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R一区7.7分|单细胞联合bulk-seq的线粒体自噬,分析方法都挺好

简介: 这篇文章介绍了研究者通过分析单细胞和Bulk RNA测序数据,鉴定出18个与胃癌(GC)进展相关的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MRG),并建立了基于这些基因的预后模型。研究发现GABARAPL2和CDC37可能是GC的预后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此外,分析揭示了细胞间通讯模式和免疫浸润状态,暗示MRG可能影响GC的免疫治疗响应。整体而言,这项工作为G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见解。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IF=7.7的非肿瘤的文章,2023年7月发表在Computer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Identifying mitophagy-related genes as prognostic biomarkers and therapeutic targets of gastric carcinoma by integrated analysis of single-cell and bulk-RNA sequencing data,通过单细胞和Bulk RNA 测序数据的综合分析,鉴定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作为胃癌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image.png


摘要

胃癌(G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晚期GC患者往往预后较差,生存期较短。迫切需要寻找新的GC预后预测生物标志物。线粒体自噬是选择性降解受损线粒体以维持细胞稳态,已被证明具有促肿瘤和抗肿瘤作用。本研究结合单细胞测序数据和转录组学来筛选与GC进展相关的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MRG)并分析其临床价值。逆转录定量PCR(RT-qPCR)和免疫化学(IHC)进一步验证了基因表达谱。将单细胞测序数据与 MRG 进行交叉后,总共鉴定出了 18 个 DE-MRG。MRG评分较高的细胞主要分布在上皮细胞簇中。上皮细胞与其他细胞类型之间的细胞间通讯显着上调。我们建立并验证了基于 DE-MRG(GABARAPL2CDC37)和传统临床病理参数的可靠列线图模型。GABARAPL2和CDC37表现出不同的免疫浸润状态。鉴于中枢基因和免疫检查点之间的显着相关性,针对GC中的MRG可能会给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带来更多益处。总之,GABARAPL2和CDC37可能是GC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和候选治疗靶点。

分析流程

image.png

结果

image.png

图2. GC 中的细胞类型分类。

  • A.6 个细胞簇的 t-SNE 图。
  • B.7 个 GC 样品中的细胞比例。
  • C.每个细胞簇中诊断标记基因表达的气泡图。
  • D.每个细胞簇中诊断标记基因表达的小提琴图。
  • E.每个细胞簇中前 20 个基因的热图。


图3. 基于单细胞RNA测序鉴定差异表达的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

  • A. 细胞标记物和 MRG 之间的 DE-MRG 的维恩图分析。
  • B. 18 个 DE-MRG 的相关分析。
  • C~T.18 个 DE-MRG 的 t-SNE 图。

image.png

图4 . 18 个 DE-MRG 的评分。

  • A. 18 个 DE-MRG 的 AUC 直方图。
  • B. 基于每个细胞的 MRG 评分的 t-SNE 图。
  • C. 对具有高 MRG 分数的细胞中的 DEG 进行基因本体 (GO) 分析。
  • D. 对具有高 MRG 评分的细胞中的 DEG 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 (KEGG) 分析。

image.png

图5.上皮细胞的细分和轨迹分析。

  • A. GC 中 8 个上皮细胞亚群的 t-SNE 图。
  • B. 8 个细胞亚群中细胞标记表达的小提琴图。
  • C~T. 8 个细胞亚群中 18 个 DE-MRG 的 t-SNE 图。
  • U-W. 上皮细胞的分化轨迹,用颜色表示状态 (U)、细胞类型 (V) 和假时间 (W)。


图6 . 分化伪时间轨迹期间 18 个 DE-MRG 的相对表达谱。

  • A~R. 18个 DE-MRG的表达

image.png

图7 . 细胞间通讯分析。

  • A. 细胞间通信显示相互作用数量(左)和相互作用强度(右)。蓝色块表示 GC 中相互作用下调,而红色块表示上调通信。
  • B. GC 中不同细胞类型之间的受体-配体相互作用网络上调。X 轴代表不同的细胞类型,Y 轴代表受体-配体对。
  • C. 不同上皮细胞亚群之间的受体-配体相互作用网络上调。B–C 中点的大小代表 P 值。红点表示通信概率较高,蓝点表示通信概率较低。


图8 . 基于转录组学的差异表达基因(DEG)鉴定。

  • A. 根据转录组测序结果绘制正常组和肿瘤组之间 10 DEG 的火山图。蓝点代表肿瘤中下调的基因,红点代表肿瘤中上调的基因。
  • B. 根据转录组测序结果绘制正常组和肿瘤组之间 10 个 DEG 的热图。
  • C. 维恩图显示细胞标记物和 Bulk 转录组之间有 223 个交集 DEG。
  • D . 223个DEG的GO分析。


图9 . 共识聚类分析。

  • A. 共识 k = 2 时的聚类热图。
  • B. 不同共识 k 值的累积分布函数 (CDF) 曲线。
  • C. CDF 曲线下面积的 Delta 表示每个聚类数 (k) 的 CDF 曲线下面积的相对变化。
  • D. 2 个簇之间 18 个 DE-MRG 表达水平的差异。
  • E. 2 个簇的主成分分析。
  • F. 2 个簇之间的免疫评分比较箱线图。
  • G. 通过 ssGSEA 计算的 2 个簇之间的免疫浸润评分差异。

image.png

图10。预后风险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 AB. 在 LASSO 回归分析中获得的基于最优参数的预后 DE-MRG 选择。
  • C. KM 曲线显示了 TCGA-STAD 队列中两个风险组患者的生存结果。
  • D. 绘制时间依赖性 ROC 曲线来评估 TCGA-STAD 队列的 1 年、3 年和 5 年生存率。
  • E. KM 曲线显示了 GSE62254 队列中两个风险组患者的生存结果。
  • F. 绘制时间依赖性 ROC 曲线来评估 GSE62254 队列的 1 年、3 年和 5 年生存率。
  • G. KM 曲线显示了 GSE15459 队列中两个风险组患者的生存结果。
  • H. 绘制时间依赖性 ROC 曲线来评估 GSE15459 队列的 1 年、3 年和 5 年生存率。
  • I. TCGA 队列中风险评分和相关临床特征的单变量和多变量cox 回归分析。
  • K. 该列线图是使用不同因素构建的,包括 GABARAPL2、CDC37、年龄和阶段。
  • L. 使用校准曲线来评估该列线图预测 3 年生存率的预后准确性。

image.png

图11.免疫浸润分析

  • A. 31对G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GABARAPL2和CDC37的相对mRNA表达水平。
  • B.免疫组化检测GC组织中GABARAPL2和CDC37蛋白表达水平。
  • C. KM 曲线显示 GABARAPL2 和 CDC37 不同表达的不同生存结果。
  • D. GABARAPL2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分析。
  • E. CDC37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分析。
  • F. 免疫评分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G. 高危组和低危组之间免疫浸润的差异。
  • H. hub基因(GABARAPL2和CDC37)与免疫检查点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image.png

图12. 基因突变分析

  • A. 显示高危组体细胞突变的瀑布图 (N = 174)。
  • B. 显示低风险组体细胞突变的瀑布图 (N = 179)。
  • C. 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之间肿瘤突变负荷(TMB)的差异。
  • D. KM 曲线显示了 TMB 高组和 TMB 低组患者的生存结果。
  • E. 高危人群拷贝数变异分析。红线代表扩增突变,蓝线代表缺失突变。
  • F. 低风险组的拷贝数变异分析。红线代表扩增突变,蓝线代表缺失突变。格。MSI与TMB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H. TIDE与排除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I. MSI与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J. TIDE与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小总结

  • 捋一捋:单细胞降维聚类,交集线粒体自噬基因,然后用AUCell评分做了GO和KEGG,再注释亚群对上皮细胞做了拟时序分析,细胞通讯。TCGA的bulkRNAseq差异分析,得到10个MRGs,一致性聚类分为两簇,免疫浸润分析,单因素多因素cox随后lasso回归筛选到两个基,列线模型和5年生存预测,免疫组化,单基因的免疫浸润相关性,最后是基因突变分析。
  • 整篇下来,分析方法是没有问题的,很典型的单细胞联合bulkRNA的研究思路,值得学习。但是逻辑上是似乎差了点味,怯许笔者学艺不精,感觉是部分分析没有衔接起来,会有点跳。比如scRNA里一直强调的上皮细胞,或者是bulkRNA中cox回归后是5个,笔者看lasso的结果也是5个,但为何又选取了2个基因深入研究,在讨论中也未点明。。。不过,也算无伤大雅,属于是,可参考借鉴学习。
目录
相关文章
|
11月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开发工具
如何参与开源项目以及贡献代码的流程和注意事项(2024年11月保姆级教程)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参与开源项目及贡献代码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包括选择项目、fork仓库、克隆到本地、阅读贡献指南、提交代码、创建Pull Request等步骤,并强调了沟通礼仪、代码质量的重要性,适合初学者参考学习。
602 0
如何参与开源项目以及贡献代码的流程和注意事项(2024年11月保姆级教程)
|
搜索推荐 数据挖掘 Java
文献速读|7分的干湿结合胃癌单细胞联合bulk转录组+线粒体自噬
研究人员通过单细胞和bulk RNA测序,鉴定出18个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MRGs),在胃癌中的预后作用。这些基因可能成为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分析显示GABARAPL2和CDC37在上皮细胞中高度表达,与免疫浸润和预后相关。构建的风险模型在多个独立队列中验证有效,表明MRGs可改善预后预测,并提示免疫治疗潜力。研究强调了单细胞分析在理解疾病复杂性和指导个性化治疗中的价值。
362 3
|
12月前
|
开发工具 git Python
代码管理记录(二):Github代码上传实操
本文是关于如何使用Git将本地代码上传到GitHub的实操指南。介绍了Git的基本概念、安装方法,并通过详细的步骤指导用户从GitHub创建仓库到使用Git命令初始化、添加、提交代码,最终将代码推送到远程仓库。同时,还汇总了一些常见的错误及其解决方法。
321 2
代码管理记录(二):Github代码上传实操
|
12月前
|
存储 数据可视化 搜索推荐
单细胞分析 | 基因组区域的可视化 (1)
单细胞分析 | 基因组区域的可视化 (1)
单细胞分析 | 基因组区域的可视化 (1)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迎接AI挑战:构建新一代AI网络基础设施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AI模型的复杂度和数据规模急剧增加,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已难以满足AI技术对高性能计算、大规模数据处理和低延迟网络的需求,从而催生了新一代AI基础设施的诞生。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新一代AI基础设施的特点、优势,并介绍其在混合云环境下的应用方案。
|
JavaScript Python
不吹不黑,jupyter lab 3.0客观使用体验
不吹不黑,jupyter lab 3.0客观使用体验
370 0
|
Web App开发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利用AI让知识体系化】关于浏览器内核的基础知识
【利用AI让知识体系化】关于浏览器内核的基础知识
|
存储 固态存储 数据可视化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搜索推荐 数据挖掘
详解相似度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场景
详解相似度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场景
|
数据可视化 数据挖掘 Go
GOplot|宝藏R包,拯救你的GO富集结果,杜绝平庸的条形图
`GOplot`是R中的一个宝藏包,用于GO富集分析的创新可视化。它提供多种图表类型,如GOBar、GOBubble、GOCircle、GOChord、GOHeat和GOCluster,以及GOVenn。通过调整参数,用户可自定义颜色、大小和排序。例如,GOBar和GOBubble展示富集条形和气泡,GOCircle以环形图表示,GOChord描绘基因和过程间关系,而GOHeat和GOCluster提供热图和聚类视图。此外,还有GOVenn用于绘制Venn图。包简化了数据准备和绘图过程,适合快速高效地展示复杂分析结果。别忘了引用创始人Walter等人的工作。
118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