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c++ STL常用算法 笔记(6) 常用集合算法

简介: 黑马c++ STL常用算法 笔记(6) 常用集合算法

1.  set_intersection // 求两个容器的交集

2.  set_union // 求两个容器的并集

3.  set_difference // 求两个容器的差集


1.  set_intersection // 求两个容器的交集

// 常用集合算法:set_intersection
/*
功能描述:
求两个容器的交集
函数原型:
set_intersection(iterator beg1, iterator end1, iterator beg2, iterator end2, iterator dest);
// 求两个集合的交集 返回最后位置的迭代器
// 注意:两个集合必须是有序序列
// beg1 容器1开始迭代器
// end1 容器1结束迭代器
// beg2 容器2开始迭代器
// end2 容器2结束迭代器
// dest 目标容器开始迭代器
*/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print1(int val)
{
  cout << val << " ";
}
void test01()
{
  vector<int> v1;
  for (int i = 0; i < 5; i++)
  {
    v1.push_back(i); // 0 1 2 3 4
  }
  vector<int> v2;
  for (int i = 1; i < 6; i++)
  {
    v2.push_back(i); // 1 2 3 4 5
  }
  vector<int> v3;
  v3.resize(min(v1.size(), v2.size())); // 别忘了开辟空间!!!!!
  vector<int>::iterator it = set_intersection(v1.begin(), v1.end(), v2.begin(), v2.end(), v3.begin());
  for_each(v3.begin(), v3.end(), print1); // 1 2 3 4 0 这里是错的
  cout << endl;
  for_each(v3.begin(), it, print1); // 1 2 3 4  这里是对的
}
int main()
{
  test01();
}
/*
总结:
求交集的两个集合必须是有序序列
目标容器开辟空间需要从两个容器中取小值
set_intersection返回值即是交集中最后一个元素的位置
*/


2.  set_union // 求两个容器的并集

// 常用集合算法:set_union
/*
功能描述:
求两个集合的并集
函数原型:
set_union(iterator beg1, iterator end1, iterator beg2, iterator end2, iterator dest);
// 求两个集合的并集
// 注意:两个集合必须是有序序列
// beg1 容器1开始迭代器
// end1 容器1结束迭代器
// beg2 容器2开始迭代器
// end2 容器2结束迭代器
// dest 目标容器开始迭代器
*/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print1(int val)
{
  cout << val << " ";
}
void test01()
{
  vector<int> v1;
  for (int i = 0; i < 5; i++)
  {
    v1.push_back(i); // 0 1 2 3 4
  }
  vector<int> v2;
  for (int i = 1; i < 6; i++)
  {
    v2.push_back(i); // 1 2 3 4 5
  }
  vector<int> v3;
  v3.resize(v1.size() + v2.size()); // 别忘了开辟空间!!!!!
  vector<int>::iterator it = set_union(v1.begin(), v1.end(), v2.begin(), v2.end(), v3.begin());
  // 使用函数的返回值作为end()
  for_each(v3.begin(), v3.end(), print1); // 0 1 2 3 4 5 0 0 0 0 这里是错的
  cout << endl;
  for_each(v3.begin(), it, print1); // 0 1 2 3 4 5  这里是对的
}
int main()
{
  test01();
}
/*
总结:
求并集的两个集合必须的有序序列
目标容器开辟空间需要两个容器相加
set_union返回值既是并集中最后一个元素的位置
*/


3.  set_difference // 求两个容器的差集

差集:分为v1和v2的差集(在v1不在v2),v2和v1的差集(在v2不在v1)

// 常用集合算法:set_difference
/*
功能描述:
求两个集合的差集
函数原型:
set_difference(iterator beg1, iterator end1, iterator beg2, iterator end2, iterator dest);
// 求两个集合的差集
// 注意:两个集合必须是有序序列
// beg1 容器1开始迭代器
// end1 容器1结束迭代器
// beg2 容器2开始迭代器
// end2 容器2结束迭代器
// dest 目标容器开始迭代器
*/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print1(int val)
{
  cout << val << " ";
}
void test01()
{
  vector<int> v1;
  for (int i = 0; i < 5; i++)
  {
    v1.push_back(i); // 0 1 2 3 4
  }
  vector<int> v2;
  for (int i = 1; i < 6; i++)
  {
    v2.push_back(i); // 1 2 3 4 5
  }
  vector<int> v3;
  v3.resize(max(v1.size(), v2.size())); // 别忘了开辟空间!!!!!
  vector<int>::iterator it = set_difference(v1.begin(), v1.end(), v2.begin(), v2.end(), v3.begin());
  // 使用函数的返回值作为end()
  for_each(v3.begin(), v3.end(), print1); // 0 0 0 0 0 0 这里是错的
  cout << endl;
  for_each(v3.begin(), it, print1); // 0 这里是对的
  cout << endl;
  cout << "------------------------" << endl;
  it = set_difference(v2.begin(), v2.end(), v1.begin(), v1.end(), v3.begin());
  // 使用函数的返回值作为end()
  for_each(v3.begin(), v3.end(), print1); // 0 0 0 0 0 0 这里是错的
  cout << endl;
  for_each(v3.begin(), it, print1); //  5  这里是对的
}
int main()
{
  test01();
}
/*
总结:
求差集的两个集合必须的有序序列
目标容器开辟空间需要从两个容器取较大值
set_difference返回值既是差集中最后一个元素的位置
*/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 C++ 哈希表算法实现局域网监控电脑屏幕的数据加速机制研究
企业网络安全与办公管理需求日益复杂的学术语境下,局域网监控电脑屏幕作为保障信息安全、规范员工操作的重要手段,已然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关键研究对象。其作用类似网络空间中的 “电子眼”,实时捕获每台电脑屏幕上的操作动态。然而,面对海量监控数据,实现高效数据存储与快速检索,已成为提升监控系统性能的核心挑战。本文聚焦于 C++ 语言中的哈希表算法,深入探究其如何成为局域网监控电脑屏幕数据处理的 “加速引擎”,并通过详尽的代码示例,展现其强大功能与应用价值。
58 1
|
25天前
|
监控 算法 数据处理
基于 C++ 的 KD 树算法在监控局域网屏幕中的理论剖析与工程实践研究
本文探讨了KD树在局域网屏幕监控中的应用,通过C++实现其构建与查询功能,显著提升多维数据处理效率。KD树作为一种二叉空间划分结构,适用于屏幕图像特征匹配、异常画面检测及数据压缩传输优化等场景。相比传统方法,基于KD树的方案检索效率提升2-3个数量级,但高维数据退化和动态更新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未来可通过融合其他数据结构、引入深度学习及开发增量式更新算法等方式优化性能。
63 17
|
1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算法
基于 C++ 布隆过滤器算法的局域网上网行为控制:URL 访问过滤的高效实现研究
本文探讨了一种基于布隆过滤器的局域网上网行为控制方法,旨在解决传统黑白名单机制在处理海量URL数据时存储与查询效率低的问题。通过C++实现URL访问过滤功能,实验表明该方法可将内存占用降至传统方案的八分之一,查询速度提升约40%,假阳性率可控。研究为优化企业网络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并提出结合机器学习、改进哈希函数及分布式协同等未来优化方向。
23 0
|
2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 C++ 哈希表算法的局域网如何监控电脑技术解析
当代数字化办公与生活环境中,局域网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交互的效率与便捷性。然而,出于网络安全管理、资源合理分配以及合规性要求等多方面的考量,对局域网内计算机进行有效监控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实现局域网内计算机监控,涉及多种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运用。本文聚焦于 C++ 编程语言中的哈希表算法,深入探讨其在局域网计算机监控场景中的应用,并通过详尽的代码示例进行阐释。
78 4
|
4月前
|
编译器 C++ 开发者
【C++篇】深度解析类与对象(下)
在上一篇博客中,我们学习了C++的基础类与对象概念,包括类的定义、对象的使用和构造函数的作用。在这一篇,我们将深入探讨C++类的一些重要特性,如构造函数的高级用法、类型转换、static成员、友元、内部类、匿名对象,以及对象拷贝优化等。这些内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理念,提升代码的健壮性、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
18天前
|
人工智能 机器人 编译器
c++模板初阶----函数模板与类模板
class 类模板名private://类内成员声明class Apublic:A(T val):a(val){}private:T a;return 0;运行结果:注意:类模板中的成员函数若是放在类外定义时,需要加模板参数列表。return 0;
|
18天前
|
存储 编译器 程序员
c++的类(附含explicit关键字,友元,内部类)
本文介绍了C++中类的核心概念与用法,涵盖封装、继承、多态三大特性。重点讲解了类的定义(`class`与`struct`)、访问限定符(`private`、`public`、`protected`)、类的作用域及成员函数的声明与定义分离。同时深入探讨了类的大小计算、`this`指针、默认成员函数(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拷贝构造、赋值重载)以及运算符重载等内容。 文章还详细分析了`explicit`关键字的作用、静态成员(变量与函数)、友元(友元函数与友元类)的概念及其使用场景,并简要介绍了内部类的特性。
|
2月前
|
编译器 C++ 容器
【c++11】c++11新特性(上)(列表初始化、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类的新默认成员函数、lambda表达式)
C++11为C++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引入了列表初始化、右值引用、移动语义、类的新默认成员函数和lambda表达式等特性。列表初始化统一了对象初始化方式,initializer_list简化了容器多元素初始化;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优化了资源管理,减少拷贝开销;类新增移动构造和移动赋值函数提升性能;lambda表达式提供匿名函数对象,增强代码简洁性和灵活性。这些特性共同推动了现代C++编程的发展,提升了开发效率与程序性能。
94 12
|
3月前
|
设计模式 安全 C++
【C++进阶】特殊类设计 && 单例模式
通过对特殊类设计和单例模式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实现复杂的C++程序。特殊类设计提高了代码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而单例模式则确保类的唯一实例性和全局访问性。理解并掌握这些高级设计技巧,对于提升C++编程水平至关重要。
78 16
|
3月前
|
编译器 C++
类和对象(中 )C++
本文详细讲解了C++中的默认成员函数,包括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拷贝构造函数、赋值运算符重载和取地址运算符重载等内容。重点分析了各函数的特点、使用场景及相互关系,如构造函数的主要任务是初始化对象,而非创建空间;析构函数用于清理资源;拷贝构造与赋值运算符的区别在于前者用于创建新对象,后者用于已存在的对象赋值。同时,文章还探讨了运算符重载的规则及其应用场景,并通过实例加深理解。最后强调,若类中存在资源管理,需显式定义拷贝构造和赋值运算符以避免浅拷贝问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