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的技术架构和工作原理

简介: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是将互联网+的理念和技术引入建筑工地,从施工现场源头抓起,最大程度的收集人员、安全、环境、材料等关键业务数据,依托物联网、互联网,建立云端大数据管理平台,形成“端+云+大数据”的业务体系和新的管理模式,打通从一线操作与远程监管的数据链条,实现劳务、安全、环境、材料各业务环节的智能化、互联网化管理,提升建筑工地的精益生产管理水平。实现“互联网+”与建筑工地的跨界融合,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是将互联网+的理念和技术引入建筑工地,从施工现场源头抓起,最大程度的收集人员、安全、环境、材料等关键业务数据,依托物联网、互联网,建立云端大数据管理平台,形成“端+云+大数据”的业务体系和新的管理模式,打通从一线操作与远程监管的数据链条,实现劳务、安全、环境、材料各业务环节的智能化、互联网化管理,提升建筑工地的精益生产管理水平。实现“互联网+”与建筑工地的跨界融合,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一、智慧工地云平台技术架构:微服务+Java+Spring Cloud +UniApp +MySql
001.png

二、智慧工地智能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智慧工地智能监控系统:是一种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来监测和管理建筑工地的系统。它可以通过感知设备、数据处理和分析、智能控制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工地施工、设备状态、人员安全等方面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感知设备的部署

智慧工地智能监控系统会在工地内部和周围部署各种感知设备,如摄像头、传感器等,用于收集现场的施工进度、设备状态、环境温湿度、噪音等数据。

2、数据传输和处理

通过物联网技术,感知设备采集的数据会被传输到云端服务器。在云端服务器上,系统会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清洗、筛选等工作,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生成有价值的信息和预测结果。

3、实时监控和管理

智慧工地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可视化界面,将数据结果呈现给工地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通过实时监控,可以及时了解工地施工进度、设备状态、人员安全等情况,对问题进行预警和管理。

4、智能控制和优化

智慧工地智能监控系统可以通过控制设备或发出指令来实现对工地的智能控制。例如,当温度过高时,系统会自动开启降温设备;当设备出现故障时,系统会发出维修通知;当有人员进入限制区域时,系统会发出警报提醒等。

智慧工地智能监控系统通过感知设备、数据处理和分析、实时监控和管理、智能控制和优化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工地的全方位监测和管理,为工地的施工进度、设备状态、人员安全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2 智能视频AI分析.png

三、智慧工地的数据分析功能:

智慧工地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建筑工地实时监测、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新型建筑管理方式,其中,数据分析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数据采集

智慧工地中的数据采集主要通过传感器、监控摄像头等设备进行。这些设备可以实时采集到工地的环境数据、施工人员和设备信息、材料进出库信息等数据,并将其传输到云端进行存储和分析。

2、数据存储

智慧工地中的数据存储通常采用云端存储方式,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同时,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智慧工地通常会采用多层次的数据备份和容灾机制。

3 深基坑监测分析.png

3、数据分析

智慧工地中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对采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监管:通过对施工现场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对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的实时监管。例如,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及时发现施工人员的疲劳和过劳情况,从而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工人身体健康和施工质量。

2)材料管理:通过对材料进出库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实现对材料使用情况的实时监管和管理。例如,可以对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剩余量和质量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管理。

3)能耗管理:通过对工地用电、用水、用气等能耗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实现对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例如,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找到能源浪费的瓶颈点,制定合理的节能措施,从而实现能源的节约和减排。

4)安全管理:通过对工地环境、设备和人员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实现对施工安全的实时监管和管理。例如,可以通过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测工地人员和设备的动态,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管理。

相关实践学习
阿里云AIoT物联网开发实战
本课程将由物联网专家带你熟悉阿里云AIoT物联网领域全套云产品,7天轻松搭建基于Arduino的端到端物联网场景应用。 开始学习前,请先开通下方两个云产品,让学习更流畅: IoT物联网平台:https://iot.console.aliyun.com/ LinkWAN物联网络管理平台:https://linkwan.console.aliyun.com/service-open
相关文章
|
6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Java
智慧工地源码,Java语言开发,微服务架构,支持分布式和集群部署,多端覆盖
智慧工地是“互联网+建筑工地”的创新模式,基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BIM、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施工现场人员、设备、材料、安全等环节的智能化管理。其解决方案涵盖数据大屏、移动APP和PC管理端,采用高性能Java微服务架构,支持分布式与集群部署,结合Redis、消息队列等技术确保系统稳定高效。通过大数据驱动决策、物联网实时监测预警及AI智能视频监控,消除数据孤岛,提升项目可控性与安全性。智慧工地提供专家级远程管理服务,助力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升级,同时依托可扩展平台、多端应用和丰富设备接口,满足多样化需求,推动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
205 5
|
3月前
|
Ubuntu 编译器 C语言
在Ubuntu22.04平台上交叉编译针对Rv1126架构的GCC13.2.0编译器的步骤。
遵循上述步骤,您应该能够在Ubuntu 22.04平台上成功交叉编译适用于RISC-V架构RV1126的GCC 13.2.0编译器,允许您为目标硬件构建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组件。
153 10
|
3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园区导航系统技术架构实现与原理解构
本文聚焦园区导航场景中室内外定位精度不足、车辆调度路径规划低效、数据孤岛难以支撑决策等技术痛点,从架构设计到技术原理,对该系统从定位到数据中台进行技术拆解。
107 0
园区导航系统技术架构实现与原理解构
|
4月前
|
存储 消息中间件 canal
zk基础—2.架构原理和使用场景
ZooKeeper(ZK)是一个分布式协调服务,广泛应用于分布式系统中。它提供了分布式锁、元数据管理、Master选举及分布式协调等功能,适用于如Kafka、HDFS、Canal等开源分布式系统。ZK集群采用主从架构,具有顺序一致性、高性能、高可用和高并发等特点。其核心机制包括ZAB协议(保证数据一致性)、Watcher监听回调机制(实现通知功能)、以及基于临时顺序节点的分布式锁实现。ZK适合小规模集群部署,主要用于读多写少的场景。
|
5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为什么混合专家模型(MoE)如此高效:从架构原理到技术实现全解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混合专家(MoE)架构在大型语言模型中的应用与技术原理。MoE通过稀疏激活机制,在保持模型高效性的同时实现参数规模的大幅扩展,已成为LLM发展的关键趋势。文章分析了MoE的核心组件,包括专家网络与路由机制,并对比了密集与稀疏MoE的特点。同时,详细介绍了Mixtral、Grok、DBRX和DeepSeek等代表性模型的技术特点及创新。MoE不仅解决了传统模型扩展成本高昂的问题,还展现出专业化与适应性强的优势,未来有望推动AI工具更广泛的应用。
1781 4
为什么混合专家模型(MoE)如此高效:从架构原理到技术实现全解析
|
3月前
|
运维 监控 Java
初创代购选单体,千万级平台用微服务:一张表看懂架构选型红线
在跨境电商代购系统年交易额超3.2万亿元的背景下,本文对比微服务与单体架构的技术原理、适用场景及实战案例,结合性能、运维、成本等维度,为企业提供架构选型指南,助力实现高效扩展与稳定运营。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测试技术
图神经网络在信息检索重排序中的应用:原理、架构与Python代码解析
本文探讨了基于图的重排序方法在信息检索领域的应用与前景。传统两阶段检索架构中,初始检索速度快但结果可能含噪声,重排序阶段通过强大语言模型提升精度,但仍面临复杂需求挑战
139 0
图神经网络在信息检索重排序中的应用:原理、架构与Python代码解析
|
6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设计模式
RocketMQ原理—5.高可用+高并发+高性能架构
本文主要从高可用架构、高并发架构、高性能架构三个方面来介绍RocketMQ的原理。
1528 21
RocketMQ原理—5.高可用+高并发+高性能架构
|
5月前
|
Java 开发者 Spring
Spring框架 - 深度揭秘Spring框架的基础架构与工作原理
所以,当你进入这个Spring的世界,看似一片混乱,但细看之下,你会发现这里有个牢固的结构支撑,一切皆有可能。不论你要建设的是一座宏大的城堡,还是个小巧的花园,只要你的工具箱里有Spring,你就能轻松搞定。
205 9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