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推动各行各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医疗健康领域,AI的应用更是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近日,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院发布了一款名为“CARES Copilot 1.0”的医疗健康AI大模型,这一创新成果不仅标志着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未来的医疗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CARES Copilot 1.0是一款多模态手术大模型,它能够与智能医疗设备高度集成,快速精确地提取手术教材、专家指南、医学论文等专业文档的信息,并保持高达95%的准确率。这一系统如同一个精准的手术导航系统,为手术医生提供实时的解剖定位信息,并在面对突发状况时提供辅助,实现督导、预警和防止手术步骤中的危险。这种高度集成和实时反馈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
在发布会现场,香港中文大学外科学系神经外科组主任陈达明医生和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冯铭教授共同演示了CARES Copilot 1.0系统的功能和实用性。这一系统的多模态数据理解能力,使得它能够处理图像、文本、语音、视频、MRI、CT、超声等多种类型的手术数据,极大地丰富了医疗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方式。此外,系统在一秒钟内完成百万级数据的快速检索能力,对于提升医疗教育和培训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CARES Copilot 1.0系统在医学多场景、多任务的理解与处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它能够有效支持手术阶段识别、器械与解剖结构分割、器械检测与计数、MRI高分辨率图像生成等功能。这些功能不仅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也为医生提供了更多的操作可能性。系统已在多家医院的不同科室进行了实地内部测试和持续优化,显示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AI技术与手术机器人技术的结合,预示着未来手术方式、理念、器械、设备等方面都将发生巨大变革。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院AI中心执行主任刘宏斌教授指出,AI在医疗领域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尽管在政策层面可能存在一些挑战,但在许多医院的研究团队已经开始应用AI处理多项工作。未来,机器人执行复杂手术,如肺癌手术,将成为可能,尽管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
陈达明医生认为,开放式AI技术已经在改变全世界人类的生活,并在医疗领域也将带来更大的变革。专为神经科学研发的大模型能够超越一般教学的要求,配合手术、影像导航及机器人的大模型应用在临床、手术室及研究院,直接辅助前线医护面对突发状况,督导、预警、防止手术步骤危险,推进神经科学的疆界。冯铭教授指出,手术大模型和手术导航的结合,可以为术者提供实时的解剖定位信息,提高手术安全性。
CARES Copilot 1.0的研发目标是开发前沿的手术领域多模态手术大模型,围绕手术实现多模态数据理解,以及多任务统一处理,显著降低初级外科医师学习曲线,增强手术流程监管,提高手术服务品质,并与智能医疗器械紧密集成。该系统拥有六大核心技术:手术全模态感知、知识连续自主学习、可追溯可解释回答、多模态专家知识增强、超长输入窗口、多平台部署。近期成果显示,该系统是可信赖且可解释的,旨在提高操作安全性和效率,并已在香港及大湾区多家医院进行测试。此外,该系统还在JCAI-2023组织医学大模型研讨会,并在3月正式向香港神经外科医生发布。
CARES Copilot 1.0的发布,不仅展示了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院在AI领域的强大研发能力,也为未来医疗健康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AI将在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安全的医疗服务。然而,这一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数据隐私保护、医疗伦理、技术普及和医生的适应性等。这些问题需要在技术发展的同时,通过政策制定、教育培训和伦理审查等手段得到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