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之操作系统计数器分析方法

本文涉及的产品
性能测试 PTS,5000VUM额度
简介:

内存分析方法:
  内存分析用于判断系统有无遇到内存瓶颈,是否需要通过增加内存等手段提高系统性能表现。内存分析需要使用计数器:Memory & Physical Disk类别的计数器,以下是内存分析的主要方法和步骤
  1>.查看MemoryAvailable Mbytes指标,该计数器是描述系统可用内存的直接指标,在对系统进行操作系统级别的内存分析时,首先通过该指标建立一个初步的印象,了解性能测试过程中系统是否仍然有足够的内存可用,如果该指标的数据比较小,系统可能出现了内存方面的问题,这时需要继续依据以下步骤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2>.注意Pages/sec、Pages Read/sec 和 Page Faults/sec的值。操作系统经常会利用磁盘交换的方式提高系统可用的内存量或内存的使用效率。Windows和Unix操作系统都提供了类似的方法来支持磁盘交换计数,而这三个指标直接反应了操作系统进行磁盘交换的频度
  Pages/sec的计数持续高于几百?很可能会有内存方面的问题产生,但Pages/sec的值很大不一定表明内存有问题,而可能是运行使用内存映射文件的程序所致
  Page Faults/sec值表示每秒发生页面失效的次数,页面失效次数越多,说明操作系统向内存中读取的次数越多,此时还需要查看Pages Read/sec的计数值,该阀值为5,如果超过5,则可判断存在内存方面的问题。
  3>.根据Physical Disk计数器的值分析性能瓶颈,对Physical Disk计数器的分析包括对Page Reads/sec 和%DiskTime 及Average Disk Queue Length的分析。如果Pages Read/sec很低,同时%Disk Time 和Average Disk Queue Length的值很高,则可能有磁盘瓶颈。但是,如果队列长度增加的同时Pages Read/sec并未降低,则是由于内存不足。
  处理器分析方法
  1>.查看System%Total Processor Time性能计数器的计数值。该计数值用于体现服务器整体的处理器利用率,对多处理器系统而言,该计数值体现的是所有CPU的平均利用率。如果该值的数值持续超过90%,则可以说明整个系统面临处理器方面的瓶颈,需要通过增加处理器来提高性能
  2>.查看每个CPU的Processer%Processor Time和Processor%User Time 和 Processor%Privileged Time
  Processor%User Time 是指系统的非核心操作消耗的CPU的时间,如果该值较大,可以考虑是否能通过算法优化等方法降低该值。如果服务器是数据库,Processor%User Time 值大的原因很可能是数据库的排序或是函数操作消耗了过多的CPU时间,此时可以考虑对数据库系统进行优化。
  3>.研究系统处理器瓶颈,查看SystemProcessor Queue Length计数器的值,当该计数器的值大于CPU数量的总数1时,说明产生了处理器阻塞。在处理器的%Process Time值很高时一般都伴随着处理器阻塞,但产生处理器阻塞时,Processor%Process Time计数器的值并不一定很大,此时就是必须查看处理阻塞的原因。
  %DPC Time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内容,该计数值越低越好。在多处理器系统中,如果该值大于50%并且Processor%Processor Time值非常高,则考虑加入一个网卡来提高性能。
  磁盘I/O分析方法
  1>.计算每磁盘的I/O数。每磁盘的I/O数可用来与磁盘的I/O能力进行对比,如果经过计算得到的每磁盘I/O数超过了磁盘标称的I/O能力,则说明确实存在磁盘的性能瓶颈。
  2>.与ProcessorPrivileged Time合并进行分析。如果在Physical Disk计数器中,只有%Disk Time值较大,其他值都比较适中,则硬盘可能会是瓶颈。若几个值都比较大,且数值持续超过80%,则可能是内存泄露。
  3>.根据Disk sec/Transfer进行分析。一般来说,定义Transfer数值小于15毫秒为优秀,介于15~30毫秒之间为良好,30~60毫秒之间为可接受,超过60毫秒则需要考虑更换硬盘货硬盘的RAID方式
  进程分析方法
  1>.查看进程的%Processor Time值,每个进程%Processor Time值反映出进程所消耗的处理时间。将不同进程所消耗的处理器时间进行对比,可以容易地看出具体哪个进程在性能测试过程中消耗了最多的处理器时间,从而可以据此针对应用进行优化
  2>.查看每个进程产生的页面失效
  3>.了解进程的ProcessPrivate Bytes
  网络分析方法
  Network InterfaceBytes Total/sec为发送和接收字节的速率,可以通过该计数器的值判断网络连接速度是否是瓶颈,具体操作方式是用该计数器的值和目前网络的带宽进行比较。

最新内容请见作者的GitHub页:http://qaseven.github.io/

相关实践学习
通过性能测试PTS对云服务器ECS进行规格选择与性能压测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利用性能测试PTS对云服务器ECS进行规格选择与性能压测。
相关文章
浅谈网页端IM技术及相关测试方法实践(包括WebSocket性能测试)
最开始转转的客服系统体系如IM、工单以及机器人等都是使用第三方的产品。但第三方产品对于转转的业务,以及客服的效率等都产生了诸多限制,所以我们决定自研替换第三方系统。下面主要分享一下网页端IM技术及相关测试方法,我们先从了解IM系统和WebSocket开始。
94 4
zabbix7.0.9安装-以宝塔安装形式-非docker容器安装方法-系统采用AlmaLinux9系统-最佳匹配操作系统提供稳定运行环境-安装教程完整版本-优雅草卓伊凡
zabbix7.0.9安装-以宝塔安装形式-非docker容器安装方法-系统采用AlmaLinux9系统-最佳匹配操作系统提供稳定运行环境-安装教程完整版本-优雅草卓伊凡
134 30
【03】鸿蒙实战应用开发-华为鸿蒙纯血操作系统Harmony OS NEXT-测试hello word效果-虚拟华为手机真机环境调试-为DevEco Studio编译器安装中文插件-测试写一个滑动块效果-介绍诸如ohos.ui等依赖库-全过程实战项目分享-从零开发到上线-优雅草卓伊凡
【03】鸿蒙实战应用开发-华为鸿蒙纯血操作系统Harmony OS NEXT-测试hello word效果-虚拟华为手机真机环境调试-为DevEco Studio编译器安装中文插件-测试写一个滑动块效果-介绍诸如ohos.ui等依赖库-全过程实战项目分享-从零开发到上线-优雅草卓伊凡
83 10
【03】鸿蒙实战应用开发-华为鸿蒙纯血操作系统Harmony OS NEXT-测试hello word效果-虚拟华为手机真机环境调试-为DevEco Studio编译器安装中文插件-测试写一个滑动块效果-介绍诸如ohos.ui等依赖库-全过程实战项目分享-从零开发到上线-优雅草卓伊凡
「ximagine」业余爱好者的非专业显示器测试流程规范,同时也是本账号输出内容的数据来源!如何测试显示器?荒岛整理总结出多种测试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粗浅的原理解析!
本期内容为「ximagine」频道《显示器测试流程》的规范及标准,我们主要使用Calman、DisplayCAL、i1Profiler等软件及CA410、Spyder X、i1Pro 2等设备,是我们目前制作内容数据的重要来源,我们深知所做的仍是比较表面的活儿,和工程师、科研人员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测试并不复杂,但是相当繁琐,收集整理测试无不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内容不完善或者有错误的地方,希望大佬指出我们好改进!
189 16
「ximagine」业余爱好者的非专业显示器测试流程规范,同时也是本账号输出内容的数据来源!如何测试显示器?荒岛整理总结出多种测试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粗浅的原理解析!
AxBench:斯坦福大学推出评估语言模型控制方法的基准测试框架
AxBench 是由斯坦福大学推出,用于评估语言模型可解释性方法的基准测试框架,支持概念检测和模型转向任务,帮助研究者系统地比较不同控制技术的有效性。
75 5
AxBench:斯坦福大学推出评估语言模型控制方法的基准测试框架
MarS:微软开源金融市场模拟预测引擎,支持策略测试、风险管理和市场分析
MarS 是微软亚洲研究院推出的金融市场模拟预测引擎,基于生成型基础模型 LMM,支持无风险环境下的交易策略测试、风险管理和市场分析。
136 8
MarS:微软开源金融市场模拟预测引擎,支持策略测试、风险管理和市场分析
OS Copilot-操作系统智能助手测试报告-新人体验
测试体验OS copilo安装、启动,体验copilot的提供的`-t`、`-f`、`|`通道的指令在在精准分析、批量任务处理、文件分析的能力。并记录下来。
204 18
os-copilot-操作系统智能助手测试和总结
OS-copilot的深度测评,使用co提供的 -t自动开启agent通道,-f批量处理task任务,通道 | 参数的文件理解和解析。
os-copilot-操作系统智能助手-测试人员使用总结
os-copilot-操作系统智能助手`-t`、`-f`、`|`等功能的使用总结
C#集合数据去重的5种方式及其性能对比测试分析
C#集合数据去重的5种方式及其性能对比测试分析
59 1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下一篇
oss创建bucket