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AI套件测评报告

本文涉及的产品
模型在线服务 PAI-EAS,A10/V100等 500元 1个月
模型训练 PAI-DLC,100CU*H 3个月
交互式建模 PAI-DSW,每月250计算时 3个月
简介: 个人测评

一、云原生AI套件介绍

根据我对云原生AI套件介绍的理解如下:云原生AI套件以Kubernetes容器服务为底座,向下封装对各类异构资源的统一管理,向上提供标准Kubernetes集群环境和API,以运行各核心组件,实现资源运维管理、AI任务调度和弹性伸缩、数据访问加速、工作流编排、大数据服务集成、AI作业生命周期管理、AI制品管理、统一运维等服务。

云原生AI套件针对AI生产流程中的主要环节,支持AI数据集管理、AI模型开发、训练、评测,以及模型推理服务等。您可以通过统一的命令行工具、多种语言SDK和控制台界面,直接使用各核心组件。您也可以进行灵活地扩展、组装或二次开发,快速定制化构建AI生产系统。通过同样的组件和工具,云原生AI套件也支持阿里云AI服务、开源AI框架和第三方AI能力的集成。

此外,云原生AI套件支持与阿里云机器学习平台PAI无缝集成,提供高效、灵活的一站式AI平台。一方面,您可以直接使用PAI平台提供的DSW、DLC、EAS等服务。这些服务借助ACK为AI模型开发、训练和推理带来了更好的弹性和效率。另一方面,云原生AI套件支持在ACK集群中一键部署轻量化机器学习PAI平台,降低AI使用门槛。在Kubernetes应用中,您可以灵活地集成PAI平台深度优化的算法和引擎,依托其最佳实践沉淀,极大优化训练与推理效果。

云原生AI套件的功能包含

1. 异构资源统一管理

对云上各种异构计算资源(如CPU、GPU、NPU、VPU、FPGA)、存储(OSS、NAS、CPFS、HDFS)、网络(TCP、RDMA)资源,云原生AI套件支持对其进行抽象,统一管理、运维和分配,通过弹性和软硬协同优化,持续提升资源利用率。

2. AI任务调度

云原生AI套件兼容Tensorflow、Pytorch、Horovod、Spark、Flink等主流开源或者用户自有的各种计算引擎和运行时,统一运行各类异构工作负载,统一管理作业生命周期,统一调度任务工作流,保证任务规模和性能。云原生AI套件一方面不断优化运行任务的性能、效率和成本,另一方面持续改善开发运维体验和工程效率。

3. 弹性AI任务

云原生AI套件根据上述云原生AI套件概述,我总结出它的主要功能特点如下:

基于Kubernetes实现异构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

支持多种AI框架和运行时环境。

一站式集成阿里云AI服务产品。

弹性扩展AI任务,优化性能、成本和效率。

统一作业生命周期管理。

提供CLI、SDK和UI统一访问。

轻松定制化构建AI生产系统。

与PAI深度集成,提供更强AI能力。

二、云原生AI套件的应用示例

当多个开发人员在一个公司或大团体下使用Arena进行工作时,为了有效管理,可能需要对这些人员进行小组划分,且每个小组需要彼此隔离。这样在同一个集群内,小组就是分配、隔离资源和权限的基本单元,我们可以进行以下相关模拟操作,来解决上述问题,实操如下:

(一)创建和管理ACK集群的用户和组

1. 在与ACK集群同VPC下创建ECS实例作为Client机器。

2. 在Client机器上创建用户bob、tom和组dev1、dev2,分配对应的UID和GID。

groupadd -g 10001 dev1 
groupadd -g 10002 dev2
adduser -u 20001 -s /bin/bash -G dev1 -m bob
adduser -u 20002 -s /bin/bash -G dev2 -m tom

3. 通过kubectl连接ACK集群。

4. 在ACK集群中创建对应的Namespace和ServiceAccount。

kubectl create namespace dev1
kubectl create namespace dev2 
kubectl create serviceaccount bob -n dev1
kubectl create serviceaccount tom -n dev2

(二)为用户配置Arena的使用环境

1. 在Client机器上以root身份安装Arena。

2. 为每个用户生成KubeConfig文件。

./createKubeConfig.sh bob -n dev1
./createKubeConfig.sh tom -n dev2

3. 将KubeConfig文件放到每个用户的home目录下。

mkdir -p /home/bob/.kube/ && cp bob.config/home/bob/.kube/config
mkdir -p /home/tom/.kube/ && cp tom.config/home/tom/.kube/config

(三)为用户配置Arena的权限

1. 为dev1和dev2创建角色定义文件dev1_roles.yaml和dev2_roles.yaml。

2. 应用角色定义文件使之生效。

kubectl apply -f dev1_roles.yaml
kubectl apply -f dev2_roles.yaml

3. 创建角色绑定文件bob_rolebindings.yaml和tom_rolebindings.yaml。

4. 应用角色绑定文件进行用户角色赋权。

kubectl apply -f bob_rolebindings.yaml  
kubectl apply -f tom_rolebindings.yaml

(四)配置用户组资源配额

1. 根据需求创建组配额文件dev1_quota.yaml和dev2_quota.yaml。

2. 应用配额文件。

kubectl apply -f dev1_quota.yaml
kubectl apply -f dev2_quota.yaml

(五)配置多级别共享存储

1. 创建NAS实例,并在其下创建多个挂载点。

2. 创建PV,设置NAS挂载信息。

3. 创建PVC,绑定PV。

(六)用户登录测试

1. bob用户登录,提交作业测试组资源限制。

2. tom用户登录,测试使用自己组资源,未看到bob作业。

三、ACK云原生AI套件产品体验测评

(一)产品文档

ACK云原生AI套件提供的文档资料比较丰富,包括快速入门、操作指南、API文档等,基本涵盖了使用该产品需要的各方面知识。文档描述相对完整和准确,通过文档可以对产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不过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1)对某些复杂操作的步骤描述不够详细,初学者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渠道获得信息。

2)文档示例中的代码实例不完整,无法直接拿来运行使用。

3)接口文档中对输入和输出参数的说明不够明确。

4)文档缺少对错误提示信息的解释,当运行失败时无法快速定位问题。

5)文档中对产品最佳实践的讲解不够,无法让用户快速上手。

总体来说,文档资料已经能够满足产品使用需求,但在细节描述和最佳实践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二)产品能力

ACK云原生AI套件提供了资源管理、任务调度、数据加速等全面的功能,基本能满足AI开发和训练的需求。

1)在资源管理方面,对异构资源实现了统一调度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2)支持主流AI框架,统一作业生命周期管理。

3)支持数据集管理、模型管理、训练、评测、推理等AI全流程。

4)提供了命令行、SDK、控制台多种使用方式。

5)支持函数计算等Serverless架构,弹性扩展。

使用下来,产品功能强大,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资源统计和利用率监控可以更加细致丰富。

2)任务日志可以提供实时查看,方便排查问题。

3)支持更多预置的算法和模型,降低训练成本。

4)可以提供更多的SDK语言版本。

总体上,ACK云原生AI套件在产品能力上可以满足核心需求,通过持续迭代可以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三)产品控制台

ACK云原生AI套件的控制台界面美观大方、页面布局合理,核心功能入口清晰易找到。使用下来,基本流程可以通过控制台顺利完成。

优点如下:

1)部署和管理资源的页面操作便捷。

2)资源监控数据清晰展示。

3)支持视觉化构建训练流程。

4)任务日志查询方便。

但也存在一些方面的不足:

1)某些进阶管理功能在控制台中不容易找到。

2)监控页面的配置项不够丰富。

3)日志搜索功能可以加强。

4)可以提供更丰富的模板及Demo。

5)可以优化控制台的加载速度。

总体来说,ACK云原生AI套件的控制台可视化程度高,使用体验良好,通过持续优化可以更好地辅助产品使用。

(四)产品集成

ACK云原生AI套件与ACK的集成非常紧密,可以实现基于Kubernetes的资源管理和调度。与Prometheus的集成也比较顺畅,可以进行丰富的监控统计。

但是在与其他外部存储和计算产品的集成方面还有改进空间,期待后续支持更多存储和计算服务的接入。例如:

1)对象存储OSS的集成可以更加紧密,实现模型和数据的无缝管理。

2)支持更多公有云和私有云数据集成,降低数据导入成本。

3)支持无服务器计算产品和功能的集成,增加资源弹性。

4)实现与更多外部调度系统的对接,提升跨平台协同能力。

5)支持将训练好的模型部署到边缘计算环境,实践端云协同。

总体来说,ACK云原生AI套件的产品集成支持主要的核心产品,用户可以基本满足使用需求。但扩展性和开放性还有提升空间,需要持续扩大集成范围,提升平台价值。

相关实践学习
深入解析Docker容器化技术
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Linux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机制,相互之间不会有任何接口。Docker是世界领先的软件容器平台。开发人员利用Docker可以消除协作编码时“在我的机器上可正常工作”的问题。运维人员利用Docker可以在隔离容器中并行运行和管理应用,获得更好的计算密度。企业利用Docker可以构建敏捷的软件交付管道,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的信誉为Linux和Windows Server应用发布新功能。 在本套课程中,我们将全面的讲解Docker技术栈,从环境安装到容器、镜像操作以及生产环境如何部署开发的微服务应用。本课程由黑马程序员提供。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容器服务 ACK 容器服务 Kubernetes 版(简称 ACK)提供高性能可伸缩的容器应用管理能力,支持企业级容器化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阿里云虚拟化、存储、网络和安全能力,打造云端最佳容器化应用运行环境。 了解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kubernetes
目录
相关文章
|
16天前
|
消息中间件 人工智能 安全
云原生进化论:加速构建 AI 应用
本文将和大家分享过去一年在支持企业构建 AI 应用过程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200 15
|
4月前
|
人工智能 IDE 定位技术
通义灵码 AI IDE 上线,第一时间测评体验
通义灵码 AI IDE 重磅上线,开启智能编程新纪元!无需插件,开箱即用,依托通义千问大模型,实现高效、智能的编程体验。支持 MCP 工具链,可快速调用多种服务(如12306余票查询、高德地图标注等),大幅提升开发效率。结合 Qwen3 强大的 Agent 能力,开发者可通过自然语言快速构建功能,如智能选票系统、地图可视化页面等。行间代码预测、AI 规则定制、记忆能力等功能,让 AI 更懂你的编码习惯。Lingma IDE 不仅是工具,更是开发者身边的智能助手,助力 AI 编程落地实践。立即下载体验,感受未来编程的魅力!
687 17
|
14天前
|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关系型数据库
云栖重磅|瑶池数据库:从云原生数据底座向“AI就绪”的多模态数据底座演进
瑶池数据库:从云原生数据底座向“AI就绪”的多模态数据底座演进
|
5月前
|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安全
云原生+AI 为企业出海提供全新技术引擎!明天见
5月22日 14:00「飞天发布时刻」,阿里云云原生应用平台产品负责人李国强将重磅揭晓面向 AI 场景的云原生产品体系升级,通过弹性智能的全球一体化架构、开箱即用的云原生 AI 工程化能力,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全新技术引擎。
|
5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前端开发
Trae插件Builder模式深度测评:从编程助手到AI工程师的进化
Trae插件最新推出的Builder模式标志着AI辅助编程工具从简单的代码补全向“AI工程师”角色的转变。该模式允许开发者通过自然语言描述项目需求,自动生成完整的项目结构、代码文件和开发流程,支持VSCode、JetBrains IDE及在线Web版本。Builder模式的核心功能包括自然语言项目初始化、智能项目架构设计和多文件协调代码生成,显著提升了开发效率,降低了技术门槛。然而,它在处理复杂业务逻辑和高度定制化需求方面仍有局限。未来,Builder模式将集成云部署、测试套件生成和DevOps流水线等功能
1279 2
|
6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Java
对比测评:AI编程工具需要 Rules 能力
通义灵码Project Rules是一种针对AI代码生成的个性化规则设定工具,旨在解决AI生成代码不精准或不符合开发者需求的问题。通过定义编码规则(如遵循SOLID原则、OWASP安全规范等),用户可引导模型生成更符合项目风格和偏好的代码。例如,在使用阿里云百炼服务平台的curl调用时,通义灵码可根据预设规则生成Java代码,显著提升代码采纳率至95%以上。此外,还支持技术栈、应用逻辑设计、核心代码规范等多方面规则定制,优化生成代码的质量与安全性。
969 115
|
3月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Java
阿里云正式开源 LoongSuite:打造 AI 时代的高性能低成本可观测采集套件
AI Agent技术架构的演进正在重塑软件工程实践方式。开发者可通过智能编程助手提升效率,也可依托专业框架构建智能体系统。技术生态呈现多维度发展,涵盖高代码与低代码方案,并支持Java和Python等多语言。新型开发范式如AutoGen和LangChain降低了开发门槛。LoongSuite作为可观测采集套件,助力企业高效构建AI时代可观测体系,推动标准化数据规范,提升系统稳定性与运维效率。
|
3月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时代KPI管理全指南:2025年六项工具横向测评与最佳实践
KPI(关键绩效指标)管理正从传统考核向融合目标、过程与数据的智能化系统演进。本文详解其技术架构与实施路径,解析主流工具功能特性,提供科学选型建议。内容涵盖KPI体系设计、数据采集、分析反馈及热点问题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构建数据驱动的高效绩效管理系统,实现战略闭环管理。
407 0
|
5月前
|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Java
2025 开源之夏开启报名|AI + 云原生,10个开源项目、24个课题任您挑选
“开源之夏”是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发起的暑期活动,旨在鼓励高校学生参与开源软件开发与维护。活动联合各大开源社区提供项目任务,面向全球年满18周岁的高校学生开放报名。每位学生最多可申请一个项目。阿里云云原生提报了包括Apache Dubbo、RocketMQ、Seata等在内的10个开源项目共24个课题,涵盖技术优化、功能实现及AI应用等领域。活动流程包括选题、申请、开发与结项考核,具体信息可访问官网了解。
1995 32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