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R一区5.2分|RNA修饰如何打开格局,一篇非肿瘤m6A带入门

简介: 这篇文章探讨了m6A修饰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中的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验验证,鉴定了7个m6A调节剂作为诊断标志物。研究发现这些调节剂可能影响疾病的亚型分类,并提出了m6A模式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文章提供了PMOP新的分子机制理解,为未来诊断和免疫治疗策略提供了依据。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IF=5.4的m6A修饰的文章,2023年5月发表在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Bioinformatics identification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m6A-related diagnostic biomarkers in the subtype classification of blood monocytes from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atients,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液单核细胞亚型分类中 m6A 相关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生物信息学鉴定和实验验证

image.png

摘要

  • 背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现有研究已证实外泌体在调节 RNA N6-甲基腺苷 (m6A) 甲基化中的作用,作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然而,源自血清外泌体的 m6A 调节剂在 PMOP 中的作用仍不清楚。基于GSE56815GSE2208数据集,对m6A调节剂在PMOP诊断生物标志物和亚型识别中的作用进行了综合评估,以探讨m6A调节剂在PMOP中的分子机制。
  • 方法: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差异分析以识别显着的 m6A 调节剂、随机森林的 m6A 模型构建、支持向量机和列线图、m6A 亚型一致性聚类、差异表达基因 (DEG) 的 GO 和 KEGG 富集分析。用于评估免疫细胞浸润的不同 m6A 模式、主成分分析和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 (ssGSEA)、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T-qPCR) 对重要 m6A 调节剂进行实验验证等。
  • 结果:在当前的研究中,我们通过GSE56815 和 GSE2208 数据集中的正常患者和 PMOP 患者之间的差异分析,鉴定了 7 个显着的 m6A 调节剂。为了预测 PMOP 的风险,我们采用随机森林模型来识别 7 个诊断性 m6A 调节剂,包括 FTO、FMR1、YTHDC2、HNRNPC、RBM15、RBM15BWTAP。然后我们选择了 7 个诊断性 m6A 调节剂来构建列线图模型,根据我们后续的决策曲线分析,该模型可以为患者带来益处。我们根据显着的 m6A 调节剂,将 PMOP 患者分为 2 个 m6A 亚型(簇 A 和簇 B):共识聚类方法。此外,还利用主成分分析来评估每个样本的 m6A 得分,以对 m6A 亚组进行量化。B 组患者的 m6A 评分高于 A 组患者。此外,我们观察到clusterA中的患者与未成熟B细胞和γδT细胞免疫密切相关,而clusterB与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CD56dim自然杀伤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免疫相关,与破骨细胞分化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通过 RT-qPCR 检测到的 m6A 调节剂的表达水平与生物信息学结果基本一致。
  • 结论: m6A调节剂在PMOP的病理过程中发挥整体作用。我们对 m6A 模式的研究可能为未来的 PMOP 治疗提供诊断生物标志物和免疫治疗策略。

分析流程

结果


表 2用于 RT-qPCR 的 m6A 基因特异性引物序列。


图 2 PMOP 中 12 m6A 调制器的标记。

  • (A)对照和 PMOP 情况下 12 m6A 调制器的表达热图。
  • (B) 12 个 m6A 调节剂的染色体位置。
  • (C) 12 m6A 调节剂在对照和 PMOP 病例之间的差异表达箱线图。*p < 0.05,**p < 0.01。


图 3 PMOP (AK)中写入器、读取器和擦除器之间的相关性。

  • 写入器:RBM15、RBM15B、METTL3、WTAP和ZC3H13;
  • 读取器:ELAVL1、FMR1、HNRNPC、IGFBP3、YTHDC2 和 YTHDF3;
  • 擦除器:FTO。

第一次接触rna修饰的小伙伴留意,这里是直译,具体writer写入器:负责加入m6A修饰的蛋白质,Readers读取器: 识别和结合m6A修饰的蛋白质,Eraser擦除器: 负责去除m6A修饰的蛋白质


图4 RF和SVM模型的建立。

  • (A)构建残差的反向累积分布以显示 RF 和 SVM 模型的残差分布。
  • (B)构建残差箱线图以显示 RF 和 SVM 模型的残差分布。
  • (C) ROC 曲线表明 RF 和 SVM 模型的准确性。
  • (D)基于 RF 模型的 7 m6A 调制器的重要性得分。


图5列线图模型的建立。

  • (A)列线图模型是在 7 个候选 m6A 调制器的基础上建立的。
  • (B)使用校准曲线来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准确性。
  • (C)基于该列线图模型的决策可能对 PMOP 患者有益。
  • (D)临床影响曲线用于评估列线图模型的临床影响。

image.png

图 6 PMOP 中 7 个重要 m6A 调节剂的共识聚类。

  • (A–D) k = 2–5 时 7 个重要 m6A 调制器的共识矩阵。
  • (E) clusterA 和 clusterB 中 7 个重要 m6A 调节剂的表达热图。
  • (F) clusterA 和 clusterB 中 7 个重要 m6A 调节剂的差异表达箱线图。
  • (G) 7 个重要 m6A 调节剂表达谱的主成分分析显示两种 m6A 模式之间的转录组存在显着差异。(H-I)GO和KEGG分析探讨90个m6A相关DEGs对PMOP发生发展影响的潜在机制。p < 0.05、p < 0.01 和 p < 0.001。

image.png

图7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

  • (A)免疫细胞浸润与 7 种重要 m6A 调节剂之间的相关性。
  • (B)高 FMR1 蛋白表达组和低 FMR1 蛋白表达组之间浸润免疫细胞丰度的差异。
  • (C) clusterA 和 clusterB 之间的差异免疫细胞浸润。p < 0.05、p < 0.01 和 p < 0.001。

image.png

图 8 PMOP 中 90 个 m6A 相关 DEG 的共识聚类。

  • (A–D) k = 2–5 的 90 个 m6A 相关 DEG 的共识矩阵。
  • (E)基因簇A和基因簇B中90个m6A相关DEG的表达热图。
  • (F)基因簇 A 和基因簇 B 中 7 个显着 m6A 调节剂的差异表达箱线图。
  • (G)基因簇A和基因簇B之间的差异免疫细胞浸润。
  • (H) clusterA 和 clusterB 之间 m6A 分数的差异。
  • (I)基因簇A和基因簇B之间m6A得分的差异。p < 0.05、p < 0.01 和 p < 0.001。

image.png

图 9 m6A 模式在区分 PMOP 中的作用。

  • (A)桑基图显示 m6A 模式、m6A 基因模式和 m6A 分数之间的关系。
  • (B) clusterA和clusterB之间破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水平。
  • (C)基因簇A和基因簇B之间破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水平。p < 0.01,*p < 0.001。

image.png

图 10重要 m6A 调节剂的 RT-qPCR 实验验证。

  • (A-E)两组之间 5 个关键 m6A 调节剂(包括 FTO、FMR1、YTHDC2、RBM15 和 WTAP)的相对 mRNA 表达。所有结果均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p < 0.05、p < 0.01 和 p < 0.001。

小总结

  • 大概捋一捋:先做差异分析挑出12个m6A调节剂,做了染色体位置和组间表达的表观;各个基因的相关性;SVM和RF筛选出7个核心的调节剂;列线图,校准曲线,DCA曲线;一致性聚类,表达热图,表达箱线图和PCA;GO和KEGG富集分析;ssGSEA,免疫浸润箱线图,在这里挑选出FMR1分组;聚类分组的差异分析,免疫浸润,m6A评分,组间表达箱线图;最后qPCR验证。
  • 行文思路没有拖泥带水,其中通过一致性聚类,根据7个m6A调节剂聚类出了m6A模式的两簇,以及根据90个m6A相关差异分析聚类出的两个基因簇,最后用PCA计算m6A评分,这一部分笔者觉得挺有意思,小伙伴们可以学习一下。整篇逻辑十分清晰,其实就干了三件事:筛选特征m6A-聚类分簇-验证
  • 本篇呐,虽然是前沿之作,但是整个研究思路还是十分值得学习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复现一波~



目录
相关文章
|
6月前
|
数据库
新瓶装旧酒,纯生信三表一图孟德尔随机化8分Nature子刊
**摘要** 一项发表在《英国癌症杂志》(IF 8.8)上的研究利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分析了吸烟与结直肠癌(CRC)风险的关联。研究发现,吸烟开始会增加CRC风险,而戒烟则有保护效果,这些关联独立于其他吸烟特征和饮酒。通过基因预测的DNA甲基化,识别出CpG位点cg17823346 [ZMIZ1] 低甲基化降低CRC风险,而cg02149899高甲基化增加风险。共定位和基因-环境交互分析支持了这些表观遗传变化与CRC关联的生物学意义。研究强调了吸烟、DNA甲基化与CRC风险的显著联系,并为理解吸烟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85 2
|
6月前
|
算法 数据挖掘
Sentieon | 每周文献-Agrigenomics-第二十六期
Sentieon | 每周文献-Agrigenomics-第二十六期
42 0
|
4月前
|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图形学
几分钟生成四维内容,还能控制运动效果:北大、密歇根提出DG4D
【7月更文挑战第25天】北京大学与密歇根大学合作提出DreamGaussian4D (DG4D),解决四维内容生成中的挑战,如长时间优化、运动控制及细节质量。DG4D结合几何变换与Gaussian Splatting,大幅减少优化时间至几分钟,并增强了运动的可控性与细节质量。此框架包括Image-to-4D GS模块和Video-to-Video Texture Refinement模块,分别负责高质量四维内容生成和纹理精细化。[论文](https://arxiv.org/abs/2312.17142)
44 1
|
6月前
|
算法 数据可视化 数据挖掘
JCR一区10.9分|单细胞:有一手数据的肿瘤课题组怎么冲高分文章
这篇文章介绍了在《肿瘤免疫疗法》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揭示了肝细胞癌(HCC)中FABP1(脂肪酸结合蛋白1)依赖的免疫抑制环境。研究分析了II期和III期HCC患者样本的免疫细胞,发现FABP1在III期HCC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中过度表达,并与免疫抑制有关。FABP1与PPARG(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伽玛)相互作用,促进了HCC中的脂肪酸氧化,进而影响免疫应答。
86 0
|
6月前
|
数据可视化 算法 数据挖掘
JCR一区7.2分|非肿瘤内质网应激切入点,发文不难,非常好复现
这篇研究探讨了内质网应激在扩张型心肌病纤维化中的作用,通过基因综合分析揭示了相关免疫反应。在Apoptosis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指出,内质网应激可能与疾病恶化相关,涉及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失衡。研究整合了两个数据集,鉴定出103个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其中7个基因可能参与免疫机制。研究结果为理解内质网应激的分子机制和开发新疗法提供了新视角。
50 0
|
6月前
|
Java 数据挖掘 Go
JCR一区7.7分|单细胞联合bulk-seq的线粒体自噬,分析方法都挺好
这篇文章介绍了研究者通过分析单细胞和Bulk RNA测序数据,鉴定出18个与胃癌(GC)进展相关的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MRG),并建立了基于这些基因的预后模型。研究发现GABARAPL2和CDC37可能是GC的预后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此外,分析揭示了细胞间通讯模式和免疫浸润状态,暗示MRG可能影响GC的免疫治疗响应。整体而言,这项工作为G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见解。
110 0
|
6月前
|
数据可视化 Go vr&ar
JCR一区7.4分|教科书般网药四件套+实验验证,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该文章是一篇发表在《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研究,探讨了白藜芦醇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机制。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可能通过作用于PPARA、SHBG、AKR1B1、PPARG、IGF1R、MMP9、AKT1和INSR等靶点影响DKD。分子对接和细胞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些发现,为白藜芦醇在DKD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68 0
|
6月前
|
Web App开发 算法 数据挖掘
JCR一区7.3分|内质网应激+分型+药物筛选分子对接
这篇研究分析了溃疡性结肠炎(UC)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特征,发表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杂志上。通过基因表达谱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研究人员识别出915个差异表达基因和11个关键的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ERSRGs),这些基因在UC中具有诊断价值。他们还发现诺斯卡品作为小分子药物,可能通过影响ERS对UC产生治疗潜力。此外,研究揭示了ERS在UC发病机制中的重要角色,并与免疫细胞浸润和结肠粘膜侵袭相关。通过一致性聚类,确定了ERS相关的亚型,这些发现为理解UC的病理机制和潜在治疗提供了新见解。
60 0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挖掘
JCR一区5.4分|经典~非肿瘤机器学习筛选生物标志物+qPCR
本文介绍了一项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识别间变性甲状腺癌(ATC)新型生物标志物和免疫浸润特征的研究。该研究发表在2023年9月的《Journal of Endocrinological Investigation》上,IF为5.4。通过对GEO数据库中的RNA测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鉴定出425个差异表达基因,并利用LASSO和SVM-RFE算法确定了4个ATC特征基因(ADM、PXDN、MMP1和TFF3)。这些基因在诊断、药物敏感性和免疫微环境中具有潜在价值,可能成为ATC诊断和治疗的生物标志物。
120 0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挖掘 Go
中科院二区7.4分|NET基因肿瘤分型+生存预后模型+分子对接
在《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的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们鉴定了一种新的NET相关基因签名,用于预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预后。他们发现8个基因(PARVB,LYZ,PPARGC1A,HIF1A,SPP1,CDH1,S100A9和CXCL2)与DLBCL生存率显著相关,建立了NRG遗传风险模型,该模型可能有助于指导DLBCL的治疗选择。研究包括基因表达数据的分析、预后特征的构建和验证,以及与免疫微环境和潜在治疗靶点的相关性探索。
7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