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能治病了?AI生成药物分子90%成功率通过I期临床试验,未来研发新药只需5年!

简介: 【5月更文挑战第21天】AI在药物研发上取得重大突破,生成的药物分子在I期临床试验成功率高达90%,有望将新药研发时间缩短至5年。利用深度学习,AI能快速筛选出潜力药物,但需注意后续临床试验挑战及伦理安全问题。[链接](https://doi.org/10.1016/j.drudis.2024.104009)

近年来,人工智能(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最近,一项关于AI生成药物分子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相关研究,AI生成的药物分子在I期临床试验中成功率高达90%,这一突破性进展引发了人们对于AI在药物研发领域巨大潜力的热议。

一直以来,新药研发都是一项耗时、高风险且高投入的工作。从最初的药物发现到最终的上市销售,整个过程通常需要花费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并且成功率极低。然而,AI的出现为药物研发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AI可以在短时间内生成大量的候选药物分子,并从中筛选出最有潜力的药物。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名为"深度学习"的AI技术,通过分析大量的药物结构和活性数据,训练出了一个能够预测药物分子活性的模型。然后,他们使用这个模型生成了数百万个新的候选药物分子,并从中选择了最有潜力的几个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令人惊喜的是,这些由AI生成的候选药物分子在I期临床试验中表现出了出色的效果。根据研究结果,这些候选药物分子的成功率高达90%,远高于传统药物研发的成功率。这一结果不仅证明了AI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可行性,也为未来的药物研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然而,尽管这项研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但我们也需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首先,I期临床试验只是药物研发过程中的第一步,后续的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风险。因此,我们不能过于乐观地认为AI生成的药物分子就一定能够成功上市。

其次,AI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伦理和安全方面的问题。例如,如果AI生成的药物分子存在未知的副作用或风险,那么这些问题可能只有在临床试验中才能被发现。此外,AI的决策过程往往是"黑箱"的,我们很难理解和解释AI是如何生成候选药物分子的,这也可能给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带来潜在的风险。

原文地址:https://doi.org/10.1016/j.drudis.2024.104009

目录
相关文章
|
4月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Devops
云效 MCP Server:AI 驱动的研发协作新范式
云效MCP Server是阿里云云效平台推出的模型上下文协议(Model Context Protocol)标准化接口系统,作为AI助手与DevOps平台的核心桥梁。通过该协议,AI大模型可无缝集成云效DevOps平台,直接访问和操作包括项目管理、代码仓库、工作项等关键研发资产,实现智能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其功能涵盖代码仓库管理、代码评审、项目管理和组织管理等多个方面,支持如创建分支、合并请求、查询工作项等具体操作。用户可通过通义灵码内置的MCP市场安装云效MCP服务,并配置个人访问令牌完成集成。实际场景中,AI助手可自动分析需求、生成代码、创建功能分支并提交合并请求,极大提升研发效率。
|
2月前
|
人工智能 文字识别 供应链
高校实验实训课程开发:基于现有的硬件基础和开源能力研发最前沿的AI实验课程
更多基于学校现有硬件基础:企业需求场景的开发和发展,更加注重上层数据和应用,各类工具软件的出现,极大提升了各类硬件的应用价值。我们看到各类硬件厂商,想方设法把硬件卖给学校,但是很多硬件不是在那里尘封,就是寥寥无几的使用场景,我们希望基于学校现有的硬件基础去开发更多面向不同行业或专业的实验实训课程,物尽其用。基于学校现有的硬件,集约开发,极大降低硬件投入成本。
90 7
|
6月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搜索推荐
MedRAG:医学AI革命!知识图谱+四层诊断,临床准确率飙升11.32%
MedRAG是南洋理工大学推出的医学诊断模型,结合知识图谱与大语言模型,提升诊断准确率11.32%,支持多模态输入与智能提问,适用于急诊、慢性病管理等多种场景。
299 32
MedRAG:医学AI革命!知识图谱+四层诊断,临床准确率飙升11.32%
|
5月前
|
人工智能 编解码 异构计算
Neo-1:全球首个原子级生成式AI模型!这个AI模型把10年药物研发周期压缩到1个月
VantAI推出的Neo-1是全球首个统一分子生成与原子级结构预测的AI模型,采用潜在空间扩散技术,结合大规模训练和定制数据集,显著提升药物研发效率。
197 15
Neo-1:全球首个原子级生成式AI模型!这个AI模型把10年药物研发周期压缩到1个月
|
6月前
|
消息中间件 人工智能 Java
通义灵码2.0深度评测:AI原生研发时代的开发者革命
作为一名五年开发经验的程序员,我深刻感受到从手动编码到AI辅助编程的变革。通义灵码2.0基于Qwen2.5-Coder大模型,通过代码生成、多文件协同、单元测试和跨语言支持等功能,显著提升开发效率。它能生成完整工程代码,自动处理复杂业务逻辑与依赖关系;在系统升级和微服务改造中表现出色;自动生成高质量单元测试用例;还具备跨语言转换能力。尽管存在一些改进空间,但其高频迭代和功能优化展现了巨大潜力。通义灵码2.0正推动软件开发从“体力活”向“架构创造力”转型,是开发者不可错过的生产力工具。
通义灵码2.0深度评测:AI原生研发时代的开发者革命
|
6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TxGemma:谷歌DeepMind革命药物研发!270亿参数AI药理学家24小时在线
谷歌推出专为药物研发设计的TxGemma大模型,具备药物特性预测、生物文献筛选、多步推理等核心能力,提供20亿至270亿参数版本,显著提升治疗开发效率。
204 7
TxGemma:谷歌DeepMind革命药物研发!270亿参数AI药理学家24小时在线
|
6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缓存
AI变革药物研发:深势科技的云原生实践之路
阿里云助力深势科技推出创新的玻尔Bohrium®科研云平台和Hermite®药物计算设计平台,并持续完善。这两项先进的工业设计与仿真基础设施成果通过AI技术赋能科学研究和工业研发,不仅大幅缩短了药物研发周期,降低了成本,还显著提高了研发成功率,为生物医药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这是AI for Science领域的重大突破。
389 38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数据处理
OpenBioMed:开源生物医学AI革命!20+工具链破解药物研发「死亡谷」
OpenBioMed 是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和水木分子共同推出的开源平台,专注于 AI 驱动的生物医学研究,提供多模态数据处理、丰富的预训练模型和多样化的计算工具,助力药物研发、精准医疗和多模态理解。
226 1
OpenBioMed:开源生物医学AI革命!20+工具链破解药物研发「死亡谷」
|
5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机器人
机器人研发与AI集成的加速策略:模块化生态创新革命
法思诺创新专注于机器人研发与AI集成的加速策略,推动模块化生态革命。通过软硬件分层协作,将机器人分为“躯体操作系统”和“场景思维芯片”,解决当前研发复杂、成本高昂的问题。文章分析机器人研发现状、模块化分工优势及场景芯片应用,并展望未来机器人产业的“智能机时刻”。法思诺提供创新咨询与培训服务,助力企业破解技术难题,实现软硬一体化智能创新。关注法思诺,探索真创新之路。
|
人工智能 缓存 NoSQL
【深度】企业 AI 落地实践(四):如何构建端到端的 AI 应用观测体系
本文探讨了AI应用在实际落地过程中面临的三大核心问题:如何高效使用AI模型、控制成本以及保障输出质量。文章详细分析了AI应用的典型架构,并提出通过全栈可观测体系实现从用户端到模型推理层的端到端监控与诊断。结合阿里云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基于OpenTelemetry的Trace全链路追踪、关键性能指标(如TTFT、TPOT)采集、模型质量评估与MCP工具调用观测等技术手段,帮助企业在生产环境中实现AI应用的稳定、高效运行。同时,针对Dify等低代码平台的应用部署与优化提供了具体建议,助力企业构建可扩展、可观测的AI应用体系。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