间的鸿沟,是软硬件一体化创新关键 法思诺创新 法思诺创新​
法思诺创新专注于跨越机器物理世界与AI虚拟世界的鸿沟,推动软硬件一体化创新。在物理世界中,机器人虽有强壮躯体却缺乏灵活大脑;而在虚拟世界里,AI虽智慧无穷却无实体行动力。两者融合是未来智能化发展的关键。通过AI赋能,智能机器人已在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慧服务及特种作业等领域大显身手。例如,AI工业机器人提升生产精度与效率,仓储机器人优化物流调度,服务机器人提供人性化交互,特种机器人执行危险任务。软硬件一体化创新实现了机器人感知、决策、运动和人机交互的全面智能化,是智能化时代的大势所趋。正如威廉·吉布森所言:“未来已来,只是尚未均匀分布。”率先拥抱软硬件一体化创新者,将赢得未来。
172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