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绘画Stable Diffusion 研究(七) 一文读懂 Stable Diffusion 工作原理(1)

简介: AI 绘画Stable Diffusion 研究(七) 一文读懂 Stable Diffusion 工作原理

一、 Stable Diffusion能做什么


通过前面几篇文章关于 Stable Diffusion 整合包的安装、ControlNet插件的介绍使、sd模型的安装和使用以及文生图功能的介绍后,相信看过的朋友应该都清楚的知道 Stable Diffusion 是做什么的吧?


对于新朋友,想详细了解的话,请前往:

AI 绘画Stable Diffusion 研究(一)sd整合包v4.2 版本安装说明

AI 绘画Stable Diffusion 研究(二)sd模型ControlNet1.1 介绍与安装

AI 绘画Stable Diffusion 研究(三)sd模型种类介绍及安装使用详解

AI 绘画Stable Diffusion 研究(四)sd文生图功能详解(上)

AI 绘画Stable Diffusion 研究(五)sd文生图功能详解(下)

AI 绘画Stable Diffusion 研究(六)sd提示词插件


这里再用最直白的话说一下:SD它是一个text-to-image模型 ,通过给定的 text prompt(文本提示词),可生成一张匹配文本的图片。


二、什么是扩散模型


大家都经常听到有人说,Stable Diffusion是一种潜在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s)。

那我们先弄明白什么是扩散模型?

为什么叫扩散模型呢?因为它的数学公式看起来非常像物理上的扩散现象。


1、前向扩散

假如我们训练一个模型如下:


正如上图所示,是一个前向扩散的过程,它是在训练图像上逐渐添加噪声,最后变成完全随机噪声图,并最终无法辨认噪点图对应的初始图片。


这个过程就像是一滴墨水滴在一杯清水里,会慢慢扩散最终均匀分布在清水里一样,且无法判断它最初是从水杯的中心滴入,还是从边缘滴入,扩散这个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2、反向扩散


反向扩散的思想是:输入一张噪点图,反向扩散(Reverse Diffusion),让上述过程获得逆向从随机噪声图生成清晰图像的过程。


从反向扩散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知道有多少“噪点”加入到了某张图片里。


那么要知道答案的方式便是:训练一个神经网络来预测添加的噪点,这在SD里称为噪点预测器(Noise Predicator),其本质是一个U-Net模型。


训练流程为:

(1)、选择一张训练图(例如一张猫的图片)

(2)、生成随机的噪点图

(3)、给这张图继续增加多轮噪点

(4)、训练Noise Predicator,预测加入了多少噪点,通过神经网络训练权重,并展示其正确答案。



反向扩散训练的重点下图中的噪声预测器(Noise Predicator),它可以通过训练得出每次需要减掉的噪声,每次需要减多少噪声是预测出来的,从而实现还原清晰图片的目的。


三、扩散模型实现原理


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s)的成功,其实并非横空出世,突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实早在2015年就已有人提出了类似的想法,最终在2020年提出了扩散模型的生成技术。


以下是扩散模型推导公式:




更详细的原理:

参考:扩散模型详解原理+代码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大概明白了,什么是扩散模型,但这并不是 Stable Diffusion的工作原理。

这是因为:上述扩散过程是在图片空间里完成的,无论是模型训练,还是生成图片的过程,都是需要海量的算力支持和内存需求。


想象一下:一张512 x 512的图片(包含3个颜色通道:红、绿、蓝),它的空间是786432维,也就是说我们要为一张图片指定这么多的值。因此,基本无法在单个GPU上运行。


Stable Diffusion就是降低算力和内存需求的一个解决方案。它让Stable Diffusion在消费级GPU上运行成为了可能。


四、Stable Diffusion 潜扩散模型

Stable Diffusion 它是一个Latent Diffusion Model(潜扩散模型)。其方式是将图片压缩到一个“潜空间”(Latent Space)中,而不是在高维的图片空间里工作。潜空间比图片空间小了48倍,所以它可以节省大量计算,继而运行速度更快。


扩散过程会分成很多步循环,而每一步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将文本描述、隐变量、步数等数值传入UNet,生成新的隐变量,而这个过程会涉及一些模型。


在最后一步循环,将隐特征经由 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解码成图像。


这个过程的核心思想就是:压缩图像,它通过变分自编码器 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模型,把图像压缩到极致,我们把此类压缩方式称作降维,这种降维级别的压缩不丢失重要信息。


经过压缩后,图像被称作低维潜在(Latent)“图像”,作为U-net的输入,去潜空间(Latent Space)里一步一步降噪后,完成反向扩散的低维“图片”还得通过VAE的解码器,把图像从潜空间转换回像素空间(Pixel Space)。


VAE包含2部分:Encoder与Decoder。

  • Encoder将一张图片压缩到“潜空间”里的一个低维空间表示
  • Decoder从“潜空间”里的表示恢复为一张图片


下列代码演示了VAE模型的使用方法,其中load_vae为根据配置init_config去初始化模型,然后从预训练模型model.ckpt中读取参数,预训练模型的first_stage_model即指代VAE模型。


from ldm.models.autoencoder import AutoencoderKL
#VAE模型
def load_vae():
    #初始化模型
    init_config = {
        "embed_dim": 4,
        "monitor": "val/rec_loss",
        "ddconfig":{
          "double_z": True,
          "z_channels": 4,
          "resolution": 256,
          "in_channels": 3,
          "out_ch": 3,
          "ch": 128,
          "ch_mult":[1,2,4,4],
          "num_res_blocks": 2,
          "attn_resolutions": [],
          "dropout": 0.0,
        },
        "lossconfig":{
          "target": "torch.nn.Identity"
        }
    }
    vae = AutoencoderKL(**init_config)
    #加载预训练参数
    pl_sd = torch.load("model.ckpt", map_location="cpu")
    sd = pl_sd["state_dict"]
    model_dict = vae.state_dict()
    for k, v in model_dict.items():
        model_dict[k] = sd["first_stage_model."+k]
    vae.load_state_dict(model_dict, strict=False)
    vae.eval()
    return vae
#测试vae模型
def test_vae():
    vae = load_vae()
    img = load_image("girl_and_horse.png")  #(1,3,512,512)   
    latent = vae.encode(img).sample()       #(1,4,64,64)
    samples = vae.decode(latent)            #(1,3,512,512)
    save_image(samples,"vae.png")
test_vae()


五、Stable Diffusion 文本如何影响图片生成


在 Stable Diffusion 模型中,prompt 是通过引导向量(guidance vector)来控制 U-Net 的。具体来说,prompt 会被编码成一个文本嵌入向量(text embeddings),然后与其他输入一起传递给 U-Net。

通过这种方式,prompt 能够影响 U-Net 的输出,从而在生成过程中引导模型产生符合预期的结果,即通过 prompt 产生我们想要的图


在Stable Diffusion模型限制prompt在75个单词。


下图是文本提示词(text prompt)如何处理并输入到Noise Predictor的流程:



根据上图,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流程:

首先,Tokenizer(分词器)将每个输入的单词转为一个数字,我们称为token。

然后,每个token转为一个768维的向量,称为词嵌入(embedding)。

最后,由Text Transformer处理词嵌入,并可以被Noise predictor进行消费。


1、分词器 (Tokenizer)

人类可以读懂单词,但计算机只能读懂数字。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文本提示词首先要转为单词。

文本提示词(text prompt)首先由一个CLIP tokenizer做分词。

CLIP是一个深度学习模型,由Open AI开发,用于为任何图片生成文本描述。


以下是CLIP具体的实例

展示了如何将文本“苹果”通过CLIP技术转化为能输入到神经网络中训练的tokens数据。

这里使用Python和OpenAI库来实现。


(1)、安装依赖库

pip install torch openai


(2)、导入相关库

import torch import openai


(3)、加载CLIP模型

model, preprocess = openai.clip.load("ViT-B/32")


(4)、准备输入文本

text_description = "苹果"




相关文章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Stable Virtual Camera:2D秒变3D电影!Stability AI黑科技解锁无限运镜,自定义轨迹一键生成
Stable Virtual Camera 是 Stability AI 推出的 AI 模型,能够将 2D 图像转换为具有真实深度和透视感的 3D 视频,支持自定义相机轨迹和多种动态路径,生成高质量且时间平滑的视频。
314 0
Stable Virtual Camera:2D秒变3D电影!Stability AI黑科技解锁无限运镜,自定义轨迹一键生成
|
6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RAG 调优指南:Spring AI Alibaba 模块化 RAG 原理与使用
通过遵循以上最佳实践,可以构建一个高效、可靠的 RAG 系统,为用户提供准确和专业的回答。这些实践涵盖了从文档处理到系统配置的各个方面,能够帮助开发者构建更好的 RAG 应用。
2748 114
|
8月前
|
人工智能 Linux API
Omnitool:开发者桌面革命!开源神器一键整合ChatGPT+Stable Diffusion等主流AI平台,本地运行不联网
Omnitool 是一款开源的 AI 桌面环境,支持本地运行,提供统一交互界面,快速接入 OpenAI、Stable Diffusion、Hugging Face 等主流 AI 平台,具备高度扩展性。
789 94
Omnitool:开发者桌面革命!开源神器一键整合ChatGPT+Stable Diffusion等主流AI平台,本地运行不联网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传感器 人工智能
AI与智能驾驶的关系和原理:技术融合与未来展望-优雅草卓伊凡
AI与智能驾驶的关系和原理:技术融合与未来展望-优雅草卓伊凡
160 3
AI与智能驾驶的关系和原理:技术融合与未来展望-优雅草卓伊凡
|
5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供应链
AI Agent智能体:底层逻辑、原理与大模型关系深度解析·优雅草卓伊凡
AI Agent智能体:底层逻辑、原理与大模型关系深度解析·优雅草卓伊凡
1097 2
AI Agent智能体:底层逻辑、原理与大模型关系深度解析·优雅草卓伊凡
|
10月前
|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编译器
【AI系统】LLVM 架构设计和原理
本文介绍了LLVM的诞生背景及其与GCC的区别,重点阐述了LLVM的架构特点,包括其组件独立性、中间表示(IR)的优势及整体架构。通过Clang+LLVM的实际编译案例,展示了从C代码到可执行文件的全过程,突显了LLVM在编译器领域的创新与优势。
466 3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安全
Stable Diffusion 3.0 :一键开启你的AI绘画之旅
本文介绍了Stable Diffusion 3.0的主要优化,包括采用DiT架构提升多对象生成能力及“流匹配”技术加速采样。同时解决了部署复杂、显卡需求高等问题,可通过阿里云计算巢一键部署,实现即开即用。文章展示了人像、动漫风、科幻风等生成效果,并提供中文菜单设置与插件下载教程。无论是专业设计师还是普通用户,都能轻松开启智能创作新时代。 Flux模型支持即将上线,值得期待。
|
9月前
|
人工智能
🎨 设计师必备!AI Stable Diffusion 提示词神器,让你秒变创意大师!
AI绘图新时代来临,设计师必备工具——**白盒子AI绘图提示词生成器**助你轻松跨越提示词难题。该工具操作简便,支持中英文切换,涵盖近1000个精选提示词,适用于各种风格创作。无论是新手还是专业设计师,都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快速实现创意构想。网址:[https://www.baihezi.com/ai-painting-prompt](https://www.baihezi.com/ai-painting-prompt)
506 19
🎨  设计师必备!AI Stable Diffusion 提示词神器,让你秒变创意大师!
|
10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人工智能
【AI系统】卷积操作原理
本文详细介绍了卷积的数学原理及其在卷积神经网络(CNN)中的应用。卷积作为一种特殊的线性运算,是CNN处理图像任务的核心。文章从卷积的数学定义出发,通过信号处理的例子解释了卷积的过程,随后介绍了CNN中卷积计算的细节,包括卷积核、步长、填充等概念。文中还探讨了卷积的物理意义、性质及优化手段,如张量运算和内存布局优化。最后,提供了基于PyTorch的卷积实现示例,帮助读者理解和实现卷积计算。
529 31
【AI系统】卷积操作原理
|
9月前
|
人工智能 UED
VersaGen:生成式 AI 代理,基于 Stable Diffusion 生成图像,专注于控制一至多个视觉主体等生成细节
VersaGen 是一款生成式 AI 代理,专注于文本到图像合成中的视觉控制能力,支持多种视觉控制类型,并通过优化策略提升图像生成质量和用户体验。
177 8
VersaGen:生成式 AI 代理,基于 Stable Diffusion 生成图像,专注于控制一至多个视觉主体等生成细节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