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多线程基础-7:wait() 和 notify() 用法解析

本文涉及的产品
公共DNS(含HTTPDNS解析),每月1000万次HTTP解析
云解析 DNS,旗舰版 1个月
全局流量管理 GTM,标准版 1个月
简介: 这篇内容探讨了Java中的`wait()`和`notify()`方法在多线程编程中的使用。

一、为什么需要 wait() 和 notify() ?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里,ATM机就看作是锁,而4位老哥就是竞争锁的4个线程。1号老哥在ATM机进进出出,并没有实质性地释放锁;但由于ATM机中始终没钱,1号老哥也取不了钱。1号老哥陷入忙等,其它老哥竞争不到ATM机(即竞争不到CPU资源),一直在阻塞,也什么事情都干不了。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线程饿死。 有些同学可能疑惑,线程不是会有记账信息吗?记账信息不就可以解决问题吗?但实际上,线程的记账信息是一个比较宏观的东西,它需要多个线程多运行一段时间才能生成,而上面线程饿死时1号线程进进出出的情况是一瞬间的事情,因此记账信息也无法解决。


而使用 wait() 和 notify() 就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如果情况是这样的:




wait():发现条件不满足或时机不成熟时,就先让1号线程先阻塞等待。


notify(): 当其它线程构造了一个成熟的条件时,就可以通知唤醒1号。1号被唤醒后,又可以参与锁的竞争了。


这也类似于篮球场上运动员的活动。每个运动员都是独立的 “执行流”,可以认为是一个 “线程”。而完成一个具体的进攻得分动作,则需要多个运动员相互配合,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一定的动作:线 程1先 “传球”, 线程2才能 “扣篮”。要扣篮的运动员需要wait传球的运动员把球传过去,才能扣篮;而传球的运动员把球传过去这一操作就类似于notify;扣篮运动员拿到了球,就结束了wait,可以进行后续的操作即扣篮了。


二、方法用法解析


1、wait() 与 notify()


(1)wait() 的作用、结束等待的条件与使用条件


wait 做的事情:


  • 释放当前的锁。


  • 使当前执行代码的线程进入阻塞等待(把线程放到等待队列中)。

满足一定条件时(收到通知时)被唤醒,同时重新尝试获取这个锁。


wait 结束等待的条件:


  1. 其他线程调用该对象的 notify 方法。


  1. wait 等待时间超时 (wait 方法提供一个带有 timeout 参数的版本,来指定等待时间)。


  1. 其他线程调用该等待线程的 interrupted 方法,导致 wait 抛出 InterruptedException 异常。


wait() 方法的官方文档解释如下:  




注意wait()的使用条件:wait() 必须搭配 synchronized 来使用,wait()必须写到synchronized代码块里面(notify 方法也必须在synchronized代码块中使用)。脱离 synchronized 使用 wait() 会直接抛出异常。如以下代码所示: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Object obj = new Object();
        System.out.println("wait之前:");
        obj.wait(); // 所有可能会引起线程阻塞等到的方法都会抛出 InterruptedException 受查异常
        System.out.println("wait之后:");
    }
}


这个代码中,直接调用了obj.wait()而没有加锁,运行后,抛出了 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非法的锁状态异常):




如果还没有获取到锁就尝试解锁,运行后就会抛出非法的锁状态异常。这里的代码抛出该异常正是这个原因:wait()方法内部有一步重要的操作:先解锁,再阻塞等待。


因此,在使用 wait() 前,必须先加锁,把wait()写到synchronized代码块内部。同时,Java也规定调用 notify() 也必须在synchronized代码块中。


并且,加锁的锁对象必须要与调用wait()的锁对象是同一个。如果加锁对象与调用wait()的对象不是同一个,也会抛出 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 异常。


synchronized (obj) {
    obj.wait(); 
}


(2)wait() 与 notify() 的使用示例


注意:在代码中使用wait()和notify()时,必须先执行wait()再执行notify()才有效。如果还没有wait(),就调用了notify(),此时就相当于一炮打空了。此时wait()的线程无法被唤醒,但代码也不会抛出其他异常(没有额外的副作用,但代码也不能正确执行)。


运行以下代码:分别创建了t1和t2两个线程,它们对同一个对象加锁,并且让t1线程中执行wait(),t2线程中执行notify()。先后启动t1和t2线程,观察结果:



public class Test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Object locker = new Object();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try {
                    System.out.println("wait开始");
                    synchronized (locker) {
                        locker.wait();
                    }
                    System.out.println("wait结束");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t1.start();
 
        Thread.sleep(1000); //保证t1先启动,wait()先执行
 
        Thread t2 = new Thread(() -> {
            synchronized (locker) {
                System.out.println("notify开始");
                locker.notify();
                System.out.println("notify结束");
            }
        });
 
        t2.start();
    }
}


运行结果:





3)分析代码运行结果

在上述代码中,t1先执行。当t1执行到wait()时候,t1的锁被wait()释放,且t1自身进入阻塞等待状态。

1s后,t2获取到锁并开始执行。当t2执行到notify()时,就会通知t1线程唤醒。

注意,由于notify()是在synchronized的内部,因此只有等到t2释放了锁,t1才能再竞争到锁,并继续向下执行。因此,控制台上先输出“notify结束”,再输出“wait结束”。

在上述代码中,虽然t1是先执行的,但是可以通过wait(),notify()的控制让t2先执行一些逻辑;t2执行完之后,notify()唤醒t1(相当于传球操作),t1再继续向下执行(相当于扣篮操作)。这就体现了所谓“wait和notify让线程执行的顺序更加可控”。


而wait()的初心,正是为了实现阻塞的效果。只有某一个线程暂时进入阻塞了,线程之间的执行顺序才能发生变化。


并且,wait()阻塞等待会让线程进入 WAITING 状态。


(4)join() 与 wait() 的区别

这里也体现了 join() 与 wait() 作用效果上的一个区别。


join() 只能是让t2线程先执行完,再继续执行t1,此时t1与t2之间一定是串行的。而通过wait()和notify(),可以让t2执行完一部分,再让t1执行……t1执行一部分,再让t2执行……t2再执行一部分,再让t1执行……


(5)带参数的wait方法:wait(timeout)

wait() 方法存在一种重载的可以带参数方法。带参数的方法 wait(long timeout) 可以指定一个等待的超时时间timeout。如果线程的wait的时长大于等于超时时间timeout后还没有别的线程notify它,它就会自己唤醒自己。




(6)notifyAll() 唤醒等待同一对象的全部线程

唤醒操作还有一个notifyAll()。


可能有一种情况:有多个线程,wait着同一个对象。比如,在t1、t2、t3中都调用了object.wait(),此时如果在main中调用的是object.notify(),那么会随机唤醒上述的一个线程,而另外两个线程仍然处于waiting状态;如果是调用了object.notifyAll(),此时就会把上述三个线程都唤醒,然后这三个线程都会重新竞争锁,然后依次执行。


注意,仍然要等到t1、t2、t3的都wait()了再去notify()它们,不然又要“空打一炮”了。


三、wait() 与 sleep()、join() 的区别


1、wait() 和 sleep()


这两个方法最大的区别在于被设计出来的初心(即要解决的问题)不同。wait() 要解决的是线程之间的顺序控制问题,而sleep()只是单纯地让当前线程休眠一会儿。


正因如此,进一步地在使用上也有明显的区别,如wait()必须搭配锁来使用,而sleep()不需要。sleep() 是让程序暂停执行指定的时间并让出CPU给其它线程,当时间到了又会自动恢复运行状态;而wait()只有被唤醒之后,线程才会重新尝试获取锁,获取到了锁才能继续执行。


2、wait() 和join()


join()方法是让线程t1等待线程t2线程完全结束(完成其执行)再执行。它主要起同步的作用,使线程之间的执行从“并行”变成“串行”。也就是说,当我们在线程t1中调用了线程t2的join()方法时,线程执行过程发生改变:线程t1必须等待线程t2执行完毕后,才可以继续执行下去。


二者存在于不同的java包中(wait()方法在java.lang.Object中声明,而join()方法在java.lang.Thread中声明),wait()方法用于线程间通信(notify() 唤醒正在wait()的线程,这样的交互看成是一种通信),而join()方法用于在多个线程之间添加排序:第二个线程需要在第一个线程完全执行完成后才能开始执行。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使用notify()或notifyAll()方法唤醒wait(),但是我们不能中途打破join()所施加的等待。


最后,wait()需要在synchronized代码块中使用,而join()不需要。


四、总结


1、wait() 和 notify() 方法都必须搭配 synchronized 和同一个锁对象,如果wait()和notify()作用于不同的锁对象,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2、如果一个线程调用对象的notify()方法,但该线程并不处于wait的状态中,notify()不会产生作用(也没有副作用)。


3、如果有多个线程在wait(),notify()是只随机唤醒一个,而notifyAll()则是唤醒所有。


目录
打赏
0
0
0
0
31
分享
相关文章
|
10天前
|
【源码】【Java并发】从InheritableThreadLocal和TTL源码的角度来看父子线程传递
本文涉及InheritableThreadLocal和TTL,从源码的角度,分别分析它们是怎么实现父子线程传递的。建议先了解ThreadLocal。
48 4
【源码】【Java并发】从InheritableThreadLocal和TTL源码的角度来看父子线程传递
|
8天前
|
深入解析java正则表达式
本文深入解析Java正则表达式的应用,从基础概念到实际开发技巧全面展开。正则表达式是一种强大的文本处理工具,广泛应用于格式验证、搜索替换等场景。Java通过`Pattern`和`Matcher`类支持正则表达式,`Pattern.compile()`方法将正则字符串编译为高效模式对象。文章详细介绍了核心类的功能、常用正则语法及实际案例(如邮箱和电话号码验证)。掌握这些内容,可显著提升文本处理能力,满足多种开发需求。
38 1
重学Java基础篇—ThreadLocal深度解析与最佳实践
ThreadLocal 是一种实现线程隔离的机制,为每个线程创建独立变量副本,适用于数据库连接管理、用户会话信息存储等场景。
77 5
重学Java基础篇—类的生命周期深度解析
本文全面解析了Java类的生命周期,涵盖加载、验证、准备、解析、初始化、使用及卸载七个关键阶段。通过分阶段执行机制详解(如加载阶段的触发条件与技术实现),结合方法调用机制、内存回收保护等使用阶段特性,以及卸载条件和特殊场景处理,帮助开发者深入理解JVM运作原理。同时,文章探讨了性能优化建议、典型异常处理及新一代JVM特性(如元空间与模块化系统)。总结中强调安全优先、延迟加载与动态扩展的设计思想,并提供开发建议与进阶方向,助力解决性能调优、内存泄漏排查及框架设计等问题。
46 5
Java机器学习实战:基于DJL框架的手写数字识别全解析
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今天,Python凭借丰富的生态库(如TensorFlow、PyTorch)成为AI开发的首选语言。但Java作为企业级应用的基石,其在生产环境部署、性能优化和工程化方面的优势不容忽视。DJL(Deep Java Library)的出现完美填补了Java在深度学习领域的空白,它提供了一套统一的API,允许开发者无缝对接主流深度学习框架,将AI模型高效部署到Java生态中。本文将通过手写数字识别的完整流程,深入解析DJL框架的核心机制与应用实践。
72 3
|
8天前
|
Java Lambda 表达式:以 Foo 接口为例深入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 Java 8 中 Lambda 表达式的用法及其背后的函数式接口原理,以 `Foo` 接口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简洁的 Lambda 表达式替代传统匿名类实现。文章从 Lambda 基本语法、函数式接口定义到实际应用层层递进,并探讨默认方法与静态方法的扩展性,最后总结常见误区与关键点,助你高效优化代码!
29 0
|
2月前
|
Linux编程: 在业务线程中注册和处理Linux信号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Linux中通过在业务线程中注册和处理信号。我们讨论了信号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完整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在业务线程中注册和处理信号的方法。通过正确地使用信号处理机制,可以提高程序的健壮性和响应能力。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Linux信号处理,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66 17
|
2月前
|
Linux编程: 在业务线程中注册和处理Linux信号
通过本文,您可以了解如何在业务线程中注册和处理Linux信号。正确处理信号可以提高程序的健壮性和稳定性。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Linux信号处理机制。
65 26
|
4月前
|
Java多线程编程秘籍:各种方案一网打尽,不要错过!
Java 中实现多线程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继承 Thread 类、实现 Runnable 接口、实现 Callable 接口和使用线程池。每种方式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场景。继承 Thread 类最简单,实现 Runnable 接口更灵活,Callable 接口支持返回结果,线程池则便于管理和复用线程。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此外,还介绍了多线程相关的常见面试问题及答案,涵盖线程概念、线程安全、线程池等知识点。
354 2

推荐镜像

更多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